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长安图

长安在哪里?地图学发展简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4 16:51:22 浏览4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长安在哪里

古时候的长安是指现在的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拓展资料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就有很多,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华清宫、秦始皇陵、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

西安的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全长13.7千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它不仅是西安的一张名片,更是代表着一段慷慨激昂的风云时代。

大雁塔为西安的古建筑之一,坐落在大慈恩寺里,是唐僧取经归来后藏经的地方。大雁塔较为古朴,环境幽静。另外进大慈恩寺和登大雁塔均要收费。现在周边广场开放,晚上到此,可欣赏颜色各异的灯光表演以及音乐喷泉。景区整体融汇了旅游、餐饮、娱乐等为一体,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地图学发展简史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
日常生活里形形色色的地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地图最初肯定没有现在的这么花哨和全面,那么地图的发展历史怎样呢?地图经历了那些阶段才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现今的地图制作理论和技术发展又怎样呢?以后的发展趋势又如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请阅读本文.
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
一、原始地图
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1954年江苏出土西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铸刻铭文,记载周分封诸候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与《东国图》。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明确记载地图的可靠文字史料。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在平山县发掘出公元前299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铜版《兆域图》,图上标明宫垣、坟墓所在地点、建筑物各部名称、大小、位置和诏书。这是世界上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放马滩古墓群出土的公元前239年7幅秦王政八年木板图,反映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邦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木板图。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
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山体范围、谷地、山脉走向用合曲线表示,并以俯视和侧视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峰丛,近似于现在的等高线法(图1—7)。驻军图用黑、红、蓝三色彩绘,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彩色地图。城邑图上标绘了城垣范围、城门堡、城墙上的楼阁、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用蓝色绘画城墙上的亭阁,红色双线表示街坊庭院,院内红色普染。城区街道分出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两级,宽窄不同。宫殿、城堡等建筑物均绘以象形符号,同现代城市图比较,在形式上几乎是一样的。该图是迄今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城市地图。马王堆汉墓地图充分反映了我国彩墨绘制地图的工艺水平,是世界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
对古代地图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希腊著名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87~150年)和中国晋代杰出地图学家裴秀。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东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古代地图科学的重大成就,对后来的地图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托勒密写的《地理学指南》,实际上是一部地图学论著。附带的27幅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雏形。他提出了编制地图的方法,采用了新的经纬线网,创造了两种新的世界地图投影;并绘制了新世界地图。该图在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一直被使用到16世纪。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了18幅《禹贡地域图》及《地形方丈图》;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前三个即今天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后三个即比较和校正不同地形引起的距离偏差。制图六体概况了古代地图制作的数学基础,其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对我国古代地图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计算机栅格地图暗合了我国古代的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3世纪左右,在西方地图历史上是一个漫长的黑暗时期,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严重阻碍了地图学的发展。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
盛唐杰出地图学家、地理学家贾耽,用了17年时间编制了表示全国的《海内华夷图》。这是继裴秀之后我国又一伟大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诗人王维,于天宝年间在帛、壁上绘制5幅《辋川图》,宋代刻石,明代郭漱六于公元1617年重摹刻制,表示蓝田辋川王维隐居处沿途风光20景,这是现存最长的早期导游图,现藏于陕西蓝田县文化馆。唐代曾组织人力绘制京都《长安图》。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图,是藏于西安碑林的《长安图》。宋元丰3年由吕大防题词主办,采用唐代《长安图》、《西京新记》资料。街区用平面图形表示,围墙等主要建筑用侧视象形符号表示,和现代城市图趋于一致。
宋代地理学家、地图学家沈括,查阅资料、去伪存真、实地考查,以亲身经历编制了《天下州县图》。宋代郑樵在《通志》一书中记有《诸路至京驿程图》,这是我国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元代的朱思本经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大幅面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罗洪先又对《舆地图》增补修改,编成《广舆图》。该图曾刊印8次,影响时间较长,范围较大。
公元16世纪,地图集的出现标志着地图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明代杰出地图学家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和荷兰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继裴秀、托勒密之后,用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发展成就。罗洪先在总结前人地图的基础上,采用画方分幅法,以图集形式,编制了《广舆图》。墨卡托用等角圆柱投影编制世界图。在航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一直沿用至今。他所编的地图集。是当时欧洲地图集发展的里程碑。
罗洪先和墨长托所编地图集,承前启后,对后代的地图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延续数百年之久。
三、近代地图
17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到了成年期,地图科学也在迅速发展,由于对内开发,对外掠夺的需要,测量学首先发展起来。18世纪,欧洲开始大规模地实测地形图,出现了大量精度高,内容丰富的实测地图。19世纪初,缩编地图、专题地图出现。20世纪初利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成图得到发展。地图的精确性、内容的丰富性、地图的品种,成图手段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7世纪以来,各国纷纷成立测绘机构,主管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测绘地形图,以西欧为最早。公元1730—1780年,法国的卡西尼父子测绘的法国地形图颇负盛誉。1891年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地理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由彭克提议的,合作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提案,并形成决议,对以后各国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世纪以来,各种专题地图出现。其中,德国伯尔和斯编制出版的自然地图集等,对当时专题地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古代历史上出过一些著名的地图学家和一批有很高水平的地图作品,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外来的侵略,内部的腐败,国势日衰,我国地图制图水平比西方落后。尽管如此,我国地图制作也取得一定进步。
我国是亚洲最早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康熙年间,开展全国大规模测量。后编成《皇舆全图》。该图在绘制的方法、精度、范围和内容上,在当时都有较高水平。
