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皇帝时的起义军

崇祯皇帝时的起义军(明末农民战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2 11:11:06 浏览5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末农民战争

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民起义军与明清军队进行的一场战争,近 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长江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与明清地主阶级军队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次战争从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王二起义开始,经过渑 池之战、洛阳之战、襄阳之战、成都之战和山海关之战,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失 败,起义军与明军战斗17年,与清军战斗14年,是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发展 和总结。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陕西地区成为农民起义的 中心地。 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明朝藩王对农民横征暴敛,农民生活比其他 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蒙、汉、回民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 争场所,各族人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地区成为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战 争的地区。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以陕西为中心,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士兵兵变,手工业 者罢矿不断发生,为明末农民战争准备了必要条件。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 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 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 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王二首义点燃了农民战争的星星之火,各地纷纷响应。天启八年(1628年),陕西 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领导饥民起义,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 自成后来投入高迎祥军中。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是王嘉胤义军,他们曾经一度占领府谷, 称王设官,建立了临时性革命政权。但是,农民起义军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而且 成份复杂,缺乏推翻明朝政权的明确目标,就全国范围来看还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陕北起义震惊了明朝统治者,崇祯皇帝准备利用剿抚兼施的策略尽快平息农民起义, 三边总督杨鹤执行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企图瓦解农民革命。在明军剿抚兼施进 攻下,陕西战场义军除壮烈牺牲外,不少首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呈现出时降时叛的复杂 局面。为避开明军主力,王嘉胤率军入晋,起义中心转移到山西。王嘉胤牺牲后,王自 用联合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各部,号称36营,在山西继续战斗,农民起义军由分散 状态进入协同作战阶段。义军势力壮大,宣告了明朝招抚政策破产,主抚派杨鹤下台, 洪承畴继任三边总督,集中力量围剿起义军。王自用在崇祯六年(1633年)作战牺牲, 起义军在高迎祥领导下与明军展开了激烈博斗,损失较大。为保存实力,起义军从山西 转入河南。崇祯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经渑池县突破 黄河防线,转移到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展开了新的战斗。渑池突围的胜利,不但使义 军未被消灭,而且变被动为主动,对后来起义军势力壮大意义重大。
起义军渑池突围后,在豫楚川陕交界山区流动作战,与明军周旋,明军不得不分兵 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明将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 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今河南 开封市西南)等地,连连受挫,被迫转入西部山区。崇祯九年(1636年)夏,起义军被 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3个月。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 被俘牺牲。
高迎祥牺牲后,起义军逐渐形成为两支劲旅,一支由张献忠领导,活动在湖北、安 徽、河南一带;另一支由李自成领导,活动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崇祯十一年 (1638年),在洪承畴优势兵力围攻下,起义军蒙受了很大损失。李自成兵败梓潼,退 守岷州(今甘肃岷县)、临洮。张献忠败于南阳、麻城,最后投降了明军,起义转入低 潮。为保存起义军力量,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一月攻占洛阳, 镇压了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经过一年休整,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再次起兵,在 罗山(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歼灭明军主力左良玉部,后转入四川,在达州战役中大获 全胜,随即兵进湖北,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陷襄阳,镇压了襄王。李自成、 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张献忠、李自成两支大军相互应援,分别在川陕和河南战场与明军作战。张献忠于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攻下武昌,把楚王投入江中。张献忠在武昌称大西王,初步 建立了政权。次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八月攻陷成都,在成都称帝,改元大顺,建立大 西政权。李自成从洛阳转入湖广作战,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攻下襄阳,称新顺王, 初步建立了政权机构。此后连克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县)、孝感、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等地,基本上摧毁了明朝在河南的精兵,“据河洛取天下”。李自成攻占襄阳后,在政 治上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争取群众,军事上改变过去流动作战战术,派遣将领分守所 克城邑,严密军事组织,建立各种军事制度,把军队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形成营队两 组编制,战术上步骑配合,骑兵诱敌,步兵拒战,然后骑兵包抄合围。攻城时骑兵布围, 步兵冲锋,昼夜三番轮攻。这表明起义军已由流动作战阶段进入阵地战阶段,已具备了 推翻明朝的实力。李自成确定了先取关中,继取山西,后占北京的策略。崇祯十六年 (1643年)十月,李自成大军攻克潼关,率10万大军围歼明三边总督孙传庭,十一月起 义军不战而进入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势力进一步 壮大,把西安作为攻打北京的基地。然后,李自成亲率大军渡黄河进入山西,攻克太原, 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县),从北面包围了北京。另一路义军由左营制将军刘芳亮 率领,渡黄河攻克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分取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保定,从 南面包围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从昌平围攻北京,北京明军不攻自溃,十九日李自 成率兵进城,崇祯帝在煤山自杀,明朝被推翻。
李自成进京后,面临的形势是如何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其中力量最强的是盘踞在山 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成为起义军的心腹之患。出于对农民起义军仇恨的地主阶级本 性,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与清军联合镇压起义军。四月,李自成亲率大军攻打吴三桂, 在山海关激战。在满汉军队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失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匆忙称帝, 建国大顺,次日退出北京。
李自成撤出北京后,有计划地实施战略退却,经山西平阳、韩城进入西安。清军在 清顺治元年(1644年)冬分兵两路进攻西安,次年二月潼关失守,李自成从西安经襄阳 进入武昌,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遭到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顺治三 年(1646年),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大西军,张献忠于次年七月撤离成都,北上与清 军作战,十一月牺牲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后,农民军余 部继续坚持战斗,大顺农民军分为两路,一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领导,活动在洞庭湖 以东地区;另一路由李过、高一功领导,活动在洞庭湖以西地区。大西农民军在孙可望、 李定国率领下转入川贵,坚持抗清斗争。清军集中兵力镇压义军,李过病逝,高一功、 刘体纯、郝摇旗等战死,孙可望降清,李定国兵败。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明末农 民军余部完全失败。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 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谱写了新篇章。 明末农民战争最典型的战术是流动作战,具有很大优越性,义军时分时合,神出鬼 没,使明军疲于奔命。明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因督抚与武臣存在矛盾,军政腐败, 军队没有战斗力,且分兵作战,在具体战役中往往只有起义军的几分之一或1A10,常常 失败。
农民起义军在战略策略上运用恰当,渑池突围完成了战略转移,后来从流动作战 转为阵地战,避免了不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起义军军纪严明,战斗力较强,与明军 形成鲜明对比。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 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农民军将士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 革命气节,都激励着后人。

