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名句及赏析

古诗名句及赏析(精美古诗词名句赏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6 13:11:01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精美古诗词名句赏析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运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表 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舍身利人、为民济世的伟大品质。
4、《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 涵哲理:登高才能望远。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诗人以物喻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8、《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
9、《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
10、《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说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概叹。
1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通过拟物,化虚为实,以夸张手法表现浓重的哀愁。
13、《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愿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
14、《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 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15、《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 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以崭新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同时,也用来讴歌无私奉精神。
17、《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突发奇想,借月传情。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20、《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古诗名句解析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此句最佳处在于声色相依,闭目遐思,仿佛耳边尚能听到“孤鹜”凄鸣之音,佐以水天一色的背景,韵味天成。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赏析:此二句为全文最让人唏嘘感叹之句,让许多在外惨淡拼搏人不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两句四六,一问一答,却答非所问,问中有答。“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不得志的人呢?在座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之人。”这种深深的自我悲伤,怀才不遇之情自然流露。异乡举目,四面无亲。作者王勃乃天纵之才,却不得重用,此文之后,竟溺水而亡,让人不得不摇头痛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