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思永状元

漳州历史几个状元?休宁县共有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名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22 23:07:39 浏览8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漳州历史几个状元

据方志记载:林震(1388~1448年),漳州府长泰县人,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林震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但是从漳州各县收集的资料来看,好像漳州府还有其他状元,或许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以下为收集的与漳州有关的状元名录:
一、萧国梁,籍永福县(今福州市永泰县),于宋乾道二年(公元一一六六年)获进士第一,曾任太子侍郎官、礼部尚书、漳州郡守等官职。来漳任职时,举家入漳定居,卒于漳。萧状元是漳州萧氏的开基祖,其后裔分布在漳州、潮州、厦门、台湾和印尼、日本等地。
【萧国梁为福州永福县人,为官入漳定居;一说永福县是在龙岩县永福里,当时龙岩县属漳州管辖】
二、黄思永(1842年—1914年),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
【现代版《泉州五安黄氏》记载黄思永祖籍诏安,祖先迁居休宁,此说没有确凿证据】
三、吴锡璋,南靖县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考中武状元,官授”御前侍卫“。但只任职三年就去世。现存其故居大门上高悬乾隆钦赐的“御前侍卫府”匾额。
【缺乏史书记载,是否为“状元”证据不足】
四、李威光,平和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武状元。
【确有李威光其人,漳州记载的是平和人,广东记载是五华县人,还是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或许是平和县人迁广东?因五华、惠州一带有许多漳州移民。】
五、林德庸,广东省揭阳县人,清康熙年间武状元。
【从平和县文峰镇文洋村溪山林氏大宗祠发现的清康熙年间钦赐林德庸状元牌,似乎说明林德庸与平和县有渊源,或为其祖从平和县迁出?】

休宁县共有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名字

休宁县共有十九个状元,具体如下:

1、吴潜(1196-1262)

字毅,号履斋,宋休宁县城玉堂巷人,寄籍宁国。嘉定十年(1217)状元。历任承事郎、吏部员外郎、吏部尚书等职,最高职位为左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以抗御元兵。后谪贬死于循州(今广东惠阳)。著有《履斋遗集》。《宋史》有传。

2、程若川

字号、生卒年不详,南宋休宁汊口人。武状元。历任监丞、滁州太守等职。曾奉诏出使金国。《休宁县志》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武状元》均有传。

3、任亨泰

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休宁古楼村人,寄籍湖北襄阳。洪武二十一年(1388)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曾出使安南(今越南)。

4、沈坤(1507-1560)

字伯生,号十洲,明休宁城西门风湖街人,寄籍安徽太和。嘉靖二十年(15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1566年8月,在淮安为亡父母合墓守孝期间,曾组织乡兵抗击倭寇,声震鞔野。

5、黄赓

字仲叙,生卒年不详,明休宁龙湾人。明崇祯十六年 武科状元。生来肩宽背阔,力大无穷。他精通武艺,特别善使铁鞭,人称铁鞭王。清兵入关后,曾随抗清义士金声抗击清兵。后出家为僧。

6、戴有祺(? -1711)

字丙章,号珑岩,清休宁瑶溪人,寄籍江苏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169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家居守丧。不复出仕。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乾隆江南通志》、《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等有传。

7、汪绎(1671-1 706)

字玉轮,号东山,清体宁城西门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三十六年(1697)会试得中中贡士,因回家奔父丧而未能参加殿试;三年之后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恩准补考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辞官归里,卒于扬州。

8、汪应铨

字度龄,又字杜林,号梅林,生卒年不详,清体宁梅林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官至物品左春坊赞善。擅长书法,曾主编《湖广通志》和《江南通志》。著有《闲绿斋文稿》和《容安斋诗集》。

9、金德瑛(1701-1762)

小名贵兆,字汝白,号慕斋、桧门。清休宁瓯山人,寄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乾隆元年(173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官至一品左都御史。主要建树在督办学政,选拔、培养人才方面。生性好古,善于鉴别古代金石字画。著有《桧门诗存》。《清史稿》有传。

10、毕沅

字湘蘅,号秋帆,清休宁闵口下毕村人,寄籍江苏镇洋县(今太仓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状元。历任内阁中书、翰林院修撰、侍读、左庶子、陕西巡抚等职,官至湖广总督。位居地方军政要职,在救灾抚恤、稳定边关等方面有一定功绩。

11、黄轩

字日驾、小华,号蔚塍,生卒年不详。清休宁古林村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又奉召入值上书房。后在四川督办军粮病卒,追加三品按察使官衔。

12、吴锡龄(? -1776)

字纯甫,清休宁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13、戴衢亨(1755-1811)

字荷之,号莲士,清休宁隆阜人,寄籍江西大庾(今大余县)。乾隆四十三年(1778)状元。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清史稿》有传。

14、汪如洋(1755-1794)

字润民,号云壑,清休宁城西门人,寄籍浙江秀水(今嘉兴)。乾隆四十五年(1780)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人值(上书房,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官至云南学政。著有《葆中书屋诗集》。

