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画家金廷标

清代画家金廷标(清代西洋画师如何和中国画结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8 03:03:59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清代西洋画师如何和中国画结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1、较早地进行国画“西化”实践的中国艺术家始于“岭南画派”,其代表人物是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和陈树人。

“二高一陈”从20世纪初便接受西方美术影响,从融合东西方的新日本画运动中得到启发,希冀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注入西方绘画和日本绘画的新血液,开辟出一条既有现代精神、又有民族传统的艺术新路。

2、国画“西化”作为一种国画创作路向始终没有停止,蒋兆和、李可染、田黎明等艺术家继承前人的衣钵,继续探索国画与西画如何进一步融合、共生,进而将中西两种绘画体系中具有的各自优长加以整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力作。

扩展资料:

国画的“西化”首先依赖于对西画的引进。近代中国人引进西画共有三个途径:

1、通过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圣像,以传教士为中介认识西方绘画;

2、借助民间交往,主要是各沿海城市商业交往中的美术品交流;

3、在19世纪中期由上海天主教会创办的土山湾画馆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传艺工厂。

国画“西化”必须对中、西两种文化都有较深的研究,只有了解两种文化的优长与不足,才能取长去短,将两种文化艺术的优势予以整合,进而创造出集两种文化艺术优势于一身的新型文化艺术。

清代人物画家有哪些

苏六明(公元1798-?年),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善人物、山水。
清代画家黄慎,清代著名画家,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又称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幼家贫,后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
清代名画家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耕,号默道人,江苏省江都人,寓居上海。早年向王小梅(素)学画。精人物仕女,尤善画马及走兽,兼工山水。
清朝画家任颐善人物画。
清代画家钱慧安。
PS:
清朝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有焦秉贞、冷枚、金廷标、丁观鹏、姚文瀚等。山水画家有唐岱、徐扬、张宗苍、方琮等。花鸟画家有蒋廷锡、邹一桂等。

乾隆年间宫廷画师名单

一、早期宫廷画家(顺治、康熙时)
1.黄应谌(公元1597—1676年之后),字敬一,号创庵,顺天(今北京)人,世居京师,擅长画人物、鬼神、婴孩等,顺治中期被召入宫廷供奉,曾经一度担任上元(属今江苏南京)知县,后又返回宫廷供职。存世作品有《卜居图》轴(河北省博物馆藏)、《陋室铭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
2. 王国材(生卒年不详),号昆山,大兴(今属北京)人,擅长画仙释人物,曾经为顺治皇帝画过肖像。
3.孟永光(生卒年不详),字月心,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擅长画人物、肖像、花卉,受业于画家孙克弘,于明朝末年远赴辽东,后随清军入关,顺治时供奉内廷。
4.焦秉贞(生卒年不详),字尔正,济宁(今属山东)人,于康熙时曾任钦天监五官正,擅长画人物、仕女、楼观,绘画受西风影响,颇受康熙皇帝器重。存世作品有《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5. 冷枚(约公元1670—1742年),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随焦秉贞学画,约于康熙中期进入宫廷供职,曾参与《康熙南巡图》卷、《康熙万寿盛典图》卷的绘制,擅长画人物、仕女、建筑、动物等。雍正在位时受到冷落,乾隆即位后再次入宫。
6. 唐岱(公元1673—1752年以后),字毓东,号静岩、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曾经跟随王原祁学画山水,康熙皇帝曾赐他“画状元”的称号,擅长画山水,并有《绘事发微》一书传世。约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离开宫廷。

