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当然,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辩词!!!
这个辩题新鲜!
如果依字面意思,“己所不欲,要施于人”这个立场也好辩。用“奉献”的意思去解释它就行。我们不是常听高尚的人说:“少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就是己所不欲,多奉献就是要施于人。比如说:公车上有人给我让了个座,我不愿坐,我就把它让给旁边一个女孩坐了。不愿坐有时是出于自己真的不需要,比如我喜欢站,有时是出于客气,有时是出于不愿领别人的情,有时是想讨那女孩喜欢,有时也是真出于高尚的助人目的……不管我不愿坐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己所不欲”,让坐了,也就“施于人了”。
如果觉得上面说法有点牵强的话,那么换个说法:用不浪费、物尽其用、充分考虑别人的需要来强调这句话的意义。我遇到某样东西,自己确实不喜欢,但不代表别人不喜欢,于是为了别人,我就把它送给别人。这不是也很高尚吗?有什么不好呢?比如,我去年买的一件今年过时了,我不是把它烧了,也不把它压箱底,而是想到贫困山区的人需要它,于是把它捐献了出去,这不是一种爱心的体现吗?世上的人各有各的爱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世上的东西也各有各的功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欲”,有些是因爱好而欲不同,有时是因事务而取其不同的功用,也就有了不同的欲。所以,强调己所不欲要施于人,也正是出于尊重人性、出于珍爱物品的目的。这不是很有必要吗?
你怎么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辨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打心眼里不想的干事,就不要(施)强迫别人去干。咋听起来,确实很美,但仔细推敲觉得此话有毛病,孔子强调是“己”,又在“不欲”的前提下,才去“勿施于人”。同样,反过来,假如这个“己”,忽然间“欲”起来了呢?是不是就可以去“施加于人”呢?。我想孔子的潜台词:“己”假若“欲”将起来了,便可以去强迫“施加于人”。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适用范围很窄。如小偷公司经理,不愿下基层,胁迫小孩去偷,但主观上小偷经理还是有“欲”的,所以,在这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适用。最适用要算丐帮盟主了;如丐帮盟主嫌丢人再加年龄大,自己实在不愿去乞讨,于是,逼迫小孩乞讨,还有就是;毒奶粉,自己造的自己绝对不吃,但也不存在“施”强迫的意思,只是种欺骗行为。唯一适用的就是,假如一个将军去命令一个士兵冲锋陷阵,而士兵又怕死,但又不得而已的情况下最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开历史事件,有哪一件事是谋划者或领导者,非但自己不愿干,反而还要求别人去干的事?没有!除去神经病!,再反过来说,历史上哪一件事,不是谋划者既想干,又去鼓动别人的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辩
孔子的言论是不容反驳的,这几乎成了人人必须遵循的信条,但孔子并非金口玉言,他也有思想偏激、言论不周的时候。
比如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是泛爱众的表现。你看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不愿意让你去做了,还想要怎样?这样顾及你,为你考虑,做人还不够君子的资格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在替别人考虑,反而是凌驾于别人之上,替别人做主、剥夺别人选择权的一种奴隶主思维。
仔细考察一下古典著作中那些圣人的言论,无一不是高高在上,一副舍我其谁、君临天下,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的高傲态度,有自由吗?有民主吗?有协商吗?
请问作为芸芸大众的一员,我为啥要听你的?就凭你是圣人吗?圣人又怎样?金口玉言吗?
比如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问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就等于别人也不想要,别人必然也不想做的吗?那请问你是个什么人呢?既然你与别人不同,不管是高高在上也好,低到尘埃也罢,你凭啥替别人选择,说你自己不想要,不想做的事情,别人也都不需要,也都不想做呢?
人与人是不同的,谁都没有权力擅自替别人做主,限制别人的选择权,你不想仅仅是你不想,你不能由此推断别人也不应该想,也不应该去做。即使你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