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是什么
- 中国山水画主要有什么意境
- 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营造意境的方法有哪些
- 下面哪些描述符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追求
- 中国山水画讲求的意境是什么
- 山水画的意境是什么
-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并举例说明
-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
-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是什么
从诗意之美、空灵之美、人文之美和形神兼备角度来论证。
(一)诗意之美: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感觉。
(二)空灵之美: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通常是采用“虚实交融”描绘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虚”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云雾、天空、水汽以及河流等景观景象,这些景象都是以空白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人文之美:在山水画创作中能够体现出人们精神之美,就比如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思想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
(四)形神兼备: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神似”,也就是在追求物体真实形态以外,还需赋予一种精神文化,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画面蕴藏丰富情感和内涵。
意境介绍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中国山水画主要有什么意境
中国画的精髓就是不但要把事物的形神传达给观众,更重要的是画家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也传染给观众,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在观察事物时总是“感情用事”。用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说观察生活时首先需要画家自己具有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以及浓郁的兴趣,而不是作冷冰冰的无动于衷的旁观。而西画观察事物只限于对象的形、色、明、暗,它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中国画却相反,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观察方法:如冷暖观、动静观、面面观、前后观、上下观、表里观,以大观小、以小观大、无所不观等方法。这些观察方法都是呈散点状、移动状,没有固定的视点和视线。对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然后综合所看到的事物在脑海里的印象,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要追求的最高目的。
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营造意境的方法有哪些
山水画的意境是什么呢?
简言之,山水画的意境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物体之间的结合所呈现的一种整体印象。是人之情与景有机结合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内涵通过观察者的想象和联想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意境。“意”包含情和理的表达。即作者的情感以及他对社会、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境”是注重形与神的结合。即经作者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意境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有机融合、缺一不可。
就山水画来说,如何才能营造出富有意境的作品来呢?
一、营造意境,首先立意;
一幅好画,技法学习只是表达意境的方式方法,而立意才是一幅画的核心。倘若画之前没有一个准确的立意,那就如文章一样言之无物。同样的两幅山水画,有立意和无立意对其作品本身来说是区别意境的方式之一。
二、营造意境,以文学及其诗词入画;
文学诗词能抒情、可寓意、可象征、可比兴等,它不仅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且文学的产生本身来源于自然万物,文学与各种生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是高于绘画艺术的一种语言文字。它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哲理甚至可以是民俗民风文化表达。但无论怎样,绘画里表达的对象无一例外与文学息息相关。用绘画语言表达文学内涵这是绘画的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
其三,营造意境,应讲究构图布局;
中国画构图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形式服从内容的创作原则;二是体现了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画家在考虑构图时,一般首先考虑内容,即“必先立意,而后章法”。所谓章法,即构图也。中国画构图的十大原则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核心内容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图绝不是单一的组合而是思想的一种承载。
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要创作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仅有绘画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生活修养。艺术要反映广阔的生活,就必须要知识广博、胸襟开阔,并广泛汲取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借鉴、活用。
可以说,意境的表达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因是我们自身对生活的体验。
时代在变化,思想在进步。每一个时代都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人文内涵,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是我对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营造意境的方法作的一次总结,不妥之处,希望老师指正,万分感谢。
时间:2019年6月15日
学生:吴宗梅
地点:云南丽江
下面哪些描述符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追求
