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少岁看老

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可以看透一个人的一生吗?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27 13:40:10 浏览1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可以看透一个人的一生吗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在这个时期,儿童依靠他的敏感性,无意识地感受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特征,获得大量的印象,如生活习惯、风俗甚至语言等那些复杂的东西,儿童借助吸收性心智来适应生活。等到这个阶段末期,就是三岁左右的时候,儿童就可以获得一定的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英国爱丁堡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者选取了1.7万多人为对象,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7岁左右时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所以,从一个7岁孩子的身上,你就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只是一句俗语,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从一个孩子三岁和七岁时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看透这个孩子一生。

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定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凡事前面带有老话说这三个字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客观性可言,也经不起严谨的推敲,比如老话说有舍必有得,吃亏是福,但同时老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老话只不过是人对于事物所反映出的一些主观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里面,因此也没有必要去深究背后的原因,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不可能有三岁或者是几岁看的出来,先天的因素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人在后天当中受到的教育以及遇到的机遇等等。如果要问我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例子,当然是有的。

其实这个话题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伤仲永,这是文言文里学过的一篇文章,现实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儿时被人看成小天才,但长大之后小天才变成了平凡的人,人生中充满了变数,有一个好的开局未必能打出好的结局,我是一个80后,在学校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被同学们看成是一个天才,大家都说他是神童,他是珠心算的高手,曾经代表着我们学校去国外参加过比赛,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大家一度认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是大器可成,但大家的看走眼了,珠心算并不算什么高深的技能,也并没有让他的人生闪烁出异常的光彩,长大之后的这名同学平平无奇,在上了初中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是由多种因素糅杂在一起所组成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哪有什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道理。

为什么老人常说三岁看老

首先在这里应该纠正一下,老人常说的不是三岁看老,而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从小我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概的意思指一个人长大有没有出息从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端倪,真的是这样吗?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先天的因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获得精彩的人生,当然了,有些孩子确实是含着金钥匙出门的,他的出生就已经比别人起跑线领先了几百年。

性格决定命运?

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多数指的是一个人在三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他的个性特征,他是不是开朗的,是不是自信的,是勇敢的还顽皮的,或者是懦弱的等等,所以大人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判断他将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性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比如说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就不适合做一些社交的工作,当领导的一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外向的人,他们更善于做这样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时候的性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绝对不是全部。包青天包拯在小的时候不会说话,而且不会数数,别人都以为他是个智障,但是后来他却成了我们口中的包青天,这足以说明人的命运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先天条件的影响

之前也说了,一个人的出身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着他未来的成就,英雄不问出处,但是一个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绝对于他的家庭条件以及他所成长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你的人生开局是什么样子的对你的人生有着蝴蝶效应一样的影响。

为什么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过去民间的一句俗语,讲的是不同阶段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后来这句话成为教育心理学上讨论的一个说法,认为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岁看小”是指从儿童3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其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教育心理学看,出生到3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3岁到7岁被称为“幼儿期(进入幼儿园时期)”,又叫“学前期”。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当然,“三岁”与“七岁”并非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说儿童此时的性格将对他的将来产生很大影响。究竟哪一个成长阶段对人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专家指出,人出生后6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8个月是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期,2.5~3岁是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10岁是由注重后果变化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3~4年级是纪律发展的关键期。可见,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十分关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同样重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事例和实验结果已经越来越应验“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所含的科学含义(尽管它本身有一定的夸大成分)。力证之一是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他曾发表研究报告称,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小”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卡斯比教授的研究报告说: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是: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卡斯比教授据此指出,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重视其对孩子一生会产生的影响。不过,卡斯比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长辈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教育学界也普遍认为:“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是智力教育,人格塑造、习惯养成、心理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都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个性品质、人格力量是个体最终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早期全方位的影响去促进每个儿童早期理想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也是个性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也是心理的。”“通过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在自身早期发展阶段中身心健康、和谐、全面、高质量的理想发展,为终生可持续性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所以,早期教育有三个重点:身体方面的早期教育、人格方面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的早期教育。“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确,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或者智力发展来说,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此之前的早期环境、早期经验、早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早期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例如,要注意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最主要活动,它能引发儿童的兴趣,使他(她)积极参与,不会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再如,要循循善诱,启发孩子幼小的心灵,及时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简短、耐心、严肃地回答,多层次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还有,用讲故事来扩大儿童的知识领域,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她)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不断扩展他们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如创造性游戏、体育军事游戏、教学游戏等。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何把握婴幼儿时期,培女成凤,养子成龙便备受关注。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不可能按照心理书籍或是其他科学书籍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如果顺着幼子或幼女的自然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开发儿童智力,就有希望培女成凤,养子成龙。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满满的育儿知识,父母要早知

