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适不适合做皇帝,看看当时重量级人物是怎么说的就清楚了。
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这样评价胤禩,“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福全为人老成持重,一般不乱讲话,更何况立储之事重大,他评价会更加谨慎。
李光地是康熙最宠幸的汉臣,也是废太子胤礽的老师,从情感上他应该支持胤礽才合理,但是当康熙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明确表示支持八阿哥胤禩。
康熙一废太子后,第二年他又想复立太子,找来李光地向他表达了复立太子的意思,希望他把意思透漏给大臣们,然后他提出公推太子时,大臣们领会精神都推举废太子,这样复立太子就顺理成章了。没想到李光地不支持复立太子,没把康熙的意思传达出去,结果上演了一出公推太子的闹剧。参加推举的大臣一致推举胤禩,康熙食言,说结果无效重推。大臣一致推举胤禩,大学士马奇是做了工作,但是如果胤禩不是非常突出,大臣们又不是铁板一块,怎么可能没有不同意见。
雍正心气是比较高的,他贬低过十四阿哥胤禵,说康熙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但从来没贬低过八阿哥胤禩。雍正说胤禩能力、操守在大臣中没有出其右者,说胤禩聪明强干,能办大事,还说在他的兄弟们中胤禩才能最高,甚至承认和自己“能力相当”。
一个人看走眼可以,这么多人看走眼不可能,而且这些人都是政治场上的老手,看人功夫深着呢,他们认为胤禩是个好皇帝的料应该不会有错。
康熙打击胤禩,雍正也打击胤禩,正是因为他能力太强了,威望太高了,威胁到他们的权威。
胤禩要是当皇帝,在国家治理上也能不错,只是他赶的时机不好,康熙为政宽仁,留下来很多弊政,雍正有魄力,敢于大刀阔斧的改革,割除弊政,能使大清更加强盛。胤禩为人和康熙很像,假如他继位,继续宽仁,国家发展不会比雍正管理效果好,但不会影响他成为一代明君。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