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兰容若关于雪的诗词

纳兰容若关于雪的诗词(纳兰容若写雪的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21 20:53:13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纳兰容若写雪的词

雪下了数千年,诗人的笔也挥毫了数千年,而不论何时,我们总能在雪色中寻找到醉美的诗意。今天我们赏析一首来自纳兰容若的咏雪词,全词无一“雪”字,却句句是在写雪,不仅给人极美的感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采桑子》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很有意思,据传康熙十七年的十月,纳兰容若陪同康熙皇帝塞外北巡时,突遇大雪飞扬,一时间悲凉壮美之景斐然,他便即兴写下了这首咏雪词,却一下子惊艳文坛,在历朝历代的咏雪作品中独具一格。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开篇第一句就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纳兰容若说,他喜爱雪花不是因为它轻盈的身姿,而是因为它能在寒冷处生长。“轻模样”三字,极尽轻浮、轻薄之气,似乎是在说它哪里像牡丹梅花一般的稳重孤高?轻浮无根,自然不被君子所爱。
这一句很有意思。假如我们以雪花的角度来解读,那么这一句就矛盾百出了,毕竟雪花本身便是这个样子,无所谓轻重冷暖;而纳兰容若却别出心裁,他将雪花视为群芳的一种,以花儿的标准来评判它,这就能够合理解释“轻模样”的问题,而且还给人一种生动有趣的感觉。
纳兰容若这一招绝妙无比,首先他使用错位的手法凭空地制造出了一个矛盾,为雪花添加上了轻浮的不好印象,而这种印象是我们都未曾想象过的;然后他再通过下文里另一种奇特的手法来解决这个矛盾。这是一种很强势的写作方式,仿若破空而出,尔后又自圆其说,一张一弛,分外有力。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有人独爱菊,有人独爱莲,而纳兰容若却独爱雪花,这是因为雪花能够不畏严寒发于冷端,而一旦开放便是一身轻松。这与牡丹、海棠等的“人间富贵花”不同,雪花的“根芽”即是它坚韧的品格。而雪花的品格正显示了纳兰的品性,虽一生不减悲苦,但仍努力做到洒脱轻松。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谢娘”是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她也是一位咏雪高手,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传世。纳兰容若提及谢道韫的典故,是为了抒发爱雪者孤的感慨,唯他与谢娘而已。自谢娘之后,很少人能再发现雪花的傲寒精神。言外之意,世人能拥有如雪花孤寒品性的人很少。

哪首纳兰性德的咏雪词,整篇无雪字,却写尽雪花美

清朝写诗词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胜在量大。

清朝写诗词最好的人是纳兰性德,胜在质优。

乾隆皇帝和纳兰性德,都是满族人,都酷爱汉文化,但是,他们的文学修养却有着天壤之别。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

比如,同样是咏雪,乾隆皇帝在那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飞雪》中写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嗯,确实是适合小学生读。

纳兰性德也有一首咏雪名作,题曰《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其词曰: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堪称咏雪诗词中的极品佳作,不仅是问鼎清朝,纵观整个历史,也绝对是鲜有人能及。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那是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十月,23岁的词人初到塞外,切身感受到塞上的风雪凌冽,远非中原的温润气候可比,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整首词,没有一个“雪”字,却句句都在咏雪,更重要的是,纳兰性德咏雪,不落窠臼,视角新颖,不描写雪花的轻盈漫舞,不赞美雪花的不畏凌寒,偏偏歌颂雪花的高洁品性。

(纳兰性德:冷处偏佳,不是人间富贵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我偏爱雪花,并非源于它漫天飞舞时的轻盈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我偏爱雪花,是因为它有人间富贵花无法比拟的高洁之姿。

这里的“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别有根芽”的意思就是另有原因。“人间富贵花”则是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周敦颐《爱莲说》有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陆游亦有诗曰:“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这两句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流传度极高,“人间富贵花”现在更是经常被单独拎出来引用,比喻明艳动人的气质美女。

(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谢道韫故去后,又有谁能真正读懂雪花的漂泊?