二、中期宫廷画家(雍正、乾隆时)
7.陈枚(公元1694?—1745年),字殿抡,号载东,晚年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雍正时由画家陈善推荐进入宫廷供职,曾任内务府员外郎,约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离开宫廷南归。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画风细腻并有西洋画的痕迹。
8.张为邦(生卒年不详),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父张震是康熙时的宫廷画家,张为邦于雍正、乾隆年间在宫中供奉,擅长画人物、楼观、花卉、曾向郎世宁学西洋画法。其子张廷彦,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楼阁。
9.丁观鹏(生卒年不详),顺天(今北京)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成为宫廷画家,大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680年)以后,擅长画道释、人物、山水、也能画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其弟丁观鹤同时供奉内廷。 10.王幼学(生卒年不详),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其父王去世,顶替入宫供职,曾经跟随郎世宁学画油画,其弟王儒学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也进入宫廷随郎世宁学画油画。
11. 孙祜(生卒年不详),江苏人,擅长画人物、山水。 金昆(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长画山水、人物、画风工整细致,受西洋画影响,作品色彩鲜艳,
12. 程志道(生卒年不详),字遵路,号景川,京江(今江苏镇江)人,擅长画花卉、树石。
13. 福隆安(生卒年不详),满洲镶黄旗人,擅长画树石。
14. 沈源(生卒年不详),原先是设计图样的“画样人”,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调往画画处作画,擅长画人物、山水。
15. 余省(公元1692—1767年之后),字曾三,号鲁亭,常熟(今属江苏)人,曾向蒋廷锡学画,馆于户部尚书海望家多年,后由海望推荐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花鸟虫鱼,受西洋画风影响;其弟余(生卒年不详),字南州,亦擅长画花鸟,二人同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入宫。
16. 周鲲(生卒年不详),字天池,常熟(今属江苏)人,擅长画山水、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进入宫廷供职,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因病回原籍治疗,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新入宫.
17. 张雨森(生卒年不详),初名雨,字作霖,号苍野,后更名为雨霖,字甘霖,号紫琅,淮安(今属江苏)人,擅长画山水。
18. 姚文瀚(生卒年不详),顺天(今北京)人,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为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
19. 张宗苍(公元1686—1756年),字默存,又字默岑,号篁村、太湖渔人,王原祁再传弟子,擅长画山水,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进宫供职,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离开宫廷。
20. 方琮(生卒年不详),字有璜,号石颠,浙江人,曾经跟随张宗苍学画山水,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与张宗苍同时被征召入宫。
21. 王炳(生卒年不详),与方琮同受业于张宗苍门下,擅长画山水,乾隆时成为宫廷画家,入宫时间不长即去世。
22. 徐扬(生卒年不详),字云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皇帝南巡,徐扬献画得到赏识,随即进入宫廷供职,在宫中长达二十六年,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画风细腻。曾经参与《乾隆南巡图》卷及《平定两金川战图》册等作品的绘制,是乾隆后期的重要宫廷画家之一。
23. 金廷标(公元?—1767年)字士揆,乌程(今属浙江)人,出身于画家家庭,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皇帝南巡时,金廷标进献画册得到赏识,于同年进入宫廷供职,画艺全面,人物、山水、楼阁均十分擅长,画风工整,设色清丽。
24. 袁瑛(生卒年不详),字近华,号二峰,元和(今江苏吴县)人,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进入宫廷供职,至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离开宫廷赴广东任官,擅长画山水、花木。
25. 谢遂(生卒年不详),是乾隆后期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楼阁、山水,画风比较细腻。
26. 杜元枚(公元1714—1680年以后),字友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先在苏州织造府作画,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进入宫廷供职,两年后因病离开宫廷。他擅长画人物,作品面貌工细。
27. 沈映辉(生卒年不详),字朗乾,又字庚斋,号雅雅堂,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乾隆皇帝南巡时沈辉进献诗画,被弘历亲自定为第一,随即进宫供职,任内务府司库。擅长画山水,后因病归里。
28. 黄增(公元1724—1790年以后),字方川,号筠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应召入宫,为乾隆皇帝画六十岁肖像,并临摹宫中所藏古画,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南返归里。
29. 李秉德(公元1737—1807年以后)字蕙纫,号涪江,又自称龙池山人,祖籍四川,居吴县(今江苏州)人,皇帝南巡时进献图册,随后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山水、花鸟。
30. 贾全(生卒年不详),乾隆中后期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
31. 杨大章(生卒年不详),乾隆后期宫廷画家,擅长画花鸟。
32. 胡桂(生卒年不详),号月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是宫内伶官,因擅长作山水画,乾隆皇帝命其入宫供奉。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胡桂五十余岁时仍在宫中作画。
33. 陆遵书(生卒年不详),字扶远,号芙苑,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中举人,曾入宫作画多年,后返回故里讲学,擅长画山水及梅竹松石。其兄陆绶诗亦同时供奉内廷。
34. 曹夔音(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擅长画山水。 蒋懋德(生卒年不详),字荣初,号竹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家居京师数十年,乾隆后期宫廷画家,擅长画山水。

