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窦太后真实的一生 历史

西汉窦太后真实的一生(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0 07:52:24 浏览7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的窦漪房真是一个经历十分奇特、而又非常丰富的女人。

她出生于西汉初年的一户农家。

历史上的窦漪房有没有重大作为呢?

汉惠帝时,年仅8岁的窦漪房,进入皇宫,伺候吕太后。

她亲自直接辅助过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她的身份由宫女、到姬妾、升为皇后、再升为皇太后、最后升为太皇太后。

从皇宫中的最底层,一路平步青云,升到皇宫中的最顶尖。

窦漪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窦漪房引领中国,登上大一统的第二个高峰——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文帝册封刘启为太子后,刘启的生母窦姬被册立为皇后;

太子刘启继承皇位,就是汉景帝,窦皇后被尊奉为皇太后;

汉武帝继位后,窦漪房被尊为太皇太后。

窦漪房一生的权力最高峰就在汉景帝时期。

窦漪房身为太后,却有着农村老太太的一腔心态。

窦太后溺爱、偏袒小儿子刘武。

汉景帝酒后说,自己离世后,让刘武当皇帝,窦太后十分高兴。

窦太后的侄儿窦婴说:高祖定下规矩,皇位应该传给长子。

窦太后很不高兴,对侄儿窦婴心生怨恨,并且不准窦婴进入皇宫。

窦漪房直接要求大儿子刘启确定刘武将来继承皇位,楚相袁盎上书反对。

窦太后怂恿刘武谋杀袁盎。

刘武派遣刺客在安陵郭门外用带毒的尖刀杀死了袁盎。

汉景帝查明真相后,打算处罚刘武;窦太后在汉景帝面前又哭又闹,汉景帝只得宽恕刘武。

刘武乘车到长安来向汉景帝谢罪,先到姐姐刘嫖家玩玩;

接应刘武的大臣只看见车子,没看见刘武,便向太后报告,窦太后嚎啕大哭,冲到朝廷之上,大声喊叫:皇帝把我儿子杀死啦!

汉景帝十分难堪,并且十分害怕。

直到刘武身背荆棘来到皇宫谢罪,窦太后才转悲为喜,汉景帝也才放下心来。

窦漪房信奉黄帝、老子的言论,却奉行法家的严厉惩罚。

窦太后要求汉景帝尊奉黄帝、老子言论;

精通儒家经典的博士辕固对窦太后说:《老子》书中的言论都很普通。

一句话引起窦太后大发雷霆。她命令汉景帝把辕固放进野猪圈中。

汉景帝赏识辕固的才能,就赏赐一把锋利的尖刀,让辕固带进野猪圈中。

辕固用尖刀与野猪拼命搏杀,杀死了3头野猪,才保住自己性命。

窦太后没有继续追究;窦太后在世期间,绝对不用儒家博士。

刘启儿子刘彻继承皇位就是汉武帝。汉武帝年岁很小,大事都有太皇太后窦漪房决断。

御史大夫赵绾上书汉武帝,政事不能启奏太皇太后。

窦漪房命人搜罗赵绾过失,责备汉武帝:赵绾就是小人、是骗子。

汉武帝不得不把赵绾关进监狱;赵绾自杀。

刘恒到底宠不宠窦漪房呢?

吕太后大权独揽后,想改变皇宫中的气氛,便将一批原来的宫女分发给诸侯王。

窦漪房被赏赐给代王刘恒。

刘恒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8岁时,被封为代王。

一起赏赐给代王刘恒的总共4位宫女,唯独窦漪房比刘恒小一岁,其他人都比刘恒大好几岁。

窦漪房长相清纯可爱,未曾开口先是笑容满面;可能也是缘分,刘恒看一眼就喜欢上窦漪房了。

自从窦漪房来到代国,刘恒独独只宠幸窦姬。代王与窦姬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原来的王皇后偶尔被宠,其他王宫女子都不再被宠。