1664年,明王朝被什么率领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大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扩展资料明朝后期最后一战1636年孙传庭与洪成畴平定了李自成的起义之后,崇祯决定跟满清决一死战,于是1639年,崇祯派遣洪成畴率领大明几乎所有的精锐部 队参与了对满清的最后一次决战,历史上被称之为松锦之战,这次派遣去参战的部队,有之前镇压李自成起义的精锐部队,有从明朝九镇抽调出的精锐部队,留在关 内的都是老弱病残。结果大家也知道,松锦之战大明被打败了,明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帅洪成畴都被俘虏了。这一次明朝失败跟之前都不一样,松锦之战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一丝国力。李自成在这时候又死灰复燃,率领农民军起义,建立大顺政权,而明朝 又集结不出一支精锐部队对付李自成的几十万农民军,最后崇祯交给孙传庭的军队是一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就这样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了。如果不是在松锦之战中,明朝精锐毁之一炬,李自成的起义依旧会被百战名将孙传庭镇压下去。也就不会出现吴三桂放满清入关这段历史了。

崇祯在南方有一支几十万的神秘大军,但为何他至死也不愿调其北上

这支南方的神秘大军就是左良玉所率领的八十万军队,并且号称百万。当时这支军队驻扎南昌用来抵御农民起义部队,而崇祯皇帝当时在李自成军队来临之时,没有调其北上,是因为崇祯皇帝自己也没有想到,会那么快沦陷。