15、王以衔(1761-1823)

字署冰,号勿庵,清休宁洽阳(今属屯溪区)人,寄籍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曾三次参与顺天乡试组织工作,一典江西省试,一督江苏学政,以文章取士,深得学子敬爱和嘉庆皇帝器重。《清碑传合集》有传。

16、吴信中

字阅甫,号蔼人,生卒年不详。清休宁长丰人,寄籍江苏吴县。嘉庆十三年(1808)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历任河南、广东、湖北三省乡试主考官,累宫四品侍读学士。道光年间请长假回乡侍奉父母而终。著有《玉树楼稿》。

17、戴兰芬(1781-1833)

字畹香,号湘圃,清休宁城北人,寄籍安徽天长。道光二年(1822)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曾任福建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等职。著有《望湖轩诗赋》。

18、汪呜相(1794-1840)

字佩珩,号朗渠,清休宁松萝山东麓汪村人,寄籍江西彭泽县黄花坂新屋汪村(今彭泽县黄岭乡繁荣村)。道光十三年(1833)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等职。著有《云帆霜铎联吟草》,编有《新安汪氏宗祠通谱》。

19、黄思永(1842-1914)

字慎之,号亦瓢,清休宁五城人,寄籍江苏江宁(南京)。光绪六年(1880)状元。幼丧双亲,历经磨难,曾教过书,当过太平军。由翰林院修撰官至四品侍读学士。后弃官经商。

浣洋诀4.3.2羊群效应---“冷籍”与“热籍”