时间不长,窦姬生下一个女儿,取了名字叫刘嫖。

窦姬又为刘恒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启、小儿子叫刘武。

在这几年中,王皇后也生下4个儿子。非常蹊跷,王皇后与她的4个王子都早早去世。

刘恒独宠窦姬。

吕后去世后,朝中大臣将刘恒拥戴为帝,就是汉文帝。

大臣们商议,确立刘启为太子。汉文帝准许。

母以子贵,刘恒妈妈薄太后提出册立太子母亲为皇后,于是,窦姬荣登皇后宝座。

随着窦皇后年岁增大、人老枯黄,加上窦皇后生病导致眼睛失明,汉文帝对窦漪房的宠爱渐渐消减。

汉文帝转而宠爱年轻、漂亮的慎夫人。

汉文帝不仅仅在后宫宠爱慎夫人,公开场合也是偏爱慎夫人。

汉文帝游览上林苑,吃饭时,郎署长将慎夫人与窦皇后安排并列的席位;袁盎将慎夫人座位向下移了一点。

慎夫人非常生气;汉文帝也非常恼火。

汉文帝不再吃饭,与慎夫人一起直接回到皇宫。

刘恒对待窦漪房,先是十分宠爱,后来不再宠爱。

窦漪房的一生真可谓神话传奇。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 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窦漪房的一生太顺遂了,从平民到皇后又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基本没有出现波折。如果非要在她的生命中找寻一些不足的话,那就是不知何时出现的眼疾了。

窦漪房原本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关于她的出生日期,可以大体推测一下,应该是比汉文帝刘恒要大一点,大约是在公元前211年~公元前204年。

她是在汉惠帝初期,也就是吕后执政的时候,被选入宫中服侍吕后的,窦姬聪明伶俐又温柔端庄。不久之后,吕后为了更好的控制刘氏皇族,而选择出宫人,每个分封出去的诸侯王都送去五个宫女。

窦姬也在被送的名单上,本来窦姬是想去赵国的,那里离她的家乡比较近,她还专门找了负责的宦官,但到最后,窦姬的名字却出现在了去代国的名单上。窦姬哭哭啼啼的离开,原本心里是万般不愿意的,没想到这一去改变了她的一生。

她要服侍的代王就是未来的汉文帝刘恒,而她原本想要服侍的赵王刘友在公元前181年就被吕后囚禁以至于活活饿死了。

窦姬的聪明伶俐很快就让代王另眼相看,然后生下了馆陶公主、汉景帝和梁孝王。虽然刘恒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属于刘恒的嫡子,但这并没有成为窦姬的阻碍,因为代王后很快就死了,而她的四个儿子也在刘恒登基前后全部死了,这成为西汉的一桩奇案,我们很难从蛛丝马迹中探知他们死亡的真正原因,不过代王后应该是姓吕的,而四个儿子的死似乎也和诸吕之乱有关,只是凶手是谁,很难推测。

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后,将刘恒迎入京城,即汉文帝,而窦姬生的长子刘启毫无争议的被立为太子,窦姬也成为无可争议的皇后。

窦皇后是六宫之主,虽然上面有薄太后,但薄太后温柔不争不抢。而且在立后问题上,薄太后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是支持窦皇后的。而且薄太后考虑到窦皇后的父母已经过世,下令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所以说薄太后这个婆婆还是相当和善的。

窦皇后有汉文帝的宠爱,有母慈子孝,上有和善的婆婆,这样的生活真的太完美了,但是太完美的生活也容易失去,窦漪房成为皇后才过了几年就失明了,汉文帝对她的恩宠也渐渐少了很多,这个时候,慎夫人成为汉文帝的宠妃,甚至有时候慎夫人的礼仪规制会齐平窦皇后,好在她并没有生下儿子,要不未来的一切还真的很难说。

汉文帝去世之后,窦皇后的儿子刘启继位,即汉景帝,而窦皇后摇身一变成为窦太后。窦氏家族兴盛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新的矛盾出现了,窦太后很宠爱幼子,刘武仗着窦太后的宠爱,在梁国恣意行事,出行仪仗甚至超过天子的规格。

窦太后不仅没有制止刘武的逾距,反而想让汉景帝立刘武为皇太弟,将来继承皇位,只是她的想法总是得不到实现,但兄弟俩的感情却因此日渐淡薄,汉景帝对自己这个母亲生了忌惮之心,母子俩生分了很多。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逼着刘武离开京城,结果他回到梁国不久就去世了,窦太后将刘武的死怪在汉景帝的头上,也真的是醉了。

不过,三年后,汉景帝也死了,其子刘彻继位,即汉武帝,窦太后成为太皇太后。汉武帝继位之初,朝政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她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非常喜欢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这确实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文景之治”的出现有窦太后在背后的推动作用。

