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1-05-21 15:34
最近,巴以又打起来了,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打起来了。
其实,不仅是这一次,2008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8年……每次冲突,都是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激烈交战。那么,和以色列打起来的,为什么总是哈马斯呢?以以色列的强大实力,为什么不直接把哈马斯灭了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谈巴以问题,一定要先看一眼地图。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著名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然而,随着五次中东战争和时间的推移,巴方的土地被一点点地蚕食掉了,现在只剩下不相连的两小块,大一些的但支离破碎的这一块绿色,是法塔赫控制的约旦河西岸,海边这一小块绿色的狭长地带,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
在1947年的决议当中,加沙是划给阿拉伯国家的。但是1967年,以色列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大片巴勒斯坦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加沙。
以色列占领加沙之后,放了两个“大招”,第一个,修建定居点,以方陆陆续续在加沙地带建了20多个定居点,企图把巴方的土地渗透成“筛子”,挤压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大家可以看到如今的约旦河西岸就是这么一个情况。第二个,降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水平,比如说限制用水,限制农业生产,让巴勒斯坦人没足够的粮食,没有干净的水源。
以色列这么搞,巴勒斯坦人当然很愤怒,于是双方的矛盾愈发尖锐,并直接引发了两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而和以色列对着干的哈马斯,就成立于1987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哈马斯在1988年发表的《哈马斯宪章》中强调:巴勒斯坦是穆斯林的土地,以色列必须要被消灭,而且“圣战”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手段。
不过,在哈马斯刚刚成立的那个年代,法塔赫领导的巴解组织才算是“正统”,是巴勒斯坦人的心中的救世主。早年间,法塔赫或者说巴解组织,其实也是很强硬的,号称永远不和以色列和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意识到自己斗不过以色列,于是渐渐倾向于巴以和平共处。
总之,这两大政治势力,在很多问题上,立场都不太一样。在建国问题上,法塔赫想建立一个世俗的巴勒斯坦民族国家;而哈马斯要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在对以态度上,法塔赫承认了以色列,而哈马斯不肯承认。在解决手段上,法塔赫接受和平解决方式,而哈马斯主张要以武力夺回被占领土。
于是,哈马斯时不时打击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定居点,甚至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袭击。
这么一搞,以色列感到不堪其扰,占领加沙的经济利益不大,安全压力倒很大,于是在2005年,以色列撤了,结束了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把加沙还给巴勒斯坦人自己去管。
但以色列没想到的是,自己前脚刚走,在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的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中,哈马斯就赢了,获得多数席位,法塔赫反而输了。
为什么呢?这其实很好理解,在不少巴勒斯坦人看来,哈马斯坚持和以色列斗争,法塔赫却比较温和,走强硬路线的组织,通常都更容易获得选票,这个道理放到现在依然有效,如果巴勒斯坦今天搞选举的话,不出意外,赢的还是哈马斯。所以我看到有网友评论说,这就是巴勒斯坦两大政治派别的“内卷”,“拼命干架”的赢了“和平谈判”的。
此外,哈马斯向来是深耕基层的,他们对内保障福利、赈灾救济、办医院、办学校等等。大家知道在断壁残垣的加沙,还存在着一所大学吗?这所大学,也是哈马斯帮助设立的,所以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内部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我们稍微对比一下地图也会知道,加沙面积明显较小,365平方公里,只有约旦河西岸的十五分之一,但是这里生活着200多万人,占巴勒斯坦总人口的4成左右,人口密度之高也从侧面说明,哈马斯的“粉丝”还是挺多的。
既然法塔赫和哈马斯理念不合,自然会产生冲突。2007年,双方的冲突甚至升级为了内战。但没想到的是,“正统”的法塔赫选举选不过,“干架”也干不过,最后被哈马斯赶出了加沙地带。从此之后,巴勒斯坦的“分裂”格局就正式形成了,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
所以,我们老说“巴以双方”,其实巴以不是“双方”,而是“三方”——以色列,哈马斯和法塔赫。国际社会经常说要推动巴以和谈,但巴勒斯坦内部都不统一,以色列和谁去谈呢?以色列今天和法塔赫谈好了,明天哈马斯就丢火箭弹,谈了也不作数。
因此,以色列非常痛恨哈马斯,在哈马斯控制了加沙之后,加强了对加沙的封锁。陆地上,以色列筑起了高高的隔离墙,派重兵把守。海面上,把加沙毗邻水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几海里内。空中呢,载有精确制导导弹的以色列无人机24小时巡航。
以色列的封锁,让加沙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监狱”,这里的医疗、环境、能源等等方面,都极度落后和脆弱。根据联合国的估算,这里95%的人喝不上干净的水,时不时地要面临断电,80%的人口靠着国际援助,勉强活着。
但是“越苦越恨”啊,在这样的条件下,哈马斯是坚持和以色列“干”到底。这些年来,哈马斯的主要打法就是,挖地道和发火箭弹。
哈马斯挖了大量通往以色列的地道,并把许多武器转移到地下,以躲避以色列的空袭,有的时候也从地道爬出来偷袭以色列,但是这样的做法成本比较高,现在不太这样做了。
更常用的手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往以色列发火箭弹,哈马斯是“佛系”打法,打哪儿算哪儿,而以色列要用昂贵的“铁穹”系统拦截,拦截得越多经济损失越大,因为“铁穹”拦截导弹的成本远远高于哈马斯的火箭弹。
当然,哈马斯这一次的打法也升级了。第一,哈马斯采用了火箭弹的饱和攻击,密集发射让“铁穹”系统无法百分百拦截。第二,哈马斯的导弹射程也有了很大突破,能够打到以色列的北部城市。第三,哈马斯还跟上了现代战争的“步伐”,用上了无人机,既可以侦查,也可以发动袭击。那么,这些技术进步是怎么实现的呢?一方面,哈马斯自己一直在积蓄力量,另一方面,它也从外部得到支援,伊朗,黎巴嫩真主党都是哈马斯的“好兄弟”。
不过,话说回来,哈马斯的技术虽有进步,但是和以色列比,还是差一大截的,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来了,以色列为什么不“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把哈马斯给灭了呢?
首先,以色列对哈马斯恨归恨,但是留着哈马斯,还是有用的。哈马斯和法塔赫理念不合,导致巴勒斯坦内部分裂,内部分裂了,那就很难形成合力去建国,留着哈马斯就是用来制约法塔赫的。
其次,以色列想灭哈马斯,也没有那么容易。加沙地带200多万人,谁思想激进?谁是普通民众,也很难分得清楚。当年,以色列也灭了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结果新出来的领头人,作风更为狠辣。这一次,以色列炸死了16名哈马斯重要成员,但很快就会有新人出来取代。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突然发现,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一个“死循环”。每隔一段时间,哈马斯就要继续打,打了才能“内卷”掉法塔赫,打了才能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
以色列也会继续打,继续封锁加沙,一方面要拼命打击哈马斯,一方面又希望哈马斯和法塔赫内斗。
为了双方各自的政治利益,他们时不时地需要“干一架”,但是又没法把对方真的“干掉”。
当然,巴以冲突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的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外部势力的干预等等,都是导致巴以问题难解的原因。那么这个“世纪难题”,到底什么时候会有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