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府志 金华

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金华古城门的兴衰历史 如保宁门兴衰历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6 10:56:50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

宋丹丹一共登上
1950浏览34回答
130年前

金华古城门的兴衰历史 如保宁门兴衰历史

  金华市古城、城墙、城门沿革
  金华建置时间早。金华市曾先后为郡治、州冶、路治、府治所在地。
  金华市自东汉至隋,称长山县。《读史方舆纪要》载,古长山县治(又为东阳郡治、婺州州治)在今城东四十里,相传在今孝顺地界。唐开元(713年一741年)中始迂今址。又明万历《金华府志》载,古城在府城西南四十里,广袤五六里,相传汤溪镇西三里之古城山,为古州城遗址。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四月,钱武肃王在今址建城墙,城周九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二丈八尺。
  北宋宣和四年(1121年),知州范之才重建。周围十里,基宽三丈,面广三之一,高倍之。原有城门十一。不久,四门毁坏,存留城门有七:东为赤松门,南有八咏门、清波门、长仙门和通远门,西为朝天门,北有旌孝门。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元统治者下令毁城,古城尽废。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廉访副使伯嘉纳等在旧址重建城墙,周长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二尺,厚二寻有四尺,高二寻二尺,共有城门七。西面和北面的二门,环以瓮城,即环绕城门外筑起小城,砌砖石为路,高与城等。在城墙上筑起齿状的矮墙,高五尺。在城楼旁建筑房屋七间,作守备嘹望之用。城南临江,以大溪为险,东、北、西三面挖掘护城河,宽约五十尺,深一丈六尺多,全长八千六百二十五尺。在护城河上有吊桥三座,桥头有石坝作阻拦。在护城河边造房三十六问,作守城戍卒的营房。
  明清时期,金华城墙曾多次修筑。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修筑时,有雉堞二千四百五十四个。康熙《金华府志》所刊《金华府治图》绘有明金华府署、金华县署、府儒学、县儒学等所在地,为当时金华城的概貌。光绪八年(1882年),知府邹仁溥重修旌孝门迤南至迎恩门一段;光绪十二年,知府陈文喙继续重修,自迎恩门迤北至旌孝门一段。全城周长九里多,城墙高约二丈三尺,基宽近三丈,面广九尺多,垛高五尺。原有城门十一,存者为南面的清波门(俗称柴埠)、东南的八咏门(旧名元畅门)、东面的赤松门(俗呼梅花门)、西南的长仙门(俗呼水门)和通远门(俗呼望门)、西面的迎恩门(旧称朝天门,俗呼兰溪门)、东北面的旌孝门(俗称义乌门);已闭的四门为双溪门、至道门、清河门、天皂门(也称天柱门)。各个城门旁均建造营房。朝天门、旌孝门和通远门都有月城。金华城东西长,南北距离短,南临大溪,东、北、西三面有城壕环绕,依山带水,坚固可守。古城金华,南扼瓯江括苍之喉襟,北为严州、杭州之唇齿,东和东北以台州、绍兴力屏障,西经衢州控制了通往赣湘之要道,形势险固,实在为浙东腹地,两浙要冲。
  另据明万历《金华府志》及光绪《金华县志》载,旧子城在大司前谯楼至星君楼,及大司后披仙台一带,周四里。城有四门,南为保宁门(即后来大司前谯楼),东为熙春门(有小井巷路通东市街),西为桐树门(后建星君楼于其上,原有桐树十余株,高与城楼齐),北为金华门(大司后东边坡下路口)。相传子城废于宋朝时,明万历时尚留保宁门和桐树门。