三、晚期宫廷画家(嘉庆以后)
35.沈庆兰(生卒年不详),乾隆后期入宫、活跃于嘉庆时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及鞍马。
36. 冯宁(生卒年不详),乾隆后期至嘉庆时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楼阁、鸟兽。
37.沈贞(生卒年不详),字正峰,咸丰至同治时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山水。
38.沈全(生卒年不详),咸丰至同治时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
39.沈世儒(生卒年不详),同治时宫廷画家,擅长画花卉。
40. 沈世杰(生卒年不详),同治时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
41.沈振麟(生卒年不详),字凤池,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同治、光绪时宫廷画家,曾任奉宸院卿,擅长画人物肖像 花卉。
42.张恺(生卒年不详),号乐斋,吴县(江苏苏州)人,清后期宫廷画家,曾总管如意馆,擅长画山水、花卉、翎毛。
43.屈兆麟(公元1866—1937年),字仁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进入宫廷供职,清朝晚期宫廷画家,擅长画花卉、翎毛。
四、宫廷中的欧洲画家
以上叙述的均为中国的宫廷画家,此外还有若干欧洲的画家在宫中供职,下面单独列出介绍:
1.郎世宁(公元1688—1766年)原名Giuseppe Castiglione,意大利米兰人,传教士,于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不久进入宫廷供职。在宫中郎世宁画了大量的肖像画、纪实画、花鸟走兽画,并且向中国的宫廷画家传授欧洲的绘画技法,是清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画风的重要画家。死后葬在北京阜成门外。
2.马国贤(公元1692—1745年)原名Matteo Ripa,意大利那不勒斯人,传教士,于公元1710(康熙三十一年)抵达澳门,随之北上京师在宫中供职,擅长绘画、雕刻,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回国。
3.王致诚(公元1702—1768年)原名Jean Denis Attitet,法兰西人,传教士,于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来到中国,擅长画肖像、人物、走兽,画风细致,欧洲风味很浓。
4.艾启蒙(公元1708—1780年)原名Igntius Sickltart,传教士,于公元1745(乾隆十年)来华,波希米亚(今属捷克)人,擅长画人物、走兽,画风细腻。
5.贺清泰(公元1735—1814年),原名Louis Poirot,法兰西人,传教士,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680年)来华,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鸟兽,曾奉命作油画,卒于北京。
6.安德义(公元?—1781年),原名Joannes Damascenus Saslusti,意大利罗马人,传教士,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卒于北京。
7.潘廷章(公元?—1812年之前)原名Joseph Panzi,意大利人,传教士,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提)抵达中国,两年后进入宫廷,擅长作油画肖像。

