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苏格拉底悖论的经典
柏拉图:苏格拉底下面要说的话是真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说的是假话。
苏格拉底悖论: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实际上是说谎者悖论的翻版,不信你试试看,不管你让哪一句话是真的,另一句都会与之矛盾。在两句话中,每一句谈的都不是它本身,都不出现自相关。但是只要把它们放到一起,仍然出现了说谎者悖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假若句子A是真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真的;但是,如果句子B是真的,句子A就必须是假的。
假若句子A是假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假的;但如果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必须是真的。
这样一来,只要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真实性,让我们没法说出它们谁真谁假、谁假谁真!
52. 从苏格拉底的“我知我无知”中领悟「知る」和「分かる」的区别
前几天,一位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问题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跟他们最大的区别。”
但那位朋友说:“既然苏格拉底说他自己一无所知,那他是怎么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呢?或者说他既然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件事的话,就不能算是一无所知了吧。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呢?”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脑子里首先蹦出来是:咦,这不就是日语中「知る」和「分かる」的区别吗?
当然,我也不确定我的想法就一定跟苏格拉底他老先生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下面我要谈的只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如果你有更棒的见解,欢迎在留言中一起讨论。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它老早就被称为“苏格拉底悖论”了。但我觉得这句话之所以让人感觉像个悖论,是语言本身的表达问题造成的,而并不是说苏格拉底的这句话真的就是一个悖论。
上面我写的中文版本的那句话,其中“知道”和“一无所知”中都用到了“知”这个词,中文还有一个更简化的版本叫做“我知我无知”,所以让人误以为这是同一个“知”。
而英文版本也是一样,它是这样来描述的:
前后两处都用了“know”这个词。
但是我觉得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有些人望文生义,愣是把这句话改写成了这样的版本:
我也不知道这个唯一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但这样改的话,那可就真是悖论了。
当然也有人为了消除这里面悖论的成分,又给这句话加了一些条件,变成了这样一个版本:
这样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把悖论消除了,但这真的还是苏格拉底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比如从这句话推演开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见了苏格拉底问:“早上好啊,今儿早上吃了吗?”,苏格拉底就只能回答不知道了。这哪儿还像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的样子呢,直接是个糊涂蛋嘛。当然,对于善于狡辩的人,他们会说,苏格拉底就算是这样也很正常啊,这叫大智若愚嘛。但狡辩终归是狡辩,因为事实上的苏格拉底并不是这样子的,你如果读过柏拉图的《对话录》的话,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至少在柏拉图书中所描绘的那个苏格拉底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一个人。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这样修改之后,还真不是苏格拉底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这句话,如果让我来用日语表达的话,我会写成这样子:
这跟最初的汉语版和英文版有什么区别呢?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对于“一无所知”这个子句,我是用「何も分からない」来做的表达,而对于“知道”一无所知这件事,我用的是「知る」这个词。
我想如果大家对日语中的「分かる」和「知る」如果有所了解的话,应该很容易就明白苏格拉底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分かる」和「知る」到底是什么区别的问题。
日语中的「分かる」和「知る」翻译成汉语都有“知道,明白,了解,懂得,理解”的意思,所以单从翻译之后的汉语字面意思上来看,仍然很难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但是在日语中它们其实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相互替换的,即使可以替换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有所区别,所以在日语中,如果不注意它们的区别,就很容易造成误会。