左玉良当时手握大军在南昌镇压农民起义,而在京城沦陷之前就已经张献忠打过一仗,结果以惨败而告终。虽然左玉良依旧拥有大军,但是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以前,军中将士也以老弱病残居多。面对着这些战斗力低下的士兵,崇祯也无可奈何。试想着带这些人回京救援,去抵抗李自成势头正盛的大顺军,根本就没有胜利的把握。与其回去送死,不如静观其变,以待局势变化。

另外明朝末期国库空虚,朝廷为左玉良发不出军饷,当时左玉良有不少部队已经发生哗变,也就是说左玉良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当主将没有绝对的权威调动军队时,手下即使有在多的士兵又有什么用?这些人随时都有可能倒戈到起义军队伍中,若左玉良真的将这些人带到京城,那到时候就不是勤王,反而是壮大李自成的势力,更加速明朝的灭亡。

崇祯没有调这八十万军队回京,是因为他自己知道,明朝此时不是仅仅这八十万人能够挽救的,积贫积弱的现实不是区区一个左玉良能扭转的。面对攻破京城的农民军,崇祯皇帝选择保留大明朝最后的尊严。

崇祯殉国后,明朝到底还有多少军队,数量让人超乎想象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还有多少军队?数量让人难以置信

夜读史书

发布时间:18-04-2820:18优质原创作者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肯定会认为一个王朝混到帝王都上吊自杀的地步,肯定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不过,当时的明朝虽然形势确实很差,但却并非无路可走,至少明朝的军事实力还远没到瓦解的程度。那么,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还有多少军队呢?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的备用领导班子立刻在陪都南京运转起来,小福王朱由崧(福王朱常洵之子)被拥立为皇帝,即弘光皇帝,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南明。

南明的主要军队有大名鼎鼎的“江北四镇”以及坐镇武昌的宁南伯左良玉手下的八十万大军,合计兵力远超百万。虽然“江北四镇”和左良玉手下的军队以杂牌军为主,但在人员数量上远超“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和满清的八旗军,拥有压倒性优势。

如果要追溯到崇祯皇帝殉国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还包括辽东总兵吴三桂手下的数万人,虽然相比南方的百万大军,这点人数不算多。但这是整个明朝最精锐的部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朝还有这么多军队,为什么崇祯皇帝还要自缢殉国呢?其实关键问题就在于当时的信息不对称。刚刚开始得知李自成的军队要攻打北京时,崇祯并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当后来李自成率起义军包围了北京的时候,崇祯想逃也逃不出去了。最后,崇祯帝在自缢前留下绝命血书上面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这里的“然皆诸臣误朕”六个字,道出了崇祯帝对于大明亡国是有多么的不甘。

崇祯皇帝殉国了,可是明朝半壁江山仍在,手中还有百万雄兵。按理说,守住剩下的半壁江山,应该能做到吧。可是南明的“弘光政权”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推翻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南明虽然还有很多军队,但无论是“江北四镇”还是左良玉,都已经拥兵自重,不听从中央的指挥了。如果崇祯帝还在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些。可是崇祯帝一死,弘光皇帝的法统性存在很大争议,所以就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大军阀了。

1645年,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当军队到达九江的时候左良玉病发身亡。他的儿子左梦庚继承了指挥大权后,继续率兵东进,结果受到“江北四镇”中黄得功的阻击。眼看无法成功拿下南京,左梦庚干脆率领八十万大军投降了满清。这支原本属于南明的最强大武装力量就这样成了压倒南明“弘光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久之后,清军南下。“江北四镇”中,刘良佐、刘泽清、高杰所率的“三镇”官兵全部投降,只有黄得功率部与清军作战。但在战场中黄得功被不知哪方射来的箭射中,知道无力回天的黄得功在绝望中拔刀自尽。最后一支捍卫南明弘光政权的军队就此终结。

