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我国历代梅花绘画有何特点
- 董寿平画的梅花枝干为什么是向下的
-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这四句诗的作者是谁
- 从宋代开始,世人都甚爱梅花吗
- 历代梅画赏析的作者简介
- 十大国画梅花名家
-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作者和出处是什么跪求
- 一副古玩字画有没有喜欢的
我国历代梅花绘画有何特点
梅作为绘画题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张僧繇画过《咏梅图》,张僧繇,即“画龙点睛”传说中之画龙者。到了唐代,花鸟画已独立成科,梅的形象也多了起来,这时画中的梅多伴有禽鸟或其他花卉。五代滕昌佑画有《梅花图》,是梅独立入画的最早记载。宋代,画梅在花鸟画中比较普遍,而且出现了专一画梅的画家——华光。华光以墨晕作梅,即墨梅,有人认为墨梅画始自华光。得华光亲传的有6人,其中扬补之最为突出。宋代出现了梅谱,这标志宋代写梅、画梅从理论到技法都达到了一定的完善程度。梅谱中以《华光梅谱》最受推崇,历经千年传到如今。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是我国历史上以图著谱的第一部梅谱。该谱画有梅花自蓓蕾、欲开、烂漫、欲谢、就实等各种状态,共100幅图,每幅图各缀五言绝句诗一首。
元代画梅,是华光、补之的继续。王冕博采众长,墨晕、圈花俱佳。这时的整体画风是文人笔墨极盛,追求清逸淡泊,求意境不重形似。明代的工笔梅有所发展,唐寅、项圣漠、陈洪绶都各具面貌,各有新意。由于理论技法的完善,画梅逐渐进入了程式化。到清代初年,摹古风盛行。清代中期画梅在个性上有所发展,形式上有所突破,比较典型地出现在扬州画派,代表人物是金农。到了清代末期,又出现了虚谷、赵之谦和吴昌硕等画梅高手。清《芥子园画传》是著名画谱,有三集。第二集为兰竹梅菊,其中梅谱收集有画法歌诀起手式,以及古今名人图画共25幅,美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现代画梅,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才济济,风格多样。齐白石、潘天寿传统功力深厚;徐悲鸿、刘海粟溶进了西法;黄宾虹、石鲁突出个性;董寿平、关山月生机蓬勃等。他们的探索实践,给画梅带来了光辉前景。
董寿平画的梅花枝干为什么是向下的
我想倒霉应该是因为和“倒梅”谐音吧,这也许和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有关,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这四句诗的作者是谁
王锡麒
源自《梅花仕女》题识: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 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吴门王锡麒作于邗上
作者简介:王锡麒,生于苏州,幼喜丹青,自学至今。
从宋代开始,世人都甚爱梅花吗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梅名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由于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雅趣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梅园,遍植梅树、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赏梅景观的引导效应,使喜梅、植梅、赏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梅画作品日渐丰富,涌现出一批擅画梅花的大家,如高僧华光寺长老仲仁、赵佶、杨无咎、马远、赵孟坚等。《全宋诗》中,梅花题材的文学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词》中咏梅词1120多首。
明清两代是梅花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另一方面,书、文、诗、画等文化层面也有新的发展和提升。如在咏梅诗创作上,明清两代也是人才辈出,徐渭、高启、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无论在诗的意境、内涵或是审美观念上都有独到的创新成就。在绘画创作上“扬州八怪”等,尤以金农、李方膺为代表建树起座座咏梅画梅的高峰。
辛.亥.革.命以后,创作的咏梅诗词和绘画作品,是空前的,数量上已无法统计。特别是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以伟大的革.命情怀和气概,写下了不朽的咏梅诗篇,成为梅花文化中的新气象、新亮点。从近现代的梅画作品看,一大批名家高手涉足梅花题材,他们注重在继承传统中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他们更注重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学术性、观赏性;他们更注重表现梅花的精神品格和时代精神,用作品来感染人、打动人;他们更注重以自然、自由的心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创作出适应多元化审美需求的梅花作品。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有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董寿平、关山月、于希宁等。他们运用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对梅花精神的独特感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风格面貌的梅花作品。这个时期的梅花作品,有的突出了诗、书、画、印相统一的整体美感;有的更加强调中国画水墨精神,以大写意的笔法表现梅花的神韵;还有的善于借鉴西画中交点透视、光影效果以增强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正是凭着这种创新意识,使梅画艺术园地更加灿烂夺目。
历代梅画赏析的作者简介
鄂儒询(Ao Ruxun),蒙古族,1931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研习诗文书画与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期师从著名画家王角先生,20世纪70年代受益于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乃潜心研习国画与画梅理论至今。
鄂儒询笔下的梅花,以人品为基础,以诗书入画,从继承中创新,故所写寒梅多存正直豪侠之灵气,特点是老干横柯,花奇媚艳,饱经摧折而欣欣向荣。获奖作品有《绿梅》、《欣欣向荣》等。2000年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参展的《绿梅》诗画,受到参观群众的好评,德国杂志也予转载介绍;画上题句是:“灵根内蕴先天气,铁骨原得大地珍”,歌颂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情结。
传略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代表作和诗、书、画作品见《中国美术家选集》等诗、书、画集。
十大国画梅花名家
十大国画梅花名家如下:
1、董寿平画梅
董寿平(1904一1997)以画松、竹、梅、兰著称。他笔下的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
2、王雪涛画梅
王雪涛(1903--1982),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大师。
3、陈半丁画梅
陈半丁(1876年--1970年),以写意花卉最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长,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古朴沉着的色彩来表现花卉鸟兽。
4、关山月画梅
关山月(1912—2000),著名岭南画派大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
5、田世光画梅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张大千得意弟子,现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大师。
6、江寒汀画梅
江寒汀 (1903-1963),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7、谢稚柳画梅
谢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画的鉴别 。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
8、黄幻吾画梅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是活动于上海的岭南画派名家。
9、陶冷月画梅
陶冷月(1895—1985),不仅是写月色山水的大家,也是写梅花的高手。
10、谈月色画梅
谈月色 (1891—1976),民国传奇女子,工诗善书画,精于篆刻,其画梅驰誉海内外。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作者和出处是什么跪求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作者是董寿平先生。
出处:西门亚石国画六尺梅花图上题文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丁卯嘉平月,八十三翁董寿平。
印文:董寿平、寿平书画、丹青不知老将至
扩展资料
董寿平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
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国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一副古玩字画有没有喜欢的
看了半天,感觉不错,只是这种墨法董寿平先生很少用,现在董先生的墨梅,大约13万一平尺,您这个不到4平尺,要是真品,50万左右吧,不过董先生画墨梅,很少用散锋画树干,可能是我没见过吧,还有一个地方我不太懂,就是款,字体好像有点随便了,总之感觉不像是董先生的作品,但是也是一副不错的画了,下面这幅是董先生甲子年墨梅图,也是一样的诗句,仔细品一下,就知道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