首先我们来看看「知る」。「知る」是一个他动词,表示从外界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包括知识、资讯、经验等等)。人施加作用于对象 , 把未知的事变为已知的事。也就是说,它表示的是把接收到的信息装入大脑的这个动作。
比如要表示主体获取的信息现在已经在头脑中处于存在状态时,用:
但是要表示头脑中对这个信息处于未知状态时,要用:
你会发现好奇怪啊,为啥肯定形式用「~ている」形式,而否定形式却直接用「ない」形,而不是「~ていない」呢?还记得上一篇刚刚讲过「~ない」和「~ていない」的区别吗?「知らない」表示“不知道”,「知っていない」表示“没知道”。区别从汉语字面意思上好像「知らない」翻译出来更顺口一些是吧,但其实区别不仅仅如此。「知らない」表示的是单纯的不知道,目前不知道,主观上不知道(知道也不说知道)。而「知っていない」则表示客观认定,还暗含现在不知道,但可能不久之后就知道的意思,但是自己对自己将来会知道某信息是没法预测的,所以第一人称不用「知っていない」。但是它可以用于第三人称,当用于第三人称时,「知っていない」可以暗示这个信息将会通过某种方式传达给他的这层意思。例如:
但是我们说“不知道”,大多数时候是针对自己的,即使是针对第三人称也很少会那么心机,所以「知っていない」也就几乎不怎么见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分かる」。「分かる」是个自动词,表示对于获得的信息(包括知识、咨询、经验等等)通过思考,在大脑中将事物的内容、性质、因果关系等做出有条理的整理,加以把握之后的状态。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状态动词,所以表示肯定时,不使用ている形,即:
当使用否定时,形式为:
这时表示通过思考,还没有把事物的内容、性质、因果关系等做出有条理的整理。
所以不论从知道还是不知道的角度来对比,「分かる」都比「知る」程度更深,因为它有一个通过脑子思考的过程。
一般如果是别人问路什么的,这种只是询问的情况下,你知道的话,用「知っている」或者「分かる」回答都差不多,一般别人问的时候用哪个,你回答就用哪个就行了。但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如果直接说「知らない」或者「分からない」的话,别人可能就会不高兴了,哪怕你用敬语也会给人一种你就算知道也不想告诉的感觉。这个时候,用「ええと、ちょっと……」之类委婉的语气来表达不知道的意思会好一些。
如果是老师给你讲解问题,或者领导下达了什么命令,指示,通知之类的,然后问你听没听明白。明白的话,一般用「分かりました」来回答。用「知っています」来回答的话,会显得你没用心听。用「分かっています」回答的话是表示“我早就知道了”,“我一直都知道”,暗含有“还用得着你说”这样嫌弃的语气在里面,是一种很失礼的说法,所以这么回答就有点欠揍了。但如果不明白的话,也不要用「知りません」来回答,这会显得你根本就没听对方说话。用「分かりません」会显得你不但听了,还思考过了,只是还没想明白。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苏格拉底在找人交谈时,找的那些人都是一些在某个领域自认为是专家的人,那些人自己认为对他自己所在的那个领域的问题已经是「分かった」的状态了。但苏格拉底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还是有许多问题是「分からない」的,所以就去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当对方回答了苏格拉底的问题之后,苏格拉底会在对方的回答的基础上,找出新的问题来继续提问,直到对方发现自己曾经自认为「分かった」的问题,现在也变得「分からない」的时候,对方就找个借口溜走了。所以,苏格拉底说自己「分からない」没毛病,因为苏格拉底自认为的「分からない」要比其他人认为的「分かった」在思考方面还要深的多嘛。对于别人认为「分かった」的事情,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只是达到了一个「知っている」的阶段,离真正的「分かった」还早着呢。
那你可能还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苏格拉底知道自己「何も分からない」这件事不能算是「分かった」呢。
因为当苏格拉底去思考他那些「分からない」的事情的时候,他思考的并不是自己「何も分からない」这件事,而之所以「知っている」他自己「何も分からない」这件事是通过他思考他那些「分からない」的事情之后,发现自己仍然对那些「分からない」事情还是「分からない」的时候而直接知道的,所以,这里并不存在对他自己「何も分からない」这件事本身的思考,所以对于他自己「何も分からない」这件事使用「知っている」没毛病。
好了,通过对「知る」和「分かる」的辨析,苏格拉底悖论也就不再是悖论了,现在苏格拉底怎么看都像个正常人了,或者说更有智者该有的样子了。你觉得呢?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下面的喜欢。如果大家觉得这个 《现学现卖学日语》 专题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虽然有没有你们的鼓励我都会坚持写下去,但是看到你们的鼓励,我还是会很开心的哟。
上一篇: 51. 日语动词的持续体
下一篇: 53. である
苏格拉底悖论