文/东妈 育儿 那些事

经常听老辈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孩子长大了什么样,小时候就能看出来。记得儿时的一个小伙伴不管什么时候上学总是丢三落四,似乎没有一次把书本和铅笔都带全的时候。这个小伙伴经常被老师批评,因此也被老师取了绰号“小邋遢”。

如今的“小邋遢”也已经三十多岁,听同学们说,自从“小邋遢”毕业后至今都已经换过数不清的工作了,每次都是因为丢三落四被老板炒鱿鱼。

台湾师大的曾仕强教授说,孩子在三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生活习惯,而到了六岁时就已经有了基本的观念,而生活习惯和基本观念能够决定孩子的一生。这也就印证了我们老辈人常说的那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六岁之前很少教孩子怎么做人怎样生活,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一下教育。

1、用金钱来满足孩子的日常需求

如今的 社会 都只是信奉金钱至上的理念,很多的家长也是在不自觉或者很明确的来告诉孩子金钱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一些家长整天忙着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就会经常性的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买想要的玩具,爱吃的零食,从来不去问孩子真正需要的想要的是什么。

现在几乎六岁之前的小朋友都已经会用钱去小卖部买东西,而且,知道钱很重要,可以买自己想要的很多的东西。

2、带孩子上各种的早教班和特长班

生活在一线以及很多的比较发达的城市,对于孩子的教育则信奉学习至上的理念,孩子在肚子里时进行胎教,出生后想方设法去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孩子会走路会说话后就开始排队带孩子上一些五花八门的早教班和特长班,让孩子全面发展,好让孩子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工作和事业。

3、用手机和电视代替陪伴

一家人下班吃过晚餐后,相信很多的家庭都会有相似的一幕,一家人有的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有的拿着手机打 游戏 或者购物,没有人聊天,各玩各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很多家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本该父母和孩子共同交流和玩耍的大好时光被手机和电视代替了。

李玫瑾教授曾多次讲到,六岁之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在三岁之前是 情感 抚养的关键期,三到六岁则是孩子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阶段。

1、生活没有规律,没有自律性

几乎很多的妈妈看到孩子乱扔了一地的玩具后,会悄悄的帮助孩子收拾整理好,还有的妈妈则是一边吼叫一边帮助孩子收拾好。这让孩子从小养成了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长大后也就会生活没有规律,一边混乱,没有条理性。

2、性格自私,眼里没有父母

天下的父母都怀揣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希望孩子小时候使劲去读书,学很多的本领,考很高的分数,上名牌大学,出国深造。而忽略了对孩子性格和身心的教育,当孩子长大后果然不负父母所望,出国深造,一年到头没有给父母主动打过一次电话,三五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家,孩子不懂的孝道,自私到眼里根本没有父母。

3、金钱权利至上,看不起人

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讲,好好学习,长大后能够挣很多的钱,买跑车,买别墅,到国外 旅游 。不好好学习就只能扫大街,去捡垃圾,让人看不起。

这无形之中就会让孩子知道开跑车,住别墅的人值得尊敬,值得去学习,而相反一些不挣钱,扫大街的工作就是不好的榜样,不值得学习和尊重。让孩子从小在心里种下了金钱和权利至上,看不起人的观念。

为了让孩子成长的更好,把孩子培养的更优秀,父母当抓住孩子六岁之前的阶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父母不妨尝试来从以下三方面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知道物归原处的道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时不看电视,更不要把自己不爱吃的一些饭菜在吃饭时详细的告诉孩子,或者经常性告诉孩子这种食物不好吃,这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身体才会更加 健康 ,生活才会有规律。

2、用父母的陪伴代替手机和电视

曾仕强教授说,好的孩子往往不是父母手把手的教育出来的,而是父母陪伴出来的。因为只有父母温馨的陪伴,才会让孩子的心灵拥有力量,身心成长的更好。

下班回家后,假期和周末,父母要放下手机,关掉电视,陪孩子聊天,玩 游戏 ,带孩子多出去玩耍,散步也好,都会温暖到孩子的内心。在父母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懂得什么是爱,更懂得孝道和关爱。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外国的很多的父母都会很自然很坦诚的告诉自己的孩子,还有他人自己从事的工作,自己老公从事何种工作。不会因为老公是一个修理工而不愿告诉同事和孩子的小伙伴,而是会很大方很自然告诉他人自己的老公是一个很棒的修理工,而且他很喜欢他的工作,所以他很快乐。

这就是一种很正的三观教育,不要给孩子灌输金钱至上,学习至上,分数至上的错误理念。有 健康 的身体,喜欢的工作,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三观教育。