清代宫廷绘画的选拔画家

画史上关于如何选拔宫廷画家,有过不少的记载,并且流传有许多故事。其中以宋代翰林图画院画家的选拔,最具有浪漫色彩。根据宋·邓椿所著之《画继》一书的记载,宋代宣和(宋徽宗赵佶年号)时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画继》上说: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又如’乱山藏古寺’,要求画家所作不但切合试题,而且还要求画幅构思巧妙,不落俗套。
宋代这种出题考试选拔宫廷画家,在以后亦有相类的做法。只是画史上没有详细系统的记载而已。比如清代宫廷中吸收画家,也要经过考试,如果合格,才能成为正式的宫廷画家。这些做法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内,可以见到。
如乾隆时的一位颇有名气的肖像画家徐璋(公元一六九四-?年),就曾进到宫里参加过类似的考试。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有如下几条有关的资料: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司库白世秀达子将奴才图拉跪进画喜容徐璋,系松江府娄县之民,年五十六岁。缮写摺片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转奏。奉旨:着伊画一张,钦此。同年同月的第二天,另一则档案对此事又有记述:于本月二十七日,司库白世秀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要徐璋试手画呈览,钦此。这则档案说明乾隆皇帝对此事的答复。当天的又一则档案记载说:于本日,随将徐璋未画完水墨山水小绢画一张,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徐璋着交春雨舒和行走,钦此。虽然徐璋后来由于其他的原因,很快就离开了宫廷,但是以上档案资料证明,在清代宫廷吸收、选拔画家时,与前代相似,也同样需要有考试这一步骤。当然,清代在选拔宫廷画家时,又有它自己的特点。民间画家如果想要进入宫廷,先需有权势者推荐,此为第一步,然后才能有机会去参加考试。就如上面所举出的徐璋,也是先由图拉推荐到北京的。当时图拉是清廷内务府的官员,任职苏州织造府织造,既负责为皇室制造各类用品,也负责向宫廷推荐画家。
另外在朝官员和地方官员都有向朝廷推荐画家的责任,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见。乾隆时宫廷画家余省、余 兄弟,在进宫供职之前,曾经寓居于户部尚书兼内务府大臣海望家作画二十余年,又曾向大学士蒋廷锡学画。他们兄弟俩能够入宫供职,定与海望的鼎力推荐有关。又如画家王岑,在京师时与大臣张照、董邦达、张若霭等均有交往,最后他由刑部侍郎励宗万推荐,进入宫廷作画;画家袁锳,擅长画山水,于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由户部侍郎李因培推荐入宫,供奉内廷二十余年;陈士俊是一位肖像画家,在京师时与刑部尚书张照、礼部尚书张若霭颇有交往,后来经张若霭推荐,进入宫廷作画多年。根据以上所举事例,可知这些画家经有权势者推荐后,仍然还需通过考试,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宫廷画家。
除去要有朝臣等的有力推荐之外,还有个别的画家则是通过献画自荐的途径而进入宫廷的。当然首先这些画家要具有相当的实力,另外也需要有适当的时机。金廷标和徐扬这两位画家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徐扬是一位手段全面的画家,擅长画山水、花鸟、草虫、界画,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即位后首次南巡,抵达苏州时,徐扬恭进画册,得到赞赏,不久来到北京宫廷供职;金廷标(公元?-一七六七年),同样是一位画法全面的画家,乾隆二十二年(公元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在位后第二次南巡时,金廷标主动进献《白描罗汉图》册,得到皇帝的嘉许,随之北上进入宫廷供职;还有另一画家严钰,于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皇帝南巡时进献山水册页二十开,并附自作江南好词于后,深得皇帝的欣赏,谕严钰供奉内廷。
清代宫廷画家中还有相当一部份是属于父子相承、师徒相继的。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既然父亲、祖父或师傅长期在宫廷内供职,依靠这一层关系,他们的弟子进入宫廷供职自然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画家焦秉贞和冷枚是师徒,他们先后于康熙年间进入宫廷服务;又如画家张震,于康熙、雍正时在宫廷中供职,张震之子张为邦便于雍正时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张为邦在宫中作画延续至乾隆时,等到他年老时,又推荐他的儿子张廷彦来顶替作画。如此祖孙三代先后在宫中供职的绘画世家并非个别的例子。又如孙阜,是康熙时的宫廷画家,其子孙威凤就在雍正时进入宫廷供职;画家王介于康熙、雍正时供职于宫廷,他的一个儿子王幼学便在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先期进入宫廷供职,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王儒学也入宫供职。
由此看来,清代宫廷画家的推荐与选拔和宋代相比,考试只是其中的一道关,其他人情的因素是很大的,故而清代宫廷绘画的水平也是无法与宋代画院作品相比的。宋代院画能够起到左右画坛的主流作用,而清代宫廷绘画只能是整个画坛的一分子或一个流派而已。

清,金廷标《岩居罗汉像》欣赏

《岩居罗汉像》轴,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99.7厘米,横53.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罗汉一尊,袒胸赤足,依山盘腿席地而坐。旁边一童子炷香。山上白云缭绕,隐露山岩树枝,气氛非凡。上中有清高宗弘历题四言诗一首。人物面部勾线填色,衣纹流畅,顿挫有法。

图中罗汉眉目清秀,披发,戴耳环,臂腕佩钏、镯,着袒右式袈裟,自在坐,手捧如意,系模仿了菩萨的形象。罗汉、童子衣纹分别运用了蚯蚓纹、钉头鼠尾描,造型工整,设色清雅。《秘殿珠林三编》著录。

金廷标,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画家金鸿之子。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亦能界画。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第三次南巡时,进白描罗汉册,受到乾隆帝赏识,命入内廷供奉。传世作品有《婕妤挡熊图》、《罗汉图》、《瞎子说唱图》等。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谢谢!