小武哈哈大笑道:“孙中山强调‘五权分立’,参考书单里的一个小故事中也有提到过的。”
“据说,孙总理为此专门设计了‘中山装’---上衣里外一共有‘五’个口袋,以此方法来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此事!”
八角捋须笑道:“但说到五权中的‘考试权’,情况又非常吊诡。虽说中国一向重视这方面的事情,也设立了全世界最完善、最公平、最严格的考试体制---在很多朝代里,考试相关的制度都是中国法律中独特而强大的部分。”
“但是毕竟社会上人情复杂,总有许多制度以外的东西、在不断地干预科考规则。比如在张謇科考的经历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考试制度无法概括的东西。”
小武又哈哈大笑,点头道:“不错,我原先真是没有想到,晚清著名的张謇竟然是以这样离谱的方式‘高中’的状元!”
“这真是跟张謇如何努力地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太大关系,是别人硬把他给抬上去的呀!依我看,为了让张謇考上状元,主考官翁同龢出的力气百倍于张謇本人!”
八角捋须微笑道:“不错。可见科考选拔的关键可能在考试以前---潘祖荫、翁同龢等朝中举足轻重的‘座师’早已看上了举子张謇。”
小武连连点头,但又皱眉道:“张謇真应该好好谢谢恩师!可是翁同龢为什么要帮他呢?他们算是同乡吗?一个南通人、一个苏州人?”
“然而在张謇没考中的那几次会试里,几位被错当成他的会元、不也都是江南人吗?为啥翁同龢就只是想帮张謇呢?但反正这个主考官很不公平就对了,也没什么制度能够限制他?”
八角停了下来,呷了一口茶,然后捋须道:“你先别着急下结论。科举考试肯定有人为干预的因素,因为主考官毕竟是人而不是机器。”
“但也不是说没有制度来制约主考官。比方说会试的主考官一共有8个、而且还排了次序,一般来说只有排名第一的主考官才有资格推荐状元的。”
小武眨了眨眼,点头道:“照啊!但是我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光绪二十年那一科,翁同龢怎么只是第四考官?据我所知,他在朝中的地位不应该这么低呀?”
八角微微一笑,捋须道:“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科举取士的公正,如果有多名官员可胜任主考官一职,那么就让他们轮流主考。”
“连续多次出任考官的,其排名的次序也要轮流调换。甚或其中有的人不当主考了,也可以轮换去做其它监考工作。”
小武恍然大悟,道:“也就是说,同一个官员可能长期负责科考批卷,但在某一科是第二主考官,在另一科却是第八主考官?”
八角含笑点头道:“以翁同龢为例,两年前的那一科(光绪十八年)、他就是第一主考官。当时若拔取张謇为状元,对他来说易如反掌;而且也没人会说他不公,因为他有这个资格。”
“不幸的是翁氏当时看错了卷子,错拔了刘可毅为会元。这就是翁同龢异常恼怒的原因、也几乎宣告了张謇在短时间内再无机会问鼎。”
小武连连点头,深深明悟道:“在两年后的科考中,因为主考次序轮换的缘故、翁同龢只排第四。此时再想运作张謇成为会元或状元,难度不啻大了10倍!可即便是这样,他也做到了,真不愧是实力派官员呀!”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过这也说明,科举制度大体上还是公正的。因为考官虽然想动些手脚,但由于轮值主考的惯例,也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世间没有绝对公正的制度,只要人为的妥协被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制度就算是合理的。”
小武点了点头,忽然插口道:“我又想起了那个封卷官黄思永,此人又是什么身份?似乎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也没人能管管他?”
八角呵呵大笑,道:“黄思永可不是普通官员,他也是光绪年间的状元!比张謇还早了14年!”
“以黄翰林的身份、出任封卷官这等小小差事,既是被摊派的、也是自讨的。考场中一般人等哪敢质疑黄状元怎么行事!”
小武嘴巴张大,点了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翁同龢、黄思永都是状元出身!原来这回书是两个老状元联手,再打造出一个新状元呀!
八角捋须笑道:“顺带再说一句,黄思永在商业方面的能力也很强;同时对科举之后的翰林生涯十分不满,觉得很难为国家做些实事。”
“甲午海战失败后,黄思永转入商部,并曾找慈禧太后批准、仿照西方国家发行公债、募集资金、填补国库空虚,所以清末就有了‘昭信票’---中国最早的公债。”
小武钦佩道:“原来黄思永不读死书,却是一专多能的人才!”
八角抿嘴笑道:“然而黄思永虽有些成绩,仍觉得受朝廷限制太大。后来当张謇正式搞实业以后,他也弃官经商去了。”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精通商务的翰林。但近代最早的《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及铁路、矿物、商标等部门的相关章程与法规,均为黄思永和张謇两人共同起草。因为对民族工商业的杰出贡献,黄、张二人也被誉为‘商部两状元’。”
小武嘴巴缩小,叹息道:“难怪黄状元会那么帮张状元,原来是因为志趣相投、意识相近呀!”
眼珠一转,小武又道:“我好像又发现了什么。那些个在科举之路上、名列前茅的人,很多人好像出身相近、早就是彼此熟悉的。像张之万、张之洞兄弟;李鸿藻、李鸿章兄弟等等等。他们作一堆儿出任大官,都是从科举出身的吧?”
“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难道说,考官都喜欢提拔名门之后?所以‘书香门第’家族中能考取的人会越来越多;普通人看起来虽然也可以参加科考,但是成为进士的机会实属渺茫?”
八角点了点头,哈哈大笑道:“你说到了一个要害之处!在以前的朝代,别说秀才、举人都十分难考;到了考进士,录取率更是在百分之一以下。”
“故而身为会试主考官的朝廷重臣、感觉到的绝不仅仅是威风---他们常常要面对极度不满的广大落第者,随时可能投诉录取不公、主考官舞弊。”
“在中国的大多数朝代里,一旦有类似把柄落于人手,主考官被杀头的也有、被抄家的也有---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伤害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其它执政方面的不良后果。”
小武皱眉道:“这是否显示了封建考试制度的严格性和严肃性?”
八角笑了笑,捋须道:“所以,主考官录取答卷的宗旨,总是把让考生们心服放在首位---从实用主义出发,这个目的要比为国家选材更现实得多。”
小武惊讶道:“也就是说,大多数主考官都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微笑道:“故此像清末著名举子龚自珍所希望的那样---‘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现实的科举考场中一般是不会有的!”
“而要让大众举子们心服,最稳妥之法就是把大家公认的名士都录取了,这样就不容易被人投诉、不容易给主考官带来不测之祸。用西方的经济理论来说,这叫做羊群效应(Herding Theory)。”
小武有些糊涂,睁大眼睛道:“羊群效应?是什么意思?”
八角呵呵笑道:“Herding Theory是经济趋势或金融趋势预测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假定现在有世界排名前十的、著名机构或个人都对某个趋势做出了预测,那么如果有人也想做类似预测、或者干脆说去‘冒充’专业预测家,那他会怎么做呢?”
小武更加疑惑道:“怎么做呢?”
八角诡笑道:“很简单,他可以拿到前十名预测的结果,将他们的数据加起来、然后除以十,平均一下再发表出去---就说是自己预测的结果。或者再加权平均一下,更能掩盖自己的‘抄袭’行为。”
“预测‘随大流’,就不太可能错了。好比是一只羊,若单独走路、可能会犯错;若同羊群一起走,就不可能出错---因为你不能说所有的羊都错了。”
小武大悟,点头道:“就这样,一个新鲜出炉的专业预测家就出现了!”
八角含笑捻须,道:“反正,这种预测结果是推不翻的,因为推翻它就等于将前十位预测的结果都推翻了。于是你就只好承认该趋势预测是正确的、可采纳为理论依据。”
“于是那些预测家是真有水平、还是假有水平,根本无从分辨。在羊群效应下,单独的羊会越来越少---它们都逐渐同其它的羊走到一起去了,形成了越来越大的羊群。羊群中的羊会彼此认可---这就是对一只羊最好的保护。”
小武皱眉道:“所以,羊都不肯离群?”
八角笑道:“然而,没有问题的预测也并不代表它就正确了、科学了。每过一段时间,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个‘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实先没有被任何一个预测者提前预测出。”
“可见一群羊一起走路也不见得正确,因为它们可能会一起掉下悬崖!然而,这无损于‘专家们’的专业性---因为大家都出了错,也就无所谓由自己来承担犯错的结果了。”
小武点头惊叹道:“原来羊群效应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但是因此也就没有人敢去搞创新了,免得被人攻击为哗众取宠!枪打出头羊!”
八角呵呵一笑道:“还有一个结果你必须明白:如果‘羊群效应’的确比较稳妥的话,每一个预测者都不傻---他们不会再费心费力地去收集历史数据、认真研究了。谁都可以收集别人公开的预测数据、然后加权平均一下,作为自己的成果来发表。”
小武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一群预测者中,最初可能只有几个人是混子;到了后来,可能每一个人都是混子!他们所‘预测’出来的趋势,根本就是互相抄袭、‘近亲繁殖’的结果!”
八角捋须微笑道:“所以对负责录取进士的主考官来说,他们的行为大体一样:既然你会这么做,所以我也会这么做!”
“所以就考生籍贯来说,一直有‘冷籍’和‘热籍’之分---主考官尽量给‘热籍’子弟的考卷打高分,反而会被大家认为为人‘公正’。”
“这可以解释你刚才问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庭一直有人能从科举中脱颖而出?举个例子,张之洞、李鸿章这些名人的家族,就明显属于‘热籍’,所以每一代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都会占到便宜。”
小武又惊诧了,连忙问道:“什么是‘冷籍’和‘热籍’?请说具体一点。”
八角淡淡道:“具体来说,如果考生家族上三代人中、无人考中功名的话,这个考生的籍贯就是‘冷籍’。反之则为‘热籍’。主考官会参照举子们的出身信息,大致令录取的实际情况与众人的预测相同或相近,这样就减少了出幺蛾子的可能。”
“主考官并不需要通过查看考生交上来的试卷来了解他们,因为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将所有知名考生的籍贯渊源了解过一遍了。”
“这对‘冷籍’举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但是根据羊群效应,主考官一定会先入为主!这就是社会现实!而且说起来很巧,张謇的科举经历,正好说明他是‘冷籍’的一个典型受害者。”
小武刚刚明白了一点、又糊涂了,忙道:“张謇不是考出来了吗?他被录取为状元了!怎能证明他是‘冷籍’的受害者呢?”
八角眨了眨眼,随手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从袖筒之中飞出,然后在空中飘飘摇摇地落了下来。小武刚忙上前伸手接过,仔细一瞧,却是一张张謇科举历程表。
小武一边细细看着表格,一边听见八角侃侃言道:“既然拿张謇举例子,那就完整地说一下他的科举历程吧。”
“张謇的家在南通海门、原本并非望族,父亲务农为生,祖上三代也无人科举出头。但是张謇自小就聪颖,5岁能背千字文,学习进步神速,让私塾老师啧啧称奇。”
小武微奇道:“原来张骞是出身‘农门’,而非读书世家?”