老辈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有道理。同时更包含了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和不知的 育儿 知识和 育儿 观念。三岁看大是让我们更加注重对孩子的生活基本习惯的教育,而七岁看大,是让我们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基本观念。

你是如何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从三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扩展资料

早期教育:

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百度百科-3岁看大7岁看老

百度百科-早期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12岁看一生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这样的道理,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很难清楚的说出“为什么”,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老一辈,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在生活中看到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真实的案例。

大多数现代人,普遍接受了西方的逻辑思维,凡事要问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西学,而不是传统文化,包括我这个中年人。

大数据正在颠覆我们的旧时代,不仅是技术,而是一种思维革命,大数据时代的思维逻辑之一,更注重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律。

中国也有因缘果报这种说法,但它的本质是相关性,不是因果逻辑,影响人生的因素太多,按照标准的因果律是得不出结论的。

我在看自己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十二岁看下辈子,基本适用于大多数孩子。其实只要有机会,接触儿童大数据的(老师或幼少儿工作者),基本都会相信这一点。

人生而不同,这个不同到底体现在哪里,基本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已经显现得比较全面了,不管他的先天气质,活动量,反应伐,还是他的天赋领域,基本都能显现。

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他的思维品格也基本已经定型,幼儿园的老师以做幼儿工作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一点。上次去女儿学校参加活动,有人问老师,自己的孩子要不要上幼小衔接?老师直接就说,你们家孩子的表现,不需要上幼小衔接,一看就知道她上小学,一定会各方面做的不错。

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人,大多数都会认同,十二岁以后,对人一生的改变已经很有限了,核心都在都在十二岁前就定型了,天赋领域、心智模式、行为习惯。

参加女儿的学校活动,很容易就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显示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先天气质,第二个是家庭环境对习惯和品性的影响,第一个是生的问题,第二个是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在于父母。

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还是有些压力的,调整好状态,做好心理准备,小学六年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好的品格与习惯,这个主要靠父母和学校,学区房还是很重要啊!不仅老师不同,更重要是同学不同,好孩子堆里长大,养成好习惯的概率就要高很多啊!

越是好小学,对家长的要求越高,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孩子上小学,父母整个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

我比较乐观,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一变,世界立刻就变。如果我们父母本身就有很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相处习惯,那么带孩子这件事儿,就变非常轻松容易。

如果我们自己的很多习惯不好,要想把孩子习惯培养好,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跟自己三十多年的经历是对抗,此刻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做战友和榜样。

快乐精进六年,跟孩子一起培养好品格与好习惯,我们以后的人生,都会更幸福和顺畅。

前几个月,在上海听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培训,收获巨大。她的核心理念是,婚姻幸福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跟孔子的核心观念一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西方人跟中国人的亲密关系不同,西方人把婚姻放在前面,而中国人把孩子放在前面,其实没有对错啦,接受现状、持续精进就好。

教育孩子是一个人的事儿,就是我自己,我好了,孩子不会差哪儿去,这个好,主要还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好,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也不要太自责,这样已经不错啦,放孩子一条宽一点的路,也给自己一条宽一点的路,既不指责,也不自责,接受现状,努力前进就好。

俩娃12岁以后,我基本就是真的大师了,期待!

        出书训练营 第55天 邢大侠

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是也不无道理。纵观历史,能够留存下来的很多古话谚语,之所以到今天还能够被沿用,说明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我们常听村里老人会说这么一句话,孩子们要多加看顾,严格看管。因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看的又是什么东西。我们今天来看看。

先来看看前半句,三岁看大,看什么呢?我们学习的心理学里能够找到这个答案。0到3岁,指的孩子的婴儿时期。在这阶段中,是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最快的第一阶段,也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智力发育以及个性倾向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提倡的,在孩子三岁前,父母需要尽最大努力陪伴的第一的阶段 。因为在这期间,孩子注意力能否几种,是否能够敏感地感知事物,是否培养足够的安全感以及对外界足够的信任感,都是极其关键的。三岁看大,看的就是孩子身体、智力、个性的发育情况。

七岁看老?这句话有点夸张,但是细推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七岁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理解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慢慢稳定下来了。现在很多七岁的孩子,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各种各样的特长。这时候,我们看的不再是能力和性格了,而是可以根据目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于他未来的职业情况以及能取得的成绩做一个预判。

对于留存下来的文化,无论是书本还是语言,我们都要持有继承而批判的态度。我们要看到里面的科学性,也要看到其中的其他可能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只能说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在不断发展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用过早给予孩子贴上标签,而是用耐心的态度来加以引导,然后静待花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