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陈凯歌电影版《赵氏孤儿》后,电视剧版的《赵氏孤儿案》日前也在央视1套热播,再度让这段错综复杂的前史成为重视焦点。赵家遭受奸臣灭门,孤儿幸运死里逃生,八位烈士前仆后继,血海深仇终得昭雪。
正是弥漫其间的感天动地的情意,无价之宝的忠实,让这个故事受到了古今中外观众的追捧,在其间,我们找到了久违的“坚持”和“温暖”,心灵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劝慰。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转述和承受的过程中,前史的正本相貌逐渐被我们遗忘了、疏忽了,故事重复千变就成了前史,然后就变成了信史。可是,前史真的会有如此多情,如此煽情,如此矫情吗?前史上的“赵氏孤儿”又是在什么样的景象之下成为孤儿的?前史上实在的“赵氏孤儿”关乎正义和忠实吗?
那“赵氏孤儿”指的是谁呢?
赵氏孤儿就是前史上的赵武,提到赵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是你必定知道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重耳,赵武的曾祖父赵衰是辅佐晋文公当上国君的重臣。用《史记》的话来点评赵衰就是:“文公所以返国及霸,多赵衰计谋。”所以,重耳做了国君后,劳绩最大的赵衰被封为了晋国卿大夫,并在朝堂之上署理晋国国政。
赵衰生子赵盾。赵盾在晋襄公身后,立太子夷皋为国君,也就是晋灵公。这位晋灵公可是前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残忍好杀,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都不听,可是他在心底是惧怕赵盾的,所以想暗中将其除去。
故事第一次被文字记载是在《左传·宣公二年》里的“晋灵公不君”,晋灵公和大臣赵盾之间发生了抵触,晋灵公派刺客刺杀赵盾,还好赵盾仁慈待人,分缘极好,早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赵盾逃跑了,可还没出国境,就传来了晋灵公被杀的音讯,赵盾之弟赵穿杀了晋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晋成公。赵盾复职,而弑君的这笔帐也落在了赵盾的头上。
赵盾身后,他的儿子赵朔秉承了爵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由于这场战役,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女儿赵庄姬做了夫人。
而在《左传·鲁成公八年》里,呈现晋灭赵氏宗族的记载,庄姬与赵朔及其弟赵婴堕入三角爱情,赵氏宗族出头干涉,后庄姬向晋侯进谗,与赵家有仇的大臣趁机介入,借机清除了赵氏宗族。赵朔的儿子赵武被庄姬藏在宫中,长成后重返于朝。
在后来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里,根本连续了《左传》的叙说。但在另一篇《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用了洋洋洒洒近千文,描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后来的人们所知道的《赵氏孤儿》故事的根本结构——
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宣称最初他人杀掉晋灵公与赵盾有关,率兵灭门。专一漏网的是已有身孕的赵朔之妻庄姬。屠岸贾穷追不舍,欲斩尽杀绝。庄姬产下赵氏孤儿赵武后,将其藏在裆下逃过一劫。
后来,赵朔的食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协商救孤,程婴用买来的一个婴儿与之掉包,并与公孙演了一出双簧。屠岸贾率师追赶而来,程婴佯装欲以千金出卖赵氏孤儿,并领着屠岸贾找到了藏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二人被杀。
程婴带着赵武远走他乡,委曲求全苦等15年,总算等来了晋景公下发的赵氏平反令。赵武杀掉屠岸贾,为赵家报了仇,而程婴也自杀以报老友。
不过,在《春秋》、《国语》中也有对赵氏一门被灭门的零散记载,但均未涉及到“追杀孤儿”这一情节。
关于司马迁所着“赵氏孤儿”故事的来源,《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所刊杨秋梅《"赵氏孤儿"本事考》也提出了一些赋有启示含义的新观点,但仍有可商讨之处。万斯大、沈钦韩以为赵氏孤儿一事疑信参半,杨伯峻先生以为是全采战国传说。为了澄清其间本相,还其前史正本之面目,有必要对史籍所载赵氏族诛的有关材料进行剖析与考订。
在司马迁的基础上,纪君祥强化了几个戏剧抵触——首要,程婴的身份被断定为民间医师,并用自己的儿子替换赵武,增强了感染力;第二,程婴带着赵武成心投靠屠岸贾,这大概是“最风险的当地也是最安全的当地”最早的一个版别;第三,赵武长大后,程婴以连环画的形式把事情来龙去脉奉告赵武,让赵武杀掉“大奸臣”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