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蹀躞带和革带的区别

蹀躞带和革带的区别(古人腰上带的玉穿腰带的叫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16 13:17:19 浏览20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人腰上带的玉穿腰带的叫什么

古人腰上带的玉穿腰带的叫玉带。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

扩展资料:

带钩是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钩钮组成,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木、牙、琉璃等,带钩大多是用来束腰的革带用钩,同时在出土墓葬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有钩挂佩物的作用,在造型上常见的有水禽型、琵琶型、棒型等。

初始时期的带钩体小,一端有孔,一端为钩,没有钩钮。带钩都是光素无纹。带钩正面作出弧凸而侧面则作成弧凹,虽通体无纹却能用弧起和打洼的工艺,古朴大方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到了商周时期不管是铜带钩还是玉带钩,几乎都很少看到,春秋铜带钩普遍出现而玉石带钩则发现很少,这个时期的带钩呈现“S”型,两头有反方向的钩环而且没有孔和钮。而新石器时期那种有孔形制的带钩消失了。

随着战国时代的来临,王公家室都以玉带钩作为装饰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同时玉带钩的鼎盛时期也随着帝王们的喜好而达到了制造高峰,这个时候出现的带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尺寸相对较小、光素没有任何纹饰;另一种就是尺寸大、纹饰非常精美华贵,制作加工也比小型带钩细致了不少。

元明清时代,玉带钩重新成为了日常实用品,数量较以往增多了不少。原因是以往做套环的皮革改用丝带了,丝带能够织出很大的套环,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带钩自然也就变大了,造型也更加丰富多样了。琵琶、螳螂、圆棒、条形、水禽、和动物型等均有。

在如今大量传世的带钩中,很多是前朝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造型,如灵芝、如意、鸟纹、凤纹、几何图形纹饰等,但最多的还是传统的龙首和螭虎纹带钩。

古代官员品级不同是不是腰带也不同

  腰带也不同。
  代穿紫袍。腰黄系黄带的是【三品以上】官员
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
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
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
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
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
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
八品袍深青,
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
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
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
  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是古代官员品位的标志。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ī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音它)尾。

古代人们都喜欢在腰带上系上一块玉佩,这根串玉的腰带叫什么

古人腰上带的玉穿腰带的叫玉带。

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

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

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

扩展资料

古代玉带由三部分组成

1、鞓:即“革带”,由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使用时要把没有纹饰的一节两端,穿在有銙饰的一节两端的银扣里,用银扣上的针,贯入带上小孔中,有时铊尾较宽银扣不能通过时,要用无铊尾的一端先穿过一个银扣,再穿第二个银扣。

2、銙:有方形、拱圆形、带古眼銙,为鞓上的饰物。最初的用途,虽然在于装饰,但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可以看出,銙的原来用途是在受环,环是用来悬物的。至唐后,玉銙日益趋于制度化,把环去掉而留下附鞓的饰物,便是銙。

3、铊尾:即鞓端的饰物,它的用途起初应该是保护鞓端的,犹如当前所用的线织腰带在带端钉上一块金属来保护一样,以后也渐渐变为装饰之物。

以上三个部分配合起来,便是大带(即玉带)。有銙的一节向后,因为最初的用途在于受环,环是悬物,物都是悬在背后,所以有带銙的一节在后面。

百度百科——玉带

蹀躞带是什么揭秘蹀躞带怎么系怎么挂东西

说到蹀躞带其实还是比较陌生的,为何这么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个蹀躞带一般人都不认识,但是如果熟悉唐朝历史或者说熟悉汉服的话,这个叫蹀躞带的东西还是很值得大家来探索探索看看的,毕竟蹀躞带也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穿衣风格和当时的一些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看看蹀躞带是什么吧,还有这个蹀躞带到底怎么系怎么挂东西吧!
蹀躞带是什么
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配用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将其官阶体现出来。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便被称呼为“蹀躞带“。“蹀躞”(diéxiè )一词,其本意是小步疾走的意思。
蹀躞带怎么系
蹀躞带的皮带很长,使用时带尾需要绕到背后,铊尾可以防止皮带滑脱。

正规的系法为:

1、首先蹀躞带的小条应该是围在腰部侧后的。

2、正面扣好,带扣置于腹部右侧一掌宽的位置。

3、带尾拉到背后。

4、扭一下,向上塞进皮带5、松手,铊尾自动下垂,完成,主带的铊尾正好朝外。

因为蹀躞带最初的用途在于受环,环是悬物,物都是悬在背后,所以有带銙的一节在后面。
蹀躞带历史故事
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而胡人的腰带是很有特色的,在腰带上附加了许多小环,可将小物件随身携带。当时的腰带使用带钩加以束缚,带钩以铜或镶金制成,腰带又以皮革制成,这种带式对后来腰带的演变起了很大的作用。《梦溪笔谈》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带,胡服也……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革带之上有金玉杂宝等装饰,此为北方民族所喜爱的服饰品之一。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