明末,正是欧洲各国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方为开拓世界市场,掠夺财富,开辟了欧亚之间的海上交通并开展传教活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介绍的西方世界地图和地图制作技术得到中国统治者的重视,从此新制图方法开始在中国传播。利玛窦对中国科技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绘制世界地图和测量经纬度。公元1684—1719年清康熙年间,中国大陆测算经纬度630个点,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公元1708~1718年清康熙年间,《皇舆全览图》测绘完成。该图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实测地图,开创了我国实测经纬度地图的先河,对近代中国地图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1886年即清光绪十二年,开始了全国规模的《大清会典舆图》省图集编制工作,各省用了3~5年时间分别完成省域地图集的编纂。这次图集编绘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向现代的经纬网制图法转变的标志。
清末地理学家魏源(公元1794~1859年)编制的《海国图志》,完全摆脱了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采用了经纬度控制等与现今世界地图集相类似的地图投影、比例尺选择等,是中国地图制图史上一部世界地图集编制开创性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地图学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成立了国家测绘局;在50年代开展大规模的测绘工作;编制并不断更新全国各省区不同比例尺系列地图;70年代完成了全国1:5万或1:10万地形图测绘任务;出版了国家及各省区地图集;各种不同专业、不同用途的专题地图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受到重视和研究。我国地图制图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四、现代地图学进展
1.现代地图制图技术及现代地图
航空摄影测量制图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古老的地面测图技术的传统方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地图能够代替普通测量制图。1903年飞机问世,1910年莱特从飞机上拍摄了第一张照片,此后,德国和法国都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的试验和研究。不到半个世纪,航空摄影测量从根本上改变了300多年发展起来的地图测制过程,标志着人类从高空进行测绘的新历史阶段。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制图,我国1934年开始了水利工程、地籍和铁路选线的测量制图。新中国成立后,经20多年努力,已完成覆盖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图制图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山西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系列图》和《航空遥感腾冲试验区地图集》的航空遥感及系列制图试验。
航天遥感制图技术开创了人类从地球外空间进行全球性遥感制图的新纪元,使得遥感地图成为一种新的地图品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发射了5颗陆地卫星,提供地表陆、海的遥感图像和数据。遥感制图不仅开拓了动态制图的新领域;而且可超越自然障碍和国界限制,广泛用于直接编制或更新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从而改变了从大比例尺地图逐级缩小编图的工艺程序。1984年出版的《日本列岛地图帖》和《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具体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又取得明显进展,遥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具有立体图像,并朝着高分辨率、多波段、全天候和遥感信息国际共享以及商品化方向发展。遥感图像处理由光学处理向数字处理方向转变。我国1987年研究成功用于遥感图像制图的图像处理系统,把我国的遥感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1967年,美国编绘了月球影像地形图和地质图,标志着人类编制星球地图的开始。
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制图开创了手工制图向自动制图转变的新开端,使得数字地图成为最新、最现代化的地图品种。20世纪5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地图测绘。经过英国、美国、瑞典、日本、瑞士等国家,不断在原理、设备软件等方面的研发,到70年代已由实验阶段发展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加拿大、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均以地形图为基础,建成地理信息系统,使地形图、专题地图和遥感信息汇集、存贮于统一的地理坐标之上,明显提高了地图更新、传输、和应用领域。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及制图软件的不断发展,使数字制图展现出广阔和潜力巨大的发展前景。我国60年代开始自动制图试验;70年代研制了数字化仪和自动绘图机;80年代在城市、人口、农业、石油、地质等领域进行应用;90年代自动制图应用领域扩大。我国计算机地图制图开发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出现了数字地图、激光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全息地图、声像地图、光盘地图等地图新品种,充分反映了数字地图制图发展的日新月异。
2.现代地图学理论
由于地图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艺术科学等有着交叉及关联关系,它们的研究成果为地图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地图信息论 地图信息表现为图形几何特征、多种彩色的总和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别,可以说地图信息是以图解形式表达制图客体和其性质构成的信息。地图信息论就是研究以地图图形表达、传递、贮存、转换、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该理论有助于认识地图的实质,并深化了对地图信息的计量方法的研究。
地图传输论 是研究地图信息传输的原理,过程和方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客观环境——制图者——地图——用图者——再认识的客观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客观环境被制图者认知,形成知识概念,通过符号化变为地图,用图者通过符号识别,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地图信息流传输的过程,地图制作和使用都包括在这个传输过程中;地图符号能有效传输地理信息,但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该理论对于地图最佳制作和地图有效使用具有积极作用。
地图符号学 是研究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感受方式及其设计使用的科学。提出了六种视觉变量:形状、亮度、色彩、尺寸、密度和方向是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四种感受方式:组合感受、选择感受、等级感受和数量感受是制图过程中的视觉特点,该理论对于地图符号设计和地图生产有较大影响。
地图模型论 是研究如何建立再现的客观环境的地图模型,并以地图数学模型来表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模拟横型。此模型是制图者的概念模型,并可用数学方法表达,经过抽象概括的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结构。该理论对于深入认识地图的实质,并对推动数字制图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地图认知论 是研究人类认知地图获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过程的理论。该研究有两项成果。一是“地图认知环”学说,认为用图者首先接受到图像地图客体,进而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 获取,然后据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产生头脑信息图;再进一步通过对实地地理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所认知的地理实体,完成一轮认知环。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认知理论”,是指在虚拟地图环境下,用多种认知手段(如视觉、听觉)分别获取知识,并将其加以比较和想象处理,进而形成各自的知识库(如视觉、听觉知识库),最后将各知识库融合,产生综合知识库。该理论对制图手段、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用有重要意义。
地图感受论 是研究地图视觉感受过程的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探讨地图是如何被用图者有效感受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分级符号、网纹和等值灰度梯尺的视觉效果,色彩设计客观性、视觉感受与 图形构成的规律、特点等。该理论对于地图设计有重要意义。
3.新世纪地图学发展趋势
智能化 包括地图信息源信息获取,地图制作过程和地理信息表达的智能化等。
虚似化 地图学将来表达的制图对象不一定都是实体的客观存在,很多内容将是虚拟的、模拟的、多维仿真式的。
功能多极化 地图功能从表达地理客体规律特征,扩展到知识发现、空间分析、动态显示监测、综合评价、预警预报等。
主客体同一化 随着科技发展,促进地图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地图制作将越来越简单,故既是地图制作者又是地图使用者将渐趋普遍,使主客体同一化。
全球一体化 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将实现全球化的地图无缝拼接和万维网联通,使地图在表达地球和研究地球方面,都可以整体化,全球 一体化形式出现。
地图、RS、GIS和GPS 一体化 数据库是链接数字地图、RS、GIS、GPS技术的共有基础,随着这些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将使其在信息科学的范畴内不断融合并趋向一体化,为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的成熟发挥作用。

