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是中国古圣先贤在实战中千锤百炼、高度总结的搏击术,是古人留下的最系统、最完善的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近代由于冷兵器时代被火器时代的冲击,传统武术逐渐走向衰落,在加之近百年停滞的武术擂台,武术以失去了昨日风采,到了摇摇欲坠的被抢救、被挖掘时刻,拯救、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武术已成了当代人责无旁贷、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将传统武术搬上擂台,让古老的武术从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才能被社会认可世界接受。在传承发扬武术方面国家和武术工作者,付出了辛勤汗水,做出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始终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从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老梁说天下》就能了解,现代人对武术的认识,该节目的主持人老梁认为:“中国功夫 只剩下传说!中国武术老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但在世界顶级的格斗赛场总是看不到中国人的影子,比如说k1、ufc,和人家比赛胜的不到50%,总是被人打个鼻青脸肿回来!我们的顶尖选手打不了国外的三流选手,国内以摔法见长的散打王,被美国懂摔的搏击选手摔的抓住擂台绳不敢放手,国内和国外选手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抗击打能力差、体力差两个方面,主持人老梁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是我们目前比赛规则所致。散打讲究的是得分制,而国外讲究的是观赏性和实用性,在国际搏击擂台上没有一席之地的散打,在国内却无敌手,传统武术习练着多次挑战散打都以失败告终,这就是当前的中国武术现状!
作为习武多年的武术爱好者,看到此言论不免有些说不出的痛,虽然上诉言论也有过激之处,但也不完全没有道理,看任何事情我们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好的我们继续保留,错的立即改正。首先,应客观的认识到武术到底能不能技击的问题?如不能就没有必要在这上浪费时间,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武术确实是一种完善、科学的搏击术。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先祖在战争中、搏斗中、实战中,经千年总结出的技击术,它融汇了古代哲学、养生学、兵法、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文化和医学理论,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籍。武术来源于实战,在战争中升华!我们从形意拳的起源就能得到许多启迪,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为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姬际可(字龙峰)所创。相传姬际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苦学十年,颇得少林秘传,尤精枪术。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姬际可考虑到处于乱世可执枪护身,倘若处于太平之世,不带兵刃,一旦遇到不测,将何以自卫?于是他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形意拳是从枪术中悟出来的!是从器械中来的!那么其他拳术是不是也是从器械中来的呢?我们翻开东汉时期班固撰写的《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这句话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习手足是为了便于器械,换句话来讲武术的实质就是为了实战!为了更好的使用器械实战!从这些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术的起源就是为了实战,它的技击性毋庸置疑!
那么,现代的武术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非常复杂,有历史造成的、也有人为的,人的因素占绝大多半,因为人是内因,内因决定外因,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会将石头变成鸡蛋!低靡的武术环境、武术界一些欺世盗名坑蒙拐骗之徒,让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出现了极大偏差,始终徘徊在武术是否能用和如何能用之间。这就是我们的武术基础教育出了问题,说道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最近的“中泰对抗赛”,在比赛中散打以往引以为傲的摔法、接腿摔几乎失灵,倒是有些选手学会了泰拳中的冲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明显是学习了泰拳的技法,在战术中缺少了以柔克刚的巧劲,一味的和泰国选手你一腿我一腿的硬拼,这样跟着别人后面学的打法能战胜对方吗?泰拳是一种凶悍的搏击术,习练着从小就开始踢橡胶树、沙包,尤其以横扫腿引人注目, 出腿速度快,打击力度大,抗击力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1977年,日本踢拳王与泰拳高手乃佛决战,第一局遭乃佛左横扫腿击中颈部而昏倒。快速、极具杀伤力的腿法就是我们选手不敢多次使用摔法、接腿摔的主要原因,就像一个人手持铁棍你如何摔?如何接呢?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将你的手脚练得像铁棒一样坚硬;二、用技术用技巧克制。第一个方法对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恐怕很难,谁会从小踢橡胶树、沙包呢?就是你有这个目标,有这个时间吗?有这个精力吗?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博大精深的武术理论、武术技击技术,早在几百年前明代大将戚继光就找到了降伏快腿的方法,从《纪效新书》上可以看出古人对武术研究是的多么透彻!例如:“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再如:“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纪效新书》不仅有精妙的拳论,而且有具体克敌制胜的方法。例如我们正在苦思冥想寻找降服泰拳的方法,书上就有记载。卷十四·拳经捷要篇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第九式(下插式)就是降服快腿的高招,书中写到:“下插式专降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钩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虽然就这么几个字,却道出了破快退的真谛!告诉习练要近身、钩脚、尽量的贴近对方,手还要指上打下敌必倒无疑。这种击发要比我们现代散打运动员的摔法,快得多!省力得多!类似于这种巧打传统武术里面非常多,武术要发展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营养,提醒年轻朋友们一定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优势就是悠久文明的文化和传承。
武术中常讲:“一力降十会”、“以巧破千斤”,无论把那一项练好都可以所向披靡,传统武术要发展要走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误区,既不能一成不变的抱残守缺,更不能有病乱投医的胡改乱学失去本色。我们常讲:“拳假功夫真”,功夫=汗水+时间,缺一不可,擂台中的超强体能、超强抗击打能力都是在科学的训练;长时间的汗水中得到的,没有良好的经济实力就没有富裕的时间和科学的训练设备,怎能和人家抗衡?古人常提醒我们贫不习武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武术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民间的武术社团、武术组织都是在没有经济,没有支持的恶劣条件下勉强维持,很多比赛都是运动员资费参加,从时间和经济上看,当今的武术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对方,传统武术目前想上擂台于竞技武术抗衡,必须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来,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才是必胜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就要依赖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的大企业和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我们的一些练传统拳的武师和人交手时,恨不得一出手就将对手置于死地,老想“一招制敌”,一旦让对手躲过或打到对方后没有效果,就不知所云了,翻被对手打的狼狈不堪一败涂地。传统武术要想走上擂台,就要去掉墨守成规、唯我独尊的夜郎自大的理念,既然是参加现代搏击擂台,就要吸取国内外好的搏击技法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忘掉“一招制敌”的传统技法,多研究一下组合招式、增加续手的连贯性,因为在现代搏击擂台,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安全都带着拳套、护具,与此同时也大大削弱了选手的杀伤力,想“一招制敌”几乎在同一级别已没有可能性。这也是练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常遭失败的原因之一。
武术擂台是一种对抗性极强的体育项目,这就要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有超强的体力、爆发力、反应速度、身体的灵活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也就是对时机的把握,如果运用不当,则攻击不是落空就是与对方的攻击对撞,该攻的时候迟疑不决,战机转瞬即逝;要么就是对方严阵以待、无破绽或欲打我反击时盲目硬攻,这都属于实战经验不足所致,提高实战经验唯一的办法就是无数次的比赛,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上著名的搏击选手哪个都有几百场的比赛经验,而我们的选手能有几场比赛呢?甚至一些人练了一辈子的拳也没和人交过手,这样的状态怎能上世界搏击擂台呢?在这里也要提醒一下习武的朋友们,一个人闭门造车是成不了技击高手的!
中华武术是中国古圣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中华瑰宝!是中华国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继承和发扬!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武术!热爱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