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器鬲 什么

我国古代青铜器“鬲”的用途是什么?鬲是什么器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23 09:19:23 浏览9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我国古代青铜器“鬲”的用途是什么

鬲煮食器,多用来煮粥。鬲最初应由鼎演变而来,鬲比鼎小,三足,足上部肥大内空、下部为锥足,这样设计主要为增加受热面积。

鬲的造型

鬲是什么器皿

“鬲”是古代烧水煮粥的一种器皿。

鬲是一种古陶器,用于蒸煮食物,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三个肥大形似布袋的足。作为陶器类型的出现来说,鬲不是最早的。鬲的形体要比盆、罐之类复杂,因而出现得相对较晚。鬲大约起源于彩陶之后,距今约四千多年。

沿袭甲骨文以及金文之形,甚为明显,只是其器盖、器腹和器颈脱离,稍失其形。《说文解字》别有“䰛”和“㽁”两个或体,以“瓦”为形符,是因为“鬲”多是陶制的原因。楷书之形则又贴近篆文。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

鬲大多为蒸煮食物的炊器,器形小的也可用于烧水加热食物和盛酒用。从外形上看,鬲的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口径方形或圆形的容器,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这种独特袋形腹完全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反映了先民的睿智和创造意识。

鬲形陶器在中国出现较早,始见于龙山文化中,流行时间很长,分布范围也广,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之一。鬲形陶器在商周时期极为盛行,且形制多样,变化特征明显,故可作为断定时代的标准。春秋晚期鬲形渐趋消失,到战国时期完全绝迹。

铜鬲的简介

古代文物。1963年修建水渠时在西宁市大堡子乡鲍家寨西山根出土。青铜铸造,移口、短颈、深腹、分裆袋状锥足,通高15.4厘米,口径11.8厘米。口部附有一对半圆环耳,颈部饰3道弦纹,腹部饰双道人字形纹。其形制、纹饰与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的商代铜鬲近似。出土地点是一处卡约文化墓地,可能属卡约文化时期,是迄今为止青海境内青铜器时代诸文化中发现的惟一一件较大型的青铜容器。

三足鬲是干什么用的

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原始社会的先民根据人的身体部位做出三足陶鬲,鬲上部中空放置食物和水,下为三足以用火加热上部的食物。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这种陶器在青铜器出现后,青铜鼎、爵等受影响而仿效,乃至其后的瓷器笔洗、香炉等生活用品和黄铜制品如香炉等,也多仿照而造。

方鬲:

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

西周中期后,鬲除炊粥外,也作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以鬲二、四器与列鼎三、五组合。

出土最早最完整的青铜器是什么

  青铜器铸造工艺发展了千余年,到了东周时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铸造 经验 。出土最早最完整的青铜器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最早最完整的青铜器,欢迎阅读!
  出土最早最完整的青铜器
  第一种说法:二里头说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相当于中原夏代的一些 文化 遗址中。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取自初中教材) 在灿烂辉煌的青铜器群中,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长流爵,为商代早期遗物,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长流爵是古代饮酒器,高22.5厘米,流至尾长35厘米,壁厚0.1厘米,藏偃师县文管会。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足细长,流近口处有菌状短柱两个,腰部的一面有宽1.2厘米的凹线,两线间横列装饰5个乳钉,胎壁较簿,器表粗糙,纹饰简单,确为中国早期青铜器的特点。(河南 旅游 局供稿)

  第二种说法:马家窑 在甘肃东乡的林家村,出土了1件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保存完整,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非容器:马家窑文化青铜刀,距今5000多年

  容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青铜爵,距今3800年左右
  青铜器的主要分类
  食器

  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guǐ)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簠(fu,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簠(fǔ) 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xǔ)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ì)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酒器

  爵,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

  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zhì)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ìgōng)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卣(yǒu)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hé)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yí)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水器

  罍 (léi)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í)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瓿(bù),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鉴 水器,形如现代的盆。有四种用途:(一)容水 ;(二)盛冰,《周礼》:“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三)沐浴;(四)鉴容照面,以后才为铜镜所替代。鉴的制作在春秋战国是最为盛行,当时种、鼎、壶、鉴四器并称。

