×

鸿胪寺卿

鸿胪寺卿相当于现代什么官职?鸿胪寺卿的介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5 05:44:10 浏览1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鸿胪寺卿相当于现代什么官职

首要负责人是鸿胪寺卿,为中央“九卿”之一的高官,相当于外交部长,但实际权力要比现在外交部长大。

都亭西驿及管干所,掌河西蕃部贡奉之事。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译语之事。怀远驿,掌南蕃交州,西蕃龟兹、大食、于阗、甘、沙、宗哥等国贡奉之事。中太一宫、建隆观等各置提点所,掌殿宇斋宫、器用仪物、陈设钱币之事。

在京寺务司及提点所,掌诸寺葺治之事。传法院,掌译经润文。左、右街僧录司,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同文馆及管勾所,掌高丽使命。已上并属鸿胪寺。中兴后,废鸿胪不置,并入礼部。

扩展资料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汉朝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汉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

鸿胪寺,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明初设 侍仪司,洪武九年改设殿庭 仪礼司,三十年(1397)定设鸿胪寺。 正四品衙门。设卿1人,左、右少卿各1人。下设主簿厅,主簿1人,典收发文移。司仪、 司宾二署,各署丞1人,呜赞4人,序班50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鸿胪寺卿

鸿胪寺卿的介绍

鸿胪寺卿,古代官署名,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主官为鸿胪寺卿。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

明朝鸿胪寺卿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鸿胪寺,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明初设侍仪司,洪武九年(1376)改设殿庭仪礼司,三十年(1397)定设鸿胪寺。正四品衙门。设卿1人,左、右少卿各1人。下设主簿厅,主簿1人,典收发文移。其属,司仪、司宾二署,各署丞1人,呜赞4人,序班50人。司仪署典陈设、引奏。司宾署典少数民族及外国朝贡使臣。呜赞典赞礼仪。序班典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乾隆十四年(1749),以礼部满尚书兼管理大臣。下设满、汉卿2人,满、汉少卿2人,呜赞满14人、汉2人,学习呜赞4人,汉序班4人,学习序班8人,满、汉主簿2人,笔帖式4人,经承6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并入礼部。寻又分出。三十二年(1906)裁革,所属事务归并于礼部。

鸿胪寺卿的著名人物

王道中,字致甫,号黄斋,祖籍永平府抚宁县,辽东锦州人。正德九年第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授安庆府推官。太湖险远,人多避差。有一人至县,即令赔纳,倾家荡产,民甚苦之。道中至,亲诣其所,婉曲晓谕,止令自纳,民皆称便。扬州府知府孙某,为御史张士隆劾奏,脏私巨万。朝廷差给事中王俊民同清军御史陈杰会勘,久之,未决。道中一勘即明,科道敬服,连章荐举。时宸濠之变,余党未尽,缉奸细者往往滥及平民。道中查有脏仗旗帜,止坐四人,余三百余人尽释之,人称神明。正德十五年,升刑部主事。嘉靖二年,转员外郎。三年升鸿胪寺右卿,转左卿。十二年凡侍经筵,小心如一(康熙《抚宁县志》)。
《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年七月甲子朔。丙子,升刑部署员外郎王道中为鸿胪寺右少卿。”“嘉靖六年正月己卯朔。戊戌,升鸿胪寺右少卿王道中为本寺左少卿。”“嘉靖十一年三月庚戌朔。乙亥,先是上御殿,传胪,诸进士皆集阙门,一序班谬传令儒服,首名林大钦及诸进士不服进士巾袍者百余人,次名孔天胤以更服止掖门外,诏问状。鸿胪卿王道中以为礼部失于晓谕,上切责部臣,夺司官俸一月。礼部言已尝先期揭示,实以序班妄传,遂致错误。道中乃欲曲庇属官,厚诬本部,非朝廷设官相临之体,诏道中对状,切责而宥之序班孙士约等,下法司逮问,大钦、天胤等俱免究。”

鸿胪寺是怎样的一种职位

鸿胪寺,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汉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汉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