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更 宋仁

告诉你一个比《清平乐》更真实的宋仁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7-02 03:50:13 浏览9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第一部以宋仁宗为主角的电视剧《清平乐》即将收官,该剧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由王凯、江疏影主演。

自4月7日开播以来,《清平乐》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和争议,该剧的画面、打光、构图、调色、服化道都非常精致,基本上还原了宋朝的风雅气韵。朝堂戏古文多,引发了网友对宋朝历史的考据以及对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历史真实样貌的好奇。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以“施仁政”著名,在位期间经济和文人政治都发展迅速,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柳永等都是仁宗时期的文化名臣,因此观众称这部剧集结了庞大的“背诵默写天团”。

但是宋仁宗在历史笔记和古装电视剧里的存在感并不高,以往的宋仁宗都在《少年包青天》《七侠五义》《五鼠闹东京》里充当“工具人”皇帝。

历史作家吴钩,在其新近推出的传记作品《宋仁宗:共治时代》中,详细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以及他面对的制度环境,从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当事太子到缔造“仁宗盛治”的一国之君,宋仁宗的一生虽然平淡,但在他御宇期间,却涌现了众多杰出人才,“唐宋八大家”中有6位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学术界中的“宋初三先生”与“北宋五子”也活跃于仁宗时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均出现在仁宗时代。

中国新闻周刊对话历史作家吴钩,谈宋仁宗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议题,同时也讨论了热播剧《清平乐》的优点与遗憾。

众贤云集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经写过多部关于宋朝的历史作品,这次为何想要为宋仁宗赵祯写一部传记?

吴钩:以我对宋朝历史的理解,我觉得宋仁宗是最值得我给他写个人传记的帝王,他是我最赞赏的那一类古代帝王。刚好,宋仁宗出生于1010年,今年2020年是他出生1010年,有纪念意义。

《清平乐》中王凯饰演宋仁宗赵祯。

中国新闻周刊:《宋仁宗:共治时代》书中的宋仁宗,跟《清平乐》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有何异同之处?

吴钩:排除电视剧中虚构的情节,从人物性格来说,我觉得电视剧里的仁宗,跟我心目中的想要表现的仁宗皇帝契合度还是比较高的。

在书中,我想表达仁宗皇帝身上两种身份的冲突,他既是人子、人父、人夫,同时又是一国之君主,这两种身份一定会发生冲突,我想写的就是他的坚持与妥协,他的任性与克制以及他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中国新闻周刊:宋仁宗的无可奈何或者自我克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钩:他在朝堂裁决政务方面,重要的事情会跟大臣一起讨论,集思广益而不是他一个人下决断;个人生活方面他也不自由。

举两个例子,其一,仁宗皇帝从小很喜欢音乐,也很有音乐天赋,会作曲,还写过音乐理论方面的一些文章,他的爱妃张贵妃去世后,他写了好多首歌纪念、哀悼她。但是他不敢像宋徽宗那样表露出来自己沉迷音乐,大臣听到他谈论音乐也会板着脸教训他,说靡靡之音误国,吓得他赶紧澄清,说自己并未时常留意声色,只是参加宴会的时候勉为其难地看看歌舞表演,不是真的爱好音乐。

仁宗皇帝非常欣赏柳永的文学才华和音乐才华,在参加宴会表演歌舞的时候,他一般就会让这些歌姬来唱柳永写的新词,但是他只能在私宴的时候听柳永新词,不敢公开表现出对柳永的欣赏。

其二,他的爱情也是不自由的。他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要立皇后,他自己看中两个女子,一个是商户家的王氏女,长得非常漂亮,仁宗皇帝一见倾心,但是刘太后不同意,觉得王氏长得太妖艳,会魅惑君王,就把王氏嫁给了自己的一个侄子;后来仁宗皇帝又看上了张氏,但刘太后仍然不同意,给他选了一位姓郭的皇后,郭皇后性格泼辣,飞扬跋扈,刘太后过世以后仁宗皇帝亲政,在大臣吕夷简的鼓动之下才废掉了郭皇后,另立新后。

中国新闻周刊:宋仁宗一朝出现了很多历史文化名臣,在《清平乐》中也有出现,被网友称为“背诵默写天团”,您认为“背诵默写天团”里谁的戏剧性色彩最强烈?

