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康熙帝皇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被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晋封为“和硕怡亲王”。被雍正皇帝评价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的胤祥,对雍正皇帝、对大清王朝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向被后世认定为阴鸷冷血的雍正皇帝,也唯独对胤祥“恩宠无以复加、关爱毫不吝啬”。
清雍正八年五月,胤祥“积劳而逝”,雍正皇帝悲痛欲绝、号啕大哭以致哭到吐血。那块用来拭血的帕子,被雍正皇帝放置于胤祥棺椁,以示“永诀之哀”;胤祥生前最喜爱的鼻烟壶,也被雍正皇帝随身携带并当成随身陪葬品带入地宫。
对于怡亲王胤祥的薨逝,雍正皇帝到底有多悲伤?《清实录·世宗实录》记载了雍正皇帝自己的说法:
朕因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今朕素服一月,诸臣常服,宴会俱不必行。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了对胤祥的无限追思和特殊恩宠:
1、胤祥病逝当月,雍正皇帝专门下旨“有书王名之处,仍用原名”,将“允祥”改回“胤祥”,让其成为了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2、雍正八年八月,雍正皇帝就胤祥爵位承袭事宜专门下旨: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那移更改。
如此一来,胤祥便成为了清朝“守成”阶段第一位“铁帽子王”,也是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3、将胤祥加封为“铁帽子王”的同时,雍正皇帝将当初被胤祥拒绝的恩赐——“王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再度提及。晋封胤祥第四子弘晈为郡王,同样世袭罔替。
可就算如此,雍正皇帝还是认为“凡朕加恩于王之处。皆不足以酬王之硕德丰功”。
胤祥第七子 世袭怡亲王弘晓剧照
那么,雍正朝时期的胤祥到底拥有多大权力,到底为雍正皇权、为大清王朝做出了何等贡献,才会让雍正皇帝如此恩宠呢?
整体而言,雍正朝时期的胤祥集政权、军权、财权、人事权于一身,权力范围覆盖朝廷的各个方面。后世对其“常务副皇帝”的称呼,虽然有点戏称成分,但却是对其所掌权力最贴切、最真实的写照。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二天,雍正皇帝加封皇十三子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命其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并总管户部。此时的胤祥掌握着雍正皇帝最关心、最重视也急需整顿、改革的财政大权。
从此以后,雍正皇帝开始对胤祥屡屡委以重任,康熙皇帝和孝恭仁皇后的大丧事宜、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之“银库、缎匹库、颜料库”三库甚至外国传教士事务、西北军事的全盘运筹都交诸于胤祥之手。
胤祥剧照
雍正三年,总理事务大臣卸任,胤祥在之前的管辖范围内,又被任命为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掌管圆明园八旗禁军。而后,雍正皇帝又将潜邸事务、陵寝营造、西北军需等重大事务交给了胤祥。除了日常工作外,胤祥还执掌重大案件的审理工作、国库欠款的追缴工作、代天子举行各种祭祀大典等诸多事务。
雍正七年开始,全国正三品以上武职官员的任命权便不再是兵部的权力,而是集于胤祥一人之手;甚至连吏部上呈的各地督抚、知府、道员等官员名单,雍正皇帝也会在朱批中提及“是否问及王意见”。最恐怖的是在臣属的奏折中,雍正皇帝甚至给出过“怡王色变,朕不得已就范”的朱批,雍正皇帝一句话,足以证明胤祥的权力之大。
雍正皇帝剧照
为了维护皇权稳固,雍正皇帝不惜逼杀皇室兄弟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和“拥立功臣”年羹尧、隆科多,甚至连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禵都被其圈禁于景陵,可面对胤祥,雍正皇帝却全无防备,绝对信任,甚至要时时顾及胤祥的感受才能做出政务决定。胤祥所受恩宠之深,权势之大,权力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正如《雍正传》对胤祥的评价,雍正朝的胤祥“既是参与帷幄的重臣,又是清王朝的大管家和雍正皇帝的侍卫长”,集政治、军事、财政、人事、皇族内政等诸多大权于一身。在雍正皇帝继位初期的复杂局面下,怡亲王胤祥“贤达仁慈,竭诚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有益于宗社国家”,为雍正皇权的稳固,为“康熙盛世”的延续和发展,为大清鼎盛状态的带来奠定了绝对基础。
怡亲王胤祥奏折
或许,在雍正皇帝的心中,这大清江山本就是和胤祥共享的,这大清皇位本就是和胤祥共坐的。雍正和胤祥,或有君臣之分;但在情感上,在权力上,两人已经不分彼此。胤祥被称为“常务副皇帝”,竟如此贴切又如此感人!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世宗实录》、《上谕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