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元通宝折2

大元通宝折2(元代至正通宝背;午折二‘请专家看看值多少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3 11:15:25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元代至正通宝背;午折二‘请专家看看值多少币、

至正通宝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午五个地支记处字。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划粗壮厚实。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至正通宝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钱币名称及面值

这个问题太大了,只能简单说说,除了明清之外,其它都不全,只是一些比较出名或珍贵的。没办法,能力有限:( 所谓极品就是存世仅1、2枚者,兄弟我只看过图片,呵呵^_^
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如铜、铅、铁、金、银、玉、龟、贝、牲畜、皮革、谷帛、纸张等。但沿袭几千年的基本形态是方孔圆形铜钱,其标准式样是西汉元狩五铢、上林三官钱及唐初开元通宝,轻重适中,重约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式。同一钱形,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无郭、重轮、重好、四出、决文、传形等区别,有合背、合面、剪边、磨边、对读、旋读、复文等不同情况,按钱币性质分,又有记重钱、记值钱、年号钱、国号钱、记号钱、纪年钱、镇库钱、纪数钱、厌胜钱、庙宇钱、撒帐钱、罗汉钱、对钱、母钱、祖钱、开炉钱、样钱等,这些情况又时有两种以上并存现象,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至于钱币鉴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专门分类,那就更多了。
铜钱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钱,即一文小钱,又称平钱,它是使用铜钱时代的最小货币单位,其直径约2.4—2.5厘米,重约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甚至当百、当千大钱。
先秦钱币· 贝币 · 刀币 · 齐刀 · 赵刀
· 郢爰 · 圜钱 · 尖足布 · 空首布
· 圆足布 · 方足布和釿布
秦朝 秦半两
两汉时期 · 西汉半两 · 两汉五珠 · 王莽钱币
南北朝 五铢钱 太货六铢 太和五铢 (永平)五铢 永安五铢 北周三品:布泉 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 这三种钱币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
隋唐五代十国 周元通宝 大齐通宝(极品) 保大元宝 永通泉货 开元通宝 唐国通宝 大唐通宝 等
两宋 淳化元宝(真、行、草三种书体) 大观通宝 皇宋通宝 崇宁元宝 崇宁通宝 崇宁重宝 至道元宝(行、草) 绍圣元宝(对钱) 等
金 泰和重宝 泰和通宝 等
伪齐政权 阜昌元宝小平钱 阜昌通宝折二钱 阜昌重宝折三钱 等
元朝 中统元宝交钞 至元通行宝钞 大朝通宝 中统元宝 至元通宝 元贞通宝小平钱 元贞元宝折二钱 至大通宝 大元通宝 等
明朝 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形成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铺的货币流通制度。明清两朝才把官制铜钱称为“制钱” 大明通行宝钞 洪武通宝 大中通宝 永乐通宝 永乐通宝折三钱(极品) 宣德通宝 弘治通宝 弘治通宝大钱(极品) 嘉靖通宝 隆庆通宝 万历通宝 万历通宝大钱(极品) 泰昌通宝 天启通宝 崇祯通宝
李自成 永昌通宝
张献忠 大顺通宝 西王赏功
南明时期 弘光通宝 大明通宝 隆武通宝 永历通宝
清朝 天命通宝 天命汗钱 天聪汗钱 顺冶通宝 康熙通宝 雍正通宝 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通宝 咸丰重宝 祺祥通宝 祺祥重宝 同治通宝 光绪元宝 元绪重宝 光绪通宝 戊子钱 宣统通宝

元代铜钱有哪些分类

至元通宝是随着中世纪蒙古的崛起和元帝国的建立应运而生。汉文化的强势地位和独特魅力以及统治汉地的实际需要使元代执政者逐渐接受并采用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建立货币制度即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中原地区使用货币的历史已达2000余年,到两宋时货币制度渐趋成熟。元帝国疆域辽阔,海陆交通发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江南地区的商业一度繁荣兴盛。在这种经济形势的推动下,元朝朝廷仿效宋代币制确立了不兑换的纸币本位制。

有元一代,朝廷因强制发行纸币“宝钞”,对金属货币的铸造严格限制,所以铜钱数量之少可谓空前绝后。元代铜钱分为官铸钱和供养钱两种。供养钱是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时专门用于供奉神灵的私人铸币。

官铸钱是由元朝朝廷监督铸造的铜钱,种类较多,其中就包括至元通宝。虽然蒙古执政者多次颁布禁止使用金属货币的法令,但在民间,至元通宝等铜钱仍有少量流通,为当时的商业贸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至正通宝也是元顺帝时所铸。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画粗壮厚实。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5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