在绘画中要讲究符合事物的真境,色彩的涂抹亦是如此,随心所欲的使用色彩,不加以思考事物的本质,结果只会让人贻笑大方。如展子虔的《游春图》色彩的运用上就体现了真实的境。全图设色浓丽。用笔墨勾勒,着色平涂的青绿勾填法画出贵族春游情景。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代的画家对山水画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当中不要求对山水刻画相像为佳,而以意境取胜。
中国山水画讲求的意境是什么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是客观事物精粹的集中,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的美丽境界,同时也是人思想感情的陶冶。
“意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可见其最早源于文学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一美学范畴。唐代的王昌龄的《诗格》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明代朱成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王国维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古代诗论,并结合西欧美学成果使意境说更加系统和完善。
山水画自战国时期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古代画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五代至宋元时期,山水画便开始接触到“意境”的问题。“意境”的范畴一经诞生,便成为山水画的最高追求目标之一,从而使山水画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情调。
五代时期的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了“真景”说,他说:“可忘笔墨,而有真景”,主张“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并阐明“真者气质具盛。”其作品《匡庐图》(传.现藏台湾)虽然还带有早期山水画刻板、凝滞的特点,但从山石的结构,树的形态,峰峦的转折机透视变化上,刻画得都很具体。表现了“上突危峰,下瞰穷人”的真山真水。反映了他“贵似得真”的艺术主张。又如关仝的《秋山晚翠图》(现藏台湾)山石兀立、气势逼人、山泉栈道、流转有序,有可攀之感。与荆浩相比显得更为真实自然。这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能使观者谓之感染,引起共鸣,产生丰富的想象。同时也是意境美的生动体现。
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趋于完善。其中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开始具体的阐发了“意”的概念。他说:“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即画之主意,亦岂易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其所绘《早春图》(现藏台湾)为郭画之精品。他自出胸臆,以轻重浓淡的笔墨,表现烟树春梢,小桥曲径,行旅踏青,使人如面临春风,引人入胜。由此可以看出郭熙的山水画已经接触到意境的问题。而《林泉高致》则可以视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
山水画的意境是什么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扩展资料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从山水画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形成了繁荣的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水画走向了辉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仕隐分工”,形成了隐士阶层,隐士们厌烦世事纷繁,回归自然,深入山水,通过自然山水以“畅神”“澄怀观道”,追求“天人无际”、“天人合一”。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并举例说明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
第一、奇 中国古代画论中既强调多样性又强调统一性。 多样性即反对平淡无奇,反对景物雷同。五代李成《山水诀》:“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献)层峦但起伏峥嵘而各异“。同时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变化,要有强烈的对比。“既追险绝,复归平正。“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通常不画缺乏对比的平原风景,总是喜欢表现地形地貌对比强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 关山行旅图 关仝,五代宋初长安人。早年师荆浩,后又师唐代名家王维、毕宏等,有出蓝之誉。喜作雄伟山势,求意境。笔法简劲,达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之艺术境界。有人并称“荆关“,也有人将他与宋初李成、范宽并称为“三家山水“。乃北方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 该轴是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全景构图。下方中近景似乎是日落西山之际,山麓溪边人家和驿店之人物活动百态,在荒寒寂寞(寒山枯木)中又充满生机。上方中远景奇峰突出雄伟高大,深壑间疏林怪石,迭泉流水,深远不可测。整幅画描写的是北方山村的境和情--意境深远。笔法中用粗圆的线描勾括山体,短直笔则勾树木丫枝,使构图更为紧凑,较荆浩的“笔“更富有表现力。同时,皴点与渍染的结合,浓墨与淡墨的协调,更让人有置身于高深之中的感觉。可惜构图中的主峰略嫌生硬。 匡庐图 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人。唐末战乱,隐居太行山之红谷,号洪谷子,自耕而食。又自勉“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长,成一家之体。“环境、心境所至,故其山水画“气质具盛“,有笔有墨。荆浩创造出全景构图及皴法和水墨晕章的表现法,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五代宋初的画家关仝、范宽、李成、郭熙以及后代的众多画家均受其影响。 该画三远全景式构图,左实右虚。实处群峰迭出,怪石嶙峋,长松并茂,堂亭有序,“飞流直下三千尺“。虚处轻岚薄雾,“日照香炉生紫烟“,确实能陶醉人于心旷神怡之中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整个画面正如后人所云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笔法村庄挺劲、山体(石法圆中带方)、树木(树枝瘦劲)、堂亭工细有笔;再加上皴染有序,设色清润,墨以意境,真乃北派山水之特色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初陕西耀县人。又名中立,字中正。初学荆、关和李成,又曾入居终南山、太华山深林之中,使之心神与大自然相融,所以其作品既有雄伟气势又能感人心魄。 该画是高远章式。上方主峰高山仰止,宽厚有压迫感,是雄伟而不是雄劲。下方小岭则表现较强的质感,但山上之茂密的矮树和由急而缓的山溪,又与远景的雄伟融为一体。所以说,对比的反差与协调处理得很好。同时,疲惫的旅人和负重的驮驴,既使画面有静有动,又可衬托出山势的高深险要。笔法是墨笔画,用粗、短、硬笔勾出山体和树干,而用细笔精勾树叶和人、驴,富于表现力。用自己发明的雨点”层层皴点树木山石的纹理,少用渲染,只用墨之浓淡来烘托泉瀑与溪水的洁白明净。--潘至中在《论画杂忆》中说,北方山水画不难于用笔而难于气韵,不难于奇峭而难于雄浑。“雨点皴“则能较充分地表现“气韵“和“雄浑“。