金华九峰山的景点由来

金华九峰山引来许多文人雅士到此隐居讲学,名仙到此修道炼丹。晋代道家创始人、炼丹名家葛洪,得道成仙,并著《神仙传》,至今丹灶依然。南齐徐伯珍“讲学九峰,授徒千人”。唐吏部尚书徐安贞弃官隐居于此,山下建有“安正书堂”。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主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雾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明代太常卿鸿肿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因此,云:“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 九峰岩
九峰岩距金华约30公里,距龙游约20公里。春秋时,姑蔑国置国都于其山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立太末县,县治亦置于此。而龙游又是以龙丘山得名,见。九峰岩(龙丘山)原是龙游的辖区。九峰岩(龙丘山)第一次划到龙游县治之外是在明朝,明成化7年(1471年)分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建汤溪县,见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汤溪府西南,成化七年正月析兰溪、金华、龙游、遂昌四县地置,南有银岭,西北有縠江,即信安江(衢江)”。其中龙游的那部分就包括龙丘山,从此九峰岩便一直为汤溪县所辖。
达摩始祖圆寂之地—九峰寺
据《〔万历〕金华府志》曰,汤溪县南九峰山下的九峰教寺,嵩头陀在天监间亦尝卓锡。《〔嘉庆〕义乌县志》卷二〈山?龙华山〉,谓山顶有磬石钟岩,相传僧达摩练法于此。
据专家考证,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在面壁九年以后,从嵩山达到浙江乌伤(今义乌),之后到汤溪建了龙丘岩寺(即今九峰禅寺),达摩圆寂后,汤溪村民按当地“悬棺葬”风俗,在九峰禅寺前最高峰的岩壁山开岩缝,将其遗体置于其中,为表达对达摩的无比尊重,村民将九峰山的主峰命名为“达摩峰”。九峰禅寺、达摩像、达摩亭等景点都与这个传说有关。
  
《善慧大士录》(《新纂大日本续藏经》六十九卷)中有《嵩头陀法师传》,其内容大致如下:嵩头陀名达摩,不知其为何国之人,樵夫最初发现他,是在双林之北四十里的香山之中。被樵夫发现之前他在香山之中似乎已经隐居很久了,但究竟有多久,没人知道。后来与梁常侍楼偃相遇,在楼偃等人的帮助之下,建了一座香山寺,颇多神异。之后,于梁普通元年(520)离香山南游,至余山(当是乌伤一带的山名),欲渡江(当是指东阳江),而江水泛滥,船家不肯摆渡,于是达摩便把伞布于水上,手把铁鱼磬,截流而渡(后世有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应当就是由此发展演变而来的)。渡江之后,南至稽停塘下,见傅翕于沂水中(不是山东的沂水)捕鱼,遂发其“神妙之迹”(点破其宿因),并指示其修道之所——松山双林,然后至莱山(当在乌伤与金华之间),建莱山寺,又西至金华建龙盘寺,法师又於西行至龙丘界,望见南山岩势孤秀,又曰,此亦可以置寺矣,因居止其中,建立兰若,後号此为龙丘巖寺。寺成後.法师更西行,入万善山口,见山盘势纡,又欲置立精舍......号曰离六尘寺......法师又西行至孟度山,此山先有白鹿,及常闻钟磬之响,更於此地置立精舍,号三藏寺,始,法师发迹置香山寺,及此凡七所,得山川之形胜,黑白供养,逮今犹然,三藏事毕,法师却还龙丘巖寺,及入灭。中暗示嵩头陀灭于天嘉五年(564)。 渊明三径
据历史记载,陶渊明曾隐居九峰山。专家考证,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曾游浙之西湖,雅爱山水之秀,自新安而睦而金而九峰,后归携眷属而居于九峰山麓,地隶浙之东阳郡,又号东阳隐士之后,九峰山名声大振。陶渊明的诗以及名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从中可找到九峰山的影子。“渊明三径”至今犹在,故又称“九峰桃源”。