   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编镈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成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 礼仪 用物,此处所选两件钺是商代后期作品,格外强调器物威严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

  礼器:商周奴隶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术,将几件大型青铜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为“礼乐之制”,作为王权、名位以及国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

  青铜殉葬 礼嚣一般由鼎,簋、豆、壶、弇(或盉)组成,等级不同的贵族用器数量都有规定。但这种明器不同于后世专门制作的殉葬用器,仍为礼器。
  出土的知名鼎尊
  鸮尊

  鸮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鸮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鸮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

  鸮尊一九七六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原器通高四十五点九厘米,外形从整体上看,为一昂首挺胸的猫头鹰。通体饰以纹饰,富丽精细。喙、胸部纹饰为蝉纹;鸮颈两侧为夔纹;翅两边各饰以蛇纹;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飞的鸮鸟,整个尊是平面的立体的完美结合。尊口内侧有铭文“妇好”二字。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 命令 ,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 政治 史的重要史料。

  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中国仿古工艺品及技术展览会在上海 国际 展览中心举行,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铸造的高仿“毛公鼎”获得唯一金奖。

  龙虎尊

  商器。原器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

  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尊纹饰的主题是“虎口衔人“。关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在这里,“人“应是那些奴隶,“虎口衔人“反映奴隶社会的残酷、恐怖。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另外一些考古学家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在表现一种巫术主题。

  青铜器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礼器,这样的纹饰应是巫师作法的情景纪实。张开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两界的象征。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师,巫师在祭祀中通过老虎的帮助而表现出一种能够通天地、感 鬼神 的能力。“

  虎口衔人“这一图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不能做出精确的解释,但在当时一定是和某种神话和宗教信仰相联系的,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尊是商代青铜器中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铸。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 浮雕 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 动物 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羊父丁方鼎

  羊父丁方鼎,通高21.3cm,宽17.1cm,重3.12kg。

  鼎长方体,口沿外折,口上有双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饰勾连雷纹,左右及下方各饰三道乳钉纹,口下和足部饰兽面纹。

  器内壁上有铭文1行4字:

  作父丁。羊。

  铭文记:为父亲丁做器。“羊”为族名。
猜你喜欢:

1.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2. 青铜器最早是出现在商朝吗

3.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 青铜器装饰纹样及含义是什么

青铜食器中的鬲和敦是什么

鬲煮粥的器物,一般有三个中空足,以便于加热,口沿外倾为侈口。流行于商至春秋。敦特点是盖与器各为半圆,合二为一个球体,有二环耳。分三足敦和无足敦两种,盛行于战国时期。

青铜器 鼎 编钟 尊 卣 鬲 铙 盘 簋 钺 用处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尊,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
  卣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
  鬲,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铙,又称为钲和执钟。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
  盘,承水器。商周时期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古代吃饭的青铜器

  俗话说,食在中国。在这个古老又奇异的国度中,距今三千年许,诞生过灿烂的青铜文明。实际上,在青铜时代,中国的饮食就摆脱蒙昧,与青铜之光相映成趣。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吃饭的青铜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吃饭的青铜器

  我国古人在新石器时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粮食作物。大约从夏商时期起,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华夏先民进入到以作物栽培为主的农耕时代,粮食作物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导,正像王学泰先生说,“夏商两代的统治者不仅在吃上日渐讲究而且也开始注重餐具、食器”。可见,人们的口食之欲,对饮食的精致化要求推动了餐具的发展。在商周时期,由商王(或周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构成的上层社会所使用的最主要最为人称道的食器当属青铜器了。然而一涉及青铜器,就有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就青铜容器作为炊器、盛食器之外,还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的重要礼器。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与仪式活动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分野,除非是特别制作用来祭祀的铜器外。在语言上也有相通处,《战国策·中山策》中有“饮食哺馈”说法,高诱注说,“吴为食馈,祭鬼亦为馈”。所以,古人祭祀的礼制活动与日常饮食是杂糅在一起的。换言之,在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中所使用的青铜器,是存在于观念之中的另外一种日常活动。