吴钩:欧阳修的经历有些戏剧性,当谏官的时候检举别的官员有通奸罪行,然而他两次被人诬告与他人乱伦、通奸,有点狗血。

我觉得两个正面人物可以在电视剧中多讲,一个是仁宗朝前期出现的范仲淹,一个是仁宗朝后期登场的王安石,这两个人是整个宋代士大夫群体中最值得用一部书来讲的两个人物。

《清平乐》中,刘钧饰演范仲淹。

中国新闻周刊:“背诵默写天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

吴钩:历代帝王对朋党问题都比较警惕,宋仁宗同样对朋党也没有多少好感。仁宗曾问过范仲淹对朋党问题的看法,范仲淹回答说,我在镇守西北的时候,发现有一些胆小怕死的人抱成一团,那些勇猛的人也抱成一团,人以群分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朝廷中有人结成朋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皇帝不要让他们结党谋私,危害国家。也就是说范仲淹大体上也是为朋党现象辩护的,他认为朋党是自然而然出现的,没有必要硬要去消灭朋党,要注意朋党不要危害国家就可以了。这是宋朝对朋党态度的新变,开始有人正面理解朋党现象。

事实上,“背诵默写天团”内部还是会存在报团取暖、互相包庇的现象。比如《清平乐》中也讲到了滕宗谅滥用公用钱案。滕宗谅谈不上是贪官,但肯定是花钱大手大脚,他公款吃喝、款待朋友的事肯定是做过,所以台谏官弹劾他滥用公用钱一事肯定是成立的,滕宗谅接受调查的时候为了保护那些被他用公款招待过的朋友,就把账目烧掉了,这是公然对抗律法的行为,因此台谏官提出严惩滕宗谅,但是范仲淹还是力保滕宗谅,我觉得范仲淹还是有保护自己人的考虑,因为滕宗谅是他的好朋友。

但是“背诵默写天团”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范仲淹和晏殊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清平乐》中演的那样,事实上范仲淹很瞧不起晏殊。因为范仲淹曾在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写奏折要求刘太后还政于宋仁宗,晏殊看到范仲淹的奏折措辞激烈,就跟范仲淹说让他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火,不要总是把矛头指向刘太后。范仲淹很不以为然,认为晏殊胆小怕事,看不起他。

《清平乐》中晏殊被塑造为仁宗的人生导师,但事实上晏殊和仁宗皇帝的关系并没有太好。仁宗生母李氏去世后,仁宗要晏殊写祭文,怕得罪刘太后,晏殊写的祭文中只写了李氏诞育一女,不敢写仁宗也是李氏生的。仁宗皇帝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跟晏殊的关系也没有特别好。

边境风云

中国新闻周刊:《清平乐》中庆历新政的开始和结束都讲述得不明就里,请你谈谈庆历新政的始末。

吴钩:《清平乐》对庆历新政朝堂发生的事件来龙去脉都没有交代清楚,庆历新政的大背景是北宋和西夏的战争以及北宋和辽国的谈判。正是因为宋朝与西夏打仗,辽国同时趁火打劫对宋提出新的要求,使得宋朝面临很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战争导致出现冗兵现象,冗兵导致财政不堪重负,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民生也很困顿。面对这些危机,以吕夷简、晏殊为首的这些执政官员又比较保守,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些危机,有点碌碌无为,这时候改革的诉求就变得非常强烈。

当时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希望仁宗皇帝能够振作起来,稳固革新,仁宗皇帝也想励精图治,摆脱暮气沉沉的局面,于是启用范仲淹、富弼、韩琦为新的执政官员。《清平乐》中对为何启用这三人也没有给观众交代清楚。

《清平乐》的朝堂戏。

范仲淹、富弼、韩琦是当时宋王朝处理对外危机中有勇有谋,表现最为出色的三个大臣。

抵抗西夏的大臣主要是范仲淹与韩琦,尤其是范仲淹,在西北的威望还是挺大的,包括狄青也是范仲淹一手提拔培养出来的。宋辽谈判则是富弼临危受命,两次前往辽国境内谈判。

剧组愿意投入更大成本的话,把宋与西夏的战争拍出来会更好看,涉及战争场面甚至谍战,西部风光也非常壮丽,但《清平乐》基本没有外景。

种世衡使用离间计,让西夏国主元昊对手握兵权的野利兄弟心生嫌隙的故事就特别精彩,有一种三国演义的味道。种世衡的离间计削弱了元昊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让元昊没有更集中力量与宋朝对抗,从而转向跟宋求和。

中国新闻周刊:大众对宋朝的固有印象是总是处在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中,那么真实的宋朝边境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些情况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有何影响?