黄大仙区的著名人物

黄大仙
黄大仙生于公元328年,擅长炼丹和医术,赠医施药、普济劝善,为世人敬仰,因此民间素有祀奉黄大仙的习俗。
据明朝万历年间的《金华府志》记载:东晋人黄初平,浙江金华兰溪人,十五岁上山牧羊时遇道士葛洪,葛洪见初平有异相,遂引至金华赤松山修炼四十年,因此黄大仙以“赤松子”为别号。其兄初起寻之,兄弟相见,初起问:“羊何在?”初平大声叱之:“羊起!”,满山白石皆为羊。原广州黄大仙祠大门对联:“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记叙了黄大仙的成仙传奇。
另一说,比明朝《金华府志》更早的宋刻《太平御览》中是这样记载的:“葛洪神仙传曰:金华山有石室一所,丹溪人皇初平之隐处也。”这里所述的皇初平即是丹溪人。在明刻版天顺(1457—1465年)《天下一统志》中也有对黄大仙的记载:“黄初平,晋丹溪人,年十五,牧羊遇道士……”明正统道藏本的《金华赤松山志》中也写道:“丹溪皇氏,婺之隐姓也。皇氏显于东晋,上祖皆隐德不仕。明帝太宁三年(325年)四月八日,皇氏生长子,讳初起,是为大皇君;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八月十三日,生次子,讳初平,是为小皇君……”这里所述的皇初平也是丹溪人。
黄大仙是沿海地方神祇,香火兴旺,源远流长。黄大仙,原名黄初平,出生地为金华丹溪(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另一说为金华兰溪人(今浙江兰溪市),他是从当地的一名牧羊小孩,叱石成羊,飞升为仙,后来,黄大仙文化传来广州,又传来了香港……

谁知到古长山资料

据《康熙金华府志》、《金华县志》等文献记载:古东阳郡及长山县治在唐开元中迁徙至现址,故址“在州东”;或说“在今城东四十里,一云去府西南四十里”。又光绪《金华县志》说:“在府东者,当在孝顺地界。”这些说法都只是推测,古东阳郡长山县城究竟在哪里,自古以来都无定论。本文根据一些文献资料及部分实物资料,认为古城址就在今金华市区。
:东阳郡 长山县 城址 考辨
    
  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自古以来在交通和军事上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金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秦汉至唐宋至今,金华城的历史和双溪一样源远流长,但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让金华人难以明了,那就是:金华古城址(即古东阳郡城长山县城)究竟在哪里?这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金华设郡设县始于何时,以及其历代的建制沿革。
  金华地区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秦始皇夷灭六国统一华夏后,普遍实行郡县制,这时的金华属会稽郡的乌伤县(治在今义乌)。西汉承秦旧制未变,东汉时期曾设会稽西部都尉管辖本地(但都尉驻地在钱唐县)。
  据《后汉书》引《英雄交争记》云:“初平三年分县南乡为长山县。”东汉初平三年是公元192年,这里的县指乌伤县,这是金华立县的开始。又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说:宝鼎元年“分会稽郡为东阳郡” 。取名东阳,是因该地处谷水之东长山之阳。据此,金华立郡始于宝鼎元年,即公元266年。《舆地广记》说:“金华县本汉乌伤县地,属会稽郡,初平三年分县南乡置长山县,吴为东阳郡治,晋以后因之。” 可见长山县治就是东阳郡治所在地,也就是东阳郡与长山县治在同一座城。
  那么,这东阳郡城亦即长山县城到底在哪里呢?是否真的不在今天的金华市区呢?这历来都是众说不一的。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志云:旧城在今城东四十里;一云去府西南四十里,今汤溪县境内,唐开元中始徙今治。” 于是有人据此断定古城址在今金华县汤溪镇境内,或在孝顺镇境内。这两种说法虽言之凿凿,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难以自圆其说的。顾祖禹虽然是一个大历史地理学家,但他毕竟是清代的人了,他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根据有关的旧志编撰的。可以说顾祖禹只是客观地记述了旧志关于金华古城址的推测,而并没有作出确切的回答。那么,金华古城址究竟在何处呢?
  