在窦太后的要求下,汉景帝和诸窦子弟都要读黄帝、老子的书,辕固生因为质疑《老子》,窦太后将其投入兽圈刺杀野猪,好在汉景帝出手相助,辕固生才没有死,这件事让世人看到了窦太后的果决,还真就立了威,儒学一派的人都得不到重用。

汉武帝继位后,试图推行新政,尊崇儒学,一度遭到了窦太后的压制,新政全部废除。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窦漪房就这样走完了一生。

汉朝历史上的窦漪房也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窦太后是汉朝历史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女人,她的远见影响了三代君王,窦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意外被选中送给了刘恒,从此开启了她的政治道路,刘恒可以夺得皇位离不开窦漪房的支持,后来又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儿子死后又扶持了孙子汉武帝上位,她对汉朝的贡献是很大的。

汉朝的皇后多数都出身平民家庭,可能是因为刘邦是个草根君王的原因,而窦漪房也是出自平民家庭,本来她这样没有背景的女子可能会在成年的时候找一个男人嫁了,和皇宫是扯不上关系的,刚好碰到了当时刘邦驾崩,吕雉掌管朝政,吕雉就从民间选了一批女子送到汉朝的各个封地,窦漪房因为长相美丽就被选到了宫中。

后来窦漪房被分配到了代王刘恒那里,刘恒也被当时的窦漪房吸引,后来经过窦漪房的不懈努力,她从一个美人做到了王后的位置,再后来朝中反对吕后的呼声越来越高,刘恒就打入了京城成为了汉朝的君王,而窦漪房成为了皇后,刘恒能够顺利登上王位,窦漪房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因为窦漪房深的刘恒喜爱,所以窦漪房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刘启直接被封为了太子,窦漪房为了自己地位稳固,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并封了高官,她的弟弟也比较争气,成为了窦漪房的强有力后盾,窦家的实力越来越大也引起了君王的注意,也就是后来刘彻提拔卫子夫的原因,就是为了牵制窦太后的势力。

窦太后的儿子刘启做了君王后,就想着要征战匈奴,他的这一想法和窦太后说了,窦太后直接反对了,窦太后说汉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打仗了,再加上当时的朝中没有很会打仗的武官,贸然发动战争会对自己不利的,再加上匈奴都是骑兵,他们更是打不过,文武百官听了窦太后的话深以为然,都称赞窦太后的目光长远。

真实历史上的西汉皇太后窦漪房是怎样的一个人

窦漪房本是吕雉身边的侍女,命运让她成为了窦太后,窦太后历经文、景、武三代,她年轻时曾跟随着文帝共甘苦,在景帝时又成了权力极大的东宫太后,武帝前期更是朝政的实际掌权者。窦漪房为人所知是在她成为窦太后的时候,在汉景帝继位以后,朝政上每遇大事都需要告知窦太后,她俨然是朝政的幕后监督人,她的权欲之心或许就正是源于那时,她权力鼎盛时甚至可以左右帝位的传承,其人也可以说是很不知足。

一、巩固汉朝的坚定维护者

汉惠帝去世以后,吕雉曾经把控汉室天下长达八年,吕后乱政留下了一个骂名,只因她枉费了汉朝君主的心意,而窦漪房虽然权倾朝野,但她始终没有改制,一直都是在维护着汉朝的天下,她没有那种异于汉室的心思。在景帝时期的诸侯王叛乱中,窦太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维稳梁王,让梁王成为了汉廷的主力军,在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以后,窦太后对汉朝太子的保护可谓是很到位,这也避免了一场悲剧。

二、权倾朝野的幕后者

窦太后在景帝时期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梁王做太子,她为此甚至经常和景帝作对,一心为窦氏家族谋利,在朝政上左右着很多人事的任免,她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景帝。汉武帝继位以后,窦漪房被尊为太皇太后,她精于黄老之学,也一直推广这一学派,而武帝则深信儒家之言,想要更改制度,这便产生了矛盾,窦漪房一度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整个朝政,武帝基本已经丧失了主政大权,直到窦漪房去世以后,汉武帝才再次拿回大权。

西汉历史上著名的窦太后尽管也是一个谋一家之利的专横者,但她却始终没有损害汉朝的根本利益,总的来说,窦漪房还是有功于汉朝的。

窦太后的简介

  窦太后是汉朝皇后,汉文帝刘恒的皇后, 历史 上的窦皇后是一个雷厉风行、果敢霸气的人。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窦太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窦太后的简介
  窦太后(?~前135年),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其长子刘启(汉景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被尊为太皇太后。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代王(后来的汉文帝)。与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小儿子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是西汉杰出的 政治 家和战略家,道家治国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大汉帝国四百年风云江山的奠基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窦太后的生平
  窦猗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 。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