清代画家金廷标属于什么生肖

应该属于虎生肖,因为清代画家金廷标是甲子年出生的,根据干支纪年法推算他应该属于虎生肖。

清代绘画的中期绘画

康、雍、乾年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绘画上也呈现隆兴景象,北京、扬州成为绘画两大中心。京城的宫廷绘画活跃一时,内容、形式都比较丰富多彩。在商业经济发达的扬州地区,崛起了扬州八怪,形成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
清代宫廷绘画,在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年间,随着全国统一,政权巩固,皇室除了罗致一些专业画手供奉内廷外,还以变相的形式笼络一些文人画家为其服务。宫内除了设立如意馆等机构以安置御用画家外,还用入值“南书房”的形式,以延纳学士、朝官身份的画家。有不少的学士、朝官,实际上已经成为宫廷画家,他们经常画些奉旨或进献之作。这些作品大多署有“臣”字款,统称为宫廷绘画(见清代宫廷绘画)。其内容主要有:描绘帝后、大臣、少数民族上层首领的人物肖像画,表现帝后生活的宫廷生活画,记录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纪实画,供装饰、观赏用的山水、花鸟画等。风格面貌比较多样。人物画有传统的工笔重彩和白描画法,还有吸收西法比较写实的画法;花鸟画有宗法黄筌的工笔写生和恽寿平的没骨法;山水画则多属“四王”派系,唯大写意画法则未在宫内传布。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有焦秉贞、冷枚、崔□、金廷标、丁观鹏、姚文瀚等。山水画家有唐岱、徐扬、张宗苍、方琮等。花鸟画家有蒋廷锡、邹一桂等。还有一批供奉内廷的外国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他们带入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法,创造了中西合璧的新画风,还培养了不少弟子,深受皇帝器重。清代宫廷绘画自嘉庆(1796~1820)以后,日趋衰微,已无可以称道的画家。
清代中期,南方商业城市扬州,富商聚集,人文荟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各地画家亦纷至沓来,卖画献艺,扬州八怪就是其间最著名的一批画家。“八怪”并不限于8个人,而是代表了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的一批画家。他们接过石涛、朱耷的旗帜,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性灵,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感情,形式也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富有新意。主要画家有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以及华□、高凤翰、边寿民、闵贞、陈撰等人。这些画家多有相近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或宦途失意、被贬遭黜,或功名不就、一生布衣;或出身贫寒、卖画为生,他们对腐败的官场、炎凉的世态、民间的疾苦都有切身的体会,其性格、行径也比较独特,或迂怪、或狂放、或高傲、或孤僻,寄情于画,遂形成艺术上的“怪”。他们多取梅、兰、竹、菊和山石、野花、蔬果为题材,以寓意手法比拟清高的人品、孤傲的性格、野逸的志趣,使作品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和激荡难平的情愫。艺术形式上继承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的水墨写意传统,不拘成法,泼辣奔放,自由挥洒,进一步发展了破笔泼墨技法,形成个性鲜明、神韵独具的风格。“八怪”之中,金农的水墨梅、竹、人物、山水,郑燮的兰、竹,汪士慎和李方膺的墨梅,李□的写意花卉,黄慎和罗聘的人物,华□的小写意花鸟等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此一时期扬名画坛的还有镇江地区的张□、顾鹤庆创立的丹徒派(亦称京江派、镇江派),高其佩自成一家的指头画派,擅长肖像的丁皋,以花鸟、竹石见称的沈铨、诸□、张锡宁、张□等,兼长金石学的山水画家黄易、奚冈、赵之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