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陈桥兵变是赵宋代周,改朝换代的大事件。
有关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至今一直为后人所传扬,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玄妙与智慧,也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究一番。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依仗的是他拥有的强盛兵权,可当我们去细细琢磨时,发现这次活动成功的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简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点,对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成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吧!
一、 强盛兵权让人望而生畏许多人也普遍认为陈桥兵变就是兵力与实权震慑作用的结果,犹如泰山压顶一般,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有太大的动静与抵抗。
其实我认为兵力与实权是陈桥兵变的一个重要保证,至于最终能否成功,还需要许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才能造就这一场不同以往需要有很大流血牺牲,就能实现改朝换代的一个奇迹。
二、长期的人脉资源积累,为之奠定了基础成功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陈桥兵变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赵匡胤前期的长久积累。
赵匡胤为人正直,率真而豪迈,与许多将领士兵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从最底层一步步打拼,不断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除了经营自己,他也在努力集结和经营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团队势力。他以结拜的方式与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人结为兄弟,史称"义社十兄弟,他们这些人的官位也步步提升,成了陈桥兵变中的骨干力量。
他还在刘词死后将赵普、楚昭辅、王仁赡等人纳入自己的麾下,后又从许多渠道招纳了很多人才,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智囊团。
在高平之战中展现出自己一定的才干后,被郭威的驸马爷张永德赏识,得以提升职务,负责在全体禁军与天下人中选拔武艺超群和体能健壮的人才到殿前诸班里去。
在周世祖柴荣病重返回开封时,在半路有挖出的一块木头上写着"点检做天子"赵匡胤正是借用柴荣的疑心,怕张永德想趁机谋取皇位,于是柴荣罢免了的张永德,而提拔了赵匡胤作为点检。这样他手中的权力也就更大了。
有了一定权力与人脉关系的积累,为陈桥兵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善于挖掘与抓住契机有了前期的积累与努力,还要会发掘和抓住的机遇。
在周世祖临死前,曾召见范质和赵匡胤等人,并留下遗命,打算在他死后,任命王著为丞相。
王著为人忠实,刚正豪迈,又颇有一番才能,周世祖在世时也很信任他。如果王著担任当时丞相的话,以他刚烈血气的性情,必定会对不利于王室的活动加以阻挠,这对赵匡胤篡夺皇位的活动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而身为宰相之首的范质,也出于一己私心,为了保住自己宰相的位置,也并不想让王著当上丞相,这样的私心给赵匡胤抓住了把柄,所以他一定程度上要受到赵匡胤的约制。
于是他俩默认达成了一种共识,私自隐匿了周世祖的遗命。
赵匡胤抓住这个契机,获取了范质等有政权的人的关照与支持。其中有许多有关对赵匡胤有意见的上书,被范质等人压制,且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许多政敌被排挤出去,赵匡胤的禁军实力也极速增长,变得越来越强大。
周世祖柴荣在世时十分能干,几乎万事都可经过他的手来掌管,可天妒英才,他不幸去世得早,留下年幼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而太后也不大懂朝政之事,这时的朝政相当于没有可靠的人来掌控,正是朝廷羸弱之时,政局十分不稳定。
抓出此机遇,于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正当元旦之时,托人谎报有外敌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是一介女流,并没有什么政治主见,听闻此事,慌乱不已。
当时朝中称赵匡胤可以救此危难,于是便有了陈桥兵变的发动契机。
从以上列举的两次难得的契机来看,不得不佩服赵匡胤及其智囊团敏锐的察觉力与行动力。
四、决策者的细致谋略和政治远见当然整个事件里,决策者的谋略领导才能和政治远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将把握着事件的整体发展方向。
陈桥兵变之时,赵匡胤多番强调,不能剽窃与杀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纪律的严明,获得了民心,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全部,因为军纪严格,争取民心的事许多人都知道要这样做,就比如郭威兵变时也曾这样强调,但都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可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奥秘的,其中还需要许许多多相关的配套措施与细致谋略,才能达到令人闻风丧胆,望而却步的适当效果。
