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魏延
跟《三国演义》不同,正史中诸葛亮是非常倚重魏延的。
魏延由刘备部曲,一路提拔,在刘备生前被任命为汉中太守。
诸葛亮驻汉中后,就以魏延为丞相司马,成为诸葛亮丞相府的属吏。
魏延与吴懿在阳谿之战中,击破郭淮等人,又被诸葛亮提拔,成为征西大将军。
魏延镇守汉中十几年,北拒曹魏,曹魏始终没有对汉中构成威胁。
这一点,魏延强过姜维很多。
不能说魏延比赵云马超优秀很多,但是比赵云马超强我是赞同的。
别的不说,赵云和马超谁能镇守汉中十几年?
正史中的马超有勇无谋,害死自己一家老小,被曹操、曹仁揍得大败而逃,只能投靠张鲁。
正史中的赵云,武功确实很强,但是很少统军作战。
9、张辽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逍遥津一战,张辽带领八百骑兵,打得孙权十万士卒溃不成军,吓得孙权噩梦连连。
白狼山之战,曹操被敌军围困,全军困顿之际,曹操把自己的帅旗交给了张辽。
张辽悍勇之极,不仅成功突围,还亲自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
总体来说,张辽是稀有的猛将,善于突击,具有一定的临阵战场智慧。
但是,跟关羽相比,正史中的张辽缺乏将兵过万的记载,所以难以评价张辽统帅大军的表现。
8、曹仁
曹魏外姓第一将,张辽; 曹魏内姓第一将,曹仁。
曹操打陶谦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负责牵制陶谦的大将吕由,夹击彭城,给主力制造机会。
曹操去濮阳打吕布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负责攻打句阳的刘何,给曹操铺垫后路。
曹操打袁绍的时候,曹仁在南边把刘备、韩荀打得屁滚尿流,确保大后方和粮道的安定。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周瑜追得魂不守舍,曹仁在南郡把周瑜死死拦住!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都要迁都,曹仁死守樊城,宁死不退。
7、关羽
蜀之小地,名将唯羽。
《三国演义》塑造了赵云英武战神形象,但那毕竟只是小说演义。
正史中的赵云,在统军作战方面,比关羽差得太多。
关羽兵围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生擒三万精锐,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
曹仁够厉害了吧?绝对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他连周瑜都拦住了,结果被关羽揍得毫无还手之力。
“威震华夏”四个字,在《三国志》中只出现过一次。
此外,关羽千军万马中单骑冲阵,斩杀颜良,这是有正史记载的。
6、司马懿
司马懿的心机城府,更胜谋略决断。
曹魏群臣,贾诩闭门不出,为人过于收敛。
虽然计策深远,却不能让曹操、曹丕完全信赖。
程昱能谋善断,但是性格刚直,不免与人结怨。
司马懿可做到了得到曹操、曹丕两代帝王的信任,又能让司马家族在那种险恶斗争中谨慎自保。
至于司马懿统军作战的才能,一直都被高估了。
面对兵源匮乏、粮草不济的诸葛亮,司马懿很少敢主动出击,一直都被诸葛亮压着打。
司马懿的统军战绩,实在乏善可陈。
5、曹真
正史中的曹真,可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曹萌萌。
少年时期的曹真因为自身武勇被曹操看中,成为虎豹骑的统领。
曹真带领虎豹骑冲锋陷阵,立下诸多战功。
特别是在汉中之战表现良好,曹真被曹操拜为中领军。
中领军掌握禁军,监督众将,可以说是曹魏高层。
曹操死后,曹真被曹丕重用,应对诸葛亮的北伐。
正史上,负责抵挡诸葛亮进攻的,主要是曹真,并非司马懿。
4、陆逊
陆逊,东吴继周瑜之后另一位天纵之才,也擅长玩火。
陈寿给陆逊的“社稷之臣”的整体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陆逊在统军作战方面,堪称三国顶级水平。
陆逊年少时,在山越平乱了十几年。
夷陵之战,他火烧连营,一把火击溃刘备,把蜀汉打得元气大伤。
石亭之战,陆逊大败曹魏,吓得曹魏二十年不敢南征。
没有石亭之战的胜利,孙权不敢称帝。
3、周瑜
周瑜,英姿勃勃,天纵奇才。
如果没有周瑜,也就没有三国鼎立。
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对周瑜来说只是小意思,不值得称道。
后来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周瑜绝顶统帅的水准。
没有周瑜,曹操大概率会在赤壁之战后一统天下,也就没有三国了。
正史中的周瑜,并不是《三国演义》里面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之人。
“既生瑜,何生亮”也是杜撰。
2、诸葛亮
现在人们都喜欢黑诸葛亮,捧司马懿,真是可笑可悲。
正史中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更猛!
诸葛亮,是堂堂武庙十哲之一。
“武庙十哲”里,都有哪些人?
孙武、白起、韩信、吴起、李靖。
诸葛亮跟这几位千古战神平起平坐,还需要再解释什么吗?
你敢说司马懿打得赢白起、韩信?
正史上,司马懿拿诸葛亮一点办法都没有。
司马懿唯一的战略就是坚守不战,诸葛亮没粮草了就会自己撤退。
1、曹操
三国时期最强的十大统帅,曹操排第一,这应该没有争议吧。
官渡之战,面对兵力是自己七八倍的袁绍,曹操奇袭乌巢,击败“四世三公”的袁绍,奠定了他雄踞北方的基础。
正史中,根本没有“割须弃袍”,反而是曹操把马超揍得想投降都不行。
吕布虽然骁勇,但他有勇无谋,反复无常,最终被曹操剿灭,处斩于白门楼。
曹操活着,司马懿一点夺魏的心思也没有,完全被曹操碾压。
别说曹操,曹丕也能压制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