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知章简介图片 谦逊

贺知章简介图片(李白一生桀骜不驯,为啥独对贺知章却非常谦逊恭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5 06:11:00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白一生桀骜不驯,为啥独对贺知章却非常谦逊恭敬

李白为人桀骜不驯,却对贺知章非常恭敬,因为贺知章对他有知遇之恩,李白落魄江湖之时,正是得益于贺知章的推荐,他才得以接近唐玄宗,被封为翰林供奉。


一、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人,唐代著名大诗人。贺知章早年饱读书史,文采出众,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贺知章中进士,之后又考中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历史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历任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太长少卿、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等职。贺知章为人率真洒脱,喜好结交文人名士,与李白等人并称为“饮中八仙”。他的作品很多都成为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李白与贺知章的关系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诗文才华,能够为朝廷效力,辗转奔走于达官贵人门下,向他们献上自己的诗歌,但却屡屡碰壁无人问津。在一次文友聚会中,他第一次见到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作品后,大为赞叹,称赞他是“谪仙人”。

由于贺知章可以随时见到唐玄宗,在朝中人脉很广,正是在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李白的作品才得以引起唐玄宗的注意,并把李白召入宫中,李白才得以初步实现人生抱负,成为唐朝的翰林供奉。因此可以说,贺知章是李白生命中的“贵人”也毫不过分。

由此可见,贺知章既是李白的知音,又是李白的伯乐,对李白有知遇之恩。李白虽然生性狂傲不羁,但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因此他一生一直对贺知章满怀殷切的感激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全诗是什么作者和朝代是什么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这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白话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142764-150854.html

少小离家老大归,这首诗的全部,

全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出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扩展资料

这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