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3861

t13861(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7 14:57:23 浏览49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

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心理性危害、行为性危害等。

1、物理性危险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的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带来的杂质,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金属、机械碎屑、玻璃、首饰、碎石子、骨头碎片等。危害因素包括噪声危害(如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如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等。

2、化学性危险

化学性危险指的是在进行化学作业时产生的化学废物,且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废弃化学物品。

3、生物性危险

生物性危险是指一些生物对人类造成危害,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等。

4、心理性危害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心理性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对人影响很大,甚至自杀。

5、行为性危害

行为(Action / Behavior)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这些行为可能给身体造成危害。

百度百科-物理性危害

百度百科-化学性危险

百度百科-生物性危险

百度百科-心理危害

百度百科-行为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各行各业的差别较大,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各不同,为了便于准确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提出经济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制定一个统一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根据各行业本身特点,划分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初步划分情况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 类别 分类别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矿山 煤矿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冒顶片帮、中毒、窒息、电气设备、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车辆运输、高处作业、掘进作业、采煤作业、顶底板灾害、爆破作业等 非煤矿山 地压、粉尘、爆破作业、中毒、窒息、触电、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运输、坠落、噪声与振动危害、放射性危害、起重伤害、沉陷、裂缝、坍塌、位移、管涌、流土等、滑坡、物体打击、车辆运输、高温、冻伤等 石油化工 火灾、化学爆炸、中毒、化学腐蚀、物理爆炸、窒息、高温灼烫、低温冻伤、辐射、粉尘爆炸、高处坠落、开停车、检修、危险品运输等 烟花爆竹 ⑴药剂的热感度、火焰感度、机械感度、电能的敏感度、化学能的敏感度等;
⑵明火引燃、引爆成品和半成品; ⑶静电引起爆炸; ⑷雷电引发事故;⑸撞击或磨擦引发事故;
⑹温度、湿度引起的事故。 民用爆破器材 高温、撞击摩擦、静电火花 建筑 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挤压、电击、起重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交通运输 公路 恶劣天气、运输的危险货物、道路状况、车辆、人员、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等 水路 恶劣天气、航道(宽度、弯曲度、深度、航路标志的设置)、海上礁石、浅滩及水中障碍物、机器故障、淹溺等 航空 恶劣天气、机械故障等 铁路 恶劣天气、轨道故障、电气火灾等 电力 触电、电气火灾、静电危害、雷击、停电、短路、过载、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电磁辐射、噪声、振动、高温、粉尘等 机械行业 静止的危险 ⑴切削刀具的刀刃;⑵机械加工设备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⑶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⑷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 运动的危险 ⑴卷统和绞缠;⑵卷入和碾压;⑶挤压、剪切和冲撞;⑷飞出物打击;⑸物体坠落打击;⑹切割和擦伤;⑺碰撞和刮蹭 电离辐射危害 ⑴放射性物质;⑵x射线装置;⑶r射线装置等的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危害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 噪声 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设备本身失效、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 其他特种设备 挤压、坠落、物体打击、超载、碰撞、基础损坏、夹钳、擦伤、卷入等 人员 违反操作规程、人员失误、违章指挥、监护不利、生理缺陷、心理缺陷等 管理缺陷 ⑴ 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能够有效贯彻落实,不能够持续改进等;
⑵ 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不使用、不能够持续改进、不举行演练、演练未达到效果等 防护缺陷 ⑴ 无防护设施、设备 ⑵ 防护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等 备注 ⑴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建议从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⑵ 为了能够全面有序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对于规定的项目、企业易按照① 厂址;②总平面布置;③道路及运输;④建构筑物;⑤主要设备装置;⑥作业环境;⑦公用工程⑧物料、⑨安全管理措施。
⑶ 职业危害分析:各行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卫生相关规定进行辨识分析。
⑷ 安全评价或其它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应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和数据进行辨识和分析。

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指的是什么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内量源或容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扩展资料:

第一类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国标13861物理有害因素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原剂);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

13861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

共分4个大类:

人的因素(例如:体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

物的因素(例如: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耐腐蚀性差;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环境因素(例如:机械性噪声;机械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超高频辐射)。

管理因素(例如: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安全生产的管理:

检查整改

第一条

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公司安委会组织全公司的检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各生产单位每季检查不少于一次;各机楼(房)和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进行每天检查。

第二条

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单位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委办统一安排整改。

第三条

凡安全生产整改所需费用,应经安委办审批后,在劳保技措经费项目列支。 

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有哪些,请高手指教

1、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1)两类危险源
a、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2)两类危险源的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2、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是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危害因素)对危险源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危害;
运动物危害;
明火;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
其他.
(5)行为性危害因素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
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
监护失误;
其他.
(6)其他.
3、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危险源的分类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源分为16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意外坠落;
(10)坍塌;
(11)放炮;
(12)火药爆炸;
(13)化学性爆炸;
(14)物理性爆炸;
(15)中毒和窒息;
(16)其他伤害.

gb6441和gb13861的区别

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从标准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完全2个不一样的标准,楼主明白了吗?
提供GB/T 13861-2009的标准,楼主可以去下载个看看的。
GB/T 13861-2009标准下载:希望帮到你

gb6441与gbt13861有交叉吗

gb6441与gbt13861没有交叉
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