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王小波的作品都有什么,为何他生前不被看好,死后才大卖
很多从事艺术创作或文学创作的人都很容易遇到这样的事:活着的时候作品不被看好,待不幸去世后,生前创作的那些原本不被看好的作品却反倒被大卖了。正如我们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文学创作者一样,他生前创作的作品不但不被看好,而且还被说成是“小黄书”。但等到他不幸去世以后,他创作的那些“小黄书”反倒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位文学创作者叫做王小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吧!
一、王小波的成长经历。
1952年5月13日的那一天,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受家庭的影响,他可以说是抱着书本长大的。而正因为看书看得比较多,他在写作方面才表现出了极高的才能。甚至后来只上过一年中学,他也还是在高考的时候因取得了优异成绩而成功被中国人民大学的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录取。
自此,他的命运得到改变,不再是北京西城区的小工人了。之后他更是摇身一变,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他还曾留学深造,并在回国后继续担任教师职务。后来到了1992年,他才开始转行去当自由撰稿人,而且没过多久出版了好几本书。
二、王小波的四本经典作品。
首先,《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成名作。它主要讲的是,身为农场知青的王二跟一直被群众骂为“破鞋”的女医生陈清扬之间的奇葩情感故事。性格颇为怪异的王二跟女医生陈清扬都不太招大家的喜欢,陈清扬为了不被大家骂做“破鞋”,便想着法地要跟王二在一起。最后待陈清扬真的跟王二走到一起后,真的再也没有人骂她是“破鞋”了。
而《白银时代》这部作品介绍的内容跟生活在20世纪和21世纪间的知识分子们有很大的关系。在该作品中,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本该比现在好得多才对,但实际上,情况却并非这样,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还不如曾经人们生活的时代好。而正因为如此,该作品才具有颇大的讽刺意味,也让人在读后思考起一些问题。
而《白银时代》这部作品介绍的内容跟生活在20世纪和21世纪间的知识分子们有很大的关系。在该作品中,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本该比现在好得多才对,但实际上,情况却并非这样,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还不如曾经人们生活的时代好。而正因为如此,该作品才具有颇大的讽刺意味,也让人在读后思考起一些问题。
三、王小波的悲惨结局。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会说了,既然他写得这么好,那怎么会不出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作品中常会出现对“性”方面的描述。这容易被人认为会带坏无知青年,所以才一直并未得到重视。而正因为如此,在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时,才会出现并未有同行前来参加他的葬礼的情况。更可悲的是,生前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的他,并未得到应有的肯定。但去世后不久,作品却得到了大卖,实在让人替他感到心酸。
结语:
其实,在我国的文坛上,像王小波这样的文学大家还有很多。他们都是从小酷爱文学创作,但一直到去世前,都未能获得世人的关注和重视。直到去世后,反倒突然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当然了,或许这就是这个圈子的一大特点。而只有对此心知肚明却仍能耐着性子继续勇往直前的人,才能于死后获得生前未能获得的功与名。
王小波的所有著作
王小波作品集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
小说选
变形记 歌仙 红拂夜奔
黄金时代 我的阴阳两界 2015
白银时代 未来世界 寻找无双
战福 革命时期的爱情 万寿寺
夜行记 我自己
杂文集
序言 沉默的大多数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个人尊严 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 王朔的作品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文明与反讽 摆脱童稚状态
变形记 从INTERNET说起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工作与人生
积极的结论 极端体验 奸近杀
京片子与民族自尊心 打工经历 绿毛水怪
我的精神家园 卖唱的人们 我为什么要写作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刺子模信使问题 跳出手掌心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体验生活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看老三届 我的师承 盖茨的紧身衣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关于“媚雅”
卡拉OK和驴鸣镇 关于文体 欣赏经典
《王小波全集》(全十册)经典书籍
《王小波全集》(全十册)经典书籍
《王小波全集》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波。以下是我整理的《王小波全集》(全十册)经典书籍,欢迎阅读。
《王小波全集》内容简介
王小波无疑是当代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1997年4月11日,正值他创作巅峰之时却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和怀念。然而,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
《王小波全集》作者简介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及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文字。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
《王小波全集》杂文
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星期读的吧,高中时候看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是跟同学借的,粗略翻了一些,看到有些描写性的,那时候还不好意思读下去,也就没下文。
不过这本杂文集,倒是蛮推荐的,里面文章挺多,简单列几篇我自己觉得很赞的吧。
《沉默的大多数》
文中讲到,话语的权利,即讲话的人只要有身份或权利,话语就比较有用。五讲四美虽是好的,但是讲的时候最好还是有实力或者身份。
作者经历过亩产三十万斤粮,炸过精神原子弹的话语圈,这经历让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变得不信任话语圈。
所以这时候就看到了思考的重要性,在沉默中学会思考,从思考中辨析话语的是非性。事实上,不论是哪篇文章,都可以见到作者反复强调的’,要学会思考。
最后以文章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而我们人品的一些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篇文章很有趣。
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不管是要当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好,还是当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要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例如文章中的这只不一样的猪,一米高的猪栏一条就过,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能在一群人拿着枪要解决它的时候镇定自如,冷静逃脱。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把它当宠儿。所以有人说,这只猪的生活的态度,正是作者也是许多人想要生活的样子,可惜大多数人都只能是犹豫着不敢上前去救猪的作者的当时的处境。
不过好在,我们都在朝着它努力呀。
脑子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这两篇了。王小波的文章好像都充满了黑色幽默跟讽刺手法,这本杂文集应该才算是我真正接触他的第一份作品。之前的青铜黄金时代都只是粗略的翻,而且很多都是跳着看的。综上呀,这部书我自己比较喜欢也比较推荐,因为这么大胆讲话的人,现在很少了。
《王小波全集第九卷》读后感
这样的爱情令人羡慕,但也都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身处其中,无法体会到真正的苦与甜,感同身受这种事是不存在的。看到别人吃糖,你会想的它有多甜多好,自己吃到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远没有没得到时想象的好,你会去挑剔它,嫌它不够甜,觉得它不好看,不够大,得到了就不会再足够的去喜欢,去爱,针不扎到你,你是不会觉得疼的,尽管你被扎过,可此刻的你就是感觉不到疼的,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去在意,去上心。这样的爱情也是两个人相互的,先动心的人最惨,就行李银河那时说她也曾给王小波写了很炙热的书信,可是恋爱中的人会渴求很多,觉得自己不能及时的得到回信,就扔掉了,这不是不够爱,只是没有得到自己期望中的回应和安全感,这可能就是恋爱的感觉吧,得到的欣喜和患得患失。
能有一直联系的朋友真的是挺好的,毕竟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存在,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吧。有朋友谁都可以做到,一直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得到了一个朋友就像又发现了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那个是和你不一样的,而每失去一个朋友,就如同自己死了一次,他会带走关于他对于你的记忆,那是他的,也是你的,是你所忘记而他还清楚记得的一部分的你。玲子是这样,也只是这样,他们都记住了她,她却一直选择离去,她比夏目要孤独太多。
王小波都是有的,是他自己的,这样真好。
;王小波经典作品
王小波经典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时代三部曲;《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中国当代学者、作家。1968年,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1978年,顺利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1980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2年,开始写作历经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1984年,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并继续修改《黄金时代》。1988年,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
1991年,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1995年5月,小说《未来世界》获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王小波作品
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王小波生平(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