此处涉及一个重要典故,《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才女谢道韫曾有咏雪佳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世常用“咏絮之才”形容才女。

此处不仅仅是用典贴切,同时也是借谢道韫暗喻同为才女的卢氏,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只有谢道韫懂雪,只有卢氏懂纳兰。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雪花飘啊飘,看过天涯冷月,听过胡笳悲鸣,感受过塞外的万里西风和浩瀚沙海。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

正如著名词论家林花榭所言,“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字字句句,都是纳兰性德对自家身世的真实写照。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就喜欢借咏花来表现自己的品德高洁。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用梅花的不畏严寒、傲雪独开,比喻自己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

又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用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比喻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再比如,陶渊明的《饮酒·秋菊有佳色》,用菊花的隐逸特性,比喻自己隐居终身、不问世事的决心。

“以花自喻”本身并不新鲜,但前人咏的都是真正有生命的花,纳兰性德则不然,他不去咏“人间富贵花”,偏偏咏塞外的雪花,此花非彼花,却更具高洁品性,对象选择独特,蕴含寓意深刻,独具匠心,千古无二!

纳兰容若“不辞冰雪为卿热”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纳兰容若笔下的诗词往往是伤感的,其中的“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其实,不辞冰雪为卿热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对璧人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在三国时期,有个叫荀粲的男人,他是曹操旗下顶尖谋臣的儿子,因听说曹洪的女儿肤白貌美,宛若仙子下凡,所以想要娶其回家,就这样荀粲就让父亲去曹洪那里求亲。曹洪欣然答应后,荀粲娶美人回家,果然美人长相出众,两人都非常爱彼此,生活也是幸福美满,但天不遂人愿,婚后不久,荀粲的妻子就染上了重疾,从此高烧不止,人也是变得逐渐虚弱,荀粲心急如焚,他非常爱他的妻子,他不想就这样失去她,所以荀粲散尽家财四处求医。对妻子始终不离不弃。

荀粲雪地卧病,只为缓解妻子身上的高热

但老天始终是不会让生活太完美,荀粲妻子的病再看遍了医生后也没有任何要恢复的起色,荀粲心里着急不已,看着病榻上的妻子,他默默流泪,为让妻子能得到片刻的舒适,他只好跑到寒天地洞的雪地里卧冰取冷,回来后迅速用自己冰冷的身体去覆盖妻子的身体,用自己的办法去为妻子降温,这就是“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意思。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即便荀粲想尽办法去救妻子,但他的妻子还是离他而去了,妻子在去世时将自己的莲枝腰带递给荀粲,要荀粲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再为她难过。

事后,有朋友对荀粲说,世间美貌女子多的数不胜数,你又何必为了一个女孩子而这样悲伤呢,荀粲说,美人再多,但能懂我心的佳人再也难得,在这一年后,荀粲也去世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为后人所歌颂。

纳兰咏雪的词

纳兰性德有一首咏雪名作,题曰《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其词曰: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堪称咏雪诗词中的极品佳作,不止是问鼎清朝,纵观整个历史,也绝对是鲜有人能及。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那是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十月,23岁的词人初到塞外,切身感受到塞上的风雪凌冽,远非中原的温润气候可比,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整首词,没有一个“雪”字,却句句都在咏雪,更重要的是,纳兰性德咏雪,不落窠臼,视角新颖,不描写雪花的轻盈漫舞,不赞美雪花的不畏凌寒,偏偏歌颂雪花的高洁品性。

描写雪景跟美女的诗句

1、纳兰容若-《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2、顾城-《雪人》

在你的门前

我堆起一个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

把你久等 

你拿出一颗棒糖

一颗甜甜的心

埋进雪里

说这样才会高兴

雪人没有笑

默默无声

直到春天的骄阳

把它融化干净

人在哪里

心在哪里呢

小小的泪潭边

只有蜜蜂

扩展资料:

雪花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 的曲率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

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各部分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例如当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只在面上凝华,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

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曲率有关,曲率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故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多形成片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虽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

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故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雪

纳兰容若雪花经典诗词

纳兰容若雪花经典诗词《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睡不成,故园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