苏格拉底悖论认为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定义一个通用术语,你就无法就其进行举例,它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是一种非形式谬误。这个词以雅典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字命名,人们认为苏格拉底认可这个错误的假设。苏格拉底悖论被用来证实人们对某些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苏格拉底先是让人们尝试定义一些术语,如“美德”或“正义”,然后向对方提问一些反例来问倒对方。
尽管这个谬论像许多其他谬论一样看上去具有合理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定义不够精确,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效地使用它。例如,该谬论的支持者说,除非给足球中的“越位”下一个无懈可击的定义,否则人们无法判断某些特殊情况是否是“越位”。然而,很明显足球运动员或足球迷很难给“越位”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他们能很容易地识别出球员是否真的越位。或者,再举一个例子,尽管人们无法给“美”做出精确的定义,但很多人会用“美”来形容某个人,而且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词语使用错误。
很明显,对事物的准确定义能够帮助人们判断某些边界情祝况下是否符合这个定义,是否属于这个事物。然而,虽然我们通常能够识别某物是什么,却无法针对它的概念给出非常精确的定义。这可能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概念不符合定义的充要条件—一这是哲德・维坦(Ludwig Wittgenstein)所“家族相似性术语”。例如,维特根斯坦认为Game是一个家族相似性术语,因为所有的Game不存在共同的本质以便人们将其定义,它们只有部分重叠或具有较差的相似性,因此即使它们本质不同,依旧被称作Game。如果他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任何试图用传统的充要条件定义法来定义Game都是徒劳的。
’十大悖论’有哪些
1\说谎者悖论 一个克里特人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慌。”然后这个克里特人问听众他上面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这个悖论出自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克里特人伊壁孟德,使得希腊人大伤脑筋,连西方的圣经《新约》也引用过这一悖论。 对克里特人“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慌”不可判其真亦不可判其伪。 2\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悖论 柏拉图调侃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老师下面的话是假话。” 苏格拉底回答说:“柏拉图上面的话是对的。” 不论假设苏格拉底的话是真是假,都会引起矛盾。 3\鸡蛋的悖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4\书名的悖论 美国数学家缪灵写了一部标题为《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的书,问:缪灵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5\印度父女悖论 女儿在卡片上写道:“今日下午三时之前,您将写一个‘不’字在此卡片上。”随即女儿要求父亲判断她在卡片上写的事是否会发生;若判断会发生,则在卡片上写“是”,否则写“不”。问:父亲是写“是”还是写“不”? 6\蠕虫悖论 一只蠕虫从一米长的橡皮绳的一端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爬向另一端,橡皮绳同时均匀地以每秒1米的速度向同方向延伸,蠕虫会爬到另一端吗?蠕虫每前进1厘米,同时绳子的另一端却拉远1米,近不抵疏,怕是永远爬不到头了。 现算算看: 第1 秒,蠕虫爬了绳子的1/100(意为100分之1,下同), 第2 秒,蠕虫爬了绳子的1/200, ---------, 第N秒,蠕虫爬了绳子的1/N×100, 前2的K次方秒,蠕虫爬的总路程占绳子全长的比例为 1/100(1+1/2+1/3+-----+1/2的K次方) 而 1+1/2+1/3+-----+1/2的K次方 =(1+1/2)+(1/3+1/4)+(1/5+1/6+1/7+1/8)+----- +(1/<2的K-1次方+1>+1/<2的K-1方+2>+-----+1/2的K次方)>1+1/2+(1/4+1/4)+(1/8+1/8+1/8+1/8)+-----(1/2的K次方+1/2的K次方+----+1/2的K次方) ———————————∨———————— 共有2的K-1次方项 =1+1/2+1/2+-----+1/2=1+K/2 ———∨————— 共有2的K次方项 当K=198时,1+K/2=100,于是1/100(1+1/2+1/4+----+1/2的198次方)>1 所以不超过2 的198次方秒,蠕虫爬到了绳子的另一端。 这一悖论是直觉骗人所致。(注:我没有书写数学符号的工具,所以这里的“/”是指分号,2的K次方是指2 的K 次方幂,如2的3次方是指2 的3 次幂等于8) 7\龟兔赛跑悖论 龟对兔说:“你不要想追上我,我现在在你的前方1米,虽然你的速度是我的百倍,但等你追到我现在的地点时,我又向前爬了1厘米到C1点,等你追到C1点时,我已爬到距你1/100厘米的C2点,如此下去,你总在Cn点,我却在你的前方Cn+1点。”兔子当然不服,可又说不过乌龟。实际上比赛起来,用不了1秒钟,兔子已跑在乌龟的前面了。 请读者替兔子辩护一下。(和上面的计算差不多) 8\语言悖论 N是用不超过25个自然字不能定义的最小正整数。 数一数上述N定义中的自然字只有23个,没有超过25个,即用不超过25个自然字定义了N,与N是用不超过25个自然字不能定义相矛盾。 