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纵览千年封建王朝史,非候即王,非卿即相。有少年有为而平步青云者,有老当益壮且具备万夫不当之勇者,有织席贩履却得半壁天下者,有大器晚成而青史留名者,亦有战战兢兢而配享太庙者。然缺乏年少有为而征伐天下者,缺乏壮志凌云而开疆拓土者,更缺乏少年壮志而愿埽除天下者。
数千年前,东汉年间,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位少年立志愿埽除天下的风云人物:陈蕃。当年放言埽除天下之时,陈蕃只有一十五岁,然年龄并未成为遮挡其凌云壮志的障碍,反而成为了垫脚之基石。
一、少年励志,惊艳宾客陈蕃字仲举,汝南舆人也。生于官宦世家的陈蕃,少年时期便享受着其他人所不能享受的生活,虽非荣华富贵,然最基本之保障却是有的。只不过此时的陈蕃,却多少有点荒诞。陈蕃的日常除了读书,便是睡觉,生活可谓是日日单调,其虽处于家中,然家中庭院却是杂草遍地,蛛网纵横。
电视剧中的陈蕃
一日,其父友人薛勤来到家中,见庭院中之惨状,再看陈蕃之样貌,开玩笑般的问道:你小子怎么也不打扫打扫庭院接待客人啊?本来只是薛勤的一句玩笑话,然在陈蕃看来却是价值取舍之问题,也正因为薛勤的这个问题,才引出了陈蕃那流传千年的至理名言!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番至理名言,惊艳了宾客薛勤,同时也将年值十五的陈蕃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在此之后,世人流传出了许许多多衍生语句,并且配合其他名言如: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等,产生了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未征一妻何如征四方等警世名言。
二、清廉刚正,大惩伪孝官宦世家加之自身有才能、更有气魄,陈蕃很快便步入仕途,但丁忧之后却不再为官。等到太尉李固举荐之后,再次征拜为议郎,迁任乐安太守。
初为一地之长官,陈蕃施德化行正教,一番清廉爱民的政绩霎时成形。当时民间恰逢有一大孝之人,四方州郡皆以礼待之,同时以礼请其前往各地"游行"说教,即让其宣扬忠孝之大义。
陈蕃石像
对此大孝之人,正史当中也多有记载,本文以《后汉书》之记载为准:
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这段记载不难理解,"埏隧"亦埏隧道,是墓道的一种,两汉时期之丧葬采用的一种普遍形式,杜预注《左传》云:
掘地通路曰隧。也就是说,这位所谓的大孝子,在埋葬亲人之后并没有及时封闭墓道,而是住在了里边,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古代有服丧之礼,简单来说即在坟墓旁搭建一个小窝棚,住在窝棚里守三年丧。当时就算是守三年丧,三年之期下来后,那人即便是不死也得脱层皮,而这位赵宣却在埏隧道内住了二十多年,按当时之礼制来说,确是大孝子无疑。
有这么个大孝子,陈蕃身为太守大人,自然要召见谈话一番。于是乎赵宣应约而来,想不到这一番谈话却出事儿了,赵宣还差点被陈太守给斩了。当时陈蕃召见了赵宣,先是研讨一番忠孝之道,随后结尾之时太守大人感觉不错,就嘘寒问暖关心起了赵宣家室,及其妻儿老小。赵宣说道自己有五个儿子,想不到这一句话却差点要了他的命!
影视剧中之陈蕃
仔细分析一下,你这五个儿子是什么时候生的,你不是服丧二十年嘛,期间怎么还生儿子了?一问之下陈蕃得出结论:赵宣是在服丧期间生的儿子!所谓孝道,有孝亦有道,你赵宣这么干不就是违背圣人之道了嘛,还敢招摇撞骗以孝子之名闻于世,陈蕃越想越生气,训斥道:
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注意最后一句话,寝宿冢藏,孕育其中!这是什么意思笔者不好多说,大家体会探讨之。就这样,好端端一场招待会,立马成了审判大会,高高在上的孝子赵宣,顿时被陈蕃打成了阶下囚。
三、入仕朝中,谏争不断担任太守后的陈蕃,因为政绩卓著而逐渐被朝廷所发觉,而彼时朝廷内部也是党派林立,稍不留神便会成为某派的殉葬品。最先发觉、并且向陈蕃下征召令的,乃是大将军梁冀。注意这个梁冀,此人乃是毒杀东汉孝质皇帝的元凶首恶。
其时梁冀遣使者持书到陈蕃处,因为是"有所请托"故而没有公开,然刚正的陈蕃不仅没有听梁冀的,反而将狐假虎威的使者活活给鞭笞至死。注意,是活活打死了,比后世之刘备鞭笞督邮狠千百倍。
豫剧中的陈蕃形象
当然梁冀这般睚眦必报之人,定然会报复陈蕃,随后不久陈蕃被连坐罢官。后梁冀伏诛,陈蕃从尚书升迁为了尚书令,随后迁大鸿胪。
这一次算得上是平步青云了,但一腔正气的陈蕃,逐渐成为一个见不得瑕疵的高官。时逢白马令李云欺君,桓帝大怒准备将其处死,陈蕃凭借着一腔正气和谏争的本性,再次被连坐罢官。等到再次征召,陈蕃成为了议郎。从尚书令到大鸿胪,再到现如今的议郎,这职位级别下降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随后迁为了光禄勋,虽是升迁却也是无任何用处,唯一一点用处便是可行谏争之实,而对陈蕃来说恰恰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当时皇帝封赏频繁,侯爵如同三品官职一般四处下封,当年高帝刘邦定立的非刘氏不王、非战功不侯之旧制,早已烟消云散。身为光禄勋的陈蕃,就此事上书于皇帝。
奏曰: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当时东汉王朝中后期虽然有大肆分封之嫌,然受侯爵者多为中官阉宦,陈蕃这篇奏疏递上去,其结果可想而知。皇帝接到奏章,依从陈蕃所言,将后宫五百女子放回了家中,然紧接着却封了两人为侯。桓帝的意思很明显,陈蕃不敢多言。
朝中之陈蕃
延熹六年,陈蕃再次就皇帝出巡、校猎一事上谏章,结果是"书奏不纳。"同五官中郎将共典选举时,因为其刚直不阿,再次被人诬陷,以至于连坐罢官。
随后又被启用,败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 ,迁太尉。自此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步青云,在朝中正纲常、肃官纪,实现了早年的理想报复。
结语在东汉末年昏聩腐朽的朝廷内,能够存在像陈蕃这般的贤臣,的确不易。
陈蕃之所存,实为汉室之所续也。纵览王朝历史,哪朝哪代有陈蕃这般早年壮志凌云、中年平步青云、在暗黑王朝内竖起一杆正义大旗之人?千年来唯陈蕃耳!
参考文献:《后汉书》
《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