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有句年俗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有哪些习俗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关于春节的来历,也就是过年的原因,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并不叫做春节。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候把所说法人春节指的是整个春季,辛亥革命后我国才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同时为了区分阳历和农历,就把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逐步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的习俗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总结起来主要有:祭灶、扫尘、贴春联、剪窗花、祭祖、拜年、吃饺子、放鞭炮、逛庙会、压岁钱、迎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