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说点

人们常说点翰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7-01 10:20:13 浏览1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明朝特重翰林,没有翰林院经历的,就没有资格入阁拜相。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点翰林后,就成为“储相”——内阁大臣的后备人选。

点翰林是通俗的说法,正式的说法是从新科进士里甄拔庶吉士,又称馆选。

馆选比较简单,但是也不能说容易。只有新科进士才有资格报名;凡报名者,先提供自己过去写的文章5篇,然后参加面试。

科举考试是全凭笔试成绩,而馆选,属于面试性质。

这就不那么好把握了。笔试大体上还算公平,只要一加入主观因素,比如面试之类的,就有猫腻了。

馆选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房师举荐、中进士的名次、年龄、地域、外表。除了这些显规则亦即惯例以外,按照一个流行的术语,还有潜规则呢!

首先,房师要举荐。那时候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谓之座主或座师,因为殿试写策论的科目不同(自选四书五经之中一种),又分房(比如张居正科举考试就分在礼房),“房”的阅卷管就是房师。房师举荐,是前提,房师不举荐就不能报名。

其次,中进士的名次。名词靠前者,有优势。

再次,年龄。按说,既然是内阁大臣的后备人选,年龄应该适当大点才好。但是,当时却不是这样,大概是考虑到后备的时间相当长吧,越年轻越好。

第四,地域。选拔内阁大臣的后备干部,讲究地域平衡,进士多的省份,竞争就激烈。

第五,外貌。俊朗儒雅,沉稳老成者有优势。

但是,知情人说了:“庶吉士之选,请托居其半。也有人概括为两要素:“有声有援”。

所谓声,就是有些名气。比如出过文集,写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等;也可能是家世显赫,自幼被誉为神通,广为人知等等。也可能做过什么见义勇为的事等等。总是有些名气就容易纳入视野。

所谓有援,就是有靠山,有人脉。

简言之,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你要有门路找到有影响力的人。当然你还要放得下身段,说讨好之类的话。

比如明朝文坛领袖王世贞(我写过《明朝大书生》这本书,就是写他的,我认为他就是《金瓶梅》的作者》),本来在朝廷人脉广连,可他就是就放不下身段,不愿意去求人,所以没有参加馆选。这导致他终生都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