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卢绾投奔项羽是苦肉计吗
卢绾投奔项羽是苦肉计。
卢绾归降项羽,项羽却认为是诈降,几番交涉,以命相搏,项羽给了卢绾一身兵服,准他上阵打仗。原来这乃是刘邦设下的连环苦肉计,让卢绾假装因戚夫人陷害遭受羞辱而转投项羽,并趁机告知项羽,刘邦兵粮充足,正司机跟项羽决战。
如想战胜刘邦,不如与刘邦以楚河为界分而治之,这样不出两年,刘邦就会因子嗣们皇位之争而内乱误国,从而坐收渔翁之利。项羽听信其言,派虞子期赴汉营传达此意。
历史讲解
但是其实在历史上卢绾没有投靠过项羽,而且史书上卢绾基本上很少有出征打仗的记录,大多数时候还是跟着刘邦或者做一些后勤的文职工作,为数不多的出征就是在大汉五年的时候,为了给卢绾刷战绩派他和别人一起攻打项籍,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这次作战卢绾就是可以被安排去增加点履历的。纵观卢绾的一生,他和刘邦的感情算是不错的了,可以说他是刘邦所有手下之中最受信任他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住处,这可是等人也没有的特权,后来更是被刘邦派去镇守边疆,北抗匈奴,内镇诸侯。
黄盖苦肉计是真的吗,曹操真的是在赤壁兵败了吗
赤壁之战可谓是汉末重要而又精彩的战役。说它重要,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孙权集团、刘备阵营得以扩张发展,逐步形成了曹、孙、刘三足鼎立之势。说它精彩,则是由于赤壁之战涉及诸多英雄人物的智慧博弈与实力角逐。罗贯中先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用了八个回合的长篇来描绘这场著名的战役,其中亦包含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彩桥段。那么,赤壁之战的历史情形究竟如何?文学作品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哪些情节是虚构的?接下来,笔者将用三个篇幅(分为孙权、曹操、刘备篇,本文先谈孙权)文字来向各位简单地阐释赤壁之战的虚虚实实。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孙权集团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存在感一向不如刘备阵营和曹操势力,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孙权集团才是真正的主角。其核心成员之一的周瑜通过整合和统一孙权集团内部的意见,最终促使孙权集团与曹操势力交战,并以儒将之姿巧妙地布局指挥。此外,小说中孙权集团的其他成员如鲁肃、黄盖、甘宁等在赤壁之战的过程中表现亦十分出色。大家都熟知的情节有:群英会、周瑜巧设反间(蒋干盗书)、黄盖行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等。
一、群英会与巧设反间(蒋干盗书)情节依据之辨析
《三国演义》中,曹军初战失利,曹操遂令荆州降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设立水寨、训练水军。蔡、张二人演习水战颇有法度,周瑜甚为担忧。正巧曹营的蒋干自告奋勇为曹操劝降周瑜,于是周瑜巧设反间计,以伪造的蔡、张二人归吴书信瞒过蒋干,致使蒋干盗书折返曹操处,最终借曹操之手翦除蔡、张二人,消除了孙吴的隐患。在这一过程中,蒋干的形象十分狼狈,不仅没有完成劝降的任务,同时还多次为周瑜戏弄,丑态百出,导致诸多戏曲作品中蒋干被演化为丑角。
正史中,上述情节和小说颇有出入。
首先,在事件起因上,正史中虽然交代了曹军初战失利的情形,但并未提及蔡瑁、张允任曹军水师统帅。因为本就没有蔡、张二人统帅曹军水师之事,故而也就没有周瑜利用蒋干施反间计之事。简单而言,蒋干盗书历史上并无其事。
其次,虽然蒋干盗书系虚构,但历史上蒋干确实有前往周瑜处意图劝降。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蒋干一到周瑜处,双方就有仪式性的言语交锋,此后双方也大抵知晓了各自的意图。此外,小说中蒋干滑稽无用的形象与历史也并不相符。史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可谓颇具辩才(笔者按:如此的评价倒是与之后蜀汉的秦宓有些类似,秦宓曾在张温使蜀时与之以天为题进行过辩论)。另,蒋干早已明知周瑜难以说动,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镇静敦雅,并无小说中的窘态。
再次,周瑜确有设宴款待蒋干,也带领蒋干参观了军营,同时明确表明自己不会投降。故而小说中群英会情节的设计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中并未明确提及蒋干游说周瑜的具体时间,只是笼统的以一个“初”字说明时间。而《资治通鉴》中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的时间是建安十四年(209年),是赤壁之战的后一年。由此也可反应蒋干游说周瑜可能并非赤壁之战中的事件,小说大抵基于情节处理才将这一事件放到了赤壁之战的大背景下。
综上所述,小说群英会以及周瑜巧设反间计(蒋干盗书)的故事创作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如蒋干至周瑜处意图劝降、周瑜带领蒋干参观军营等皆有记载。但是时间上或有偏差。此外,亦杂糅了不少虚构的情节和内容,如蔡瑁、张允任曹军水师统帅、蒋干盗书等。