  窦猗房是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 钓鱼 ,却不幸坠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汉惠帝时以家人子的身份应招入汉宫,侍奉吕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吕皇后身边的宫女。

  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皇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

  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公元前180年吕皇后病逝,代王刘恒被拥为皇帝即位,窦美人以代国王后身份再入汉宫,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窦美人被册封为皇后。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皇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皇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 意见 。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窦太后的评价
  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关于汉朝皇后窦妙的生平如何

人物生平 窦妙(?—172年),汉桓帝皇后。扶风平陵人。曾祖窦融,官大司徒;父窦武,官大将军。公元165年被立为皇后。 窦妙 延熹八年(165年),窦妙被选入后宫立为贵人。同年冬天,皇后邓猛女被废,窦妙被立为皇后。窦妙虽为皇后,却不得宠。桓帝宠幸采女田圣,这使窦妙怒火中烧,永康元年(167年)冬,桓帝封田圣等采女为贵人,不久后,桓帝驾崩。窦妙为发泄失宠之恨,竟在桓帝梓宫前,斩杀了田圣。桓帝一生无子。他去世不久后,窦皇后掌握朝中大权。她决定立刘宏为帝。窦武有剪除宦官之意,但窦皇后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后被宦官曹节找寻机会,挟持灵帝下诏杀了窦武和及其亲信。凡窦氏家族,一概徙比景。太后被迁往南宫云台。熹平元年(172年),窦太后病亡,葬宣陵。 相关事件 出身显赫窦妙是汉章帝的窦皇后堂祖父的孙女,也就是开国功臣窦融的玄孙窦武的女儿,出身高贵显赫,尽管姿色普通,魅力欠奉,一进宫还是被封为贵人,但并不被桓帝所待见。虽然勉强进位中宫,仍然是有名无实,很少见到皇帝。但是依照惯例,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晋升为城门校尉、槐里侯。而田圣仍然是桓帝心中的第一美人。当时由于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一些正直文官和太学生团结在一起,以李膺、范滂、杜密、陈蕃、陈寔等人为首领,呼吁呐喊、抨击时政,成为一个与宦官对立的团体,被以宦官诬称为“党人”。永康元(167)年,因为李膺依法处死了宦官张让的弟弟,引发了两个集团的全面对抗。宦官们诬陷李膺等人结党营私,诽谤皇帝,桓帝下令将李膺等三百余人逮捕下狱,并开除了为他们辩护的太尉陈蕃的公职。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和尚书霍谞先后上书,自愿罢官,为下狱的“党人”请命,而且在狱中的“党人”在招供中故意扩大打击面,把很多宦官家的亲戚子弟扯进来,因此就有不少宦官因害怕牵连自己也向桓帝求情。就这样桓帝才下令释放了这些党人,并命令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所有“党人”,一辈子也不准做官。这起事件,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同年冬天,桓帝重病,死前下诏封田圣等九个采女为贵人,不久即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葬于宣陵。他一生三立皇后,后宫美女数千,却至死没有留下一个后嗣。