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生于湖北黄陂。嘉祐二年(1057年),程颢的父亲程珦安家于洛阳履道坊。程颢与其弟程颐不仅在伊洛之滨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洛学,而且由于他从政期间保民爱民的情怀,被称为视民如伤的理学家。
程颢在十余年的从政生涯中,曾任陕西户县主簿,南京上元县代县事,山西晋城、河南扶沟县令。程颢每到一地,就在坐处书“视民如伤”,并说“颢常愧此四字”。视民如伤,源于《春秋左氏传》:“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视民如土芥,是其祸也。”意思是,尊重、爱护百姓,恐怕惊扰、打动他们,则国家就会兴旺;视百姓如泥土、小草,恣意践踏,则国必亡。视民如伤,成为程颢从政的座右铭,从中折射出他强烈的民本思想。
十岁吟诗表心志
程颢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程遹曾任湖北黄陂县令,在黄陂除暴安良,人称程青天。父亲程珦在黄陂任县尉。母亲侯氏知书达理、好读书史,对程颢影响很大。程颢在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就让人教他背诵古诗。十岁时,程颢就会写诗。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晋代廉吏吴隐之的《酌贪泉》。故事讲吴隐之到广东上任时路过石门,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是不喝的。因为喝了之后,就会变贪。吴隐之却喝了,并写了《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程颢受到启发,写了两句诗:“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并常常独自吟诵。“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意思是只要内心坚定,就不会被外物所诱惑。一个十岁的孩童,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足见程颢志向之高洁。
视民如伤传佳话
嘉祐三年(1058年),考中进士的程颢,到陕西户县担任主簿。程颢在户县十分注重维修河堤,因此当洪水来临时,当地庄稼没有受到损失。而邻县县令却不把修河堤当回事,结果洪水到来时庄稼尽毁。当程颢接到支援邻县抢修河堤的任务后,很快就组织民工,赶往邻县救灾。当地人说:程颢指挥民工就像号令军队一样,行动迅速。由于程颢在主簿任上表现优异,被誉为关中俊杰。
三年后,程颢到江宁府上元县任主簿。程颢上任后,经过调查了解到这里田税不均,比其他地方严重。原因在于该县临近江宁府,肥沃的田地都被富户以高价买了,乡民贪图一时之利,把田地都卖了。程颢看到乡民卖地的严重后果后,协助县令制定了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民受其惠。
江宁地处长江南岸,是水运要道。从长江上游给京城运粮的船夫生病的,便留在此处治病,每年不下几百人。程颢了解到这些船夫的粮食供应要向江宁府报告,府上给粮券才能发粮。等到拿到漕司的批文,这些船夫都饿了几天了,有的因此而饿死。程颢向漕司报告说:要改变报批的办法,应事先将稻米储存在这些船夫居住的地方,船夫一来就给粮食。有人问程颢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程颢说:“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与人必有所济。”也就是说,作为朝廷的命官,只要心中存有爱意,就能找到帮助别人的办法。后人评价说:“措置于纤微之间,而人已受赐。”
治平元年(1064年),程颢任泽州晋城县令。他一上任,就在县衙大堂上写了“视民如伤”四个字,时时提醒自己爱民保民。按照朝廷规定,晋城的赋税要运到边界缴纳。老百姓肩挑粮食,长途跋涉十分辛苦。程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让富户每年到边界去收购粮食,先储存起来。到缴税的时候,便就近缴纳,这使晋城的百姓免去了长途跋涉的运输之苦。
程颢以“教化为先”,致力于发展教育,使晋城乡乡建起了学校。每当政务闲暇时,程颢常常到乡间学校“亲为句读”。他挑选学生中的优秀者重点培养。十几年后,晋城县穿儒生衣服者已达几百人,考中秀才者十余人,一改当地“朴陋”的风俗,出现了“耕夫贩妇,亦知愧谣诼、道文理,带经而锄者四野相望,济济洋洋有齐鲁之风焉”的景象。由于程颢教化有方,晋城这个几万户的大县“三年之间,无强盗及斗死者”。
程颢在晋城期间,爱民如子,平易近人。有些问事的乡民不经通报就径直到县堂去找程颢,程颢也并不责怪,而是耐心听从诉说,再仔细开导,谆谆不倦。程颢“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大公之心昭日月
程颢在宋神宗时期,曾被朝廷任为监察御史,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出任澶州(今濮阳)判官。熙宁五年(1072年),程颢回到洛阳,与其弟程颐于家中讲学,创立了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理学。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孔孟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二程在继承孔孟“仁”的基础上,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命题,将作为伦理道德范畴的仁,升华为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创立了以“天理论”为哲学基础,以正人心、修道德、明义理为核心的理学,为普通百姓确立了道德信仰和道义自觉,影响中国社会近千年。
程颢在陕西户县时,在与表叔张载的通信中,就提出廓然大公的思想。在从政实践中,深知执政者的公心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他说:“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渺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以天地无异也。”由此可见,程颢的大公之心,昭如日月。
(作者:吴建设 单位:河南省二程邵雍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