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历史发展
- 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有哪些
- 我国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
- 新修订的体育法为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增加什么的规定
-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什么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背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历史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前历史上各阶段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持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前国家副主席朱德在1949 年的一次体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强调了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1953年11月,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市举行。在1981年9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后,国务院便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业委员会和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由地方承办,每四年举行一次。同时又把1953 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追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986 年的第三届民族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民族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这届民族运动会正式确定了民运会设项分竞赛和表演两大类,共设7 个竞赛项目和115 个表演项目。第四届民运会不仅增加了赛龙舟等经过规范化、科学化之后的项目,而且还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方法,使民族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举办了9届(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于2015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举办地涵盖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区以及北京、天津、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从1953年的5个竞赛项目22个表演项目到1999年的13个竞赛项目和161个表演项目再到2015年的17个竞赛项目和140个表演项目。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民族涵盖了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民族运动会沿着继承革新、继往开来的方向迈进,发掘了一大批新项目,并在探索普及与提高结合、群众性与专业化结合、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上了普及、提高、规范、科学的道路。
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有哪些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的表现,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掼牛、舞龙、划龙舟、抢花炮、手打毽子等。
1、掼牛
掼牛,流行于回族民众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掼牛来自游牧劳作生活,是宰牲节必备项目。回族掼牛散见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回族聚居地。
2、舞龙
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爱舞龙。龙用竹扎成,用画有龙鳞的花布或色纸裹着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21~25节,龙下撑着10多个把柄,舞龙者每人拿着一个把柄。有的龙身内有灯座,晚上可以点灯。在前面一个人拿着龙珠来指挥舞龙。
3、划龙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划龙舟活动。傣族人民每逢泼水节举行龙舟赛。龙舟用优质木材制造,长约40~50米,宽1米多,50人分两排席坐划桨,锣声一鸣,竞相飞速向前。
4、抢花炮
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花炮用铁筒制成,里面装火药和一个铁环,环上缠有彩色的线绳。比赛场是直径超过100米的圆形场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分成甲、乙组,站在场地的边缘,每组人数相等,一般10~30人。
5、手打毽子
苗族的青少年喜欢手打毽子。毽子的底座由2寸长的竹子做成,上边插鸡毛。打毽子的人手中拿四方形带把的木制拍(比乒乓球拍大一点)。比赛办法是轮流发球、接球,接不住者为输。每年春节期间经常举行单打和双打比赛。
我国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
C |
|
新修订的体育法为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增加什么的规定
新修订的体育法为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增加“国家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的规定。
国家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国家采取财政支持、帮助建设体育设施等措施,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鼓励、支持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保护、推广和创新,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对外体育交往,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支持参与国际体育运动。对外体育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尊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什么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每四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53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国家在天津市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30年后(即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便每四年一届地开展起来。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背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城市环境比较优越,场馆设施比较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比较强,安全保障能力较强,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以少数民族为参加主体、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内容的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自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行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承办过第二至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第六届在西藏拉萨设立分赛场。目前正在贵州省举行的是第九届。内蒙古曾于1982年承办过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申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组成考察组赴承办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场考察了比赛场馆设施,大型活动场地及接待能力等项工作。
据悉,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全国珍珠球、陀螺单项邀请赛将于8月27至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比赛场地在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本次邀请赛预计会有来自全国的近500名运动员参加。
为确保邀请赛的顺利进行,鄂尔多斯市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特成立赛事指挥部,由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挺担任总指挥,副市长李国俭担任副总指挥,下设综合、竞赛、场地器材、接待保障等七个工作组,并下发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陀螺、珍珠球邀请赛组织实施方案》,对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任务。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陀螺和珍珠球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传统竞赛项目,并被选定为此次邀请赛项目。陀螺在佤、壮、瑶等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已久,在回、满、藏等民族中也非常流行。陀螺大小不一,打法多样,是少数民族运动会极具特色的竞赛项目。珍珠球源于古代满族人采珍珠的劳动情景,逐渐演变为一种游戏,并曾一度失传,经过挖掘、改进后的珍珠球于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正式亮相,列为正式比赛。
此次陀螺、珍珠球单项邀请赛的举行,将是2015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实战演练,也会为2015年大会的举办积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