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谡,我们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因为自大不听手下建议的夸夸其谈之辈,最终导致兵败丢了街亭,诸葛亮为了军法只好忍痛把他斩了。那么历史上的马谡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马谡算上自己一共兄弟五人,他的年纪在兄弟里最小。而马谡这伙兄弟都有才华和名气,大家伙并称他们五兄弟为“马氏五常”。
马谡最开始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平时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认为马谡才气过人,所以很看重他,时常和他一起通宵达旦的讨论军事。在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出兵伐魏时候,让马谡独自率军于军事重镇街亭防御魏将张郃。结果马谡违反诸葛亮调度,选择登上南山据守,张郃到后,包围山上,断绝山上水源,并且大举进击,马谡大败而归。最后被诸葛亮斩首。
马谡的死或多或少可以用咎由自取来形容,街亭的丢失导致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完全被打乱,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利。但如果说错误都在于马谡身上也并不见得,首先,是马谡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马谡的才能是有的。在诸葛亮征讨孟获的叛乱前,马谡就为诸葛亮献上一策,即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理论,而诸葛亮也十分认同马谡的看法,最终降伏了孟获,从此南中平定,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再次叛乱。可以说马谡一针见血的指出若想平叛南中地区多年反复无常的叛乱,必须要让当地人心悦诚服的投降。
在参谋这个位置上马谡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他可以为领军的将领提出颇有见地的建议,但是如果是作为领兵冲锋陷阵的大将,马谡完全是不堪大用。领兵作战,不仅需要卓越的领导才能,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需要有随着战场的变化而变化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想要拥有这些能力是需要从一次次残酷的战争之中历练出来的,而马谡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之前并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参谋,第一次上阵就是作为先锋率领重兵,还纸上谈兵不肯听手下王平的劝谏,硬是要舍弃水源上山驻扎,结果被张郃截断水源,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所以马谡的才能绝对是有,主要是诸葛亮和马谡都没有认清马谡的定位,明明是一个适合运筹帷幄的参谋型人物,硬是赶鸭子上架的顶上了将军的位置,这一点还是诸葛亮的老领导刘备看的真切,他在临终托孤时候就告诉诸葛亮马谡的言论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可惜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所以一个人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从事何种职业,最重要的是要能看认识自己的定位,在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在尚无经验宝剑未锋的阶段应该好好打磨自身,等到了能力到了之时在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