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画赏析300字

中国画赏析300字(谈谈你对中国书法和中国国画的理解和认识(要求300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4 02:45:25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谈谈你对中国书法和中国国画的理解和认识(要求300字)

  对中国书法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书法的起源】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於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於异地,留于异时,於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著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於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著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

急求任意美术作品鉴赏300字

小的时候,我们上绘画课就叫上美术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美术就是绘画。但是后来知道,美术所指的范围更大一点,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和书法,篆刻等。当我看到有中国美术作品鉴赏这门课让我们选的时候,着实有点兴奋。因为这门课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中国画,书法等等艺术方面的东西,这对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时选这门课的同学有三百多人,而只要80人左右。也许我足够幸运,我选上了这门课,这又让我兴奋了一段时间。
第一次课的时候,我兴高采烈地去上课,凭着自己对一课课室了解,迅速找到了课室,看都不看课室的号码就坐在里面等待老师上课。等了许久,见老师打开课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我晕,原来美术教这个的啊??觉得不对劲,跑到外面一看,原来那课室是405,不是403。
于是火速赶往403,幸好没有迟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位子,于是满意地坐下来等待老师上课。
没想到第一次上课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难道这昭示着我与这门课的什么关系?
前几次课讲的是中国史前的美术。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史前文明的东西,为我们的祖先那无以伦比的智慧感到无比的娇傲与自豪,在四五千年之前可以做出现代人都无法复制的器皿,不,那不是单纯的器皿了,成了珍贵的艺术品。原始人类的生活用品和祭祀礼器可以达到那样的艺术成就,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瞠目结舌。比如出现在龙山文化中的一件黑陶就足以让我们佩服我们祖先的智慧。那是蛋壳黑陶高脚杯,最薄的地方仅有0.2毫米,这是我们现代的技术无法达到的。有一位山东淄博的陶瓷大师曾想复制出相同的黑陶,但是都是以失败告终,不是没有烧制成功就是即使烧制成功也根本无法达到这么薄的厚度。而当时的彩陶也表现了我们祖先的艺术天赋,那些动感飘逸的图案,流畅的线条,无不诉说着我们祖先那惊人的艺术气质。除了陶器,还有玉器,无论是中华第一龙:C形玉雕龙还是精美的玉琮,都透露出我们的祖先那精湛的工艺水平。
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在生产力那么低的原始社会创造出了如此多具有如此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难道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具有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也证明了我们的祖先们的艺术天赋。随着青铜器,书法,绘画等的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的先辈们创造出了足以在当今炫耀的艺术珍宝。
随着老师那不断深入而且精彩的讲解,我们仿佛渐渐看到了中国美术的起步与发展,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们的生活与生产,体会到了我们先辈们那惊人的智慧……
后来,我总是盼望着星期四的到来,因为可以上选修,这对我来说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或许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的惊人魅力吸引着我,又或者是因为我想了解中国的美术史……
后来,老师把重点放在了中国画上面,这样我们对国画的产生、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的绘画艺术,与西方的油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画有着自己特有的气质。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相对西方绘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都非常讲究,特别是山水画中的皴法,变化多变,表现效果非常好。中国画中的人物画,讲究传神。
在几千年的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前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宝,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那种独特的魅力。从粗犷质朴的远古岩画到张择端的风俗画神品《清明上河图》,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到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各个不同时代的画家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族的精神财富。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的书法和陶瓷。中国的书法艺术从几千年之前形成到现在,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辉煌,涌现出了大批的书法名家。从王羲之和王献之到颜真卿,从苏东坡到赵孟,从董其昌到刘墉,中国的书法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的陶瓷,仿佛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从远古的彩陶到唐代的唐三彩和秘色瓷,从宋朝的五大官窑瓷器到明代的青瓷,再到清朝的珐琅彩瓷器,中国的瓷器将各种不同的釉法发挥到了极致,并将中国画等融进了瓷器当中,创造出了一个个高峰。
老师用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并介绍了很多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他们的重要的作品等,让我们在中国传统美术的浩瀚的海洋中畅游,领悟到了中国美术的魅力和风采。
每次进课室的时候,我总是会向老师问好,然后微笑,其中有我对老师的那份敬意和感谢,因为我知道老师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中国美术的东西,还因为她那精彩的讲解和介绍……
很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了解和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在现在的小孩热衷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时候,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也面临着挑战呢?但无论如何,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这是勿庸置疑的。
或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会走错课室,但是我们会很快地找到我们自己的课室,并上好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
这门选修课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学到的东西将一直陪伴着我们,并不断的传下去……