唐朝哪个都市发展程度最高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50万。唐朝末年迁都洛阳后这里被拆毁,其遗址位于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见中国古文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西京纪〉)。隋炀帝继位后,开凿运河连接大兴和扬州。大业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在盛唐年间,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人口约有50万(有资料认为,长安城的人口极胜阶段超过100万)。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至此,有着325年历史的隋大兴唐长安城便宣告废弃。
布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目前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唐末被朱全忠焚毁。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宫殿
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整座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同时还附外郭墙建造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此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太后的场所。
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周长4.6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且不按中轴对称布局,因此具有离宫的性质。其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北部有兴庆殿、南薰殿、长庆殿、大同殿等一组宫殿。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并兴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
外郭
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
长安城中遍布着佛寺和道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都占据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青龙寺等也都拥有大片地皮。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城内的许多隋唐窑藏,其中何家村(兴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银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唐代金银器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内有东市(隋称都会市)、西市(隋称利人市)两座市场,各占两坊之地。两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27米。市场有围墙,开八扇门,内有井字形街道和沿墙街道,将市内分为9区。每个区都四面临街,店铺沿街而设,有饮食店、珠宝店和手工业作坊等。长安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这两座市场,其它各坊内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设施。
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前三渠开凿于隋初开皇三年(583年),漕渠开凿于唐天宝元年(742年)。
特点
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塬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进行过考证和研究。盛唐时期韦述的《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等著述,都对唐长安城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北宋的吕大防还曾将唐长安城的布局作图刻石,以期永垂后世。现此图虽仅存一部分,但仍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唐长安城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腾原京、难波京以及长岗京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一些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是袭用了长安城的相应名称。

