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3 17:05:26 浏览4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食物。相传屈原在投江的之后,周围百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侵蚀屈原的遗体,纷纷往水中投去糯米,后发展成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其实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人们用粽子来祭祀三闾大夫,实是因当时风俗所致。
粽子简介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粽子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在这一天吃粽子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人们又称它为“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直到现在人们依然沿袭着这一传统习俗,每到五月初,大街小巷都有卖棕子的。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已经漂洋过海,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那么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究竟由何而来呢?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这一习俗一传就是千年,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盛行不衰。

端午节粽子故事

吃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吴均《续齐谐记》记述:屈子投水,“楚人哀之,至此……

吃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吴均《续齐谐记》记述:屈子投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

动物吃饱了,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而言有三角粽、一角粽、方粽,还有小粽联束成串,在唐时称为“百索粽”,宋时称为“九子粽”。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周处的《风土记》已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记载。唐宋时代,粽子已成名食,不仅为皇宫所喜爱,而且成为民间市场和一般百姓家中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铺,还“将粽揍(堆)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以吸引顾客,“百索粽”还是唐代皇帝赏赐臣下的名食。到宋代,端午粽子种类更多。明清时代,粽馅也丰富起来,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核)桃等;清代乾隆年间还出现了火腿粽子。今天,粽子已经成为超市和民间市场的美味食品,每逢端午节,更是到处“风和角黍香”,传统文化和谐地保留在现代生活之中。

端午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们大清早起来,就穿上漂亮的新衣,佩戴上婆姨们在节前为他们制作的黄布虎、猴子、彩粽等吉祥物,和四邻小孩子在一起交谈、攀比,看谁的佩戴多,谁的最好看。端午节这天,新婚的女儿女婿要“回娘家去戴草帽”,吃端午饭。端午饭的主食是粽子,热腾腾的箬叶粽香味四溢,馋得人直流口水,席间谈天说地,笑语欢声,粽子拌白糖、蜂蜜,品味出生活的甜蜜温馨。爷爷的兴致来了,居然和孩子们互猜起谜语来:

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

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

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

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就是“粽子”。端午又是“女儿节”,这一天“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午节(女儿节)归宁之俗,含有孝敬父母长辈、回娘家看看之意。女儿回婆家时,娘家要给女儿、女婿赠送雨伞或草帽,以示关爱;还要带一些粽子给婆家的人,一则表示亲家的友情,二则也是包粽本事的显示。

端午节粽子饮食禁忌

端午节很快就到了,粽子作为传统的应节食品备受大家喜爱,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虽然粽子美味营养,但并非所有人群都合适。其中,心血管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谨慎食用。

糯米是用于制作粽子的必备食材,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也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栗子馅儿粽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水果馅儿粽子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而蛋黄馅儿粽子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不过,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的脂肪较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吃多了,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的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有的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等后果。

吃粽子要注意“一高两低”

所以,吃粽子要少吃并且清淡一些,注意“一高两低”。所谓“一高”就是注重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所以一定要加热后食用。如果做粽子的材料能搭配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至于“两低”则是低油和低热量,肉粽是粽子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所以在选食粽子的时候不宜搭配油腻食品,要做到荤素搭配、细嚼慢咽。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避免吃肉粽,低纤维健康的粽子也不宜多吃。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

端午节粽子的20种做法_粽子怎么做好吃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 端午节 庆食物。那么,大家知道端午节粽子怎么做好吃吗?下面我整理了粽子的20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红豆味粽子的做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 粽子的做法

  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

  辅料:酱油 食盐

  烹饪 方法 :

  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

  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三、甜茶味 粽子的做法

  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

  1.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四、蜜枣味 粽子的做法

  类别:甜品/点心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主料:糯米1000克

  原料:葡萄干50克 蜜枣100克

  烹饪方法:

  1. 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 面相 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五、绿豆鸭蛋味 粽子的做法

  材料:

  1.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

  2.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

  3.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方法:

  1.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2.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3.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臣,相传,他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灭亡便投入汨罗江自尽。他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纷纷前往江边凭吊。

渔夫们划起小船,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希望让鱼、虾、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体。后来,人们害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树叶包住饭团,在外面缠上彩丝,久而久之,就发展为现在粽子的模样了,也形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的主要构成。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导读:粽子是一种食物,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种,但是大体的分类就是咸甜两种,北方喜甜,南方喜咸,每年都会因为咸甜粽子掀起一股讨论风。那么,关于粽子的由来,你知道多少呢?端午节粽子的来历是什么呢?和我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吃粽子有什么寓意吗

1、吃粽子最开始是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这一天,大家都会用竹筒装上米饭投入江中进行祭奠,这就是最早粽子的来源,渐渐的开始演变成用树叶包裹饭团外缠丝线,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2、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近5年间,有一个长沙人,晚上的时候做梦梦到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鱼虾和蛟龙进行使用,因此以后在祭奠的时候一定要用艾草包好缠上五彩丝线,这个时候蛟龙就不会再偷吃了,因此渐渐的人们就开始制作出了粽子,驱除江里的蛟龙。

3、粽子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求子,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的地方会互相赠送粽子,意在求子的意思,因此民间有吃了粽子之后就能够生出儿子的传闻。粽子还有一种谐音是“众子”,寓意着未来会人丁兴旺。

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

粽子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专家还建议一些人最好别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端午节包粽子的诗句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诗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五月五日》

  北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5、《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6、《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7、《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8、《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9、《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www.fwsir.com)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11、《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2、《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3、《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4、《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15、《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6、《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17、《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怎么画

第一步:端午节有龙舟和粽子。所以今天我们来画粽子划龙舟。我们先画一个尖尖的月亮形状,在前段和后段画两个尖尖。船的上面画上三个三角样的粽子,且画上表情。第一个粽子前面画上助威鼓,第一个粽子手上画出敲鼓的棍子。后面两个粽子手上画出船桨。

第二步:然后就可以涂色啦。龙舟为浅绿色。尾部还有紫色的羽毛。粽子叶子为深绿色,其余为白色,脸上还有粉红色的腮红。助威鼓由红色和黄色构成,棍子为红色,船桨为黑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传说

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传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吃粽子是很多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虽然平时里可以买到新鲜粽子,超市里也可买到速冻的,但更多的人选择在端午节这天购买很多粽子或是自己买原料包了吃,也只有在端午节这天吃,才觉得有意思。

  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粽子属不容易消化热量又高的食品,最忌狼吞虎咽的吃法,食用时可搭配青菜进食,吃完后可喝点蔬菜汤,酸菜等之类的汤品帮助消化或饮用些浓茶、柠檬汗、茶冻或奇异果之类的甜品,可去油腻且可且消化。 粽子可以冷吃,而且冷吃的口感会更好,但是,粽子冷却后会变硬,食用后更容易刺激消化道,因此从冰箱拿出来后应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可食用。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因此,晚上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一晚留在肚子里不易消化,伤害胃粘膜。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拓展内容】

  端午节传说集锦

  端午传说——屈原投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汨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据说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汨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端午传说——忠良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传说——纪念孝女曹娥

  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传说——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

端午节的粽子怎么画

端午节的粽子画法如下:

工具/原料:记号笔,彩纸、A4纸。

1、画出粽子的轮廓。

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小的“山峰”,并在下方左右各画两个半圆。

2、画出粽子的眉毛。

然后画出粽子的眉毛、圆圆的眼睛和嘴巴。接着在半圆上画几个平行的线,再画出小粽子的袖子、手和脚。

3、给粽子用肉色勾勒一遍。

最后给小粽子的脸、手、脚用肉色勾勒一遍,再把粽叶的部分涂上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