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联是什么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脱胎于哪个诗人的哪句诗
- 一支红杏出墙来下句是什么 用小学学的诗句对
-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 史上最强下联,一支红杏出墙来(
- 一枝红杏出墙来古诗下一句
-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下一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后一句
-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一句是
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为: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
白话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联是什么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年代: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脱胎于哪个诗人的哪句诗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脱胎于陆游的诗《马上作》最后两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语意虽浅显但颇有深意,虽然你关了门,但是一院子的春色怎么可能都关得住呢,你看墙角不是有一枝红杏探出来了吗?这句话内含的哲理是:和春色一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陆游《马上作》云:“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令人遐思。
一支红杏出墙来下句是什么 用小学学的诗句对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背景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词释义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古诗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名句赏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正伤春惆怅。
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
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惜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史上最强下联,一支红杏出墙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一枝红杏出墙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一枝红杏出墙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枝红杏出墙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一枝红杏出墙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枝红杏出墙来。
两情若是久长时,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枝红杏出墙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枝红杏出墙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古诗下一句
“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全诗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一枝红杏出墙来”只有上一句,而没有下一句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应该。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3.怜:爱惜,怜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怜悯,是爱的意思。
5.苍苔:青色的苔藓。
6.小扣 : 轻轻地敲。
7.柴扉: 柴门。
诗意: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两岸青山相对出全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全诗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诗意: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史达祖 东风第一枝·春雪
《东风第一枝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
偷粘草甲,
东风欲障新暖。
漫凝碧瓦难留,
信知暮寒犹浅。
行天入镜,
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
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着山阴,
后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熨,
便放慢春衫针线。
怕凤靴挑菜归来,
万一灞桥相见。
赏析:
全词以散文笔法,借其他自然物象与人事典故相映衬,铺描春雪种种情态。上片巧沁三句以巧、偷二字状春雪附物之特征,以沁、粘、障三字写出春雪之细密、湿粘和寒冷的特性,显出一种细腻、柔媚的韵致。漫凝二句暗示出春意渐浓,暮寒已浅。行天入镜,描写春雪覆盖大地、池沼、江湖更显得澄澈、明净,故从桥面上行走像漫步明净的天空,俯视池沼像映如莹澈的镜面,构成一种虚明之境。轻松纤软四字,则准确而微妙地体现出春雪独特的质感。料故园二句从眼前春雪悬想临安西湖家园亦必已春雪降寒,重重帘幕未卷,错阻了初归的双燕。下片青未了二句以白眼、素面描画出春雪粘附绿柳之叶,红杏之花,处处素白的形态。旧游二句写出雪中情趣。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显单薄。都护将军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都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下一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后一句
1、没有下一句,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2、《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下一句是
“一枝红杏出墙来“摘自叶绍翁创作的七言绝句《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