蹀躞带在北周宣政元年(578)若干云墓、隋大业六年(610)姬威墓都曾出土。蹀躞带本为胡制。带间有带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其制本采自马上的秋根,为适应马上需要。蹀躞带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曾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开元以后,朝廷有新的规定,一般官吏不再佩挂。但在民间,特别在妇女中间,却更为流行,只是省去了原来的“七事”,改成了狭窄的皮条,仅存装饰意义,已无实用价值。

古代官员腰上的大圈是腰带吗叫什么

古代官员腰上的大圈叫“玉带板”,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玉带板又称为带跨,从13块到26不等,材质、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唐代根据带板的数目来称带,如“十三銙带”。通过记载所知,在明代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

在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腰带上以玉为装饰品出现在北周时期。最初只是在腰带的两端连接处加玉质带钩,后来发展到在腰带上镶缀一圈片状玉块,玉块的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桃形,有素面的,也有表面浅浮雕刻图案,以显示主人的高贵身份。

唐代朝廷把皮质的革带定为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规定用不同材质的配饰镶缀在革带上,以此体现官阶的高低。只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才能系金带或玉带。明代标准一副革带由20块带板组成,这20块带板又是由长方形8块、长条形4块、圭形2块、桃形6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

扩展资料:

皇帝御带与官员玉带板的不同:

1、皇帝御带以短粗阴线及压地隐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带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带是古代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带板的质地、纹饰、块数不同,来表示品级的高低。

2、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盘龙纹玉带,是目前所仅见的唐、五代时期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随身御带。它由7块方形带板与1块圭形铊尾板组成,带板及铊尾皆扁体,玉质洁白温润,每块板上均碾琢龙纹图案,具有浮雕效果。

古时腰带叫什么

古时腰带叫“鞶革”“大带”。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

《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如《诗经·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扩展资料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

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

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

汉服挂在腰上的带子叫什么

挂在腰上的带子,说的太笼统了,不知道你说的哪种,我猜可能是:革带、蹀躞带、宫绦、酢浆草结、禁步。

古代腰带有哪些样式

新媒体/ 新星

作者/ 楼昊杰(实习生)、新星

野史记载,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大臣们,能根据腰带的位置,揣测出朱元璋的心情好坏。

当朱元璋裤腰带一提,上仰到胸部,则说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腰带下垂到腹部以下,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了。

朱元璋画像

我国古代的腰带,分为两类:一类以丝帛制成,称“大带”;一类以皮革制成,称“?带”或“革带”。

西周时期,由于皮革鞣制、染色等加工水平的局限,革带无任何装饰,通过革带两端的绦带系结来固定,方便性和舒适性都不理想。

先秦贵族的高级礼仪服装中,大带用以束衣,革带用以佩物。由于革带结实,被用来悬挂玉佩环等比较重的服饰礼器,在革带外面缠上华丽的丝质“大带”,以遮蔽不好看的革带。

秦始皇着装示意图,革带和大带共同使用。

使用革带者,无论是鳄鱼皮还是小牛皮,在当时都会被认为是社会底层。东汉的《汉书·贾山传》有“布衣革带之士”句,颜师古注释为:“言贫贱之人也”。

同样是两条腰带,如果你将大带内穿,皮带外缚,还是会被古人疯狂diss。

代表华夏礼仪文化的汉服很好地传承了革带和大带的穿戴方式,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则发展出了实用性更强的革带。

不过,革带真正开始流行在南北朝。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写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这一时期,也是革带使用和发展的最高峰。

|你的皮带扣好丑,我拒绝和你聊天|

早在西周末期,革带上就已出现了“带钩”,取代了绦带,实用性大大增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推行少数民族的服饰,其中就包括游牧民族喜用的革带。

革带及带钩示意图

人们逐渐发现,带钩在实用的同时,用来彰显身份也是极好的。革带上配带钩在春秋时期成为了风尚。带钩对还是公子小白的秦桓公有救命之恩。

《史记?6?齐太公世家》中记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国君之位,管仲提前埋伏去齐国继承王位的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带钩”,机智的公子小白迅速装死,躲过一劫。

虽然实用性远不如今天的皮带扣,但是一条带有精美带钩的革带绝对是当时的装逼利器。

带钩种类繁多,在形状上有棒形、兽形、鸟形、人形、龙形、匙形及琵琶形,装饰纹样有鸟纹、兽纹、龙纹、卷云纹、几何纹、连勾雷纹、涡纹等。无论从造型还是材质,带钩无不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意识。

?0?2?0?2?0?2?0?2?0?2?0?2

陕西宝鸡出图的水禽形金带钩

战国玉带钩

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说林训》记有:“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人们已经通过带钩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社会地位。

今时不同往日,男生系一条有着大Logo带扣的腰带,会被人认为俗气并疯狂diss之。

大Logo皮带

|腰不好就别用蹀躞带了|

西晋至隋唐时期,革带的功能、形制都趋于多样性。唐宋文献中常出现的“玉带”、“金带”都属于革带,区别只在于革带上的装饰物材质。

唐《通典》对不同阶级的人应系何种腰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教文物官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二?(带?:腰带上的装饰物,如玉、金、银等);四品,金带,十一???庶人服黄铜铁带,六?。”