临朝称制窦皇后遂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她急召父亲窦武协商,经侍御史刘儵推荐,选中了汉章帝的哥哥河间王刘开的曾孙,汉桓帝的堂侄,十二岁的解犊亭侯刘宏为嗣,继承皇位。作为皇后的窦妙并不受宠,面对田圣等人的娇宠势焰,她恪守妇德,不声不响,默默忍耐。等到桓帝一死,自己大权在握,真实面目就暴露无遗。桓帝灵柩尚未下葬,她就以田圣等人要为皇帝早死负责为由处死了田圣,并欲将其他众贵人一起处死,经中常侍管霸、苏康等人苦求,才饶她们一命,发送到桓帝陵园守墓。建宁元(168)年正月,刘宏登上皇位,是为汉灵帝。皇帝年幼,窦太后执政,封父亲窦武为闻喜侯,弟弟窦机为渭阳侯、堂兄窦绍为鄠侯、窦靖为西乡侯。窦氏一家权倾内外,皇权再次回到外戚手中。在窦武的推动下,窦太后再次起用陈蕃为太尉,并找回李膺、杜密等着名党人,参预朝政,令“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重新燃起了振兴国家的希望。然而窦太后人处深宫,被势力强大的宦官所包围,视他们为心腹,经常受他们的影响而改变主张,对此窦武和陈蕃等人都很担心,于是要求窦太后除掉这些宦官,但她却犹豫不决。而宦官们得知情况,就决定先下手为强。这一年九月,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人把灵帝骗出来开路,掌握了宫禁。他们闯进长乐宫,以武力逼迫窦太后交出了传国玉玺,并起草诏书调取了军队的符令节杖,以谋反罪名派军队逮捕围攻窦武、陈蕃,窦武父子自杀,陈蕃及门生数十人被杀,窦太后被迫迁入南宫幽禁,窦武家属流放日南比景。自公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至此,宦官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曹节为长乐卫尉,封育阳侯;王甫为中常侍。其他朱瑀、共普、张亮等六名宦官为列侯,十一人为关内侯。“群小得志,士大夫皆表气”。东汉皇朝的最后一道余晖消逝了。幽居南宫 幽居南宫的窦太后,虽然已经失去父兄和权势,但因为她名义上仍然是灵帝的嫡母,对皇帝有扶立之恩,因此还算享有一定的待遇。这个无才无能、惑于群小,断送了自己和家人性命前途的女人,在无限的懊悔和痛苦中又活了三年。熹平元(172)年六月,窦太后的母亲在流放地越南病故,消息传来,她悲伤痛悔,忧思成疾,不久去世。合葬宣陵窦太后死后,掌权的宦官们仍然不肯放过她,他们不允许将她的遗体送到宫里举行葬礼,而是送到城南的一个宅院里。曹节、王甫建议灵帝以贵人的礼节为窦太后发丧,不能和桓帝合葬。灵帝犹豫不决,召集朝会讨论此事。在宦官的威慑下,百官都不敢出声,最后廷尉陈球顶住压力,挺身而出,指出“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太尉李咸等人也和宦官赵忠、曹节、王甫等人展开了辩论,终于使灵帝同意让窦皇后以先帝嫡配的身份“合葬宣陵”,谥为桓思皇后。窦皇后对灵帝只有扶立之恩,并没有任何对不起他的地方,而灵帝此时也有十六岁了,已经是该明白事理的年纪,却要为这样的事犹豫不决。可见当时宦官势力已经强大到何种地步,而灵帝刘宏本人显而易见也是一个庸懦无能的白眼狼似的家伙。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专权”这一现象达到了中国史上的最高峰。史籍记载 《后汉书·皇后纪》桓思窦皇后讳妙,章德皇后从祖弟之孙女也。父武。延熹八年,邓皇后废,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其冬,立为皇后,而御见甚稀,帝所宠唯采女田圣等。永康元年冬,帝寝疾,遂以圣等九女皆为贵人。及崩,无嗣,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定策,立解犊亭侯宏,是为灵帝。太后素忌忍,积怒田圣等,桓帝梓宫尚在前殿,遂杀田圣。又欲尽诛诸贵人,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谏,乃止。时太后父大将军武谋诛宦官,而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武,迁太后于南宫云台,家属徙比景。窦氏虽诛,帝犹以太后有援立之功,建宁四年十月朔,率群臣朝于南宫,亲馈上寿。黄门令董萌因此数为太后诉怨,帝深纳之,供养资奉有加于前。中常侍曹节、王甫疾萌附助太后,诬以谤讪永乐宫,萌坐下狱死。熹平元年,太后母卒于比景,太后感疾而崩。立七年。合葬宣陵。