二、苦肉计与诈降书故事来源之阐释
苦肉计的情节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即:周瑜欲使用火攻计焚烧曹军,但缺少人手接近曹军水寨放火。东吴三世老臣黄盖自告奋勇前往诈降并自愿行苦肉计,以期迷惑曹操以及曹操派至孙吴作为内应的蔡中、蔡和兄弟,让他们相信黄盖的投降是出于真心。后黄盖还托参军阚泽往曹营献诈降书,阚泽机智应对,加之蔡氏兄弟为苦肉计所瞒假传情报,终使曹操对黄盖的投降深信不疑。
正史上,关于火攻计的记载十分简单,《三国志 周瑜传》载:“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
第一,孙吴欲用火攻计是观察到曹军战船首尾相连,这和小说火攻计的前提类似。但史料中火攻计的提出者是黄盖,之前周瑜等人是否已有类似的看法不得而知。甚至有人认为,周瑜已有破曹的计略,火攻计也可能只是偶然促使的。如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卷五提到:“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禽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胜矣。”
第二,历史上并无黄盖行苦肉计的记载。黄盖向曹操投降虽然也曾受到质疑,如曹操曾对黄盖派来递送降书的人说“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但此后并无记载曹操对黄盖投降之事有其他的怀疑,可见黄盖的投降很快得到了认可。
第三,虽然正史收录了黄盖诈降书的内容,但递送诈降书的人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确切姓名,故而历史上也并无阚泽献诈降书一事。
综上所述,历史上黄盖曾经提出火攻计、诈降计,这是小说中苦肉计、诈降书故事的历史原型,但历史上黄盖并无行苦肉计,阚泽亦无下诈降书。在笔者看来,小说中的黄盖行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皆是为了围绕和配合周瑜所计划的火攻计,由此使得情节更加连贯生动。而正史中所记载的内容多零散甚至黄盖的献计带有偶然因素。
总而言之,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的表现有一定历史依据,但在小说体现上亦都相应的增料不少。虽然历史上孙权集团是以积极的备战状态迎击曹军,但许多内容并未见诸《三国志》的历史正文,如蒋干至周瑜处、黄盖献计等反倒都是出自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释。如此,正史中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的表现与小说体现相比就显得并不那么扣人心弦。小说《三国演义》在一些零星的历史记载基础上花费了一定笔墨将原本可能并不连贯的事件衔接起来,让情节一环扣一环,变得紧凑好看。故而,群英会、巧设反间(蒋干盗书)的前因后果在情节上具有连贯性。而黄盖行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在小说中火攻计的推动上亦是重要的两个环节。
苦肉计是否真是存在
苦肉计真的存在,
但是你要知道,一切能保留下来的事迹,
多半有60%的夸大20%的为了情况需要改写10%的真事。
不过这个“真事”也很少是亲眼所见,大部分都是听别人说的,毕竟写史记这种东西还能真的见过每个事件的发展咯?所以那些说荒野小记比史记真实的也是这个原因。
苦肉计是什么意思
苦肉计是一种计策,即用伤残自己身体的行为来骗取对方的信任,以便见机行事。
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这种做法,称为苦肉计。
苦肉计,不仅用于战争之中,还广泛地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经商活动中,经营者利用“苦肉计”,对自己不合格产品集中进行销毁,用以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下一步赚回更多的钱而埋下伏笔,是非常可取之计,但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扩展资料:
“苦肉计”案例
中国文化史上已经成为俗语的“苦肉计”最典型的便是周瑜的施的的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原打一个愿挨”此计确定了吴蜀联合的大势,使赤壁之战得以成功周瑜与诸葛亮商定:赤壁之战,应用火攻然而,长江横断南北,往来不便,这把火却很难放起来这时。
正好江北有船来到,原来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因哥哥被曹操所杀,特来投降周瑜大喜,重赏二人,随即让二人与甘宁领兵为前锋,准备进兵破敌 其实,蔡和、蔡中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意欲刺探东吴的军情二人见周瑜不仅不疑,反而重用,自以为周瑜中计。
领命而去周瑜待二人一走,便密告甘宁说:“这两个人不带家属,不是真来投降,肯定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我正好将计就计,让他们给曹操传递一些消息,不可有误”甘宁领命而去。这时,老将黄盖来见周瑜周瑜说:
“我留下蔡氏兄弟这两个诈降人,想让他们为我送些假情报出去只是,现在还没有人愿替我行诈降之计”。黄盖说:“我愿行此计”。周瑜道:“只是得让你受些苦,否则曹操怎会相信”。