有关中国画意境的文章(500字)

国画的美感与欣赏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主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青少年朋友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或其他绘画),认真试一试,看能否有所收获。

清代石涛兰花图赏析300字

清代石涛兰花图赏析
石涛兰花图,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图中兰叶瘦劲,浓墨托出,交迭穿插,兰花散发出幽香。粗细长短的笔踪、枯湿浓淡的墨形,经过疏密聚散的组合,使整幅画显得轻松明快,充满了生意。石涛的花鸟、兰竹,多用水墨写意法,行笔爽利,用墨淋漓简练,给人以清峻挺立、浑厚华滋之感。石涛的兰竹画为中国画史中的1绝。

中国绘画体现了哪些文化精神,中西方绘画有什么不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中国绘画,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蕴藉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面对数午年悠悠岁月含蕴积淀的中国绘画传统。 中国绘画,经过了记事、象物、娱神的阶段,以其独特的笔墨意象,传神写意,超越形似,寄寓自然,不断走向成熟。

中国绘画,逐渐摆脱了功利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写心畅神,表现人格气韵,炉火纯青而脱尽铅华,出人意表而逸韵悠远。 中国绘画,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它是中华民族思维模式和美学精神的凝结。这就是所谓理性精神,和谐精神,表意精神和线韵精神。

区别如下:
1、绘画侧重点不同。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方艺术重客观。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绘画重神韵,西洋绘画重形似。
2、线条运用不同。中国绘画盛用线条,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西洋绘画线条都不显著,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3、中国绘画不注重透视法,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西洋绘画极注重透视法,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

4、中国绘画不讲解剖学,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

5、中国绘画不重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西洋绘画很重背景,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
6、东方绘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方绘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写生珍禽图赏析400字

有至少两幅《写生珍禽图》,但一般指五代画家黄筌写生珍禽图。
赏析:
画面中24只小动物均匀地分布,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画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仅从这幅稿本上即可了解黄筌的作品之精妙,可以想象到黄氏其它作品的巨大魅力。
《写生珍禽图》乃其传世珍品,图中画了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二十余件,排列无序,但每一件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标志着中国画中的花鸟画从早期的粗拙至此已经臻于精美,中国的花鸟画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写实能力。勾廓填彩,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方法,但与早于此图的唐代人物画与山水画相比较,此图勾轮廓的墨线大都非常轻细,似无痕迹,所赋色彩,也明显区别于唐画的浓烈艳丽,而是以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这种绘画风格,注重表达物象的精微、逼真,似乎有些接近于现代的照相再现。
还有宋徽宗赵佶的《写生珍禽图》。
赏析:《写生珍禽图》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画卷共分12段,每段接缝处有宋徽宗的双螭印,共十一方。图中鸟之羽毛,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羽梢等部位,层叠描绘,反映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枝叶的画法也是类似。尤其竹叶的画法与史籍记载完全一致。又如描绘禽鸟的情态,
《写生珍禽图》亦有精彩之处,如第十一段“原上和鸣”的回首顾盼,第五段“碧玉双栖”的动静对比,以及第二段“熏风鸟语”的凝神引颈。流传近千年的徽宗《写生珍禽图》,传承有绪,斑斑可考。上有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题写的图名和御用玺,计21方,收藏印7方;此外,还有明代著名收藏家安仪周,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的收藏印19方。当代最具权威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等均有论著考证。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山水画艺术特征300字以上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