关于唐朝的长安城的一些知识 野史也行 有故事情节就好

长安城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建都于此。现存城址有西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
西汉长安城 长安本秦之乡名,秦时有兴乐宫。汉高祖五年(前202),在兴乐宫基础上修治长乐宫,七年建未央宫,自栎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前194)至五年筑城墙。武帝时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于南郊建九庙。东汉建都雒阳(见洛阳城),仍以长安为西京。献帝一度迁都于此,其后西晋惠帝、愍帝以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相继以长安故城为都。至隋代建大兴城,汉城遂废。城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千米处,1956年开始勘查发掘。
西汉长安城平面不规则,东垣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河渠曲折。经实测,周长25千米余,约合汉代六十二里强。城外挖有护壕。每面城墙有3门,由北至南,东墙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西墙为雍门、直城门、章城门,由东至西,北垣为洛城门、厨城门、横门,南垣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发掘证实每门设3个门道,每道宽6米,可容4个车轨。霸城、覆盎、西安、章城四门内对长乐、未央二宫,其余8门各与城内一条笔直的大街相通。每条街均分成3条并行的道路,中为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道路供吏民行走。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开十二之通门”,即指长安的道路和城门。
汉长安城内的宫殿分布占全城面积的2/3。城东南部为长乐宫,汉高祖时曾为视朝听政之所,惠帝以后为太后之宫,占全城面积1/6。城西南部的未央宫为朝会之所,占全城面积1/7,其前殿规模宏伟,殿基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现高约15米。未央宫北阙附近有贵族邸宅,即所谓北阙甲第。桂宫位于未央宫北,西隔城墙与建章宫相望。平面长方形,周长5300米。桂宫之东有北宫,长乐宫北又有明光宫。长乐、未央二宫之间建有武库,平面长方形,内设7座库房,库房以夯墙隔成若干间,放置木质武器架。已发掘出武器架石础及铜铁兵器、铁铠甲等。
城内工商业区集中在西北隅的横门大街两侧,据文献记载共有九市。这一带发现有许多钱范、陶俑,说明当年曾有作坊。
居民区在城东北隅宣平门附近。文献记载,长安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汉平帝时,人口达24.6万余。实际考古勘查确认的居民区,面积过于狭小,估计有些居民住在城外。
城西的建章宫规模宏伟,已勘查出位置和范围。城西南至东南一带为上林苑,内有离宫别馆数十处。西南有昆明池等皇家宫苑,昆明池是为训练水军而开凿,又可解决长安城水源不足问题。南郊则有明堂、辟雍、灵台和王莽九庙等礼制建筑。
汉长安城主要由皇家宫室及其附属设施构成,突出表现了为帝王、贵族、官僚服务的性质,反映了中国早期都城的特点。新莽以后,宫室、城门、武库先后被毁。其后历代虽有营造修饰,但未能恢复西汉盛况。
唐长安城 隋开皇二年(582)在汉长安城东南建新都大兴城,入唐后改称长安,仍为都城,仅作了局部修建和扩充。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天佑元年(904)朱温挟昭宗迁洛阳,毁长安宫室民居,唐长安城遂为废墟。该城遗址在今西安市区及近郊。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曾作考察,1957年起进行正式勘查与发掘。
唐长安城由廓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廓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千米。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隋大兴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廓城内有南北向大街14条,东西向大街11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达150余米,是今北京东西长安街宽的两倍。其他通城门的大街也多宽在百米以上。垂直交错的大街将廓城划分为108个封闭式的里坊,坊内有民居、官衙、寺观等。朱雀大街两侧的四列坊面积最小,只设东西两个坊门,坊内有横街。皇城两侧诸坊面积最大,四面开门,内置十字街。当时继承了北魏洛阳城的军事管制制度,坊门有兵把守,早开晚闭。廓城内有东、西二市,东市称都会,西市称利人,各占两坊之地。市内设“井”字形街道,沿街列置店铺。文献记载西市附近集居了许多中亚和西亚的“商胡”、“胡客”,其西南相邻的崇红坊,还设有波斯祆教(拜火教)寺。当时这一带为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唐贞观后对长安宫室进行增建,贞观八年(634)于太极宫东北的龙首原高地上建永安宫,次年更名大明宫。龙朔三年(663)后这里成为主要朝会之所。玄宗时又于藩邸兴庆坊建兴庆宫。此外,唐长安城的东南隅,还有风景游览区曲江池,将风景区与都城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里坊制都城最完善的形态。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划严谨,街坊整齐。设置了封闭式皇城以处府衙,封闭式里坊控制居民。其居民区占城内面积7/8,为人口的集中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对东亚一些国家的都城产生过重大影响。
唐末长安城被毁后,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放弃长安廓城与宫城,重修皇城安置府廨民居。北宋沿袭,为京兆府城。元代为奉元路城。明洪武年间改称西安,置秦王府,并向东、向北扩展面积约1/3。穆宗隆庆年间,又在夯土城垣外侧包砌了青砖。明西安城平面长方形,周长11.9千米,至今保存完好。