  一、古东阳郡城长山县城不在今汤溪
   认为汤溪是古长山县东阳郡城所在地的人,主要的文献依据就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说的“一云去西南四十里,今汤溪县境内”(,而我们已经说过这只是一个推测。那么这个推测能否成立呢?我认为这一推测难以成立,理由很多,主要归纳为三条:
  (一)、汤溪自古以来都隶属于大末县(或作太末,今浙江龙游),而不在长山县(今浙江金华)辖境,那么古长山县治和东阳郡治当然不可能会在汤溪。大末古称姑蔑、姑妹,《吴越春秋》说“越南至于姑妹”;《越绝书》载“大越界,浙江南姑末,今太末”;又有《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在越灭吴战斗中“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杜预注云“姑蔑,越地,今东阳太末”。综上所述,姑蔑(即大末)在鲁哀公前为越之邻国,在鲁哀公时为越所灭成为其属地。而《太平寰宇记》说:“婺州,春秋战国为越国之西界。”(由此可见,当时的婺州地属越国,而太末则属越之邻国,两者隶属不同。秦统一全国后设置乌伤、太末二县,统属会稽郡。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义乌本秦乌伤地,今金华、义乌、永康、武义四县及兰溪东北、仙居西、缙云北,治在义乌。”(可见当时的乌伤县境根本不包括太末辖地的汤溪城一带,而长山县是从乌伤分出,当然也不包括汤溪。
  东汉时乌伤属会稽西部都尉,而太末属会稽东部都尉。《后汉书·任延传》记载着这么一件事:任延任会稽东部都尉时,曾派人礼聘隐居在九岩山(即九峰山)的龙丘苌。“任延为会稽东部都尉礼聘龙丘苌事,知太末在更始时(23—25年)为会稽东部都尉所在。”(可见乌伤与太末汉时隶属不同,汉末长山县分乌伤县南乡而立,当然不会包括太末辖境内的汤溪。东阳郡建立后,太末与长山虽同属其管辖,但太末的辖地未有变动,汤溪仍属太末。《南齐书·徐伯珍传》云:“(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居处也。”(民国《汤溪县志》引旧志云:“是知伯珍故居在龙丘山北九里,即今县治左近。”又康熙《金华府志》记载:“徐伯珍字文楚,本东阳太末人也。其地旧属龙游,今为汤溪,其宅南去九峰山数里,伯珍移居之。”民国《汤溪县志》又说:“太末县旧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闉街址历历犹存。”据此可以肯定,汤溪城一带极有可能是太末旧县治所在,但决不是古长山县城之所在。
  太末曾分县也曾被并县,第一次分县是在三国时期,“遂昌令,孙权赤乌二年(239年)分太末立平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所分为太末北乡一带;第二次分县在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分龙丘立盈川县,所分为太末西乡土地;还有一次被并入金华,那是在隋朝。明成化七年(1471年)汤溪设县时,虽从金华划去白沙乡五都的土地,但并不包括汤溪城一带。可见无论其分县还是被合并,均与古长山县治、东阳郡治的设置无关。
  从地理环境上来讲,今汤溪镇一带更接近龙游;从语言风俗来讲,汤溪的方言与金华方言截然不同,它更类似龙游方言。
  这一些都表明,汤溪城一带不可能是古长山县治东阳郡治的所在地。
  (二)、明万历《金华府志》说:“古城在府西南四十里,广袤五六里,相传汤溪西之古城山为古城遗迹。”这似乎与《读史方舆纪要》所载相符。但是,根据清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其由白沙原来者曰古城山,亦名赤山,(金华)县西行至三十四都二图白沙原,经金、兰、汤三县之松岭,分二支至此特起大阜,两山环其左右,脊有城址,周里许。缺处如门,此营垒遗迹,俗传为古县治者误也。”据此可见,汤溪古城山遗迹也不是金华古城址。
   (三)、汤溪的汤塘山遗迹也不是古东阳郡长山县故城。乾隆《汤溪县志》说:“古城脚在汤溪西五里之汤塘山尾,高约五丈,广二丈,未详何代所筑。”根据光绪《金华县志》考校元代李济籍贯时,以李为汤塘人,而汤塘原属龙游地,故不列入金华县志。由此可见,这座不知何代所筑的建筑物,不会是古东阳郡城长山县城的遗迹。更何况该建筑物的规模很小,只有“广二丈”,一县之城不可能会这么小,而一郡之城更不可能会这么局促狭小。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东阳郡长山县城不在今汤溪镇境内。那么有可能在今孝顺镇一带吗?我认为这一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