明末起义军为何能诈降成功

公元1634年,即明朝崇祯七年,全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军已经越来越活跃。

从崇祯二年,农民起义爆发到现在的六年期间,朝廷多番围剿均未见成效,甚至有越剿越多的势头。

崇祯皇帝态度强硬,委派时任右佥都御史的陈奇瑜作为五省总督,率领十万大军来围剿各地的起义军。

当时,李自成率领一支起义军在陕西一带活动,正好与陈奇瑜的大军正面遭遇,由于实力悬殊、寡不敌众,李自成带领残部被迫退入到大峡谷中。

这座峡谷名叫车厢峡,弯弯曲曲有几十里长,两边皆是峭壁悬崖,草木不生。在峡谷内难以排开阵势进行交战,陈奇瑜便派兵占领了峡谷山顶和峡谷各个出口处。李自成出不来,陈奇瑜也不冲进去,双方就在此进入相持阶段。

此时正好进入雨季,大大小小的雨下了将近两个多月,被困在峡谷中的起义军兵器都生了锈,粮食也不够吃了,生病也无法医治。

里面众人几乎陷入绝境,而外面陈奇瑜不断的派弓箭手向峡谷内射来劝降信。此时,李自成已是心急如焚,如果再不相处对策逃出困境,起义军内部很可能会哗变,到时候场面可以无法控制力。

李自成找来一众将领商议突围计策,李自成的参谋顾君恩提议:“现在外面到处往峡谷里射劝降信,我们干脆就来个诈降如何”?

听了顾君恩说完,李自成苦笑一声,摇头叹道:“前年我们过黄河时被困,就已经用过一回,朝廷不会再上当了”。

顾君恩接着分析道:“官兵围住我们近三个月了,他们却迟迟不发动进攻,就是害怕我们身处绝境会拼死一搏,他们立功心切又害怕遭受大的伤亡损失,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心理。”

李自成和众将都不说话,听顾君恩分析,“虽然过黄河时用过此计,但那时情况紧急,主事的官员肯定来不及奏报朝廷,事发后,主事官害怕朝廷降罪,肯定也不会就诈降之事上奏朝廷。”

李自成想了想,确实觉得有几分道理,眼下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放手一搏了。

李自成安排顾君恩去明军处请降,顾君恩先带着贵重礼物去见了监军和明军的几位将领,让他们在陈奇瑜面前说说好话。这些官兵将领当然十分乐意,一来有利可图,二来,也免去了打仗的危险。

在陈奇瑜犹豫不决之时,他们一个个站出来为起义军求情,说这些不过是一群被人蒙蔽和蛊惑的庄稼汉,不必赶尽杀绝,招安后打发他们各回各家,安分守己就行了。这样既平定了叛乱,对朝廷有交待,又避免了一场厮杀,保存了部队的实力,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之。

陈奇瑜思前想后,觉得确实有道理,便上奏崇祯皇帝,请求招安农民军。在得到了崇祯皇帝同意的旨意后,陈奇瑜派兵进入峡谷,清点农民军人数,他安排每一百个农民由一位安抚官监管,负责遣送他们各回老家。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农民军平安离开了大峡谷。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农民军杀掉了安抚官后又再次集结起来,而且人数比招安时候还要多出许多。得知上当了的陈奇瑜,连忙派兵追剿,可惜已经很难形成有利的围剿之势。陈奇瑜也因此事,被崇祯皇帝革职查办,流放边疆了。

李自成两次诈降成功,从侧面可以看出大明朝廷已经病入膏肓,朝廷上下居贪功好利,各怀鬼胎,畏首畏尾,惧怕牺牲;如此形势之下的农民已经走投无路、退无可退,不得不揭竿而起,一呼百应。任凭崇祯皇帝本人再勤政,也终难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