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教科书教授法pdf

共和国教科书教授法pdf(姓氏问题求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22 12:30:31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姓氏问题求救

姓氏:王
祖宗:系出姬姓
分类:其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氏:李
祖宗:利真
分类:以官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4、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姓氏:凌
祖宗:姬昌
分类:以官职为氏
姓氏起源:
凌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一个负责保存贮藏冰块的官职,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作为姓氏,于是产生了凌氏。
郡望:
1、河间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
2、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 。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迁徙分布
凌姓的望族居住在渤海(今天的河北沧县)。

百家姓“凌”姓的来历

  一 姓氏源流
  凌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其子在周朝任凌人之职,掌贮藏冰块的冰室,属周礼天官之列,其后人以其官职为姓。
  二 迁徙分布 凌姓的望族居住在渤海(今天的河北沧县)。
  三 郡望堂号 【郡望】1、 河间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2、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清朝未年,天津卫是姓人口最多的地方。
  四 历史名人
  1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2 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明朝浙江乌和人。
  3 凌十八:广东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4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5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6 凌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7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8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9 凌云翰:明代诗人。
  10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部,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
  凌氏宗亲网:http://www.ling.org.cn ,全球凌氏精神家园

’但’这个姓氏的由来有谁知道

但氏起源
1.但氏家谱世系总序(系清嘉庆二十年手抄本)--摘自湖北蒲圻七续谱
盖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物无天,何由而生?人无祖,何自而传。故世系所由犹重,而祖宗不可不追溯也。
如我但姓祖,自轩辕氏称公孙,即轩辕帝生二十五子,赐姓者十有四人。次子含宏,生而奇,右手阳有“旦”字文,左手阴有“人”字文;身长九尺,仁而威,惠而信,勇贯诸曹,征伐蚩尤有功,群臣奏请赐姓。帝曰:“吾儿手有奇文,合来成’但’,是天赐也!”即以此为姓,不入百家之流。
厥后当洪荒未辟之前,□时改而时复,历唐虞。既开之后,亦代隐而代彰;时而□族中国,时而托迹遐方,代远年堙,悉难牧举,今且由其远者而述之。尝考司马《资治通鉴》及五代制载甚详。
前汉文帝时,有讳忠者,赠十万封河南侯,居洛阳之浦东。晋惠帝时,有讳城、讳隆者,任领上将军,调六洲之兵。北齐昭帝时,有讳宝者,授晋阳太守;讳旺者,授黄州路太守,迁居麻兴者,授金吾九江,因居罗汉团之地,今称连洞是焉。文有讳珍者,为李唐府城。
今有讳巴者,守临朝济阴郡,曰紫威金晚庚光禄大夫,领江南道御史,曰广九江德化县令;生子三,曰操、捷、拘,为南康都昌县令,因从而家焉;操领永兴县丞,迁居武昌崇阳黄沙之地;为黄巢乱,捷迁居瑞昌三仙乡,即今但家桥是也。后复取阳颜山水之秀而卜宅,生子四,曰耕、耘、藩、讷,人杰地灵,家道炽昌,于是立四书堂、两客馆、东西二更楼、南北二蚕室,立社主于东南,建先祠于水□,造万顷仓于西南,规模宏远,迄今基址犹存。
越三代后,今□钦者,后唐庄宗时,为殿前都检点使,赠新立公,传至□世孙金,娶浦唐马氏,生元伯,娶武陵雄氏,生子四,曰宗裕、宗盛、宗茂、宗明。厥后族大蕃衍,难以尽述。
宋朝末,有但公茂,字于林,居燕北村,或曰先以军戍辽夏归糜顿,于是而家焉。先世有讳兰者,康定末征国子监直讲,不应兰生质,质生兴源,源生司马大将军滋,滋生荣八,荣八生昌。建炎二年,以总军代金陈卒生铣,铣生圣洲判官齐藐岛,岛生子起,起生元帅沙罗不糜,即于林父也,娶妻欧阳氏,生子洁,洁妣王氏,生子二:秀一、伏三。
秀一四子,兴寿居承天之景陵,兴德居咸宁之白槎鹿,子无传。龙王保居河南之光洲。伏三公三子,兴公之后居承天之钟祥,兴陆嗣居武之蒲圻,兴能世居福建之长乐。
他如南郎河、黄洲、郢洲、京山等县,四川省则青草、重庆,湖广省则兴国、通山、建昌、武陵等处,及瑞昌、西康、全椒、中洲、江夏、通阳、褒城之但,皆系族焉。
近有嘉鱼乙卯科翰林院编修但明伦系蒲祖迁居贵州,道光二年辛巳为湖南大□□□□,与蒲圻任湖南常宁知县但文公相会,序及支派,原为昆仲,相对唏嘘伤生,齿之凡世牒未督,于是矢志修谱,会同一族,使昭穆不混、尊卑有序,十余年功未告竣,访及我等之处,损资付梓,上追祖宗之讳,下载子孙之名,令后世之有本,水之有源也。无奈时际凶荒,资息概艰,未入总谱,因自为叙云。皇清道光十七年丁酉春景陵凤凰岭第十四代孙万珍撰
湖北蒲圻七续谱宗派
传尚德懋 功昭汉唐 家崇仁让 代选贤良
学尊孔孟 品重端方 博厚恒远 咸期同昌
2.《姓氏来源》:但姓出至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孙名但,遂成但姓。汉有西城都护但钦,济阴太守但邑。(但 旦 淡 基本同族。)
3.在黄帝大战蚩尤之时,黄帝有一子屡立战功,因此黄帝因其左掌有“人”字纹、右掌有“旦”字纹赐姓“但”。

想请问一哈关于“凌“这个姓氏的由来.. . 这个姓氏是什么时候有的在全国哪些地方还有..