吴钩:这是分阶段的,北宋与西夏之间战乱与和平并存,西夏元昊的父亲跟宋朝表示臣服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和平的,仁宗朝宝元年间元昊称帝,开始跟北宋有长达几年的对抗,到了庆历年间元昊求和,订立盟约后,实现了短暂和平,到了神宗时期双方又有长达几年的战争。

北宋和辽国自从订立澶渊之盟以后,基本上保持了大约一百多年的和平。北宋末年北方边境出现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宋时又有蒙古。所以宋朝北方边境上的对手可以说一个接一个,导致宋朝在军事上消耗巨大,养兵百万,冗兵问题严重。

宋朝的兵制是募兵制,士兵进入部队当兵是自愿的,是领薪水的,士兵的薪水全部由财政来承担。因此宋朝养兵成本非常大,财政收入的60%基本上都用于养兵,压力非常大,不可能只依靠农业税来负担庞大的财政开销。所以宋王朝把收税的重点从农业税转到工商税,转到政府的专卖体系。

因此宋朝的财政结构出现了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局面,就是非农业税占比在70 %以上。为了增收商业税,宋朝就必须大力促进商业发展,这也促进了宋朝经济的繁华。

中国新闻周刊:庆历新政中,范仲淹提出修改募兵制,最后没有执行,原因是什么?

吴钩:募兵制虽然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也有好处,不会强制拉壮丁,导致民间骨肉相离的悲剧,就像是杜甫《石壕吏》中写的那样,从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就算是在闹灾荒的时候,农民没饭吃也会有出路,就是去投军,当兵就有饭吃,所以一般不会去造反。

因此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发生大规模民变的正统王朝,它是被外来力量所灭,而不是内部出现了民变,这一点是跟其他王朝不一样的。

坎坷爱情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你来拍《清平乐》的话,女主角会是谁?

吴钩:历史上真正和宋仁宗有故事、有爱情的女人就是张贵妃,因此我觉得把张贵妃列为女一号是自然而然的。张贵妃也就是《清平乐》里的张妼晗。历史上张贵妃和宋仁宗的爱情故事,可以与唐朝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相提并论,唐明皇与杨贵妃有《长恨歌》这样的作品,但是宋仁宗和张贵妃的爱情故事没有诗人写诗来描写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张贵妃31岁去世,她死后仁宗皇帝才任性了一回,一定要按皇后的礼仪安葬张贵妃。虽然大臣和台谏官都一致反对,但是仁宗皇帝不听,一定要把他心爱的女人追封为皇后,算是弥补生前对她的亏欠。

帝后CP的罕见发糖时刻。

中国新闻周刊:《清平乐》里的帝后CP非常虐心,事实上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感情是怎样的?

吴钩:《清平乐》里曹皇后和宋仁宗的故事有点狗血,结婚15年都没有同房违反人之常情。历史上的曹皇后和仁宗皇帝的感情虽然没有跟张贵妃一样激情澎湃,但是他们相处得比较好,相敬如宾。曹皇后的性格比较生硬,很多时候板着面孔,讲规矩,不是很讨仁宗皇帝喜欢。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宋仁宗人生最华彩的篇章是什么时候?

吴钩: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就是刘太后去世,他刚亲政的那一年。刘太后去世,他非常勤奋,想励精图治,但是只维持了一年,因为仁宗皇帝有着很明显的性格弱点,刘太后去世后没人约束他,他就报复性地迷恋美色,大病一场,之后就有点意志消沉了。

若干年后的庆历新政,仁宗皇帝重用范仲淹等人开始改革,也是他人生的一个小高潮,到了他的晚年,也就是嘉祐年间,基本都靠士大夫集团,都是贤能之臣在治理国家,这时候他在朝堂上最轻松,就把重心放在后宫,想生一个儿子,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后妃生的孩子都是女儿。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清平乐》能打多少分?

吴钩:7.5分到8分左右,大体还是不错的。《清平乐》在服装、道具方面很讲究,很精良的,但是编剧方面我是不太满意的,不太像一个完整的故事,也缺乏戏剧的张力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多地方也不能自圆其说,因此综合给7.5到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