窦太后的生平简介谁知道

  1. 简介: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

    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2. 生平:

    吕后时期

    以赐代王

    孝文窦皇后,名不详(《史记索隐》云名猗房 )。约汉高祖初年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其父早年经历秦朝动乱,隐居于观津不问世事,过着清贫垂钓的生活,后来却不幸坠河而死。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史记索隐》云名建,字长君),弟名窦广国,字少君。

    汉高祖去世后,惠帝刘盈仁善,吕太后掌揽大权。这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汉宫伺候吕太后,称为窦姬。后来,吕太后欲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并将她们赏赐给诸侯王,窦姬也在其中。窦姬因为自己的家乡清河郡离赵国较近,故而请求负责遣送的宦官务必将自己的名籍放到去赵国队伍的名簿中。宦官临了却忘了此事,将窦姬安排到了去代国的队伍中。名簿上奏之后,诏书应允。队伍将要出发时,窦姬才得知此事,哭泣着埋怨宦官,不想去代国,因有诏书的强制命令在,窦姬才不得不往。

    独幸生子

    代国国王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高祖十一年(前196)打败陈豨平定代地,建都中都,始立代国,并封时龄八岁的刘恒为代王。受诏去代国的宫女,除了窦姬以外还有其余四人。然而到达代国之后,代王刘恒唯独宠幸窦姬。荣宠中的窦姬很快便为刘恒生下了一女,取名刘嫖。孝惠帝七年(前187),窦姬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刘启。后又育有一子,名刘武。在此期间刘恒的王后亦先后生下四子,然而王后早逝,刘恒也未复立王后。

    文帝时期

    立为皇后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雉去世。群臣拥护代王刘恒回京即位,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数月后,有司上书请立太子,此时,先王后所生四子皆先后病逝。一番议论之后,有司认为窦姬所生长子刘启纯厚慈仁,可立为太子。文帝表示许可,并于元年(前179年)正月(汉武帝太初改历之前汉朝以十月为岁首)立刘启为太子,赐予天下已为人父的百姓爵位一级,封母舅薄昭为轵侯。

    因文帝未立而王后先死,故而文帝即位之后一直没有皇后。立太子毕后,三月,有司上书文帝请立皇后。薄太后借此对文帝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于是,文帝立窦姬为皇后,并因此赏赐天下鳏寡孤独贫穷困苦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九岁以下的孤儿布匹绢帛、粮食和肉类。

    其后,窦皇后的女儿刘嫖被封为长公主,封邑馆陶。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奏可有司之议,窦皇后的次子刘武被立为代王,立二年徙淮阳王,后于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徙为梁王。

    惠及家族

    由于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并葬在家乡津观。薄太后便下诏命令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让清河郡为窦皇后的双亲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礼法皆按薄太后为父亲灵文侯所置灵文园的制度。

    窦皇后早年离家,和自己的兄弟也再没有往来。在她被册封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窦广国还在给别人做仆役。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父亲早死,被人抢夺拐卖,家中亦不知他被卖往何处。经过十余次的转卖,广国最后被卖到宜阳。在为其主人做工的时候险些遇难,算卦后得知自己将要封侯。于是跟随主家来到长安。到长安后听闻新皇后姓窦,为津观人,便知皇后是自己的姐姐。于是书陈幼时事上予皇后。窦皇后将此事告知文帝后,文帝便诏广国来见,悉问旧事,皆能回答上来。并说幼时姐姐离家前曾讨来藩汁为自己洗头,又要来食物给自己吃,而后才安心离去。窦皇后听后拉着窦广国痛哭流涕,文帝感动,赏赐窦广国很多财物田地和房宅,后又赏赐与窦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并在周勃、灌婴等人的建议下,挑选品德高尚的长者及行为端正的士人与之相处,使窦氏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不过仗势而骄,成为谦虚礼让的君子。

    宠衰失尊

    后来窦皇后因病失明,文帝对其宠爱也逐渐衰退。文帝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甚至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有一次文帝游上林苑,窦皇后与慎夫人随从。待入席时,郎署长依照在宫中时布置皇后与慎夫人的席位。袁盎却将慎夫人的席位往后移了一点,慎夫人看见后非常生气,不肯入席,文帝亦非常气愤,直接回了宫中。袁盎对文帝说了一番尊卑应该有序才能上下和睦的道理,又建议文帝宠幸慎夫人可以用赐予她财物来表示。

    景帝时期

    尊皇太后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乙亥,汉文帝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启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并封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章武侯,又因窦长君已去世,于是封长君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

    宠溺少子

    窦太后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梁王得宠,大兴土木之事,国土更达四十余县,出行的规格比于天子,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

    欲嗣梁王

    景帝三年(前154年),尚未立太子,刘武入朝,景帝曾酒后言将来自己离世后便将帝位传予梁王,梁武与窦太后听后皆大为欢喜。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却说:“汉法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陛下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窦太后闻之心里很不愉快,并由此憎恶窦婴,窦婴亦嫌官小而以借病为由辞官,窦太后便在进出宫的名簿上将窦婴的删除。景帝七年(前150年)十月,梁王再次入朝朝见景帝。因为窦太后宠爱的缘故,景帝批准了梁王欲留京师的请求。次月,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想让少子做皇帝的窦太后便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其意便是欲让景帝立其弟,时为楚相的袁盎认为不适,便上书劝阻景帝,窦太后的提议受阻,此后也再未提让梁王作继承之事。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后,梁王怨恨袁盎等阻扰他为嗣的大臣,便与谋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刺杀袁盎,袁盎最终被梁国的刺客刺杀在安陵郭门外。景帝查出真相后怨恨梁王,使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谢罪才得以宽恕。

