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 荀子的著作有哪些
- 荀子和孔子的主张是否矛盾
- 荀子自己是儒家 怎么两个最好的学生都成了法家啊
- 6.荀子是孔子的继承者,但是,在孔庙中,庙中的碑林中,为什么没有荀子荀子
- 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而把荀子“排除”在外
- 韩非子说过: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为什么
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荀子并不是到死没有入孔庙,而是在明朝嘉靖九年被从孔庙逐出。
扩展内容: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_百度百科
荀子的著作有哪些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三十三篇,据《刘向校书序录》记载当为三十二篇。如下图: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荀子的名言警句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2、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意思是:最大的能巧在于不去做那不能或不该做的事,最大的智慧在于不考虑那不能或不该考虑的事。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意思是: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5、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意思是: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荀子和孔子的主张是否矛盾
他们不在同一个时期,二前后相差数百年
--------
荀子思想上有法家色彩
荀子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性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荀子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呢?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贪图物质利益,喜欢美丽的女人和悦耳的音乐,并且为了得到这些而憎恨别人,因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不对的。荀子说,所谓本性,就是不用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东西;假如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那就不是本性,而是人为的结果。仁义礼智都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们不是本性,而是人为。这就像弯曲的木材经过矫正才能变直,不能说直是木材的本性;泥土经过陶者的加工成为器皿,不能说器皿的性质是泥土的本性。仁义或者礼义都是圣人规定的,他们规定这些,就是为了矫正人的恶劣的本性,就像发明了矫正木材的技术是由于木材弯曲一样。所以不能把人为的东西说成是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区分了本性和人为,在理论上比孟子深入了,对儒学曾经造成过重要的影响。汉代儒者,把孟子和荀子的理论综合起来,提出了人性有善也有恶的“性三品说”。到了宋代,孟子的性善说成为儒学的理论基础,荀子的人性论就遭到了激烈的抨击,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了。宋代,荀子还在孔庙中享受儒者们的祭祀;明朝嘉靖年间,整顿国家祀典,荀子因为主张性恶论被逐出孔庙。
荀子将人的生理需要和感官快乐划归于人的本性,实际上就承认了这些属性的合理和必然的地位。但在同时,荀子又给它们以否定的恶的评价,因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荀子判定善恶的标准是社会国家的礼义法度。礼义法度虽然是“反性悖情”,违背人的感性欲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但它却是维系社会国家的统治秩序的必需的手段,故他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在这里,个人追求感官快乐的必然性已经转化为社会国家抑制这种追求的必然性。国家制定礼法,通过人为的教化作用促使人性转化为善,即所谓“化性起伪”。
荀子自己是儒家 怎么两个最好的学生都成了法家啊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过曾经一度因为性恶说的观点被撤出孔庙祭祀),但他教育出了两个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
其实法家是儒家的一种延续,不同的是儒家重的是“道”,法家重的是“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被很多人误解为独尊儒学,其实尊的是“儒”和“术”,术就是法家。
6.荀子是孔子的继承者,但是,在孔庙中,庙中的碑林中,为什么没有荀子荀子
荀子虽然被归为儒家,而实际上他的弟子李斯却是法家代表人物,所以荀子不是纯正的儒家,与孔子的渊源不深,所以没有出现在孔庙的碑林中。
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而把荀子“排除”在外
1. 宋代之时,开始将荀子排後的.2. 理由不外就是:(1)荀子出生在於孟子之後;(2)孟子的老师是孔伋(孔伋,孔子之孙).这样安排,更注重的是家法(传承)而已.注意,这里提到的家法,不是贬义词.韩愈在其《读荀》一文中,论述清楚: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杨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藉相乱,《六经》与百家相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于扬,大醇而小疵.
韩非子说过: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为什么
韩非子说过: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为什么?“人皆为己而不为人 “的下一句是 “凡争之者,必自以为是而不为人。已诚是也,人诚非也,是已君子而人鄙也“。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会追求有利的东西,避免不利的东西。他们会选择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合理的,对自己来说是最优的,而别人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别人是对的,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你就不会做你认为错的事。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形成阶段。百家争鸣,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观点。荀子是恶性论的典型代表,但由于韩非子与荀子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韩非子是荀子人性论的继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恶性论思想更极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韩非子虽然学习儒家的荀子,但他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成为一个法家。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和基本精神而言,韩非子跳出了善恶之性的分析框架。他所阐释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利己主义。
荀韩君坚持人性是 “善利 “的自然属性,但在对人性的 “善利 “的评价上,两者是不同的。荀子对 “善利 “进行了 “恶 “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描述了 “善利 “的事实,没有进行价值评价。因为人的善良。人,有喜怒哀乐,所以赏罚分明;赏罚分明,就可以立禁而治。夫执柄以置势,故命之以禁。柄,杀之制也;势,众之资也。废而不渎权,赏罚下总威分。让贤主听而不爱,无话可说。故听言不参,则右分就奸;无智则穷。可见行制之主也天,其择聘人也鬼。天不为非,鬼不为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一行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