请问有没有具体描绘唐代108坊的书籍

《唐两京城坊考》是唐代史料专著。编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字星伯,大兴(今属北京)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嘉庆十四年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授翰林院编修。后任湖南学政,因事获罪戍边。归授礼部主事。

《唐两京城坊考》分5卷;卷一至卷四为西京,附有外郭城、三苑、宫城、皇城、大明宫、兴庆宫六图;卷五为东都,附有外郭城、苑、宫城皇城、上阳宫四图据作者自序说,己巳之岁(1809),奉诏纂辑唐文,从《永乐大典》中得到宋敏求(次道)的《河南志图》,于是以宋氏《长安志》为主,采集金石传记,合以程大昌、李好问的《长安图》,分门别里,条举宫殿苑亭,公私廨宅,博征史书典籍,笺释考证于下,作为“吟咏唐贤篇什之助”。李慈铭称此书“考证精密,古色盎然”(《越缦堂读书记》),决非溢美之词。日人平冈武夫《长安与洛阳》一书中说它是“关于长安与洛阳的资料具有绝对权威而集大成的书籍”。但此书仍有史料上的遗漏和错误,如徐氏从《永乐大典》中所摹抄的《河南志图》,据缪荃孙的考证,乃是元代人修撰的《元河南志》,而被徐氏错认为“次道旧帙”。

清代张穆又有《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藕香零拾丛书》又刊有清程鸿诏《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1卷