由于唐末五代时期,政治中心有所变化,且后周定都开封,河北在战略位置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倘若可以管控河北各重要地区,往往就可以管控一个王朝的生死存亡。
赵匡胤知晓了这一点,于是在陈桥兵变事发前,赵匡胤曾派韩令坤,张令铎带领禁军出巡河北,在正月初一,谎报契丹入侵,并在第二天派慕容延钊带领军队先行,奔赴河北,并与韩令坤他们汇合,管制了河北的局势,为陈桥兵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从上面的军队部署里,我们可以看到决策的精密筹谋,战略远见与全局观念。虽然说陈桥兵变与郭威发动的兵变极为相似,都谎称契丹来犯,并在出兵后回京发动兵变,篡夺皇位。
但是如果仔细看看的话,总能发现赵匡胤的计谋要略高一筹。
在郭威的兵变中,没有全局周密的战略部署,让部队往返近千里,花费了近二十多天的时间,这给后汉王朝的抵御留足了时间,于是在兵变过程中少不了要经过激战流血,才能夺取政权。
再者经过长时间的奔波与抗战,兵变之时,已兵荒马乱,局面很难控制,京城几乎被洗劫一空。
反观赵匡胤的兵变,由于部署得当,只行至四十里外的陈桥驿站,此驿站营地设备齐全,便于安营扎寨秩序的维护,且为了防止军队混乱,赵匡胤前方有石守信等人留守京城的军队,中间有自己率领在陈桥驻扎的军队,后方又有在河北稳住后方的军队。
这三者互相保障,相互牵制,并命令各营主将监视每个士兵,以此约束军纪,众兵很少有轻举妄动的。
而韩通的那一起流血事件中,杀儿子但不杀女儿,杀儿子也不杀年幼的儿子,可见这起杀戮有一定的讲究,且与一般的肆意乱杀不同,这很可能是一起早有谋划,为排除异己而进行的活动。所以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兵变。
五、社会的大环境容许当然这其中,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唐末五代时期,政局混乱,豪强纷纷崛起,自汉魏以来影响中国达数百年之久的门阀政治彻底终结,世家大族世代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出身贫寒地位低微的社会底层人员,有条件力争上游。
就比如后梁太祖朱温,后晋高祖石敬瑭,后周太祖郭威等都没有什么世家背景,他们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从小士兵做起,经过十余载,一跃成为了皇帝,这和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故事有些类似。
门阀政治被打破以及社会底层成员中许多底层人员涌现,人们的社会观念与价值追求也有所变化。
当时传授皇位以嫡长子继承等家天下的封建传统皇位继承标准有所动摇,在皇位继承上往往更看重继承人的才能,经验阅历与功绩。
后唐明宗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坚持要传位给有骁勇而又有战功的养子李从珂。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社会下屡见不鲜。
在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由他七岁的儿子继位时,天下多有不服,甚至认为这样相当于天下无主。
另外出现了许多激进的观念,军权神授的观念被冲淡,许许多多的人都可以惦记和代替君主之位。社会上"君不君,臣不臣"似乎达成了一种社会共识。
所以在960年正月初二,京城中"将以出軍之日策点检为天子"之类的传言出现的时候,也为世人所相信。
可见当时的社会观念下,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事件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接受,这样有助于陈桥兵变的出现与成功进行。
六、陈桥兵变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陈桥兵变的出现也是历史趋势所促成的。
陈桥兵变结束了短命王朝,豪强混战,政权频繁交替的混乱局面,维护了天下的太平,使国运更为久远。
陈桥兵变虽然也是利用兵权强大来威慑天下,可这和五代时期的其他兵变有很大的不同,与残酷暴虐,用暴力手段来获取皇位来说,多了许多世人所推崇的理性精神,人道主义和社会良知。
正因如此,天下才得以从混战中走向和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宋朝近百年的治国理念,对国家与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经验。
七、启示正所谓"得天时,占地利,善人和,伟业鸿远;凭拼搏,靠诚信,纳贤才,卧龙腾飞!"赵匡胤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修养自身的品性,认真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得以广泛吸收许多有勇有谋的贤才。
在伟业的筹划与志向的实现上,他从基层开始拼搏,善于发掘和抓住机遇,依托自然地理位置与社会思想环境,并努力集聚人的智慧与谋略,才创造出了这样一场不流血,又能争取民心的兵变。
由此可见,一次伟大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一砖一瓦就能促成的事,尽管人们常说的 天时地利人和几乎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但我觉得个人的胆识谋略与品性实力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总之,成功常常都是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了共同促成的,善于从各个方面入手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是小楚,一个有态度°的文史科普作家。欢迎您的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