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绅的诗悯农三首注音

李绅的诗悯农三首注音(悯农一古诗带拼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8 16:07:28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悯农一古诗带拼音

  《悯农》其一 《mǐn nóng 》qí yī

  李绅lǐshēn

  锄禾日当午,chú hé rì dāng wǔ ,

  汗滴禾下土 。hàn dī hé xià tǔ 。

  谁知盘中餐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

  粒粒皆辛苦 。lì lì jiē xīn kǔ 。

  《悯农》其一 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本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大中午在田里辛勤耕种的情景,就联想到每一颗米都来之不易,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悯农”的读音是什么

“悯农”的读音: mǐn nóng

  • 出处:《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 作者简介

  1.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2.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3. 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4. 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 原文:

    《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悯农》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意义

  1.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2. 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3.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悯农古诗注音

mǐn nóng èr shǒu
悯农二首
cháo dài :táng dài
朝代:唐代
zuò zhě :lǐ shēn
作者:李绅
chūn zhǒng yī lì sù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nóng fū yóu è s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chú hé rì dāng wǔ ,hàndī hé xià tǔ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注音古诗

mǐn nóng《悯农》sòng yáng wàn lǐ宋 杨万里dào yún bù yǔ bù duō huáng, qiáo mài kōng huā zǎo zhuó shuāng.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yǐ fēn rěn jī dù cán suì, gèng kān suì lǐ rùn tiān cháng.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宋 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是宋代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借闰年比平年时间长来表达农民对歉收饥馑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悯农》古诗的拼音内容是什么

chūn zhǒng yī lì sù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nóng fū yóu è sǐ  。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

【原文】《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