网页链接百度百科

唐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哪个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50万。唐朝末年迁都洛阳后这里被拆毁,其遗址位于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见中国古文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西京纪〉)。隋炀帝继位后,开凿运河连接大兴和扬州。大业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在盛唐年间,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人口约有50万(有资料认为,长安城的人口极胜阶段超过100万)。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至此,有着325年历史的隋大兴唐长安城便宣告废弃。
布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目前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唐末被朱全忠焚毁。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宫殿
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整座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同时还附外郭墙建造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此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太后的场所。
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周长4.6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且不按中轴对称布局,因此具有离宫的性质。其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北部有兴庆殿、南薰殿、长庆殿、大同殿等一组宫殿。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并兴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
外郭
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
长安城中遍布着佛寺和道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都占据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青龙寺等也都拥有大片地皮。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城内的许多隋唐窑藏,其中何家村(兴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银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唐代金银器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内有东市(隋称都会市)、西市(隋称利人市)两座市场,各占两坊之地。两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27米。市场有围墙,开八扇门,内有井字形街道和沿墙街道,将市内分为9区。每个区都四面临街,店铺沿街而设,有饮食店、珠宝店和手工业作坊等。长安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这两座市场,其它各坊内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设施。
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前三渠开凿于隋初开皇三年(583年),漕渠开凿于唐天宝元年(742年)。
特点
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塬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进行过考证和研究。盛唐时期韦述的《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等著述,都对唐长安城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北宋的吕大防还曾将唐长安城的布局作图刻石,以期永垂后世。现此图虽仅存一部分,但仍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唐长安城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腾原京、难波京以及长岗京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一些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是袭用了长安城的相应名称。

历史上人们表示自己所处位置的方法的简史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
日常生活里形形色色的地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地图最初肯定没有现在的这么花哨和全面,那么地图的发展历史怎样呢?地图经历了那些阶段才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现今的地图制作理论和技术发展又怎样呢?以后的发展趋势又如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请阅读本文.
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
一、原始地图
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1954年江苏出土西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铸刻铭文,记载周分封诸候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与《东国图》。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明确记载地图的可靠文字史料。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在平山县发掘出公元前299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铜版《兆域图》,图上标明宫垣、坟墓所在地点、建筑物各部名称、大小、位置和诏书。这是世界上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放马滩古墓群出土的公元前239年7幅秦王政八年木板图,反映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邦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木板图。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
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山体范围、谷地、山脉走向用合曲线表示,并以俯视和侧视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峰丛,近似于现在的等高线法(图1—7)。驻军图用黑、红、蓝三色彩绘,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彩色地图。城邑图上标绘了城垣范围、城门堡、城墙上的楼阁、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用蓝色绘画城墙上的亭阁,红色双线表示街坊庭院,院内红色普染。城区街道分出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两级,宽窄不同。宫殿、城堡等建筑物均绘以象形符号,同现代城市图比较,在形式上几乎是一样的。该图是迄今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城市地图。马王堆汉墓地图充分反映了我国彩墨绘制地图的工艺水平,是世界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
对古代地图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希腊著名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87~150年)和中国晋代杰出地图学家裴秀。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东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古代地图科学的重大成就,对后来的地图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托勒密写的《地理学指南》,实际上是一部地图学论著。附带的27幅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雏形。他提出了编制地图的方法,采用了新的经纬线网,创造了两种新的世界地图投影;并绘制了新世界地图。该图在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一直被使用到16世纪。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了18幅《禹贡地域图》及《地形方丈图》;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前三个即今天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后三个即比较和校正不同地形引起的距离偏差。制图六体概况了古代地图制作的数学基础,其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对我国古代地图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计算机栅格地图暗合了我国古代的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3世纪左右,在西方地图历史上是一个漫长的黑暗时期,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严重阻碍了地图学的发展。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
盛唐杰出地图学家、地理学家贾耽,用了17年时间编制了表示全国的《海内华夷图》。这是继裴秀之后我国又一伟大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诗人王维,于天宝年间在帛、壁上绘制5幅《辋川图》,宋代刻石,明代郭漱六于公元1617年重摹刻制,表示蓝田辋川王维隐居处沿途风光20景,这是现存最长的早期导游图,现藏于陕西蓝田县文化馆。唐代曾组织人力绘制京都《长安图》。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图,是藏于西安碑林的《长安图》。宋元丰3年由吕大防题词主办,采用唐代《长安图》、《西京新记》资料。街区用平面图形表示,围墙等主要建筑用侧视象形符号表示,和现代城市图趋于一致。
宋代地理学家、地图学家沈括,查阅资料、去伪存真、实地考查,以亲身经历编制了《天下州县图》。宋代郑樵在《通志》一书中记有《诸路至京驿程图》,这是我国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元代的朱思本经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大幅面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罗洪先又对《舆地图》增补修改,编成《广舆图》。该图曾刊印8次,影响时间较长,范围较大。
公元16世纪,地图集的出现标志着地图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明代杰出地图学家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和荷兰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继裴秀、托勒密之后,用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发展成就。罗洪先在总结前人地图的基础上,采用画方分幅法,以图集形式,编制了《广舆图》。墨卡托用等角圆柱投影编制世界图。在航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一直沿用至今。他所编的地图集。是当时欧洲地图集发展的里程碑。
罗洪先和墨长托所编地图集,承前启后,对后代的地图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延续数百年之久。