八角捻须笑道:“由于塾师看好这小孩的能力,但是考虑到‘冷籍’的因素会令他难以被录取,于是向他父亲出了个‘馊主意’---将小张謇挂靠到别人家里去。”
“正好海门隔壁的如皋(南通辖下的另一个县)也有一个张家,属于‘热籍’、但如今子弟都不怎么读书了。于是在热心老师的牵线搭桥下,小张謇‘冒籍’成为了如皋张家子弟,然后去参加科考。”

小武明白更多了一点,笑道:“原来,小张謇是这么变成‘别人家的孩子’的?他爹应该是个老实巴交、望子成龙的农民,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咯!”

八角笑道:“挂靠是张謇15岁时候之事,转年他果然考取了秀才(16岁)。看似小张謇一帆风顺、即将前程似锦,但没想到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张謇的噩梦是两方面的。一则,他在南通本地的童子试考考似乎还行,一去几百里外的南京考场参加高级考试就怎么也考不上。从18岁到27岁,他五次参加江南乡试(南京)败北,似乎就将永远止步于秀才身份。”

小武摇了摇头,大声嚷道:“我知道南京的江南贡院有多大!那里至少要容纳长江中下游好几个省的学子前来考试。甚至在古代有些时候,江南贡院还能够举行会试!想在那里拿下一个举人身份,可没有那么容易的!”

八角点了点头,笑道:“二则,如皋张家的子弟早已不成器了,但是看见了张謇‘利用’他家的背景考上了秀才,便想瓜分一些好处。张謇的老父虽舍了一些财物,无奈众口难平、对方越要越多,给不出就告官---拿张謇‘冒籍’一事作为要挟。”

小武恍然大悟,叹道:“不能满足如皋张家子弟的贪欲,就要害张謇丢掉功名!果然,‘冒籍’一事授人以柄、后患无穷,真是个馊主意呀!”