第二、远 具体说就是散点透视。 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人眼垂直视角30度,水平视角45度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中国宋代的山水画家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 也是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则提出山水画的“三远”表现法。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不采用西方那种平视静观构图“所见不周”的表现方法,而是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与古代的走马灯或今天电影表现手法中的“摇“相似。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或者说一幅中国山水画中,无论是以高远、深远、平远中的哪一“远”为主,但都结合以其他的二“远”,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时间的限制。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是客观事物精粹的集中,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的美丽境界,同时也是人思想感情的陶冶。
“意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可见其最早源于文学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一美学范畴。唐代的王昌龄的《诗格》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明代朱成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王国维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古代诗论,并结合西欧美学成果使意境说更加系统和完善。
山水画自战国时期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古代画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五代至宋元时期,山水画便开始接触到“意境”的问题。“意境”的范畴一经诞生,便成为山水画的最高追求目标之一,从而使山水画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情调。
五代时期的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了“真景”说,他说:“可忘笔墨,而有真景”,主张“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并阐明“真者气质具盛。”其作品《匡庐图》(传.现藏台湾)虽然还带有早期山水画刻板、凝滞的特点,但从山石的结构,树的形态,峰峦的转折机透视变化上,刻画得都很具体。表现了“上突危峰,下瞰穷人”的真山真水。反映了他“贵似得真”的艺术主张。又如关仝的《秋山晚翠图》(现藏台湾)山石兀立、气势逼人、山泉栈道、流转有序,有可攀之感。与荆浩相比显得更为真实自然。这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能使观者谓之感染,引起共鸣,产生丰富的想象。同时也是意境美的生动体现。
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趋于完善。其中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开始具体的阐发了“意”的概念。他说:“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即画之主意,亦岂易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其所绘《早春图》(现藏台湾)为郭画之精品。他自出胸臆,以轻重浓淡的笔墨,表现烟树春梢,小桥曲径,行旅踏青,使人如面临春风,引人入胜。由此可以看出郭熙的山水画已经接触到意境的问题。而《林泉高致》则可以视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
元代的山水画以“元四家”为代表,他们是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元四家”的画虽然个人风格面貌不同。但以意境表现的倾向来说是基本一致的。其中都明显的流露出了主观意象的表达。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空间境象的真实已不同于宋代。更多的具备了“意造”的成份,有意识的以意造境,五项与思想达到了充分的统一,使意境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于山一带和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象。几十个峰峦,数十棵树木,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王蒙的《具区林屋图》格局繁密,用笔老辣朴质,树石杂生,波光粼粼,泛舟垂钓给人以置身世外,重返自然的真实感觉。与宋人相比,这种真实已成为主观的真实。从而使物象与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
到了明清时期,整体山水画的意境仍趋于主观。而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山水画从形式和地域上有了派别之分,也使山水画的意境倾向发生了变化。“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使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见董其昌《画眼》)可见董其昌南北宗的划分是源于中国的禅学。随着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提出,明代的山水画从表现形式和意象表达上形成了以禅喻画的理论观点。从而使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也有了一定的禅意。而清代的石涛却置“南北宗论”于不屑,并说;“画有南北宗……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是捧腹曰:我自用我法。”(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他大力提倡“笔墨当随时代。”石涛极其活跃的思想,使其笔墨的表达无拘无束,使意境的表现具有了多样性。石涛这种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思潮,以至于到了近、现代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总之,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创造,需要以高度的意匠手段和表现媒介来完成。同时也需要姊妹艺术的广泛借鉴,使意境的创造达到完美与统一,从而创造出富有新鲜艺术魅力的新时代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