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书记 甘为“ 牛”的

史书记载第一个甘为“孺子牛”的人,其实是个笑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7-03 02:40:09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史书记载第一个甘为“孺子牛”的人是谁?

鲁迅有一首《自嘲》诗,曰: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孺子牛

鲁迅像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最早接触“孺子牛”这个词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其实,“孺子牛”一词最早语出《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面有个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齐国。故事是这样的:

齐国第一任君主是姜子牙(约前?-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因辅佐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到春秋时,传位至齐景公,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但是因为没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这里就涉及到他的一个小儿子,齐晏孺子,姜姓,吕氏,名荼,为齐景公的宠妃芮姬所生。齐景公老年得的这个儿子,所以对他十分宠溺,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爱这个像孙子一样大小的儿子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平日里跟这个孺子玩耍的时候,孺子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完全不像是一国之君的样子。

有一次,孺子跟齐景公玩得高兴,突然来了一句,说:“来,父王老爹,我们来玩个骑牛的游戏好不好?”

齐景公说:“好啊,寡人马上叫个人下人来给你当牛骑!你说好不好?”

孺子说:“不、不好,我要爹您来给我当牛耍!”

齐景公说:“孺子乖,父王年纪大了,背不动你了,不如就叫个侍卫来给你当牛骑好不?”

孺子哭了:“不好不好,我就是要爹爹来给我当牛骑,爹爹不让我骑,就是不爱孺子了!”

齐景公眼见孺子哭,老心肝都碎了,赶紧哄孺子道:“好好好,就依孺子,孺子乖,爹爹这就给你当牛骑。”说完即四肢着地,做成牛的样子,哞叫一声,就让孺子骑他背上来。

齐景公伏下身子,孺子顺势骑到他的背上来。齐景公道:“孩子,骑稳了啊,我这老牛开始走咯!”

孺子骑在齐景公的背上,双手摸索着,不知道该抓哪里,突然想起来道:“爹爹,别人骑牛都有根绳子拴着牛鼻子,我骑的这牛没有绳子给我牵着,我骑不稳当啊。”

齐景公道:“哎呦喂,爹爹是人啊,怎么能用绳子栓鼻子呢?”

孺子撒娇道:“不行,一定要栓绳子,不然我这牛没法骑了。”

齐景公左右为难,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侍卫从旁建议道:“大王,不如拿绳子拴住门牙,或用牙齿咬住,这样不就可以了?”

齐景公一听,果然是个好办法,于是就吩咐下人找了绳子栓住门牙,又怕绳子脱落,于是又用牙齿咬住,这样就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了。

孺子骑在齐景公的背上,手里牵着拴住齐景公牙齿的绳子,他高兴极了,感觉自己真的像牧童一样,大喊一声:“嘿,老牛,快跑!”齐景公四肢着地,背上背着孺子,装着牛叫的样子使劲地跑着,跑着跑着,孺子一不留神,从齐景公的背上摔了下来,手里还紧紧地抓着那根“牵牛”的绳子。齐景公没有防备,咬着绳子的门牙竟被拽掉了一颗,顿时满嘴鲜血直流。

孺子摔倒在地上,摔疼了屁股,竟“哇哇”大哭起来。齐景公看见孩子摔倒了,竟顾不得自己蹦掉门牙之事,赶紧上前把孺子抱到自己怀里,说:“孺子乖,孺子不哭!爹爹抱抱!”

哄了一会,孺子不果然哭了,景公又陪着孺子玩起了别的游戏。

齐景公(影视形象)

史书记载:鲁哀公六年(前489年)齐景公病重,命国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吕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东莱。不久田乞(陈乞)发动宫廷政变,迁晏孺子于骀,后弑之,逐其母芮姬,与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吕阳生为新君。晏孺子在位仅十个月而亡。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自从齐景公当孺子牛摔崩了门牙之后没多久,齐景公就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临死前,他立下遗嘱,要大臣国夏和高张辅助晏孺子继承王位。齐景公的长子阳生听说后,害怕遭祸,逃到了鲁国,孺子的其他几个兄长都被景公下令逐出京都,迁到东莱。

齐景公死后,国夏和高张便立孺子为君,孺子年幼,就由国夏和高张辅政。这时,原与阳生交好的大夫陈僖子心中愤愤不平,他先造谣说国夏和高张要杀尽旧臣,起用私党,煽动君臣的不满,接着和另一大臣鲍牧一起向国夏和高张发难,打败了他们两人。

孺子年幼无知,便封鲍牧为右相,陈僖子为左相。不久,陈僖子又暗中把阳生接回国内,藏在自己家中。一天,陈僖子假称祭祖,请群臣宴饮。席间,陈僖子说:“我最近得到一副最好的盔甲,请各位鉴赏!”

说完,他让几名家臣抬出一个大皮囊,解开皮囊,阳生从里面走了出来,群臣见了,不由十分吃惊。陈僖子说:“国君死后,继立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晏孺子年纪太小,做不了国君,今天我奉鲍相国的命令,我们大家一起改立公子阳生为国君!”

鲍牧听了,大吃一惊,说:“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你怎么能诬称是我的意思。难道你忘了先王因为做孺子牛而崩落一颗牙齿的事吗?你这是背叛先王的遗命!”

阳生向鲍牧作揖说:“废掉一个国君,再立一个国君的事,各国多得很。相国只要权衡是否合乎道义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什么先王遗命呢?”

鲍牧和群臣见陈僖子和阳生早有准备,府中也埋伏了武士,如果反对,势必身首异处。于是只得同意陈僖子的主张,一起歃血为盟,共立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他继位后,没多久便下令把晏孺子杀了。过了不久,他因为鲍牧曾反对立他为君,便也寻了个借口,把鲍牧杀了。

所以从故事的原型看,这个词最早到意思就是父母宠溺子女的意思,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为了宠溺子女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很明显,这是带有贬义的。后来郭沫若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个词被鲁迅引用并写进诗里,它的意思就完全变了,就变成了“愿意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无私奉献,甚至牺牲自我”的意思了,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大师的力量:真的是能化腐朽为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