唐长安城 北宋东京城的异同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50万。唐朝末年迁都洛阳后这里被拆毁,其遗址位于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和最大的国际性城市。唐太宗开设弘文学馆,天下文儒,云会京师。弘文殿藏书多到20余万卷,是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唐太宗还设国子监,设有7个学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筑有房舍1200间,收中外生员8000余人,外国贵族子弟来此留学者不绝。此外,长安还是全国佛教的中心,东西方的交通枢纽。自西汉以来,西有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东边海路通日本,南边海路可由广州到达天竺(印度)。
由于唐代政治上的统一和长安城的昌盛繁荣,外国和西域少数民族大量侨居或迁居长安,包括官员、贵族、僧侣、学者、商贾、艺人、医生、工匠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如胡乐、胡舞和波期马球的盛行就是例证。
历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见中国古文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西京纪〉)。隋炀帝继位后,开凿运河连接大兴和扬州。大业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在盛唐年间,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人口约有50万(有资料认为,长安城的人口极胜阶段超过100万)。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至此,有着325年历史的隋大兴唐长安城便宣告废弃。
布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目前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唐末被朱全忠焚毁。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宫殿
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整座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同时还附外郭墙建造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此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太后的场所。
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周长4.6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且不按中轴对称布局,因此具有离宫的性质。其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北部有兴庆殿、南薰殿、长庆殿、大同殿等一组宫殿。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并兴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
外郭
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
长安城中遍布着佛寺和道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都占据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青龙寺等也都拥有大片地皮。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城内的许多隋唐窑藏,其中何家村(兴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银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唐代金银器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内有东市(隋称都会市)、西市(隋称利人市)两座市场,各占两坊之地。两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27米。市场有围墙,开八扇门,内有井字形街道和沿墙街道,将市内分为9区。每个区都四面临街,店铺沿街而设,有饮食店、珠宝店和手工业作坊等。长安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这两座市场,其它各坊内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设施。
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前三渠开凿于隋初开皇三年(583年),漕渠开凿于唐天宝元年(742年)。
特点
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塬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进行过考证和研究。盛唐时期韦述的《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等著述,都对唐长安城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北宋的吕大防还曾将唐长安城的布局作图刻石,以期永垂后世。现此图虽仅存一部分,但仍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唐长安城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腾原京、难波京以及长岗京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一些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是袭用了长安城的相应名称。
北宋东京城
北宋东京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市内。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改名东京,历时167年,极盛时人口达150万上下,是全国第一大都市。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开封城北20余公里的陈桥驿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并定都开封,从此掀开了开封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最崭新的一页。之后经过北宋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终于在11世纪至12世纪初成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东京城的外城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长50里165步,城墙高4丈,宽5丈9尺,有12个城门。内城(又称阙城)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周长20里155步,共有10个城门,2个水门。东京城的大内,即皇城,始建于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周长2.5公里,共有6门。城墙原为土筑,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砖砌。政和三年(1113年)在大门内外北边开始兴建一组园林式的建筑群,计有7个大殿,15个阁楼,名延福宫。
自北宋灭亡后,历经动乱,东京城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元世祖时为防止汉族人民反抗,将开封内外城全部折毁。还由于黄河的屡次决口泛滥,泥沙淤积,逐渐淹没地下。20世纪80年代经过7年的勘探和试掘,在今开封城地下8米初步探明北宋东京城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内向外依次为皇城、内城、外城,其外城的轮廓、形制和范围,以及一些城门的位置,同床人的记载大致吻合。内城是当时最繁华之处,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其城墙残宽8至15米,南城墙位于现存明、清城南墙北约300米处,北墙位于龙亭北约500米处。皇城淤没于潘、杨湖一带,周长近2500米,与史载“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周回五里”基本吻合。在皇城的前半部中轴线上,发现东西宽约80米、南北最大进60多米,残留6米左右的宋宫正殿——大庆殿的建筑台基,其位置、规模、深度及出土遗物,均与文献记载相符。皇宫遗址位于龙亭下面,它与内城朱雀门、外城南薰门呈一南北直线,即当时的御街,同今纵贯开封市区的中轴线——中山路基本相对应。
北宋东京城的繁荣,除居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要地位外,境内水道交通的方便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当时时京畿一带水网纵横,舟楫云集,穿过东京城的河流有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架在这些河道上的桥梁即有32座。特别是与黄河沟通的汴河,它“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争,内外仰给”。这些河流先后为黄河泥沙淤废。发掘后发现汴河河道遗址在今开封内后河街地下,御街通过汴河的州桥,桥面在地下4.3米处。
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其城址的探明,提供了研究中世纪中国都城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黄河水患、桥梁建筑和开封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北宋定都开封,是经过一番激烈争论的。最终选择了开封,其他因素暂且不论,其中是和汴河等河流方便的漕运以及黄河所带来的丰富的水资源分不开的。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横贯东京城,将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一带的物质源源不断的运抵京都,从而使开封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东京城的繁荣,而没有黄河也就不会有汴河的畅通。
布局