  青铜食(饮)器的种类及其演进

  我们来以饮食 文化 的角度来观察青铜器。这是以前研究青铜器的学者甚未涉足的领域,可能偶有间涉,如张光直先生《中国青铜时代》辟出一章来谈《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但旋而转投其他研究。张先生所言,“我之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方式,多多少少是身不由己的。在研究商周礼器的过程中,我逐渐觉察到要了解这些器物,必须先了解这些器物所用于其上的饮食”,可以提示我们应该也必须开展“另类”的探研。

  在众多的青铜食器中,首当其冲应该当属铜鼎,所谓“钟鸣鼎食”。《说文》对“鼎”的解释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许慎对器形虽说的不全面,但一“宝器”业已将鼎在众多食器中的地位昭示。简单来说,鼎是烹煮器,但又不绝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鼎底部与足部带有烟炱,可以证明鼎确为炊器,但除过煮食物外,亦可以用来煮汤(热水),或是宴飨时用作盛肉与盛调味品的器具。鼎的不同用处,大致可以依据鼎的大小和铭文中的自名来予以推断。

  仅用来烹煮的鼎,称之为“镬鼎”,是可以直接煮牲体或是鱼腊等物,商代的司母戊鼎,西周的外叔鼎的容积显然都可以达到。笔者曾参与测量外叔鼎的工作,其容积能盛三袋五十斤装小米有余。我们现在所见商代的大鼎大多可以认为是镬鼎之属。但是这种镬鼎不用来直接进献所煮食物,而是换盛小型鼎,来继续烹煮将牲体分解后的 食材 。这种略小的鼎称之为“升鼎”,升有“升进”之意,专用以盛放烹牲的鼎烹熟的各种牲肉,以铉扛运奉献于中庭。镬鼎、升鼎中所煮的肉大多是白肉,这跟当是常见不备五味的“大羹”类似,以清简之味飨上苍祖宗,以示不忘当初稼穑之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羞鼎”,顾名思义,“羞”是指盛形盐、蜜糖、梅酸、姜辛、酒香、豉苦等味的调味品,而羞鼎则是进食时盛放调味品以为盛主食之鼎的陪置之器。故此,一次饮食活动中,所用的鼎有镬鼎、升鼎、羞鼎三种。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说法,实际情况远比这些复杂的多。两周铜鼎上的自名就有饙鼎、羞鼎、飤鼎、会鼎、馈鼎等等。虽然铜鼎自名并不一定要应照某一固定的用法,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饮食活动并不拘以成法。当然,餐饮之中还是有些规矩的,即列鼎制。

  升鼎又常常形制相近、大小相次的排列,如安徽省寿县春秋晚期蔡侯墓出土一组七件的蔡侯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M2出土王子午鼎七件,等等。以升鼎为代表,可知鼎数的使用分九、七、五、三或一——这样四种使用制度,即礼名太牢、少牢、牲和特之称。贵族大夫用鼎之数,是要与自身等级相合,不可相违。《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曰:“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是对当时鼎制一种非常模范的模拟规定,实际情况要远比这个“完美”的规定复杂和灵活。如春秋时期,楚国诸侯就有用十鼎之例,鼎数上已同“天子九鼎”构成僭越,但不用奇数,而用偶数,更让人称异。在中原地区,又以簋与鼎相配,常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天子之制,乃是九鼎八簋。后世文献言称“九鼎”颇多,恐怕也与列鼎制度的“九鼎八簋”之制有些关系。

  鬲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普遍使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河南陕县三里桥就出土有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果用以煮粥,则空心的足是难以清洗干净的。正因如此,鬲起初并非用于炊粥,而可能只是一种烧水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鬲的袋腹逐渐蜕化,西周中期以后,形体变为横宽式,裆部分界宽绰。鬲的形制变化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鬲的袋腹在炊粥时的不便之处,并着力改进使之更实用。到战国晚期,青铜鬲便从礼器和生活用器的行列中渐渐消失了。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鬲作为炊具存在较大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劣者必被淘汰。

