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平君 秦始皇 史中删

昌平君:被秦始皇从历史中删除的丞相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30 13:10:13 浏览10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张屹

大家知道,嬴政的帝王生涯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秦王和始皇帝,他一生共任用了五位丞相,其中为大家熟知的有两个,吕不韦和李斯,至于王绾和隗状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而还有一个,除了史书上有点滴地记载外,我们现在连名字都不知道了,这就是昌平君,曾经的大秦丞相。

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多多,尤其是宋朝更是如此,但大多是属于皇帝分权而为之,相当于丞相,或者叫享受丞相待遇,但一般都可称为“相”,这里面的水分就大了许多。而秦国的丞相可不一样,就是只有一个,真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我写文到这个时候,按套路来说,应该写简介了,可这昌平君却不具备这一条件,因为,在史书中,他几乎就消失了,人间蒸发了,根本没有简介可写,我们只能从史书零乱的记载中,拼凑出一个昌平君的大致轮廓。

昌平君的父亲是楚王的儿子熊元,早年在秦国当质子,就如同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在赵国当质子一般。熊元在秦国娶秦王室女并生了昌平君,但在他九岁时,父亲回国继位楚考烈王,而他却顶替其父以前的职责,同其母亲一起,继续在秦国当质子。

早期的秦国其实很是弱小,我们都知道他们史上有个叫秦穆公的,但诸侯国一般都称之为秦谬公,这一字之差可以看出,中原诸侯国是很看不起这秦国的,你不就是给周王养马的嘛,与弼马温有什么区别,还敢自称为“公”。所以,那个时候的各国,是不带这秦国玩儿的。

算起来,好歹还有个国家同他的关系比较好,那便是楚国。因为,在中原诸侯眼中,这楚国也是个蛮夷之邦,同秦国一样,都偏远地区的属未开化之人,于是,这两家被中原瞧不起的国家,自然就有了一种亲近感。

同楚国的朝堂上尽是其本国贵族的用人方式不同,这秦国持的是一种比较开放的用人政策,重其才而不太看重这地域之分,所以,很多国家的人才在本国无用武之地之后,纷纷来到秦国一展身手,如那卫国的商鞅和楚国的李斯。

这昌平君是在秦庄襄王时期开始进入秦国政坛,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当时还在世的芈戎侄女,也就是秦始皇父亲认的养母华阳夫人。从这芈姓我们就能看出,这是楚国贵族的姓氏,我们在看那电视剧《芈月传》时也能够感觉到,在秦国的朝堂和宫廷中,楚国是有着相当大势力的。

其实在秦国,各种的外戚势力多多,至嬴政回国时,最大的势力应该算是赵国了,因为,他母亲就是赵姬,而对他有再造之功的吕不韦虽然是卫国人,但发迹和生活却是在赵地。嬴政本人就是赵王护送归国的。当然,其它还有韩国及其它一些它国的外戚势力。

说起赵国的外戚势力,不得不说一个人,就是嫪毐,这个人是大名鼎鼎之人,学历史都知道其人,一般是不会读错的,但对很多对历史不是太熟悉的人,看着还是有些陌生。这名读作lào ǎi,音(烙矮),这名儿看着是不是很奇葩啊,反正俺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世上,姓嫪的仅他一个,叫毐的独此一人,是否此人真叫这名儿,有点点的怀疑。

我见有人分析说是昵称“老爱”的音译,哈哈,也是一说哈,尽管俺是不太相信的。我觉得也许此人根本就没有名字,那时一般的平民很多是没有名字的,而这“嫪毐”两字可能特别代表的是一种功能或人物,司马公直接就以此二字代指其人了。

他是个假太监,是因为性功能独步天下而被吕不韦弄进宫去,代替他去陪嬴政的母亲赵姬了,深得赵姬喜爱。可他却不自重,竟然在外府也养起士来了,后来还趁着嬴政外出之时发动叛乱,而镇压这次叛乱的功臣,就是这昌平君。

过程就不细说了,随着叛乱的平息,赵国的外戚势力也一并被铲除殆尽,接下来随着吕不韦被罢相,昌平君被任命为丞相,朝中的外戚势力形成楚国一支独秀之态。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怪现象,秦始皇是没有皇后的,他有二十几个子女,但他皇宫之事是无人知晓,这皇后也如昌平君一样,在历史上被嬴政删除得是干干净净。但是,我们可以从残存的只言片语及多种奇怪的现象上,可以判断出,嬴政的皇后是个楚国人,昌平君为公子扶苏的舅父,长子扶苏的身上流有楚国的血液。

也许大家认为秦楚两国是世仇,那楚怀王不就是死在秦国的吗?其实,真正闹得有我无你的时刻,那是到了秦开始迈出灭六国步伐之后,在这之前,两家关系错综复杂,保持着很微妙的关系。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灭秦的后来果然是项羽和刘邦这些楚人,而当初陈胜大泽揭竿之时,打出的旗号除了项燕外,还有个更有号召力,更令今人不解的是,他们还打出了秦公子扶苏的旗号来团结民众反抗秦朝,这就比如说孙中山革命是以溥仪作号召,以图推翻清王朝统治一般的怪异。

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扶苏同楚国的关系,也可佐证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不辩真伪就直接自杀了的原因。因为,当嬴政开始灭六国的战争后,首先要剪除的是朝中代表各国的外戚势力,而要灭楚,首先昌平君这样的人是要被处理的。

在嬴政派王翦以六十之众攻打楚国时,昌平君终于坐不住了,他终于回到了大厦将倾的故国,并在项燕的拥戴下当了楚王,领导国人同强秦对抗。如此一来,便是与秦始皇由朝堂中的君臣,变成了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了。但是,终于还是不敌这虎狼秦师,在战争中,中流矢而死。

昌平君的反叛给了嬴政以极大的刺激,曾经信任和重用的朝廷重臣与之为敌,这让心高气傲的嬴政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于是,在昌平君死后,他便删除了史书中同其有关的一切记载,也包括他那楚国的皇后。

楚国在秦国的外戚势力被剪除后,还有那流着楚人血液的扶苏,也被贬到长城去戍边去了,但扶苏心中明白,他的太子之位是无望了,老爸迟早会对他下手的,所以,早就作好了必死的准备,当诏书一到,无话可说,直接了断。只是他没想到,那陈胜后来还真打着他的旗号反秦,看来他真是楚党了。

这昌平君从历史上消失了,其实我们现在看,他这称呼好奇怪,是不是很象那当时的战国四公子,类似什么平原君和孟尝君什么的啊。所以我想,这昌平君很有可能是后来六国的后人给他安的这个称呼,因为,不管当时之人如何的记载,随着国灭,所有文献资料都统统地被秦国收缴,嬴政下令一删,后人便根本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了,再加上后来的所谓“焚书坑儒”,一切皆云雾中了。

也难为司马迁了,当他写这《史记》时,资料奇缺,他也只能从蛛丝马迹中,给我们留下点滴的史料,真相他也弄不清楚了。所以,司马贞《史记索隐》中查找有关昌平君身世的线索时也只是说:“昌平君,楚之公子”,“史失其名”。 我也只有从他这儿,得到点滴的信息,拼凑出这样的一个人物了。至于对不对,是否合情合理,大家就多包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