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夏竦最直接最真实最权威的史料
重庆 夏庆瑜
夏竦本人文集《文庄集》及当朝太史公王珪奉诏所撰《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是研究夏竦最直接、最真实、最权威的史料。
与夏竦《文庄集》、王珪《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相矛盾的其他资料。要么属讹传误载,要么是蓄意伪编。
无视甚至否定夏竦本人《文庄集》自述和当朝盖棺定论的太史公王珪《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而引用其他后来甚至当今的民间杂谈、文集方志、学人记述,来奢谈夏竦的祖籍故里、生平事迹,实属本末倒置、混淆真伪。
一、读夏竦《文庄集》拾零所得
(一)摘《文庄集》部分文章记述
(1)《谢宰臣惠食物启》:伏念某胄绪寒微,学识蒙门,无近亲可以仰给,无先畴可以躬耕。
(2)《谢赐昭应宫判官兼赐章服表》:微近亲可以仰给,乏先畴可以取资。
(3)《谢知制诰表》:重念臣艺文至陋,资地素寒,衡门本乏于官荣,先父止供于传遽。
(4)《谢男安期加职表》:伏念臣族寒绪,世无显官。
(5)《上晁迥舍人书》:伏念某生长闾巷(里巷、民间),结发事师,……其如(怎奈、无奈)恓恓(孤寂)京辇间,困于尘埃。
(6)《上知润州陈丽天书》: 伏念某四岁结发从师,执铅椠者十五余载矣。
(7)《上开封府廉献书》:伏念某四岁从师读书,七岁学诗,九岁学赋,十有一而学文。
(8)《文庄集》许多文章中:“胄绪单孑、门绪单孑,出自孤生” 之类记述颇多。
(9)《亳州到任谢上表》:伏念臣少失父兄,长无师友。
(10)《谢授户部员外郎表》:而自父兄早世,族属无依。
(11)《辞兼侍中表》:臣某言,今月十八日,姪女婿权国子监主簿高直温到西京伏防。
(二)以上《文庄集》记述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1)夏竦家族祖上数代没有学识卓著、官高位显之人。
(2)夏竦家世寒微,没有家族亲属可以依靠,也无祖上田亩可资生计。
(3)夏竦自幼生长在京师开封。
(4)夏竦四岁启蒙,读书十五年余。
(5)夏竦祖上数代世系单孑,并无近代宗亲族属。
(6)夏竦少失父兄,但有姪婿,兄长去世时已婚配,生有女儿,亦可能还有子嗣。
二、王珪《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中的三处关键记载
《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有三处关键记载:
(1)公讳竦,字子乔,姓夏氏,其先九江人。
(2)始以孤童,朅来京师。
(3)子男一人安期。
(一)关于夏竦“其先九江人”
以前科举进士登科录,按规制必须填写曾祖、祖父、父亲近代先辈的名讳,以备赏罚之用。历史上朝庭追封有功将臣先代爵位,仅止于曾祖,曾祖、祖父、父亲是近代先辈,才能享受追封,高祖及以上为远代祖先(先祖),不再享受追封。曾祖、祖父、父亲称作先辈;高祖及以上称作祖先或先祖。王珪《铭》中载“其先九江人”,这里的“先”,是指高祖及以上祖先。
北宋并没有“九江”行政域名,这里的九江之称应该是借古称今。古代秦、汉至三国之初四百多年间,都置有九江郡,郡治在寿春即今安徽寿县;隋大业三年改江州为九江郡,郡治浔阳,仅存短暂十四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废隋九江郡复为江州。唐朝对州县古地名称谓从汉不从隋,例如《旧唐书》地理志载:寿春汉县属九江郡,浔阳汉县属庐江郡而不是隋县属九江郡。宋朝对州县古地名称谓仍然从汉不从隋,例如:欧阳修获封乐安郡开国公,汉朝有乐安郡,隋朝根本就不存在乐安郡;夏竦在《寿州相公启》中,明确记载了自己获封九江郡开国公之“九江郡”是与寿州相关的汉九江而不是与江州相关的隋九江。
可见,王珪《铭》中“其先九江人”,是指夏竦祖先(高祖及以上)生活在以寿春为治的古汉九江地域。
秦代九江郡
西汉九江郡
东汉九江郡
(二)关于夏竦生长地
夏竦《上晁迥舍人书》载:“伏念某生长闾巷,结发事师,……其如恓恓京辇间,困于尘埃”;王珪奉诏所撰《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载:“始以孤童,朅来京师”;夏竦《上章圣皇帝乞应制举书》和《上知润州陈丽天书》均载父亲夏承皓殉国前,夏竦作为开封府生员再赴科场并荐名天府。上述史料都证明夏竦生长在京师开封。
(三)关于夏竦子嗣
王珪奉诏所撰《夏文庄公神道碑铭》载:“子男一人安期 ”;《宋史》列传夏竦条下载:“子安期”;其他宋代相关史料也载:“子安期”;没有任何宋代史料在安期之外还载有夏竦其他子嗣。上述史料并不是孤证,已构成互相印证的证据链。
独子安期
三、《文庄集》和王珪《铭》可信度无容置疑
凡爱好有关夏竦家族谱牒族史的研究者,都应该认真阅读和研究夏竦本人文集《文庄集》和当朝太史公王珪奉诏所撰《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其中记载着大量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资料,对于理解和鉴别谱牒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个别自称夏竦后裔的夏氏宗亲,连夏竦本人文集《文庄集》和当朝太史公王珪奉诏所撰《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都不认可,还攻讦引述其中史料进行逻辑论证的人为撒谎、诽谤、编故事,失之坦荡胸怀和实事求是风范,其持论难以服众。
此个别宗亲说什么现在存世的《文庄集》不完整、非原版,说什么王珪文集《华阳集》中《夏文庄公神道碑铭》不可信,要求出示《文庄集》原版和夏竦神道碑原物为凭,这不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吗?
以现在存世的史料为依据论证问题的方法并不存在丝毫问题。谁置疑这些史料,当然应该由谁提供更原始、更真实的史料为据,这就叫:谁置疑谁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