一、姓氏源流 凌(Líng)姓源流较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一个负责保存贮藏冰块的官职,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作为姓氏,于是产生了凌氏。华人有姓“凌”的人,也有姓“淩”的人,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字义也大同小异,只有写法上那么一点差别,如果不细加留意,很可能还有人根本就没有觉察到!凌、淩二姓在实质上完全没有分别。关于这一点,《姓氏考略》上说明得最为清楚,该书指出:“三国时有凌统,广韵引作淩,后多混用,康熙字典列入淩字注,谓与凌别,凌姓遂多从淩。”由此可见,凌、淩两姓的分道扬镳,完全是由于《广韵》一书一笔之误。他们本来应该是姓凌,后来经过《康熙字典》的一错再错,竟使得有些原来姓凌的人以讹传讹地就改姓为淩,使华人增加了一个新的姓氏,也使人对凌、淩两个姓氏混淆不清。根据历来各学者的考证,凌姓也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姬姓后裔。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关于凌姓的来源,许多古籍都有记载,譬如《姓纂》指出:“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通志氏族略》上也指出:“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吴志有凌统。”从这些文献来看,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一种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会“以官为氏”而姓了凌。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周礼》上所记载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得姓始祖:康叔。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头一个以凌为姓的人,是出身于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卫国。当时卫国的位置,是在今河北、河南一带,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故凌氏的后人尊康叔为凌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凌氏在早期历史上,似乎比较岑寂,一直到群雄并起热闹非凡的三国时期,在江左的东吴才有一位大将凌统,以赫赫军功而为这个家族扬眉吐气。他在江夏斩曹操的大将张硕,人船尽获,以及于赤壁之战时在乌林把曹阿瞒打得人仰马翻,落荒而逃。依照《吴志》的记载,凌统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虽然官拜将军,身在军旅,却能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具有国士之风。孙权对于凌统的爱重,也无出其右。据说,当他身逝之后,孙权曾把其子凌烈接进宫去养育,待如己子,而且还时时人前人后的称呼凌烈为“此吾虎子也”。凌烈长大后也很争气,曾因建功而被封为长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门第,一时高不可攀。¤:此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略)
三、历史名人 凌 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斩曹操的大将张硕,人船尽获,以及于赤壁之战时在乌林把曹阿瞒打得人仰马翻,落荒而逃。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把其子凌烈接进宫去养育,待如己子,而且还时时人前人后的称呼凌烈为“此吾虎子也”。凌烈长大后也很争气,曾因建功而被封为长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门第,一时高不可攀。 凌 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凌 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凌 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凌云翰:明代诗人,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 凌蒙初:中国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署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省湖州)人。自幼聪明好学,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但自后累困场屋,抑郁不得志。崇祯七年(1634),因拔副贡授上海县丞,63岁升徐州通判。次年苏北山东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凌闬初进见淮徐兵备何腾蛟进“剿寇十策”,后又趁农民军新败,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十七年,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忧愤呕血而死。凌闬初著作极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小说方面的贡献是编写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凌十八:广东省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省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凌光斗: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十三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后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部,参与《辞源》(1915年)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中图藏书(目)90余种等。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清朝未年,天津卫是凌姓人口最多的地方。 河间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沧县一带。 2、堂号 凌姓的主要堂号有:“云龙堂”等

谁能告诉我“凌”姓辈份的排序

凌姓的历史名人

凌统
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àn),别号即空观主人。汉族,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凌十八
广东省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钱排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经信宜出罗定地区活动。驻扎罗镜圩,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围剿,相持坚守一年,因粮弹缺困而失败,全军壮烈牺牲,凌十八投井就义。
凌策
凌策(957~1018),字子奇,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太宗雍熙2年(985)进士。释褐广安军判官,后历知数州。真宗大中祥符4年(1011),迁江南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还,命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天禧元年(一1017),迁工部侍郎。二年卒,年62。
凌瑚
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凌云
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凌如焕
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凌召文
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凌昌焕
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部,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
凌云翰
明代诗人,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
凌光斗
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13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14年10月19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后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凌昌焕
字文之(1873-1947),著名近现代教育家。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光绪26年 庚子,27岁)到上海,1906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所,1907年由黄炎培校长聘为上海浦东中学教员,1912年6月经杜亚泉先生介绍再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所,任自然科,曾任吴江旅沪同乡会会长(1925年前)。1932年1.28后,上海商务印书馆等遭日本飞机炸毁,被解雇,时年60。后在上海中华教育用具厂、南洋中学任教员及编译工作,抗战胜利后返乡,1947年於浙江嘉善西塘镇江家大宅三女家去世,享年74岁。淩昌焕曾参与《黎裏续志》(1898年刻本)校勘,《辞源》(1915年)、《植物学大辞典》(1918)、《动物学大辞典》(1927)的编纂。其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国家图书馆藏有其书(目)90馀种。

历史上有哪些人是姓凌的

1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2 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明朝浙江乌和人。
3 凌十八:广东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4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5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6 凌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7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8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9 凌云翰:明代诗人。
10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部,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