八角捋须道:“‘冒籍案’的官司历时数年,弄得张謇全家精疲力竭---他考不上举人,也不见得没有本案影响的因素。到了最后,亏得南通知州孙云锦等几位审理官员爱才,不愿将张謇革去功名,反而劝他接受调解、花钱消灾。”

“张謇的家境本来算是小康,但是为了此案赔得家徒四壁、贫困潦倒,冒籍一事才终于被官府拍板结案。他也算是从此初尝社会的苦涩。”
“不过,在屡考举人不中和家里变穷的双重打击之下,张謇已经对科举之路丧失了信心,再也不想每隔两三年、去南京受一次罪了---他打算谋取一份师爷的工作,好歹能补贴一点家用。虽然老父极力反对,但是张謇不为所动。”

听到这里,小武半天不语,然后方道:“看来这个科举之路,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和艰难。张謇后来又碰到了什么奇遇了吗?造成了新的变化?”

黄山市的休宁县曾经出过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哪个朝代

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记载,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131年间,安徽休宁人状元及第者13人。这13名状元是:
戴有祺,字丙章,号珑岩,瑶溪人,寄籍金山卫,康熙三十年状元;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县城西门人,寄籍常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状元;
汪应铨,字度龄(一作杜林),梅林(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
金德瑛,字汝白,号慕斋、桧门,瓯山人,寄籍仁和,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
毕源,字湘蘅,号秋帆、灵岩山人,闵口(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镇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
黄轩,字日驾、小华,号蔚塍,古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状元;
吴锡龄,字纯甫、莼渊,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状元;
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隆阜(今屑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江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状元;
汪如洋,字润民,号云壑,县城西门人,寄籍秀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状元;
王以衔,字署冰、凤丹,号勿庵,洽阳(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归安,乾隆六十年(1795年)状元;
吴信中,字阅甫,号蔼人,长丰人,寄籍关县,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状元;
戴兰芬,字畹香,号湘圃,寄籍天长,道光二年状元。
黄思永,宁慎之,休宁五城人,授翰林院修撰。寄籍江宁(今南京),光绪六年(1880年)状元。
清代休宁一县出状元13名,为全国之冠。

江苏在历史上出过多少状元详细的介绍一些都有谁

江苏在历史上历朝历代中状元总共有六十人。

张损之,江苏人,隋朝状元。

归仁泽,江苏吴县人,874年(唐懿宗咸通十五年)状元。

陆  扆,江苏苏州人,886年(唐僖宗光启二年)状元。进士9人。拜相,封吴郡公。后被朱全忠贬为濮州。

归  黯,江苏吴县人,892年(唐昭宗景福元年)状元。

苏  检,江苏武功人,894年(唐昭宗乾宁元年)状元。进士韦庄等28人。拜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后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环州,随之被赐死。

归  佾,江苏苏州人,901年(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状元。进士26人。

归  系,江苏苏州人,905年(唐哀帝天佑二年)状元。进士23人。

卢  郢,江苏南京人,966年(十国南唐后主保大元年)状元。充任后主近侍。 入宋后,任全州知州。

吕  溱,江苏杨州人,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状元。进士310人。通判亳州。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病逝于任。追赠礼部侍郎。

李  易,江苏扬州人,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状元。进士554人。授左宣义郎。

邵世矩,江苏徐州人,伪齐刘豫(1130-1137)年间状元。

施  盘,江苏吴县人,1439年(明英宗正统四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吴  宽,江苏苏州人,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

毛  澄,江苏昆山人,1493年(明孝宗弘治六年)状元。

朱希周,江苏昆山人,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状元。

顾鼎臣,江苏昆山人,1505年(明孝宗弘治十八年)状元。

李春芳,江苏兴化人,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状元。

丁士美,江苏淮阴人,1559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状元。

申时行,江苏苏州人,1562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状元。

孙继皋,江苏无锡人,1574年(明神宗万历二年)状元。

焦  竑,江苏江宁人,1589年(明神宗万历十七年)状元。

周延儒,江苏宜兴人,1613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状元。

文震孟,江苏苏州人,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状元。 

陈于泰,江苏宜兴人,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状元。

杨廷鉴,江苏武进人,1643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状元。

吕  宫,江苏武进人,1647年(清顺治四年)状元,授秘书院修撰。后为弘文院大学士,官至一品。加授太子太保。不久,归家养病。

邹忠倚,江苏无锡人,1652年(清顺治九年)汉榜状元,授秘书院修撰。清朝第一个“补考状元“。因该科效元朝制,分设汉满两榜,故为汉榜状元。登第两年后病重,不久去世。

孙承恩,江苏常熟人,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徐元文,江苏昆山人,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马世俊,江苏溧阳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去世早,仅仕至侍读学士。

缪  彤,江苏吴县人,1667年(清康熙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侍讲学士。后以家丧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创办“三畏书院“。

韩  菼,江苏苏州人,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礼部尚书、经筵讲官。后卒于任上。 

彭定求,江苏苏州人,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国子监司业、纂修两朝圣训,晋升翰林院侍讲。不久,便托病辞职,回归故里,潜心学问。

