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简介三顾茅庐在哪

诸葛亮简介三顾茅庐在哪(真正的诸葛茅庐在哪里)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23 15:36:24 浏览8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真正的诸葛茅庐在哪里

诸葛茅庐位于襄阳隆中风景区,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原址上立,清初赵宏恩重建。

此处本为诸葛亮隐居时住宅的读书室,明襄简王朱见淑迷信风水,意将此古迹霸占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义后,把陵墓建筑捣毁,但土坟仍在。后人在墓边修了这个草芦亭,表达对前贤孔明的景仰与怀念。

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现诸葛亮的草庐不是茅草屋,而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小亭子。据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诸葛亮历来都很受尊崇,诸葛亮草庐历朝都有人专门看护、维修。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

诸葛亮实际的躬耕地和刘备三顾草庐的地方只能是南阳卧龙岗。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上自己对后主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三国演义》小说中,罗贯中把刘备三顾诸葛亮发生地写在襄阳隆中。
仔细看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内容,刘备三兄弟从新野到襄阳隆中三次拜访诸葛亮,按理说应该过汉水,怎么中间不见改乘船过河?汉水可是大河,不可能不提这个情节。所以《三国演义》关于这个三顾草庐发生地的说法令人疑窦丛生。

三顾茅庐到底发生在哪儿

三顾茅庐发生在汉末的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结构】动宾式。

【用法】用作褒义。有时可用于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庐;不能写作“芦”。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例句】

(1)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2)新任厂长~;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成语故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时间、地点、事情经过是什么

三顾茅庐的时间是诸葛亮在他27岁时即建安十二年那一年,地点是湖北省襄樊市的南阳村。诸葛亮传明确写了“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刘备来到诸葛亮家中,想要邀请他出山来帮助他,治理国家大事,地点就在诸葛亮当时耕种南阳的一个小村子里,刘备当时46岁,不惜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抛下国家大事,三次到孔明家中商讨国家大事,这一年里曹操写出了“龟虽寿”,这一年周瑜与小乔成亲将满十年,这一年是汉献帝统治的第五个年头,在这一年时,东汉的国家大权依然被曹操所掌握着,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作家也大多是出自曹家的,建安是东汉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三国鼎立时候的著名战争都出自此时。在这个暴乱横生的时期,百姓生活艰辛,文人的作品多是描写刻画战争的诗词。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发生了三顾茅庐这一事件,尽管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但这件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这样一个天下三分的时代里,一位四十六岁的国家掌权者放下自己的身段,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天下安居乐业,不惜外人眼中的年龄隔阂,去像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二十七岁的农耕之人请教国家大事,暂且不说他的为人品行如何,就从这一事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刘备是一个要成大事之人,一个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的人,不论怎么说都是值得被人们尊敬的。建安十二年,天下大乱百姓名不聊生,三顾茅庐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

三顾茅庐出自哪里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该典故讲述了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诸葛亮三顾茅庐在哪里

三顾茅庐在湖北襄樊的隆中。

三顾堂的游廊中排满了历代名人石刻,堂前三株古柏相传是当年刘、关、张三人下马后拴马的地方。三顾堂后面是传说中的诸葛亮故居“草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

古隆中在襄阳市襄阳城西13公里处,有一座隆中山,山、水、林、石虽然不高、不深、不密、不奇,但自有其灵秀之气,这灵秀更多缘自于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

千余年来,隆中因孕育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思想而闻名遐迩。诸葛亮年轻时曾在此躬耕十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留下了千古佳话。诸葛亮死后70年,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至此“观亮故宅,立碣表闾”。东晋时新修了诸葛武侯故宅。

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即为武侯祠,后历代均有修缮,现在看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修建,1973年又改建了的建筑。武侯祠共有四进三院,中院有左右廊房,大殿内有诸葛亮及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塑像,西侧配殿是三义殿,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

四个殿堂中挂满了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诗词和对联等。明成化年间对古隆中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扩建,形成了隆中十景:武侯祠、三顾堂、古柏亭、野云庵、躬耕田、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六角井、小虹桥,从而奠定了隆中的基本格局。

与诸葛亮隐居生活有关的诸多人文景观皆掩于翠林丹枫之中,十分清幽静雅。观诸葛遗迹,赏历代碑题,仿佛思接千载,深深为卧龙先生的高风亮节、大智大睿所感染和折服。

三顾茅庐在哪个地方

三顾茅庐的地点在南阳郡邓县隆中,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隆中。

诸葛亮传明确写了“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这是在《三国志》里记载的一个经典故事,当时诸葛亮在隆中草屋隐居,刘备不辞辛苦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而《隆中对》就是他们相互交流的内容刘备希望诸葛亮能辅佐江山。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地点有两个备受争议的地方,分别是南阳和襄阳,事实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地点是南阳郡的隆中,不过也是现在的襄阳隆中,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是对的。

这个故事讲述了刘备带着两员大将关羽和张飞前往诸葛草庐,前两次诸葛亮拒绝了刘备的邀请,第三次诸葛亮被刘备的执着和真心实意所打动,认为刘备确实是个好领导,所以诸葛亮才离开茅庐辅佐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