元贞通宝是元成宗铁穆耳时铸行。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等,蒙文钱为折三型。光背无文,制作简陋,文字不清。

大德通宝也是元成宗时所铸。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钱、折二、折三等。蒙文为折三型。光背无文。

传世大都为小型供养钱,直径小于2.4厘米,文字拙劣。官铸钱,文字规范,深峻,厚重。为不多见的元代通宝钱。

至大通宝是元武宗海山时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边廓峻深,光背无文。

大元通宝也是元武宗时所铸。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大,较为常见。汉文“大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均极其罕见,小型尤少,皆为古钱珍品。

延祐通宝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时铸造。形制大多为小平钱,大者极少见。存世不多,比较珍稀。

元仁宗另铸有“延祐元宝”。其钱直径为1.2厘米至2.6厘米,重1.5克至3.6克。钱面文字“延祐元宝”4个字为不规整楷书,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光而无文。

延祐元宝有大小钱数种,制作粗陋,文字拙劣,形制的杂乱不光是在元代钱中,就是在历代铸币史上也属少见的。延祐元宝钱流于世上的很少,大多为庙宇所造供养钱。

至治通宝是元英宗硕德八剌时铸造。元英宗另铸有“至治元宝”钱。存世也颇少。至今发现的这类年号小钱基本上都是一些供养钱。供养钱大多铜色金黄,文字浅平,笔画圆浑。

泰定通宝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时铸行的汉文小钱。铸文楷书直读,有大、小两种,大钱铸制精工,边廓完整,面文清晰。光背无文。另有“泰定元宝”存世。这两种钱币铸量皆不大,存世量极少。

在上述通宝钱中,尤其以元顺帝至元通宝制作较精良,钱文较精美,而其他元代通宝钱,也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点。这些通宝钱,丰富了我国古代的货币文化。

什么元通宝

唐代有开元通宝,乾元通宝,五代周元通宝,北宋有宋元通宝,南宋有庆元通宝,元代有至元通宝,大元通宝等等。安南钱元宝、通宝类。

元朝的铜币有哪几种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史书多有失载。在早期蒙古国时期的“大朝通宝”,有铜银两种。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了“中统元宝”,钱文为汉文篆书、楷书两体,是小平钱。但此钱不符合对钱的要求,因为篆书为旋读,楷书为顺(直)读。篆楷皆背无文,但楷书有背四星的,极罕见。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时铸有“至元通宝”。传世有两种,一种为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八思巴文,俗称蒙文,大小似折二钱。元成宗在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有“元贞通宝”小平钱,“元贞元宝”折二钱,皆汉文楷书;又有八思巴文“元贞通宝”,似折三钱;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有“大德通宝”,有汉文楷书钱、八思巴文钱两种,汉文楷书钱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八思巴文钱只有大钱,大小在折二、折三之间。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小平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小平钱,还有“延祐元宝”、“延祐通宝”、“延祐贞宝”;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又有一大钱面文由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分别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个字由三种文字组成的“至治通宝”极少见。元泰帝铸有“泰定元宝”、“泰定通宝”以及“泰定元年”等钱;致和元年铸有“致和元宝”。元文宗铸“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又铸有至顺壬申钱,背有“太已”“护圣”等字。元顺帝则铸有“元统元宝”小钱、“至元通宝”、“至元元宝”。至元七年铸有至元七年钱。以上背文中“太已”、“护圣”和钱文年号为年数的是供养钱。此外为了恢复纸币的信用,元顺帝铸行了“权钞钱”,以钱权钞,面文为“至正之宝”,钱文为楷书,顺读,钱背穿上有“吉”字(系江西吉安道监制),背穿右“权钱”二字作当银钞,穿左记币值,分别有伍分、壹钱、壹钱五分、贰钱伍分、伍钱共五种,直径依次为42、50、60、70、80毫米。权钞钱面值均比纸币小,如伍钱仅值银半两。至正十年时铸行“至正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及当十共五种,面文皆为楷书,钱文顺读,其背文有四种:一为背穿上八思巴文“地支”,小平、折二、折三背文有“寅”字;二为背穿上穿下八思巴文“三”字和穿下汉字楷书“三”字;三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和穿下汉字楷书“三”字;三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穿下汉字楷书“十”字上着星文。以上元朝各钱除“至正通宝”部分铜钱和至大通宝钱较多外,甚余皆罕见。

这是元什么通宝

大元通宝是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也就是公元1309年开始铸造,有小平钱和折十大钱钱文分蒙文和汉文,蒙文钱字体采用巴斯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巴斯巴创造的蒙古新字,他的创字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蒙文钱分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