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复姓如此少,复姓家族又是怎么回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7-01 16:40:11 浏览15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百川之水,必有其源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大家好,这里是氏族之根,一个专注于姓氏文化的交流区。

我是小编漠北,每天一个姓氏小知识,与您一起交流中国姓氏文化魅力,追寻中华姓氏古老起源。

说起复姓,读者们似乎都很感兴趣,大家也几乎都能说得上来几个,例如:诸葛,公羊,上官等等....不过,大部分人恐怕和小编一样,现实中所认识的复姓皆是屈指可数。

那么大家知道复姓由何而来,复姓家族又是什么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小编掌握的资料也不多,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聊一聊。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复姓及复姓家族在历史的荣辱繁华,渊源历史。

说起这个事,我们首先来说明,复姓与复姓家族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复姓来历大多分为三种:

1:少数名族改姓

2:赐姓

3:以地域名称为姓

而复姓家族,只有一种。那就是古姓传承!

举个例子:北野----北野家族。

姓北野的,不一定是北野家族的人!!!! 他(她)可能是中途被赐姓或是改姓!

但北野家族却是氏族,和汉姓中的古姓是一样的。

我们再说一下,为什么身边复姓人数如此稀少:

最早姓复姓的基本上是一些卿大夫,多以官名、地名为氏(周朝封给卿大夫、士的采邑,地名很多是两个字)。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阶层本身很容易成为政治牺牲品,所以后代为了避难就只能改成别家的姓氏。避祸改姓当然是越低调越好,所以就以单姓居多。

典型例子就是羊舌氏:春秋末期的大夫羊舌肸,被晋悼公封到原来杨国的地方(西周本有杨国,后来被晋国灭),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洪洞;他死后家族被赵简子迫害,儿子举族逃到弘农,全部以旧封地名改姓杨(极少数改姓羊),然后就成为后来杨氏的最显赫一支——弘农杨氏。之前也有旧杨国宗室以杨为姓,但人数很少,历史上也不出名。这样一来,秦代以后的复姓就被消灭一大半了,除了司马、公孙这些十分显赫的家族,基本上都是单姓。再一些就是少数民族的姓氏,很多按照音译都是两到三个字,从汉朝开始一直有很多少数民族归化到汉地,做佃农、奴仆等,后来基本都跟着汉人主子姓了;再就是孝文帝改革,大多数鲜卑、匈奴姓氏都被改成了汉族的单姓、复姓,这样复姓就又消灭了一大半——当然后来西魏府兵制又打回原形了,连汉人都被赐鲜卑姓;但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主动恢复了汉姓(府兵制时期的鲜卑姓是“普六茹”),接着很多鲜卑人、汉人也都改回了原来的汉姓。唐宋以来一直有突厥、沙陀、契丹、党项等等归化进来,差不多也都走这个路数,要么被皇帝或者地主赐汉姓,要么动乱期间避难改汉姓。其中金朝统治北方的中后期,汉化程度很高,很多女真人也都有了汉姓,比如金宣宗时代的权臣纥石烈执中,汉名叫胡沙虎。元朝统治北方以后,原金朝统治区全都被划为汉人,很多住在关内的女真人契丹人都汉化很多代了,被编为汉人以后干脆也全改成汉姓了。中国历史上的复姓无非都是这两个来源,其结局都比较悲惨。

另外一些说法是简化:

1.历史上有不少复姓的人为了避罪而改姓,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2.而其他的则有的被简化和分化了,如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3.有不少复姓是少数民族的传统姓氏,比如令狐、独孤都是鲜卑的,这些复姓随着民族逐渐融合而消失。如北魏孝文帝改拓跋为元姓,改独孤为刘姓,改步六孤为陆姓,等等。4.更有一些本来就是外国人的姓,因移居中国,就连姓也一起代来了,比如迦叶,葛沙。更少见的一种复姓是由两个单姓合并而来,比如陆费,本姓陆,由费家养大,就改姓为陆费,这个姓全国仅存于安徽桐城陆费墟。

但这些复姓也因稀少和历史的推移而逐渐消亡。

说完复姓历史后,小编心情是有一些沉重的。

无论是复姓还是复姓家族,和所有单姓氏一样,都是中华名族无与伦比的文化瑰宝。

也衷心希望有一天,让那些原本是复姓,却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而改姓的一些人,能重新恢复祖姓,再次传承复姓史上往日的荣光!

本期的姓氏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想获得更多关于姓氏文化的知识,请点击关注小编,您的点赞、收藏、评论、关注都是对小编最大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