归允肃,江苏常熟人,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历任中允、侍读、侍讲学士,官至少詹事。曾典试顺天乡试。

陆肯堂,江苏苏州人,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胡任与,江苏南京人,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状元。

李  蟠,江苏徐州人,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状元。

汪  绎,江苏常熟人,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状元。

王式丹,江苏宝应人,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状元。

王云锦,江苏无锡人,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状元。

赵熊诏,江苏武进人,1709年( 清康熙四十八年)状元。

王世琛,江苏苏州人,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状元。

徐陶璋,江苏苏州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状元。

汪应铨,江苏常熟人,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左春坊赞善。后谢职离京,返归故乡。

于  振,江苏金坛人 ,1723年(清雍正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曾任河南乡试主考官、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彭启丰,江苏苏州人,1727年(清雍正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书房行走。累迁至右中允。 

陈  倓,江苏仪征人,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于敏中,江苏金坛人,1737年(清乾隆二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兵部、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内阁学士,军机大臣,官至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封为太子太保。

生前把持朝政,交结内侍,广收贿赂,贪污资财,死后败露,撤祠祀、夺世职。

钱维城,江苏常州人,1745年(清乾隆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中允,入值南书房,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刑部侍郎。

秦大士,江苏江宁人,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庄培因,江苏武进人,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病死于任上。

毕  沅,江苏太仓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山东巡抚、湖广总督。

张书勋,江苏吴县人,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状元。任顺天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后官至右中允,入值上书房。 

陈初哲,江苏吴县人,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钱  棨,江苏苏州人,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状元。

胡长龄,江苏南通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状元。

石韫玉,江苏吴县人,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状元。

潘世恩,江苏吴县人,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状元。

顾  皋,江苏无锡人,1801年(清嘉庆六年)状元。

吴廷琛,江苏吴县人,1802年(清嘉庆七年)状元。

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吴县, 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状元。

吴钟骏,江苏吴县人,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恩科状元。

李承霖,江苏丹徒人,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状元。

陆增祥,江苏太仓人,1849年(清道光三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状元。历任陕甘学政、内阁学士、工部、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

翁曾源,江苏常熟人,1863年(清同治二年)状元。

洪  钧,江苏吴县人,1868年(清同治七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湖北学政。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

陆润庠,江苏吴县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黄思永,江苏江宁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曾任会试同考官,后累迁,官至侍读学士。 

张  謇,江苏南通人,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傅善祥,江苏南京人,1853年(太平天国三年)女试状元。亦为癸好(丑)东试状元。任东王府东殿女簿书,仕至丞相。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扩展资料

状元制度的由来。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

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yǎ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漳州第一位状元,不是林震,而是角美人黄思永

与福、莆、泉三地科举状元动辄十几、二十余人的壮举不同,同处福建沿海的漳州历史上仅出过一位科举状元。正因为少才显得珍贵,状元林震的典故在漳州可谓人尽皆知,甚至坊间还衍生出基于林震高第的恩荣才使得漳州立府这般滑稽的传说。然而,除去林震这正儿八经的科举状元,漳州历史上还有一位过三关斩六将的钦赐状元,名为黄思永,却鲜为人知,甚至其“及第”的年代都未曾被清晰记录,本文拟以漳州现存史料考证状元黄思永的名与实。
状元,科举时代的巅峰荣耀
一、宋元科举制度略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唐,盛于宋。按宋代科举制,可分成三大类:制举、贡举和学选。前者是汉晋时期朝廷取士的主要方式,以举荐的形式从地方征辟人才;贡举,则为开设考试科目广征天下读书人,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进士科之外,还有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和明法等诸科;学选,即由官办太学中选拔学子,其选人方式也多采用考试。以上三类,除了进士科会产生我们习惯认知的状元之外,贡举的其他科目和学选也都能选出第一名,当时亦可称为状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过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选的地位,甚至一度取代贡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改革后不久,进士科又重新被重视,但学选和进士科仍基本处于平行的地位,而漳州第一位状元黄思永,便来自学选,时称“释褐状元”。
江南贡院,福建士子明代赶考的地方
宋代学选的方式,主要为王安石创立的“三舍升试法”,当时太学设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国学生等级。学生经考试或荫荣进入太学先为外舍生,外舍生在年试中考得一、二等,经校定合格者准予升入内舍;内舍生两年一试,得优、平两等,经校定合格再升入上舍;上舍生两年一试,方式同科举考试,如成绩为优等,校定亦优等,则可在化原堂行“释褐礼”,此即脱下民服,穿上赐予的官服,从此开启从仕之门的仪式,两个优等考绩的获得者,称“两优释褐”,其中位列第一名者,即“释褐状元”。

黄思永作为释褐状元,其待遇尽管不能完全与明清时期的贡举状元相比,但至少在宋元两代仍是荣耀至极,如可立状元坊,直接授官等。只是,较为尴尬的是,黄思永的释褐状元,到底是宋还是元,竟然莫衷一是。