  商立鹿耳四足青铜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青铜甗是上为大口盆形器与下为鬲的组合型器。甗专用以蒸炊,下面鬲盛水,甑置食物,其下举火煮水,以蒸汽蒸炊食物,作用同于现在的蒸锅。甑底有一铜片,通称为箅,箅上有十字形孔或直线孔,以通蒸汽。但在出土的商代铜甗中,多不见中间的箅,唯甗腰处内壁附有凸起的箅齿,可能不是直接放食物于铜甗上,可能用竹做的箩、筐等盛稻黍,再将其放于甗上。

  春秋蔡侯申簋,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以上是炊煮器,还有簋、簠、敦、豆等盛食器。簋是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来盛以黍粟等食物,一般与鼎并称,成为重要的固定化器物组合。如果说鼎如同我们现在所用的锅的话,簋则意味我们餐饮时的碗;鼎专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其形制有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有耳的又有两耳、三耳、四耳的。

  春秋蟠虺纹盨,安徽太和县胡窑出土

  簋绝大多数是圆体,西周晚期还出现一种长方体圆角的盖器,称为盨。盨的功用与簋相近,实际上是簋的变种。最早一件盨,是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盨,时代约在周孝王四年,即西周中叶晚期。其流行时间很短,至春秋前期已罕见,形制变化亦不大,流行范围也大多在岐周、丰镐、成周三都王畿地区及相邻的晋、应等诸侯国统治中心地区。张懋镕先生认为,铜盨主要为西周中上层贵族使用,其作用是抬升饪食器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

  许公买铜簠,湖北黄州城出土

  簠,是一种长方形、斗状、器盖同形的铜器,也是盛黍稷稻粱的食器。器盖可互相扣合,盖口四周多有小兽钮下垂,加于器上可保持稳定。簠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南方地区更盛于北方。春秋中期以后,出现了敦这种食器,渐次流行。春秋时代的敦圆体加盖,如河北易县出土的齐侯敦;到战国时代,敦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受同时期鼎的影响,俗称“西瓜敦”。与敦关系密切的食器当为豆,铜豆大体有深腹豆、平盘豆两类,深腹豆与簋、敦相类,用以盛黍稷粮食,而浅盘豆则是盛菹醢等酱类。此外,在豆类器中,还出现一种柄部镂孔、盘极浅的器形,称之为“甫”或“铺”。与盨一样,流行时间很短,所使用范围也极其有限,同样只在中上层贵族间使用。“铺”可能是文献中的“笾”,专以盛干果肉脯。

  骨柶,河南安阳西北岗出土

  进食入口的工具一般用骨柶,俗称“餐叉”。商代的骨柶,在形制可分“叶”、“枋”(柄)两部分,材料有角质和木质两类。河南安阳西北岗一带发掘的则都是以 动物 的肋骨或腿骨为材、外形长方、上窄下宽、扁薄弧凸的器用;骨柶上的 雕刻 纹饰题材丰富,有各式复杂多变的花形纹、兽面纹、蝉、鸟、凤纹及几何图形。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铜箸发现与殷墟西北岗的墓葬中,同出有盂3件、壶3件、铲3件,箸3件,陈梦家先生则认为,所出土的铜箸更应是烹调器具。而类似今日的筷子作用的铜箸则要在春秋时期才出现。两周常见的青铜匕又可以称之为最早的调羹。铜匕,曲柄浅斗,有椭圆形、圆形。匕柄有长、短之分,柄上多装饰有花纹。礼书上又分饭匕、牲匕、疏匕、挑匕四种,饭匕和牲匕常用,挑匕、疏匕都是大型匕,可归为牲匕属,用以鼎镬内取肉于俎。考古发现的大匕,多做尖勺状,便于分割牲体,兼舀肉汤。饭匕,形体较小,直接用于进食。战国中晚期始,伴随西周礼制的瓦解,大匕逐渐消失,小匕也趋于轻便实用。著名的一件战国早期鱼鼎匕,就是一件饭匕;虽然其铭与鱼鼎相配,但绝不是盛舀牲体的牲匕,俨然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勺匙。

兽面青铜鬲的用途是什么

兽面青铜鬲是煮饭、盛粥的器皿。

     鬲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

      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