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膀右 利弗与

佛陀的左膀右臂:舍利弗与目犍连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30 12:50:10 浏览48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佛陀有十大弟子,每人都有擅长某个方面的称号。例如大迦叶以“头陀”著称,阿难以“多闻”著称,舍利弗以“智慧”著称,目犍连以“神通”著称。

按佛教的传统说法,一般认为舍利弗是佛陀的头号大弟子,其次就是目犍连。

但是大迦叶的入教时间比他俩都要早。还有“初转FL”的五比丘那就更早了。那为什么后来才入教的舍利弗会被称为头号大弟子呢?

其实大迦叶的威信也是很高的,在加入僧团之前,他已经有一千多名弟子了。而舍利弗在入教之前只有二百五十名弟子,还是与目犍连合股的。但是,大迦叶的特长是“头陀”,也就是能吃苦,能精严持戒。而舍利弗的特长是“智慧”,目犍连的特长是“神通”。

在各门各派“百家争鸣”的时代,对于一个教派来说,要想立足于世,主要靠的是以“理”服人,有时也要以“力”(神通)服人。所以“智慧”和“神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当然,如果你特别能吃苦,也可以吓退别人,获得别人的敬重,但问题是人家往往都不和你比拼这个。

而且,佛陀也不搞论资排辈,不是你入教时间越早就地位越高。否则,为何很早就入教的“五比丘”没有成为十大弟子呢?

聪明早慧

舍利弗,梵名S/a^riputra,有时称为“舍利子”,出生于南印度摩揭陀国的婆罗门家族,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有名的论师。舍利弗母亲怀着他的时候,其智能异于常人。舍利弗的舅舅拘稀罗,也是一位婆罗门论师,很善于议论,却辩不过怀孕的姐姐。拘稀罗知道姐姐所怀的胎儿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自己若再不求进步,将来不如外甥,岂不是让人笑话。他于是四处参访明师,增长学问。因长时间没有剪指甲,被人称为“长爪梵志”(他后来还与佛陀有交集)。

舍利弗八岁时,就能通解一切经书,敢于挑战当时的各派论师。因义理精深,逻辑完满,在辩论会战胜了国王供养的婆罗门国师。国王因此赏赐了他一个村庄(用该村的税赋供养舍利弗)。

结交目犍连

二十岁时,舍利弗辞别父母,出外拜师学道,投入有名的“六师”删阇耶门下。在这里,他遇到了同学目犍连,两人志趣相同,十分投缘,于是结为莫逆之交。两人约定,谁先得道一定要首先传授给对方,以求共同获得解脱。

目犍连,梵名Maudgalya^yana,也是出生于摩揭陀国的婆罗门种。早年从婆罗门长老那里学得了一手“神通”本领,能听到千里之外别人的说话,能看穿别人的心思,能快速行走。(不信者勿喷)

目犍连和舍利弗在删阇耶门下修学了一段时间后,把删阇耶教的东西都学完了,但仍然没有证得“道果”。于是问删阇耶是什么原因?删阇耶说:“我修道这么多年,都不清楚自己是否证得了什么‘道果’。”

他两人都认为师父还留了一手,所以一直赖在删阇耶那里没有离开。后来,删阇耶得了重病即将离世,舍利弗守在床头,目犍连站在床尾,等着师父发表临终遗言(如果真有什么保留的话,在临终之际通常会全盘托出)。师父见状,忍不住发笑。两人便问师父在笑什么?

删阇耶说道:“世俗无眼,被恩爱所蒙蔽。我曾见金地国王去世时,他的大夫人投身火中殉情,想与国王在来世同生一处。但结果二人没有生在一道,境遇相差悬殊。”说完就咽气了。师父的话证明他也是很有证量的,否则别人投身到什么“道”怎么能看出来呢?

师父临终遗言帮助目犍连和舍利弗修成了“宿命通”,他们能看透别人的前世,知道今生的某人是从哪一“道”转变过来的。于是,俩人都觉得放眼全天下,已经没有人再有资格做他俩的师父了。他们便开始招收弟子,建立自己的教团。凭着智慧和神通,他俩共收纳了二百五十名弟子。在当时教派林立的印度,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宗教团体,但是人才济济。

拜入佛陀门下

这时候,大迦叶已经加入佛教,跟着佛陀一起来到了王舍城。大迦叶原是有名的婆罗门,竟然投到了出身刹帝利的释达多(佛陀)门下,这引起了舍利弗的好奇。他于是也来到王舍城,想见一见佛陀。

舍利弗先在王舍城外遇到了阿说示。他就是佛陀弟子中很早就证果的“五比丘”之一。舍利弗见他相貌庄严,言行举止颇具威仪,心中感到惊奇,便问他:“您是谁的弟子,师从何人?”

阿说示答道:“我师父是释达多太子,他已逑得无上正等正觉。”

舍利弗:“请把您师父的教义说来听听。”

阿说示:“我水平有限,怕说得不准确。”

舍利弗:“请简明扼要地说一下。”

阿说示便对舍利弗诵了一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我师如是言。”

舍利弗听到这一偈语,当下就立即开悟,获得了初果。他于是跑回去找目犍连。目犍连见他兴高采烈的样子,便问道“你是不是尝到了什么‘甘露味’?快给我说说!”

舍利弗便给目犍连念了一遍阿说示的偈语,目犍连尚不明了,舍利弗于是又念了一遍。目犍连听了两遍之后,也悟道获得了初果。他俩便带着二百五十名弟子去王舍城投奔佛陀。

佛陀远远地见到二人带着弟子向自己走来,便对身边的比丘说:“你们看到走在前面的那两个‘梵志’了吗?”

比丘们齐声说:“看到了!”