    推荐窦婴

    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景帝览便诸窦子弟才能没有能超过窦婴的,窦婴因之前被窦太后削了名簿,便称病言不堪重任。窦太后由是惭愧。后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以军功封窦婴为魏其侯。后元元年(前143年),桃侯刘舍被免丞相之职,窦太后多次向景帝提议拜窦婴为丞相。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担此重任。”最终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帝杀吾子

    得到景帝宽恕后的梁王欲入朝请罪,行至函谷关时改乘布车,只带两名骑士入长安,并藏匿于长公主(刘嫖)家。景帝的使者徒见车架未见梁王,窦太后哭着说:“帝杀吾子!”景帝因此忧惧害怕。梁王此时方背着刑具待罪于宫阙下,太后与景帝得知梁王安然后便大喜。然而兄弟间的关系却不能再回到从前。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因景帝拒绝梁王留滞京城,梁王回封地不久便因病去世。窦太后整日哭泣,极为悲哀,并拒绝吃饭,说:“帝果杀吾子!”景帝哀伤害怕,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与长公主商议,决定分梁国为五个国家,分别封梁孝王的五子为王,而梁孝王的五个女儿皆食汤沐邑。并奏告窦太后,太后这才开心起来,还因此加了一餐。

    喜好黄老

    因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景帝与诸窦子弟不能不读黄帝、老子之书,并尊其中道理。景帝时有一位研究《诗》的博士叫辕固(辕固生)。一日,窦太后将其召来问《老子》,辕固说:“这不过是平常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气愤之余便让辕固入兽圈刺杀野猪。景帝知道后因碍于太后发怒而辕固并无罪过,于是赐给辕固锋利的兵器。辕固入兽圈后只一刺,野猪即毙命。太后没有说话,也没理由再治辕固的罪,只得作罢。终景帝一朝,因为窦太后的缘故,诸位儒家博士皆在官待问,没有被重用的。

    武帝时期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汉景帝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彻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勿奏东宫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欲推新政。由于一系列的动作影响到了权贵们的利益,因此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而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新政推崇者与之理念不同,窦太后由是不悦。到了建元二年(前139年),赵绾上书武帝言勿将政事禀奏给太皇太后。窦太后大怒,暗中找到赵绾及王臧的过错,责备武帝说:“他们这是要当第二个新垣平呀!”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其后二人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鼢被免职。并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而武帝所推行的新政亦全部废除。

    合葬霸陵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丁亥,窦太后崩。与汉文帝合葬霸陵。遗诏将自己东宫所有的金钱财富都赐予自己唯一还在人世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

历史上最有运气的美人之一,真实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窦漪房,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她乃汉景帝生母,窦氏身世坎坷,悲剧与幸运同在,从孤苦无依的宫人,再到大汉朝的皇后、皇太后与太皇太后,窦氏的人生也是传奇。

吕太后宫中遣女,窦漪房代国受宠

别看窦漪房后来地位很高,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一步步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她原本,也只不过是一个清河郡观津县里的一个钓鱼翁家的女儿。上天并没有给她一个完美的家庭,但是却给她了一副姣好的面容。窦猗房跟刘恒,从相遇到相爱,那是一段美好的爱情。

其实窦漪房起初到代国的时候刘恒是有王后的,并且当时的王后也生下了四个儿子,但是因为王后过世的很早,以至于之后的刘恒并没有在立王后。刘恒事事都喜欢和窦漪房商量。虽然她是吕后的人,但是在这个时候她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窦漪房为刘恒出谋划策,两人相互扶持著,最终让他登上皇帝的宝座。

窦漪房的成功,与其说是刘恒宠爱她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她的命好。等到窦漪房坐上皇后位,她的好运似乎也就此走到尽头。虽然窦太后的知名度远远赶不上吕太后,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却要比吕太后厉害太多。因为,在吕太后去世后,她的吕氏家族就被人屠戮干净,而窦太后的窦氏家族,一直到东汉后期,都还是非常显赫的外戚。