二、黄思永状元年代考

嘉庆、光绪两部《漳州府志》的卷十六选举志载,“帝昺祥兴年,黄思永,释褐状元,龙溪人”。如按此说,黄思永乃南宋皇帝南逃途中,于漳州选拔的人才,因当时随行人员多为宋廷官员,想必国学生当寥寥无几,要在此时选人任用,只能算是征辟,而不能称作释褐,更何况状元之说。另查乾隆《龙溪县志》卷十三选举志,黄思永位列元代“释褐”,下注“第一人”,具体年份不详;于稍早的康熙《长泰县志》卷九艺文志中,也收录了黄思永的《天柱山》一文,作者之下则注为“宋状元,龙溪人”,而同期的康熙《漳州府志》卷十三选举志的“元选举”则记为“黄思永,龙溪人,释褐状元”;再往上溯源,万历《漳州府志》卷十五选举志的元科目中则写作“释褐一人,黄思永,状元”。
从以上府县志的记载,黄思永作为释褐状元当是明确的,惟其年代有宋元两朝之争,而要确定何者更“真”,需从黄思永现存作品中找到答案。

黄思永在《江东丁氏世谱序》中称“余舍近柳江,去丁氏分海洋上下里”,丁氏所居为今杨厝村丁厝社,旧时属龙溪县二十九三十都或更早的龙溪县海洋下里,按《白石丁氏古谱》注记,黄思永为“邻都文甲人”,即原龙溪县二十八都或更早的龙溪县海洋上里的文甲社,今东美村的南园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乃黄思永与丁氏相关的个人履历,“余又长而补邑庠生,吾师丁亩中掌教之秋,诲我、翼我,未几又奖擢我升之国学,俾得沐天朝休教,进大廷为诸士冠”,由此知黄思永先是由龙溪县学生,升为国学生,最后为释褐状元,而其师丁亩中便是考证黄思永及第年代最好的标尺。

《白石丁氏古谱》中字、号“亩中”共有两位,介于宋元之间且与黄思永相关的为丁氏第十二世,“讳惠开,字彦华,官名曰明,号亩中,元朝授龙溪县学教谕,称三教谕,生淳祐十年庚戌八月十三日申时,卒元泰定二年乙丑”。丁亩中出生时的淳祐十年(1250年),距离南宋都城沦陷(1276年)26年,距崖山陆秀夫抱小皇帝投海(1279年)29年,距其过世的元嘉定二年(1325年)75年。黄思永为丁氏作序,既有巧合也有必然,有一日黄思永前往拜访丁亩中,恰逢丁亩中与诸兄弟、子侄正在修谱,于是丁亩中便请黄思永作序,可见当时丁亩中尚健在,其中谈到丁亩中兄弟时,黄思永用了“前宋惠安丞”字眼,可见修谱已是元代之事。
漳州文庙也没有黄思永的记载
综合以上资料,黄思永释褐状元当是元朝1325年以前获得,绝非南宋之事。又按1999年《漳州市志》说法,黄思永为元至正年间释褐,即1341~1368年,较之元泰定三年晚了数十年,显然是错误的。按目前所能找到的诸多年代版本,或许元仁宗皇庆二年癸丑(1313年)最为可信。

除了为丁氏族谱作序外,黄思永亦曾为华安郭氏作《旌表孝子义重公序》,可见元代的漳州龙溪县,黄思永定然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是到了元明交替之际,八闽大地元军势力崩塌太快,各路纷纷举旗投降,惟有漳州路,忠于元朝的达鲁花赤迭里弥实坚守至最后一刻,算是为元朝尽了愚忠。也因此,漳州文献和百姓在当时大量流失,有关元朝的诸多典故更是荡然无存,大概是因为这样,黄思永释褐状元的名与实才在后世颠簸,竟无人得知。
浦西黄氏长洲谱载均禄公派下出元释褐状元。
浦西黄氏许平谱同载。

黄思永的状元殿试试卷

“应殿试举人臣黄思永,年三十九岁,江苏江宁县(今南京)人。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国楹,未仕,故;祖德符,未仕,故;父汝玉,未仕,故……”周道祥指着试卷介绍说,科举考试非常严格,首先要交代考生自己的经历,甚至还要写明祖上三代读书经历,是否入仕等,然后再进入正题 。

江苏在历史上出过多少状元具体是谁

江苏在历史上历朝历代中状元总共有六十人。

张损之,江苏人,隋朝状元。

归仁泽,江苏吴县人,874年(唐懿宗咸通十五年)状元。

陆  扆,江苏苏州人,886年(唐僖宗光启二年)状元。进士9人。拜相,封吴郡公。后被朱全忠贬为濮州。

归  黯,江苏吴县人,892年(唐昭宗景福元年)状元。

苏  检,江苏武功人,894年(唐昭宗乾宁元年)状元。进士韦庄等28人。拜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后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环州,随之被赐死。