黄盖说:“我受孙氏厚恩,无以为报,即使肝脑涂地而死,亦无怨言”于是,周瑜与黄盖商定,来日便施苦肉计。第二天,周瑜大会文武,说:“曹操带百万雄兵,一时难以击破诸位将军可各领三个月的粮草,准备长期御敌”。
话未说完,就被黄盖打断他说:“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不管用如果这个月破不了敌,只好依照张昭所说,投降曹操”。周瑜勃然大怒,说:“我奉主公的命令领兵破曹,曾下令:敢有再说投降者必斩你却说此言怠慢军心,不杀了你,难以服众”于是喝令刀斧手速斩黄盖。
众将一听要杀黄盖,急忙下跪替他求情周瑜怒气不息,但看到众将苦苦相求,便忿忿地说:“看在众将的面上,今日且饶你死罪不杀,但活罪难逃,左右快给我重打黄盖一百军棍”直打到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却说东吴谋士阚泽见周瑜、黄盖今天的行为都有点反常,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便来黄盖家中询问,才知是苦肉计阚泽慨然同意愿替黄盖献诈降书当夜便扮作渔翁,驾小船向江北曹营去了。曹操听说阚泽到来,当即接见,言语之间知道是来为黄盖献投降书的。
便取过信来细细阅读他心里狐疑,说:“黄盖用苦肉计,让献诈降书,这怎能骗得了我!来人,快把阚泽推出去杀了”阚泽仰天长笑,面不改色说:“我只笑黄盖不知人面也”曹操说:“我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深知伪之道”。
他两人言来语去辩驳真伪正巧,蔡和、蔡中从东吴送来密信,详述黄盖受辱被打之事,曹操大喜,对阚泽不再怀疑又让他再回江南,与黄盖联系。阚泽回到东吴,写了一封信秘密送给曹操,信中说:
“黄盖现在投降有点不便,只好寻机而行你只要看到有插着青牙旗的船到来,便可知是黄盖到了”。曹操接到阚泽的密信,只等黄盖消息几天以后,有一小船从江东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曹操急忙唤入,取信来看信中说:
“周瑜提防得紧,因此一直无法脱身今天正好有粮从鄱阳湖运到,周瑜派我领兵护卫这是一个时机,我好歹也要杀个东吴名将,前来投降今晚三更,般上插有青龙牙旗的就是粮船届时我必来投降”
曹操大喜,便与众将来到水寨大船之上,专候黄盖到来到了三更前后,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只见江南有一支船队顺风而来,皆插青龙牙旗,其中一面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四字曹操大笑:”黄盖来降,真是天助我也”。
船起来越近了谋士程昱见来船轻快,急对曹操说:“粮草在船上,行起来应该稳重才是而现在的来船轻快漂浮,肯定有诈”曹操猛然省悟急命文聘前去阻止,不许来船靠近水寨,可是已经晚了这时南船距曹军水寨仅有二里之远。
文聘阻止不住只见二十只吴船突然起火,火借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瞬间便已冲入曹军水寨之中,战船皆被烧着只见长江水面火逐浪飞,成了一片火海,曹操被东吴的一把火烧得大败,白白损失了几十万兵马,仓皇逃回许昌去了其实。
东吴这一把火放得也颇不容易周瑜先是识破了蔡氏兄弟的诈降诡计,却故意容纳下来,以便让二人传递消息继而忍痛杖责黄盖,行苦肉计,又令阚泽献诈降书并让蔡氏兄弟传递假情报,终于骗过了曹操火烧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大胜。
苦肉计,是怎吗一回事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卦名解释见第十四计注)。本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本计用此象理,是说用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解析】
间谍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变化多端的。用间谍,使敌人互相猜忌;做反间谍,是利用敌人内部原来的矛盾,增加他们相互之间的猜忌;用苦肉计,是假装自己去作敌人的间谍,而实际上是到敌方从事间谍活动。派遣同己方有仇恨的人去迷惑敌人,不管是作内应也好,或是协同作战也好,都属于苦肉计。
郑国武公伐胡,竟先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胡国的君主,并杀掉了主张伐胡的关其思,使胡不防郑,最后郑国举兵攻胡,一举歼灭了胡国。汉高祖派骊食其劝齐王降汉,使齐王没有防备汉军的进攻。韩信果断地乘机伐齐,齐王怒而煮死了骊食其。这类故事都让我们看到,为了胜利,花了多大的代价!只有看似“违背常理”的自我牺牲,才容易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探源】
苦肉计: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己方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了。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故事】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击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苦肉计的故事
这是吉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