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 席困境

毛主席困境中创造的辉煌—从五次反“围剿”看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30 20:00:12 浏览1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到遵义会议以前的14年里,中国革命的道路一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由于“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影响,毛主席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多次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多次遭到无情打击,残酷斗争,多次被排挤在军事领导的大门之外。使得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道路显得异常艰难曲折,同时也造成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我们单从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就可以非常清楚了解错误路线对毛主席的排挤打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所付出的巨大的血的代价。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豁达情怀。毛主席尽管在错误路线的残酷打击和无情斗争中,始终能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党内尽管身处逆境,但只要有机会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苦难中创造辉煌。对敌人能坚持斗争,毫不让步。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五次反“围剿”就是鲜明的例证。

一、第一次反“围剿”,毛主席亲自指挥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宣告破产”。

毛主席从井冈山下山后,在赣南、闽西一带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毛主席指挥红一方面军以弱小兵力战胜了强大敌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打破了蒋介石的三次大“围剿”,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

蒋介石一直视中央红军为心头大患,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了约10万军队,以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并进长追”的战略,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剿”。而当时我军只有4万人,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诱敌深入,而后集中优势兵力,于12月30日在龙冈歼敌第18师大部,俘虏师长张辉瓒及以下九千余人。余敌畏惧,纷纷撤退。此次“围剿”遂告破产。此次共歼敌13000多人。蒋介石仰天长叹。

二、第二次反“围剿”,毛主席亲自指挥,中央红军面对七倍于己的强敌,完胜于强敌。

蒋介石对井冈山红军的第一次“围剿”失败得很彻底,张辉瓒被活捉,10万“围剿”大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好草草收兵。

对待“朱毛”这个“心头大患”,蒋介石可谓寝食难安。第一次“围剿”失败刚过一个月,蒋介石又开始筹划第二次大“围剿”。这次“围剿”在第一次“围剿”的基础上人数增加了一倍。20万厉兵秣马,企图一定要将红军置于死地。

1931年,蒋介石通过精心布局,委任他最信任的下属何应钦担任前线总指挥。在何应钦动身前,蒋介石特地面授机宜:“本次围剿,以缓进为主,不要急于求成,要以厚重兵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防止红军各个击破……。”

3月下旬,国民党军部署完毕。

这时的红一方面军仍是第一、第三两个军团,人数略有减少,约为3万余人。经过第一次反“围剿”的锻炼和胜利后的养精蓄锐,斗志旺盛,毛主席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已为广大军民所接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地军民从各方面做好了反“围剿”的准备。

3万对20万,面对7倍于己的强敌,红军有胜算吗?在红军内部有高级将领指出,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不如撤出井冈山根据地外围打游击。毛主席面对众说纷纭,果断决定:“攻其薄弱,再各个击破。”

蒋介石的围剿部队,谁最薄弱?毛主席通过分析,认为王金钰的第五路军力量相对薄弱。因为国民党自古以来都是以“自保”为第一要务,况且王金钰的部队是从北方调到南方,水土不服,打山地战经验不足。毛主席专门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了解地形地貌,并特地叮嘱各作战部队:“敌人不动,红军坚决不能动。”

5天、10天、20天过去了,等到第25天,王金钰终于忍不住了,他派第28师开始试探性进攻。国民党28师师长公秉藩带领部队进入红军伏击圈后,被四面突如其来的红军彻底包了“饺子”。

紧接着,红军在首战告捷后15天横扫700里,不但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还扩大了根据地。毛主席又一次创造了“各个击破”的范例。蒋介石“步步为营”的战术又一次破产了。蒋介石此次“围剿”失败后,在南昌大骂何应钦无能,而且骂后失声痛哭。

1931年5月,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国民党蒋介石又很快于6月组织第三次对中共苏区的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大“围剿”。

三、第三次反“围剿,毛主席亲自指挥,中央红军又完胜于10倍于己的强敌。

第三次反“围剿”是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蒋介石调集了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兵力,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赴南昌指挥,并请德、日、英军事顾问参与战事筹划,任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蒋介石公开叫嚣要在“3个月内消灭红军”。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方针,企图先攻破红军主力,捣毁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以3万对国民党30万兵力。中国工农红军面对10倍于己的强敌,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各个击破。共歼敌7个师,17个团,歼敌3万多人,俘敌18000余人,缴获枪支15000余支。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全胜。蒋介石被迫通电下野,还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使国民党26军17000多人战场起义,改编为红军第五团,使红军发展到6万多人。

四、第四次反“围剿”在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指导下,险胜于强敌。

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扩展到28个县,总面积5万平方公里(台湾是3.6万平方公里)。

1932年底,国民党又调集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3个师,包括52、59两个整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险胜。

五、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毛主席却遭受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排挤打击。

从1931年起,在王明继李立三之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下,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但中央根据地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1931年—1933春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但是1931年11月的赣南会议,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却对毛主席的中央苏区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批判和指责,不点名地对毛主席进行批判。同时,此次会议取消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和总政委,总前委书记的名义,这样,就把毛主席排除在中央苏区红军的领导之外。

1932年10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主席再次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除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以后红军由博古、李德全面负责。

这一时期,毛主席所受的打击是空前的残酷。正如毛主席自己所说:“我们被孤立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自1931年的赣南会议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毛主席受尽了委屈和屈辱。

六、第五次反“围剿”红军惨遭失败,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

1933年,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当时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并反对排斥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他们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教条地提倡进行所谓的“正规”战争,以“阵地战、消耗战”来对抗国民党军队,采取“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进攻路线。最后发展到“逃跑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突围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工农红军伤亡极其惨重,工农红军人数从八万六千多人锐减到只剩3万人左右。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在红军五次反“围剿”时期,毛主席尽管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到残酷打击,无情斗争,被排斥在军事领导的大门之外,但是只要有机会,就能不计任何前嫌,充分发挥自己超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且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战役胜利。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毛主席亲自指挥战斗,三次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取得了难以置信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的惨重历史教训,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路线、方向正确,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所向无敌。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路线、方向错了,条件最好也会失败。同时,正确的路线方向不是以自我标榜,自以为是所决定的,而是要在实践中检验。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排斥正确的路线是必定要付出惨重的血的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