佛陀说:“这两人将成为我的弟子,一个在我所有的弟子中以‘智慧’著称,另一个以‘神足’著称。”

两人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行礼,请求加入僧团,成为受法弟子。佛陀很高兴地接纳了他们。由于他俩原本慧根就十分深厚,在佛陀的引导下,可以说是一点就通,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佛陀非常欢喜,觉得自己总算找到能承受高深佛法的人。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深感自己终于遇上了渴望已久的明师。

由于舍利弗悟性很高,佛陀经常让他代表自己为众人说法。每次说完之后,佛陀都表示认可。因为时常代佛陀说法,舍利弗在僧团中的地位类似于副教主,他的声望自然也就盖过了佛陀的其他弟子。

而目犍连的神通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佛陀的十大弟子都有各自的神通,但佛陀不允许他们轻易展示,说这样会误导无知者增长邪念。但惟独允许目犍连使用神通,这估计也是为了应付外道的需要。各种事情都需要有人来做嘛。

当时,佛教经常面临外道的挑战。如果来者是想搞辩论,谈法理,一般都是由舍利弗应战。如果外道是来展示神通法术,那就由目犍连出面。有了这两位弟子后,佛陀省却了很多麻烦。

由于舍利弗懂得工程建筑学,佛陀便派他到舍卫城监督修建祇园精舍。在舍卫城,又有外道前来挑战。舍利弗在论战中大获全胜,从此佛教在北方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提婆达多斗法

祇园精舍建成后,佛陀率僧团在此长住。期间,佛陀回了一次故乡迦毗罗卫。他的父亲净饭王号召释迦族人加入佛陀的僧团。佛陀的堂兄提婆达多,堂弟阿难,儿子罗喉罗等释迦族人都加入了佛教。阿难成了佛陀的近侍,他跟随佛陀二十多年,听过的佛法非常多,以“多闻”著称。而提婆达多却成了佛教中的反面教材。

刚开始时,提婆达多也是持戒精严,修行非常刻苦的。他想早日得道,以像佛陀那样受到众人顶礼膜拜,并获得丰厚的供养。但由于发心不正,导致长期无法证果,于是退失了对佛法的信心。后来改学神通,跟十力迦叶学得一定的神通力,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的供养。他的野心便开始膨胀,想取代佛陀在佛教中的领导地位。为了争取僧众的支持,他提出了五项主张,即要求僧人:1终身应住兰若处,不得住村落。2终身乞食,不得受请食。3终身穿粪扫衣,不得穿居士衣。4终身在树下过夜,不得在屋下过夜。5终身不食鱼肉(还有不食盐的说法)。

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过,在早期僧团内部关于是否要苦行,苦到什么程度,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派崇尚苦行,觉得越苦越好。另一派提倡适当灵活宽松的戒律。提婆达多也看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想利用这一点。对于这个问题,佛陀奉行的是中道,他认为苦行并不是获得解脱的正确途径,所以他断然拒绝了提婆达多的五项主张。提婆达多气急败坏之下便率众离开了僧团。

由于印度的出家人向来就有苦行传统,耆那教便是以苦行著称的。佛教内像大迦叶也是提倡苦行的。但大迦叶并不支持提婆达多,他看出提婆达多不是为了修行,而是怀有别的不正当目的。

但提婆达多的主张还是迷惑了那些认为苦行可以获得解脱的人。大约有五百僧众跟着他离开了僧团。他们另行组建了教派,奉提婆达多为教主。

佛陀担心这些人跟着提婆达多会堕入邪道,很为他们担忧。这时候舍利弗和目犍连便主动请缨,为佛陀排忧解难。他俩来到提婆达多的住地,先是宣称完全赞同他的主张,他们说身为出家人就应该苦行,怎么能像世俗人一样享受呢?提婆达多高兴坏了(毕竟道行浅了点),因为这两位在佛教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他们的到来将带动更多的僧人加入自己的团队。

后来,趁着提婆达多回迦毗罗卫的机会,舍利弗和目犍连便对这些人做思想工作,揭露了提婆达多五项主张的实质,并反复说明了苦行并不是获得解脱的正确途径,这个问题佛陀早就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的,你们为何还不相信佛陀?却要痴迷于苦行而被提婆达多利用呢?

经过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劝说,这五百多人基本上都回到了佛陀身边。他们流着泪向佛陀忏悔,慈爱的佛陀当然宽恕了他们。但仍有十几个顽固分子拒不回转。

提婆达多从迦毗罗卫回来后,发现自己上了舍利弗的当,盛怒之下便叫人用滕条狠狠地鞭打自己,将自己打得浑身是血,以此告诫自己和身边仅有的几个信徒。后来提婆达多还有几次谋害佛陀的举动,但都没有得逞。

不管是面对外来的挑战,还是僧团内部的问题,都有舍利弗和目犍连出面加以解决。因此,无论提婆达多还是其他外道,都十分忌惮这两人。所以他俩在早期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若干年后,舍利弗的母亲病重,他便赶回去侍候母亲,以尽孝道。在母亲去世后,舍利弗觉得自己在世间的宿缘已经了结,于是便提前涅槃了。消息传来,僧团内一片悲泣。佛陀便安慰他们,说世间没有长久不变的东西,就像大树一样总有枯朽的时候,所以我时常告诫你们不要依靠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依靠自己,要依靠真理(自皈依,法皈依)。

舍利弗离世后,目犍连也接着离世了。

后来在一次恒河边的布萨会上,由于再也看不到两位弟子的面孔,佛陀也陷入了感伤中。这是佛陀难得的一次在弟子们面前表现出悲伤。但佛陀仍不忘告诫弟子们要依靠自己,要依靠真理(佛法),不要依靠外在的东西。