当时武官还使用一种“蹀带“,“蹀躞”原意为小步快走,正符合佩戴者行走的姿态。直到宋辽,武官都流行使用这种腰带。

辽代蹀躞带及带?示意图

蹀躞带装饰物的下端还连着一个铰链,衔接着一个金属铸成的小环,专用于系佩刀、剑、磨刀石等物。《旧唐书·舆服志》中记录:“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真(用于雕凿的楔子)、哕厥(骨头做的解绳结的锥子)、针筒、火石袋等也。”

辽代陈国公主驸马萧绍矩墓出土的金蹀躞带

|古代没有高腰裤|

明洪武年间,官服使用的革带成为了辨等级的工具。为了使佩戴者显得气度大方,明朝官员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没有束腰作用。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革带是活动的,为了保持腰带平衡,佩戴者必须用手扶着,呈现出“撩袍端带”的样子。

明代官服示意图,“撩袍端带”为明代官员常使用的姿势。

关于腰带佩戴的位置,《礼记?6?深衣》早有记载:“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腰带下忌压到大腿骨,上忌碰到肋骨处,在肋骨和胯骨之间是为得体。如下穿法对古人来说,是不够尊重的。

现代的高腰裤,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到明永乐年间,革带的形制因礼制需要而成为了定法。革带上装饰物的数量和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明《正字通》记载:“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

明代标准形制革带示意图

明·玉花树腰带

明代开国功臣汪兴祖墓中出土的玉带,使用了14块和田玉,底部镶以金托,镂空雕出了翔于云间的龙。明初的革带绝大多数为素面玉带,就连万历皇帝使用的也都是素面玉带。朱元璋用精美的玉带陪葬,在当时极其罕见,可见汪兴祖功高盖世。

汪兴祖墓陪葬的镶金托云龙纹玉带板

|自称皇室后裔?掀起衣服看腰带!|

清代满人入关,为了强调皇室的尊贵,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尤其对于爱新觉罗这一宗族。顺治十八年规定了用腰带颜色区分身份高低,汉族官员只能系蓝色或石青色腰带,严禁越级束用。

《清会典》更详细记载了皇室的腰带颜色:“凡宗室觉罗皆别以带,宗室系金黄带,觉罗系红带。革退宗室者系红带,革退觉罗者系紫带。”

皇太极的正黄色腰带和鳌拜的青色腰带,鳌拜权倾一时,在腰带颜色上也不敢越级。

所以,下次有人给自己加戏,自称爱新觉罗后人,什么民族资产被冻结在XX银行等人来投资,你只需问一句:“您腰带是什么颜色?”,便可以让骗子无所遁形。

而且,刻意彰显自己的“皇室后裔”身份的人,基本是旁支,正统爱新觉罗后人往往低调到隐姓埋名,多改“金”姓。

|点击阅读更多|

●●●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

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世界遗产地理》纸刊。

京剧里的腰带为什么那么大那么夸张

古人的腰带,我个人以为粗暴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布做的,一类是现在说的这种皮革做的革带。革带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蹀躞带,是我国民族交流的一大见证。根据革带上有金玉,或犀牛角等饰品,因此又叫玉带或者犀带等等。

腰带上的装饰不同,其官阶品位也不同。我粗略选了明成祖,明宪宗,明光宗分别代表明初明中明末几种风格,发现他们的玉带都很宽阔,大于使用者本人的腰围,所以并不具有实用性,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这一点定陵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
而且这并不是皇帝的专利。

玉带不具备实用性,所以它更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句话叫“杀人放火金腰带”。历史上有多次赠赐玉带的记载,例如张居正参加乡试时就被湖广巡抚顾璘解下犀带相赠以勉励。
可以说,京剧的这种腰带正是明代革带的反映。

那么,为什么明代这种革带会变的这么宽阔,失去其本来作用呢。以下是我个人一些猜测:蹀躞带初引入中原时还是以实用性为主,唐朝就有有武官五品以上佩革占鞢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都是些打仗用的随身物品。

后来这些物品逐渐演变成金玉犀牛角这些装饰品,于是人们就以装饰品的材质和数量多少区别高低。如《元史·舆服志》一记载:百官公服,偏带,“正从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以花犀。三品、四品以黄金为荔枝。五品以下以乌犀”。《明史·舆服志》三也称:文武官公服腰带,“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

在保持金玉饰品一定大小的前提下,要增加只有无限增宽腰带的长度了。因此,革带越阔,意味着地位越高。我没记错的话,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革带上有24件玉石,这应该是天子的规制。

明代公服还保留着一些宋代的特点。不过相对于其他服饰,公服实在不常用。常用的常服都是双挞尾的腰带,如下图定陵出土的文物。这时候的腰带就完全没有实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