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曹操攻占汉中之后没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他晚年最为明智的选择。
当时他身边的两位高级幕僚刘晔和司马懿都建议他趁势攻取西川,这样既可以消灭刘备,又可以为最后除掉江东孙权进而一统天下奠定基础。两个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先来看看司马懿的说法。
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认为刘备通过欺骗的手段击败了刘璋占领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并不心甘情愿归附,且如今刘备正远在江陵准备对孙权用兵,此时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进取西川。然后司马懿又委婉的说所谓圣人是不能违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时机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圣人,千万不要坐失良机让刘备做大。
对于司马懿的分析和建议,曹操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晋书·宣帝纪》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说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地。实际上曹操并不是不想进取西川,而是他综合考了各种利弊得失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也就是先固守汉中而后谋夺西川之地,这个决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最为稳妥的选择,说曹操坐失良机是不客观的,更是不公允的,实际上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只不过是个高级参谋,自己并没有直接指挥部队战斗过,因此无论是从军事水平上,还是从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马懿的建议表面上看确实很壮人心智,但总让人感觉有点急于求成、贪功冒进。
和曹操相比,这个时候的司马懿还显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称魏王之后,司马懿作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参与大事决策的机会。曹操讨伐汉中张鲁时,司马懿只是和大部队一起去了,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职务。曹操对于司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让他得到历练的机会,更好的辅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国既建,迁太子 中庶子 。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乐号曰四友。——《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真正发迹或者说成长,是通过辅助曹丕开始的,在曹操时代的司马懿充其量不过是个曹操手下献策的高级参谋而已。很多人说曹操为什么不早点把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杀了以绝后患,我认为最真实的原因是在曹操眼里,司马懿对于自己或曹魏政权根本就不构成什么威胁,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司马仲达为我所控,因此才能为我所用,对于不受控的人才,杀之亦不可惜。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就算给他天大的胆子,他也没有想过要夺取曹操的权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试图和曹操对抗的人,除了刘备和孙权之外都被干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见识,和曹操相比还相距甚远,对于这点司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到了曹丕、曹叡时代,司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仅因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还在,因此司马懿还没有那个实力和胆略。而到了曹芳继位,曹爽执政的时候就大不相同了,这个时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经都不在了,司马懿也成为可政治斗争经验最为丰富的人,天下为唯自己一人而已,这个时候不做点什么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级参谋刘晔的说法:
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三国志·刘晔传》
刘晔的说法总体上看和司马懿的说法类似,都认为曹操现在已经具备了灭蜀的良机,应该趁着攻取汉中的大好时机一举灭蜀。对于刘晔这个人,我的第一个印象不是谋士而是个武士。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按照母亲的遗命,杀死了父亲刘普所信任的一个仆从,理由是自己七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之前告诉自己这个仆从有陷害人的秉性,会成为祸患。二十多岁的时候,刘晔又亲手除掉了扬州当地拥兵自重的郑宝,并接管了郑宝手下的几千部队。从这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刘晔是个有勇有谋、行事果断之人。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职务是司空仓曹掾,这是个什么官职呢?司空仓曹掾是司空下属中管理仓谷的官员,可见刘晔的才能最初并不被曹操所发现和认可。在曹操讨伐汉中张鲁的时候,刘晔的职务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是不是感觉这个职务有点似曾相似?对的,这个职务很像是今天的领导秘书。因此,曹操尽管此时对刘晔已经很信任,但是对于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边,作为一个可以培养的可用之人,直接参与大事的谋划而已。
依据史料记载,此时的刘晔大概三十几岁,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获得曹操的认可而谋求自己的进身之地(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三十六岁),而此时曹操身边的谋士中, 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贾诩年纪太大,已经不能从军远征;程昱年纪也不小了,且在当时因与中尉邢贞争威仪遭到罢免。因此,刘晔在曹操攻占汉中后,才会建议曹操继续伐蜀,从而一举消灭刘备。
对于刘晔的建议,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这次连解释都没有了。
太祖不从,大军遂还。——《三国志·刘晔传》
拒绝刘晔建议的原因和司马懿类似,他只看到了伐蜀灭吴一统天下的可能,而忽视了传承有序基业永固的重要性。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曹操不采纳刘晔、司马懿建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战略层面:刘备存在的问题,曹操也同样存在司马懿夸大了益州刘备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占领汉中的曹操的劣势是什么,其实对于曹操来讲,汉中也是刚刚被平定,自己在汉中的统治基础也并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刘备占领益州之地不能马上让人心甘情愿归附的问题,也应该正视曹操占领汉中之后,面对张鲁的旧部、少数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来巩固自己在汉中的统治。
汉中张鲁投降的部队和被曹操强兵所慑服的氐族并不可信,这些都是潜在的隐患,曹操不能不考虑进去。如果此时贸然出兵伐蜀,一旦战局出现不利局面,曹操随时都有可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二、战术层面: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曹操在兵力上并不占据优势,曹操在进攻汉中张鲁的时候,调动了十万部队。在整个攻取汉中的过程中,部队有一定的损失,由其是在攻取阳平关的时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一度产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见当时曹操所面对的阻力之大。这样的部队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也已经疲惫不堪,说是强弩之末并不夸张。
而蜀汉方面则是有六万左右的部队以逸待劳,且占据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已疲惫之师击以逸待劳之兵,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曹操这支部队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占领汉中,并没有把入蜀考虑在内,并没有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果直接攻蜀,后勤保障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三、曹操困境:内乱不止,年事已高。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时候,曹操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他戎马一生,战胜了无数的对手,但此时已经不能适应连续征战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双重的压力,可以说身心已经不堪重负。
而此时表面看上去一团和气的曹魏却并不太平:以拥立汉献帝为名,行推翻曹操取而代之为实的野心家们正蠢蠢欲动,前有董承、伏皇后,后有荀彧所代表的的世族大家对自己称魏王的抵制;以青州兵为代表的地方豪强也蠢蠢欲动,这一点从曹操去世后,青州兵的哗变就可以看出端倪;世子曹丕的能力不足,还需要为其培养辅佐之臣。因此,曹操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从对外征伐转移到对内的治理上来,在生命的最后五年里,他主要解决的是自己身后曹魏的顺利传承问题,而不是对外攻伐拓展疆土的问题,否则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对于这个问题,“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是想的很清楚的。
四、客观条件:蜀道难,难如上青天。都说“蜀道难,难如上青天”,以前我对这句话并不太理解,只知道姜维据守剑阁让钟会大军不能前进半步,邓艾所走的阴平小路诸葛亮在世时曾派兵驻守,如果保持驻军,则邓艾也得束手就擒。最近由于休假的机会,我们全家人入蜀到阆中待了几天,我才了解蜀道难并非虚言。究竟有多难走呢?先来看看剑门关。
看过之后,我才知道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能理解钟会的十万大军不能前进半步的原因所在了。
结语:进是勇气,退是智慧。刘晔也好,司马懿也罢,他们当时都处在三十几岁事业的上升期,心高气傲、志比天高,他们看到的是入蜀灭吴一统天下的伟业,自然要鼓动曹操继续进取。而曹操考虑的已经是自己的身后之事了,如何巩固权力,为曹丕顺利继位创造条件,才是曹操最为关注的。
一统天下是最大的功业,但对于曹操来讲,赤壁之战时才是最佳时机,而攻占汉中后入蜀的时机并不成熟,且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已经无法支撑自己去完成这份伟业了,只能寄希望于后辈之人了,这既是一种无奈,又是一种寄托,期后人逞强雄、灭吴蜀、定乾坤,这就是曹操不占领汉中后不伐蜀的原因所在。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