刘恒应运登基称帝,窦姬母凭子贵为后

也许是上天注定吧,她到了那里之后,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代国的君王没有看上其他的几个宫女,唯独看上了长相清纯神情忧郁的窦姬。于是她得到了命运的垂青,成为了代王非常宠爱的一个妃子,并且接连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代王成为了后来的汉文帝,窦漪房一直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人,在自己的丈夫关心国家大事的时候,她把丈夫的后宫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二人配合的一直都非常的默契。虽然汉文帝开始宠幸慎夫人,但是她的地位仍然是没有人可以撼动的。

刘启成为太子之后,窦漪房也母以子贵,成为皇后。从普通的平民之女到皇后,窦漪房仅用了十六年,其中的艰辛与苦楚自然是有的,但是窦漪房都熬了过来。最后窦漪房成功扶持自己的儿子刘启成为皇帝,自己也权倾朝野。

窦漪房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在窦漪房十三岁时,刘邦广征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形貌端庄的窦漪房被选美官看中,就这样窦漪房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中侍奉吕后。

刘邦病逝后汉惠帝刘盈登基,由于汉惠帝年幼故吕后掌控大权,吕后为了安抚和监视其他七个在各自封地的诸侯王,便赐给刘姓的每个诸侯王5个宫女,窦漪房阴差阳错的被分到了代国。

汉惠帝时以家人子的身份应招入汉宫,侍奉吕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吕皇后身边的宫女。

不久窦漪房为代王生下了一女二男,窦漪房的贤良淑德在代国赢得好名声。没过多久长安爆发了惊心动魄夺位之争,吕后在汉惠帝刘盈死后一直把持朝政,对小皇帝刘弘视为傀儡,以刘襄为首的刘氏子孙将吕氏家族全部歼灭,小皇帝刘弘也在政乱中死去。

后来周勃、陈平等老臣举荐刘恒为皇帝,便是历史上的汉文帝。而窦漪房所生的刘启也被封为太子,是后来的汉景帝。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皇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后来在众位大臣劝说下才放弃了不做皇帝的想法,大臣们为了套牢刘恒,于是上书要他早立太子,由于嫡长子夭折,所以立窦漪房所生的刘启为太子,儿子已经是太子,母亲却还是妃子,这与礼法不合,于是,大臣们又建议刘恒立刘启的母亲窦漪房为皇后。

她陪丈夫刘恒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后,陪儿子汉景帝刘启做了十六年的皇太后,又陪孙子汉武帝刘彻做了七年参与朝政的太皇太后。

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

窦太后简介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传奇的一生

  汉景帝的母亲就是著名的窦太后,她不仅教育出著名的汉景帝,而且她对汉武帝的教育和帮助也是极大的。这个女人一生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个伟大的君主,可以说是后无来者了。

   阴差阳错成皇后

  窦太后,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原名窦漪房。出身于良家子女,双亲早亡,吕后时被入选进宫。有一天,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漪房也在选中之列。窦漪房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

  汉景帝的母亲

  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就这样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却非常喜欢她,代王刘恒就是汉文帝。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原本也是想把自家人嫁给儿子做皇后。没想到,刘恒那时心中只有一个窦漪房,在刘恒坚持下最终薄太后同意了,而窦漪房也很争气,薄太后媳妇十分认可。

   双目失明辅佐文景之治

  窦皇后为汉文帝生下刘启、刘武两个儿子。后来窦皇后生病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就成了窦太后。窦太后是薄太后和吕太后的结合体,因为她既有吕后的政治手段,也有薄太后的仁慈,所以她没有做出专权的这种事,但是在朝廷上她是拥有说话的权力的。尽管窦太后双目失明却依然对西汉的“文景之治”起的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和推动的作用。

  汉景帝的母亲

   顽固保守却造就汉武大帝

  到了汉武帝时代,虽然窦太后和汉武帝治国思想不同,但是窦太后很大程度上是支持刘彻的。 汉武帝初年,窦太后掌握实际权力,与刘彻观点相悖时,刘彻都要屈服于她,刘彻的皇位归根结底是掌握在她手中的,如果她不支持刘彻,早可以把他废了。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虽然“黄老思想”不能够开疆扩土,但是它确实间接地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一生虽然看似波澜不惊,而且有点顽固不化。但她却老成持重辅佐三朝,虽然保守却并不专权。最终在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