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周永阳和范增谁的画好
范增的好些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对于范曾先生,很多人都在热烈地讨论,这里说范曾的画排除人品,还有收藏价值吗?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这样来看待,范曾先生的人品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很多所谓的问题都是人云亦云,很多事情的真实情况或许我们根本就不太了解,所以说,我们知道那些也许是传闻。
范曾先生的字画先不说好坏,或者个人审美的不同,但是他的字画确实很受欢迎,而且润格也很高。
他的字画每年都在荣宝斋拍卖,价格不菲,出手的人也很多,这样看来,范曾的字画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范曾先生的画多以人物画为主,而且画的也是古代的一些大人物,例如老子,钟馗等等,他的画看上去线条处理得很简单,用色也不是很浓厚,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而且还很有意境。
说到收藏价值,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喜爱范曾的这种风格,就觉得有收藏价值,很多人不喜欢这种风格,那么就觉得没有必要收藏。
其实收藏可以作为一个爱好,也可以作为一种职业,我觉得,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范曾的画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范曾两次拒绝朱军拜师,第三次才收他为关门弟子,究竟有何隐情
范曾是我国大名鼎鼎的国画大师,但凡是在画坛混的人,没有不知道范曾的。范曾八十有一,这岁数基本上属于“一线大师”行列了。我国文化界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早年不出名,当同时代人谢世差不多了,也就成了大师。范大师当属此列,要想成为他的门人,那是非常困难的。以朱军为例,范曾两次拒绝朱军拜师,第三次才收他为关门弟子。这里头究竟有何隐情?且听笔者细说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人很讲究面子,就拿古代皇帝登基来说,一定要群臣强烈要求三次才肯当皇帝。一般套路都是,第一次一定要尽可能地体现自己不堪大用,第二次一定要躲起来,第三才“勉为其难”的答应。这一幕在《走向共和》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袁世凯心里想当皇帝,但会暗示手下一定要“请求”三次。可见,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
到范曾这里,可苦了朱军。大家可能会感到郁闷,朱军就是一个主持人怎么会书画呢?大家可别小瞧了主持人,那都是多才多艺的主儿。朱军在没有遇到范曾之前,就已经书画皆能,在艺术圈小有名气。他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人,2006年才开始画画。学画一年有余,在机缘巧合之下,朱军遇到了范曾,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深深地被范曾的“傲骨”与“人品”所吸引。于是乎,朱军想要拜范曾为师。朱军是这么想的,范曾却不这样想。
朱军就找到了范曾,刚开始有一阵没一阵的说着。说到动情处,朱军开口了。大致意思就是“我想跟上你学画画”,范曾一听扭身走了。范曾第一次拒绝朱军拜师之后,人家也没有气馁。过了好久,估计朱军觉得范曾年龄大了会忘了这茬,就又找到了范曾。这一次范曾没有特别明显的拒绝,而是非常委婉让朱军临摹《八十七神仙卷》据悉,此画构图复杂,八十七个人物形态各异,纯白描的绘画方式,难度相当之大。
朱军很用心,耗时多日可算是画出来了。但是范曾并没有明确表示收他为弟子,朱军又吃了一次闭门羹。范曾远赴欧洲讲学之际,眼见拜师几成泡影,朱军第三次登门拜访。有了上两次拜师未遂经历,朱军给范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走之前,就给了朱军一个干瘪的莲蓬,让朱军写生。朱军答应了,不仅画了莲蓬,还画了萝卜、老鼠、香蕉、苹果等十二幅画。
第三次见到了范曾,朱军又旧事重提。范曾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朱军的拜师请求。至此,范曾两次拒绝朱军拜师,第三次才收他为关门弟子。朱军拜师范曾门下好久之后,朱军也很纳闷,为何前两次拒绝,第三次才答应。这里边究竟有何隐情?范曾表示,他前两次给朱军布置的作业都是需要下笨功夫的,朱军下了笨功夫达到了他的要求。范曾又指出,朱军是个聪明人,一个聪明人又肯下笨功夫,日后成就只高不低。
可见,失败是成功他妈,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范曾两次拒绝朱军拜师,一则是考验他是否有诚意,二则看他是否肯下笨功夫,三则看心性是否达到一种境界。第三次才收他为关门弟子,还是得益于朱军聪明又肯下笨功夫的求学精神。其中并无过多隐情,无关名利,体现的是一种境界。然而,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