这个悖论的发生是因为,用自然字定义时的字数如何确定无严格界定的标准,另外什么叫“不能定义”也含义模糊。 9\选举悖论 A、B、C竞选,民意测验表明:有2/3的选民愿选A而不愿选B,有2/3的选民愿选B 而不愿选C。于是A说:“根据2/3的选民保我而反B,2/3的选民保B而反C,说明我优于B,B优于C,所以我优于C,从而我最优,应该选我。”C不服说道:“那2/3保A反B之外的1/3选民反A而保C,那2/3保B而反C的选民之外1/3的选民反A而保C,则形成2/3的选民保C而反A,按你的逻辑,我亦优于你,你优于B,我C最优,应选我。”B接着说:“按你们的说法,B优于C,C优于A,则B优于A,即我亦最优,应该选我。” 这种民意测验能说明什么呢? 这个悖论最初出自肯尼思·阿洛之手,肯尼思·阿洛于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51年他给出民主选举的所谓选举公理,以求得选举的公平合理,避免发生独裁者从中操纵选举的可恶问题。后来,他证明出一条定理,指出不存在满足阿洛(ARROW)公理的十全十美的民主选举。 10\秃头悖论 一位已经谢顶的老教授与他的学生争论他是否为秃头问题。 教授:我是秃头吗? 学生:您的头顶上已经没有多少头发,确实应该说是。 教授:你秀发稠密,绝对不算秃头,问你,如果你头上脱落了一根头发之后,能说变成了秃头了吗? 学生:我减少一根头发之后,当然不会变成秃头。 教授:好了,总结我们的讨论,得出下面的命题:‘如果一个人不是秃头,那么他减少一根头发仍不是秃头’,你说对吗? 学生:对! 教授:我年轻时代也和你一样一头秀法,当时没有人说我秃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高,头发一根根减少到今天的样子。但每掉一根头发,根据我们刚才的命题,我都不应该称为秃头,这样经有限次头发的减少,用这一命题有限次,结论是:‘我今天仍不是秃头’。
苏格拉底的“知识悖论”是什么样的
苏格拉底在与美诺讨论美德问题时曾表述过一个著名的“知识悖论”,即人既不可能学习他已知道的东西(已经知道就不必学习了),也不可能学习他不知道的东西(还不知道的东西如何能去学习)。这一“悖论”恰恰表明,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某种介乎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东西。
求几个经典的悖论
(1)理发师悖论:1919年,罗素把他提出的集合论悖论通俗化如下:萨魏尔村有一位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下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2)苏格拉底悖论: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3)纸牌悖论:纸牌悖论就是纸牌的一面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而另一面却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这是由英国数学家Jourdain提出来的。我们同样推不出结果来。
(4)上帝万能悖论:“如果说上帝是万能的,他能否创造一块他举不起来的大石头?”
(5)鳄鱼悖论:一条鳄鱼抢走了一个小孩,它对孩子的母亲说:“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答对了,孩子还给你;答错了,我就吃了他。” 请问孩子母亲该如何回答才能保住孩子的性命
(6)老子悖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条悖论,被白居易一语道穿。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说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扩展资料: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性质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根源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作思维方式。
用对称逻辑解“鳄鱼困境悖论”
一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父亲。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的“悖论”:如果鳄鱼不还儿子,那么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孩子还给父亲,否则鳄鱼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解悖:鳄鱼“要做什么”是一种心理状态,鳄鱼“把孩子还给父亲”是一种行为,二者在时间上是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同样,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是鳄鱼心理状态,后来“鳄鱼将儿子还给他”是鳄鱼行为。
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的心理状态和后来“鳄鱼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行为之间同时存在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父亲猜对了鳄鱼的心理“不把儿子还给他”,所以鳄鱼为了履行诺言必须在行动上把儿子还给他。在这里对称逻辑通过限定时间范围,使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对象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