基本上是继承隋唐以来的传统,但与隋唐的长安、洛阳又有所不同,它不是在有完整规划和设计下建筑起来的,而是在一个旧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众多,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这些对东京城的布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东京城有三重城垣围护,皇城居中,外为内城,再外为外城。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一段缓冲地带,以保障居于内城之中的皇城的安全;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
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周围是一马平川,地势坦荡,无险可守,因此,北宋王朝非常重视东京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除了修筑了三重城墙并常年派重兵防守以外,还完善了城墙本身的军事防御设施。如神宗熙宁年间,“始四面为敌楼,作瓮城及浚治濠堑”,元丰七年(1084年),“又买木修植京城四御门及诸瓮城门,封筑团敌马面”。瓮墙、马面等原仅用于边防城堡,东京城全面采用瓮城,反映了北宋统治者对防御的重视。
东京城的主要街道是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从宣德门至南薰门;从宣德门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封丘门一直延伸到永泰门,从州桥向东经丽景门至阳门;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至顺天门。这4条街道称为“御路”,为皇帝出入所经。东京城的街道宽窄不一。宣德门前的御街宽二百余步,约今300米,实际上是一个宫廷前广场“旧许市人买卖于期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街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权子之外”,其他街道宽二十五步至五十步。北宋中后期以后,由于“侵街”现象日益严重,街道已不如当初宽广。
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最重要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崩溃,北宋初年,东京基本上仍保留古代的坊(里)市制度,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区则有东市、西市。但是,随着东京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活动已不限于东、西两节,而且三鼓以前的夜市已经合法,市不但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而且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市制开始崩溃。后至太守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东京的主要街道景阳门大街出现了“侵街”现象,坊制也开始崩溃。
北宋东京城又称“汴京”、“汴梁”,是北宋时期的都城,由于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的原因,城址被淤埋于地下达7米深处,给城址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年经过多次的考古勘探,初步揭示了汴京古都的城市布局。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
外城的平面近方形,南北长7.5公里,东西长7公里,有13座城门和7座水门。城外有著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30多米。
内城又名“里城”,里城内有宫城,又名“皇城”。根据史书记载,皇城周长五里,建有楼台殿阁,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架,曲尺朵楼,朱栏彩槛,蔚为壮观,气势非凡。城门都是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镌铁龙凤飞云装饰。皇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南区有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书的明堂,西有尚书省,内置房舍3000余间;中区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的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北区为后宫,北宋的名臣王安石曾有诗曰:“娇云漠漠护层轩,嫩水溅溅不见源。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经过考古勘探发现,宫城内前半部的中轴线上有大型的夯土台基,台基正对内城和外城的南门,呈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这种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构成的都城布局为元明清都城所仿效,对后世的城市建筑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