归  佾,江苏苏州人,901年(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状元。进士26人。

归  系,江苏苏州人,905年(唐哀帝天佑二年)状元。进士23人。

卢  郢,江苏南京人,966年(十国南唐后主保大元年)状元。充任后主近侍。 入宋后,任全州知州。

吕  溱,江苏杨州人,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状元。进士310人。通判亳州。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病逝于任。追赠礼部侍郎。

李  易,江苏扬州人,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状元。进士554人。授左宣义郎。

邵世矩,江苏徐州人,伪齐刘豫(1130-1137)年间状元。

施  盘,江苏吴县人,1439年(明英宗正统四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吴  宽,江苏苏州人,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

毛  澄,江苏昆山人,1493年(明孝宗弘治六年)状元。

朱希周,江苏昆山人,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状元。

顾鼎臣,江苏昆山人,1505年(明孝宗弘治十八年)状元。

李春芳,江苏兴化人,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状元。

丁士美,江苏淮阴人,1559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状元。

申时行,江苏苏州人,1562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状元。

孙继皋,江苏无锡人,1574年(明神宗万历二年)状元。

焦  竑,江苏江宁人,1589年(明神宗万历十七年)状元。

周延儒,江苏宜兴人,1613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状元。

文震孟,江苏苏州人,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状元。 

陈于泰,江苏宜兴人,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状元。

杨廷鉴,江苏武进人,1643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状元。

吕  宫,江苏武进人,1647年(清顺治四年)状元,授秘书院修撰。后为弘文院大学士,官至一品。加授太子太保。不久,归家养病。

邹忠倚,江苏无锡人,1652年(清顺治九年)汉榜状元,授秘书院修撰。清朝第一个“补考状元“。因该科效元朝制,分设汉满两榜,故为汉榜状元。登第两年后病重,不久去世。

孙承恩,江苏常熟人,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徐元文,江苏昆山人,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马世俊,江苏溧阳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去世早,仅仕至侍读学士。

缪  彤,江苏吴县人,1667年(清康熙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侍讲学士。后以家丧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创办“三畏书院“。

韩  菼,江苏苏州人,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礼部尚书、经筵讲官。后卒于任上。 

彭定求,江苏苏州人,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国子监司业、纂修两朝圣训,晋升翰林院侍讲。不久,便托病辞职,回归故里,潜心学问。

归允肃,江苏常熟人,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历任中允、侍读、侍讲学士,官至少詹事。曾典试顺天乡试。

陆肯堂,江苏苏州人,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胡任与,江苏南京人,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状元。

李  蟠,江苏徐州人,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状元。

汪  绎,江苏常熟人,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状元。

王式丹,江苏宝应人,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状元。

王云锦,江苏无锡人,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状元。

赵熊诏,江苏武进人,1709年( 清康熙四十八年)状元。

王世琛,江苏苏州人,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状元。

徐陶璋,江苏苏州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状元。

汪应铨,江苏常熟人,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左春坊赞善。后谢职离京,返归故乡。

于  振,江苏金坛人 ,1723年(清雍正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曾任河南乡试主考官、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彭启丰,江苏苏州人,1727年(清雍正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书房行走。累迁至右中允。 

陈  倓,江苏仪征人,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于敏中,江苏金坛人,1737年(清乾隆二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兵部、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内阁学士,军机大臣,官至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封为太子太保。

生前把持朝政,交结内侍,广收贿赂,贪污资财,死后败露,撤祠祀、夺世职。

钱维城,江苏常州人,1745年(清乾隆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中允,入值南书房,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刑部侍郎。

秦大士,江苏江宁人,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庄培因,江苏武进人,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病死于任上。

毕  沅,江苏太仓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山东巡抚、湖广总督。

张书勋,江苏吴县人,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状元。任顺天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后官至右中允,入值上书房。 

陈初哲,江苏吴县人,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钱  棨,江苏苏州人,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状元。

胡长龄,江苏南通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状元。

石韫玉,江苏吴县人,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状元。

潘世恩,江苏吴县人,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状元。

顾  皋,江苏无锡人,1801年(清嘉庆六年)状元。

吴廷琛,江苏吴县人,1802年(清嘉庆七年)状元。

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吴县, 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状元。

吴钟骏,江苏吴县人,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恩科状元。

李承霖,江苏丹徒人,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状元。

陆增祥,江苏太仓人,1849年(清道光三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状元。历任陕甘学政、内阁学士、工部、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

翁曾源,江苏常熟人,1863年(清同治二年)状元。

洪  钧,江苏吴县人,1868年(清同治七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湖北学政。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

陆润庠,江苏吴县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黄思永,江苏江宁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曾任会试同考官,后累迁,官至侍读学士。 

张  謇,江苏南通人,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傅善祥,江苏南京人,1853年(太平天国三年)女试状元。亦为癸好(丑)东试状元。任东王府东殿女簿书,仕至丞相。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扩展资料

状元制度的由来。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

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yǎ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